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 投稿牛正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895次
  • 评分4
  • 92
  • 0

沈惠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陕西西安710300)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是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品质。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大学生跨入校门后所接触的第一门树立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课程。因此,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做出更好的教学规划,从而进一步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19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042—02

收稿日期:2014—09—12

作者简介:沈惠(1967— ),女,陕西户县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是针对我国现代教育现状而提出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响应了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的战略思想。通过加强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确保我国大学生具有思想政治坚定性和法律基础过硬的双重保证,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坚实法律基础的重要推动力,是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含义

(一)教学实效性的内涵。本文所说的教学实效性的含义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学校教育者自身通过道德化实践,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言传身教等活动形式,传达、灌输和教会学生应具备的社会思想、政治立场、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观等;二是指受教育者的道德接受实践,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出于道德需要的目的,对于教育者传授、灌输给自己的社会思想、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观等进行整合与内化,并运用于外化践行中。所以,政治课的手段是道德教化,而政治课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接受道德教化。大学生上政治课的最终目的是要了解国家的国情,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含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是指在教学中遵循教学活动和学生思维活动的客观要求、客观发展规律,在实施有效措施的基础上提高教学实效性,以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念和法律观念,使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2014年是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的第二十二年,参考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都有所提高,90%的高校大学生认为做人比做事和学习知识更重要;与过去六年的调查数据相比较而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主义发展道路的认同感一直都保持在高水平,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有普法教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参考资料显示,一些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满意度和兴趣不高。在高职院校调查中发现有31%的学生认为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真正做到贴合实际;39%的大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因而提不起兴趣;还有32%的大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较差,并没有具体突出这门课程的实效性在哪里;还有49%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缺乏社会实践内容。

四、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

(一)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转化不到位。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并未与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实际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相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体系设置要充分体现出其逻辑的严密性和在思想指导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高度统一。设置的课程内容是否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相联系,能否解决大学生遇到的思想上的问题,能否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联系,是否符合社会实际发展情况,这些都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达不到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空洞,对学生思想上的问题与困惑不能进行有效的解答。

(二)考核手段不够全面与科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考核中,设置的考试内容不够合理,而且考试手段也较为单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试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的是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原则性的内容,并未根据学生的思想道德养成、法律基础的养成而设定考查内容。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试中还是重视理论考查,一张考卷定高低,而并未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进行实践考查,而且几乎没有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一)把握好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我们所说的教材体系就是

授课教师

根据具体教学实际构建的有关教材教学的实际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是由国家教育部审定与专家参与审定而成,它代表的是国内教材的最高学术水平。教师如果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能把握好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就能将这本教材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把握好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把这门课程的最大作用发挥出来,还能显示出实效性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创新教学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就是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进行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模式主要以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和法律素质的增强为最终目的。加强实效性教学就是要坚持贴近学生生活,启发学生,将社会热点与典型案例准确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引发学生探讨,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基础上让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深入学生内心。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在现代化与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更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各种资源,在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教育新平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课程、两种内容,因此,更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为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大支撑。

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性,还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充分融合。因为实践教学环节更能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这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使其法律素质快速养成的有效途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坚实法律基础的重要推动力,是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桂枝.从教师素质的视角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J].世纪桥,2009(15).

[2]郭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效研究[D].郑州大学,2010.

[3]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评价[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

[4]张力红.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5]杨娅玲.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文献综述[J].华章,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