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探索

  • 投稿让你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755次
  • 评分4
  • 61
  • 0

杨俊茹,韩宝坤,孙雪颜,张悦刊

(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摘要:双导师制在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是确保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但是,双导师制毕竟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实施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专硕培养过程中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实施的现状与困境,在此基础上,从管理、监督、评聘、交流沟通等方面对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DOI:10. 16083/j. cnki. 22-1296/g4. 2015. 08. 001

中图分类号:G643.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8-0001-03

一、引言

我国白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力推校企联合、配备双导师的培养模式。其中,双导师制既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也能够通过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培养研究生的T程素质,提升其实践和创新能力,真正达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的。然而,由于大部分高校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统一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相对不太成熟、培养经验不足等,双导师制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的实施现状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和影响着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的对现有高校师资结构提出了挑战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课程设置学科化倾向严重,职业性特征不明显;教学内容理论性有余,应用性不足;教学方法说教性太强,实践性偏弱;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学位论文应用价值不强,质量不高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和模式基本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相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工程能力培养特点不突出,这主要归结于目前现有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师资队伍不能很好地胜任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T作。

绝大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来自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其最大的特点是学生一直在高校内,除了经历仅有的几个实习教学环节外,很少有机会到企业现场去,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要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就得完全依赖于导师的培养与训练,这就相应要求高校必须具备一支具有相当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的导师队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在2009年以前属于精英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学术型研究生,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指导研究生的教师多数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实践经验,重视理论知识教授和理论研究,欠缺学生实践能力与工程素质培养意识,即学术型指导教师较多,应用型指导教师很少,师资结构单一、不合理。因此,可以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使得我国现有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面临着严峻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挑战,此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三、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的实施困境

2009年,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一文中,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校外实践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必须具有一定时间和学分的校外实践培养环节。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2014年我校重新修订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求总的学分必须大于或等于44个学分,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大于或等于20个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技术实践课4个学分,专业实践不少于16个学分。为此,要求学生必须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一年的专业实践培养环节。这充分体现了校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相应的校外导师指导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从根本上说是适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然而,其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

(一)双导师制形同虚设

有数据显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学生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实调查中也发现.86%的学生认为双导师制在自己学习过程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有学生认为企业导师仅仅就挂个名罢了。虽然这个结果可能有点片面,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客观问题,就是校外导师在课程教学、现场实践、论文工作、评价考核等教学环节几乎没参与或者参与较少,究其原因,是校外导师指导研究生只是临时的兼职工作,他们所关注的一些工资待遇、考核制度、职称职务晋升等与他们的兼职导师工作状况脱节,几乎没有联系和影响,而这些只是与他们的本职工作成果和业绩密切相关的,所以,这些校外兼职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力不强、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导师的工作既没有吸引力,也没有约束力。对校内导师而言,目前大部分高校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共用一个平台,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基本均兼任专业型硕士导师,很少有只针对专业硕士遴选的导师,这就在知识构建层面上造成了专业型学生缺乏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缺乏明确的校内外兼职导师遴选条件

目前,在校内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方面,主要是对其所具备的职称(一般要求高级职称)、科研论文发表的数量和sci/EI等收录情况、项目的等级等方面规定了明确的要求,提出了量化的遴选指标,但是,对其参与工程实践的经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能力等方面几乎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考核指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条件、上岗要求等与学术性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要求几乎完全相同。一些没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刚毕业的博士等青年教师直接来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显然达不到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在校外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方面,多数高等院校也只是制定了一些定性的、宽泛的要求和规定,这些要求很不明确,没有确定量化指标,可约束和操作性不强,与不同性质实践单位的适应性差,兼职指导教师多数实行终身制。

(三)校内外指导教师分工不明确,缺乏交流与沟通

双导师制需要校内外指导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要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即从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课题的选择确定、课程知识学习、理论研究、实践能力培养,以至最后毕业论文的撰写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协商完成,同时,他们在上述各环节的指导职责也应该各有侧重。但是,目前在实际双导师制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多数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不是一入学就确定,而是确定时间较晚,有的只是到了校外实践环节才临时找一位校外指导教师,让其进行校外实践期间的临时指导,没有长久性和规划性,校外指导教师几乎不参与其他环节的培养;有的高校只有实践单位,校外导师只是挂名,这就出现了实践教学过程中,校内外导师对学生都疏于管理和指导,学生“放风筝”的现象:此外,多数校内外指导教师沟通交流很少.形成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在企业单位承担的实践课题不了解、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校内情况不关注的局面。

(四)对校外导师缺乏奖励和考核评价制度

优良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双导师制的真正实施需要适度地增加教育成本。对于企业导师来说,指导研究生属于兼职工作,大部分企业对于企业导师指导研究生工作并没有计人工作量,也很少有针对硕士生指导教师的奖励机制,所以专业硕士指导对校外兼职导师并没有吸引力。再者,目前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校外实践单位的考核机制,通常是校外实践单位自身对其所指导的研究生进行评价与考核,各单位之间没有参考对比和竞争,各高校对参与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单位没有必要与可行的监督、评价和奖惩办法,政府、社会也缺乏对这类校外单位参与研究生培养贡献度进行评价、资助和监管的制度与措施。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奖励与考核评价制度、提高校外单位和兼职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和贡献度,不仅是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也是社会工程素质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难题。

四、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强化双导师制,建立基于双导师制的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机制

建立高校与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共同构建合理、可行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教学质量监督与控制机制,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跟踪与评估。强化双导师制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在人才培养质量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深化双导师教学管理机制,激励校内外导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热情,促进校内外导师深度合作与交流。

(二)制定特色化的校内外导师评聘体系

针对目前双导师制导师遴选评聘现状的不足,需要在体制上进行改革,保证双导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积极性。在校内指导教师的评聘方面,根据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不同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件和标准。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与评聘标准,要从注重理论研究水平、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参与纵向课题情况等方面的评价,向参与实践工程项目情况、授权的专利、产学研合作以及对企业的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倾斜,不拘一格地引进合适的人才。同时,企业工作经历、实际工程能力要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列入遴选标准。在校外导师评聘方面,需严格考察,针对不同性质单位制定校外合作导师的聘任标准。原则上要求校外合作导师应具有高级工程师或省级以上部门认定的高级技术职称,其所在单位能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同时,校外导师需为研究生开设专题讲座,参与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承担相关科研项目或社会实践计划工作的指导。校外导师的指导需贯穿专业型硕士整个培养过程。

(三)明确校内外导师分工,加强导师间的业务交流

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校内外指导教师通力合作,共同尽职尽责,既要共同参与,又要各有分工与侧重,合力完成研究生的培养指导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为此,需要校内外指导教师采取各种措施和方式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构筑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平台。一方面,可以利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现代化通信工具和手段,对学生在校内外的情况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和把握:另一方面,通过双方项目合作、共同研究企业技术问题、高校和企业定期互访和参观考察、互邀进行学术报告和讲座等方式,加强校内外指导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避免出现由于校内外指导教师沟通不畅而对研究生的培养指导不到位的现象。

(四)建立完善的双导师制运行与管理制度

为保证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长期、有效运行,要建立系统化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尤其是要有明确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如制定校外导师的薪酬、职称聘任与激励机制,提供适当的补贴,按照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按劳取酬或在双导师合作的企业项目的管理方面有所倾斜等。另外,基于校企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企业兼职指导教师的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给予警告或取消导师资格。消除兼职指导教师终身制现象,制定合理的考核周期,定期考核兼职教师的任职资格,制定企业兼职导师库,实现导师库的良性流动和运行。通过奖励和考核促进校内外导师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指导能力。

五、总结

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是实现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提高其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校内外指导教师的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导师培养机制,并通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地尝试、思考、改进与提升,使其逐步完善,并长期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