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再论鲁迅翻译中的政治倾向

  • 投稿傲慢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348次
  • 评分4
  • 14
  • 0

肖杜娟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800)

摘要: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意识形态和个人的政治倾向也制约着翻译行为。鲁迅的翻译,无论是从翻译选材还是从翻译策略上,都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他勇于吸收外来文化,坚持思想的独立,提倡各民族平等,反对文化霸权,这些对后来的研究者都有深远的影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鲁迅;翻译;选材;策略;政治倾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 10-0120-0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模式出现了重大变革,一些翻译研究学者开始借鉴、吸收其他学科资源,从多个角度和侧面对翻译进行更加宽泛的研究,出现了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等新的翻译理论,这些理论跳出了翻译语言学研究的限度,从文化角度看翻译的权力问题,重新看待翻译与现实、翻译与政治的关系,由此提出了“翻译的政治”这一概念。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时空、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对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翻译不是一种纯语言的机械转换,而是与源语、目的语相关,是涉及译者和译入语文化语境中诸多复杂因素的交往行为:译入语文化语境里的翻译与权力、意识形态、翻译赞助人以及涛学观念等。由此可见,翻译是一种文化和政治行为。对于翻译的政治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翻译对于译入语文化及社会所造成的冲击,以及因而带来的改变”。二是指翻译活动由于两种语言及其社会、历史、文化、翻译主体等的差异而导致的带有偏见或偏差的交流,这种偏见和偏差有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三是翻译活动受到现实政治气候和个人政治取向的制约。本文将从第三点来谈鲁迅翻译的政治性。

鲁迅在他短暂的56年生命旅途中,披荆斩棘,辛勤耕耘,共著译了一千多万字,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虽然翻译成果丰硕,但鲁迅对翻译理论的论述却十分零散。他没有专门写过关于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的文章,而只是在一些作品的序跋、往来信件、发表的文章或是与他人的争论中有所提及。可见,鲁迅在翻译生涯中并没有想要总结他的翻译思想或是把自己的翻译理论系统化。当然,他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翻译思想中包含的政治性。

一、鲁迅翻译的选材

鲁迅一生中对俄苏文学的翻译,占他全部译作的59.5%;日本文学翻译占28.3%;而他倾注了很大热情的东欧等当时所谓“弱小民族”的文学翻译,在他的翻译作品中也占了8.5%。对于俄苏文学的翻译,鲁迅是受到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当时中国的翻译人士都满怀热情介绍苏俄文化,翻译苏俄文学作品,希望借此来探索中国变革之路。翻译苏俄文学是当时特殊时代的翻译大趋势,鲁迅也顺应了这一趋势。日本曾是鲁迅留学地,鲁迅翻译日本文学也在情理之中。对于东欧等当时所谓“弱小民族”的文学翻译,究其原因,也是出于鲁迅翻译的政治性,来自他强烈的爱国情结。 这里先说一下鲁迅的外语构成。早年鲁迅先是在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学习,其中有英语和汉语。但是,鲁迅对英语没产生多大的兴趣,对英文没有好感,认为这不过是拿着“这是猫…那是老鼠么”(It’s a caL. Is it a rat?)这样的简单句,打摆子似地念诵一气。对于日语,鲁迅因在日本留学,所以,他精通日语,听、说、读、写皆可,读写能力最强,听说其次。除了日语以外,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学习的是德语,此后由于不断地运用,所以,能够阅读德语,但听说不行,德语对鲁迅而言是仅次于日语的外语。就外语熟练程度而言,鲁迅的日语能独立做翻译,但德语不太行,英语是完全不行的。但是,他的这种外语能力并没有阻碍他翻译各语种的文学。究其原因,乃是当时中国盛行重译风潮。这种重译,是不管原语文学还是原语文化,只要是译者对作品感兴趣,想介绍给国人,都可以拿来翻译成中文,不管是从原语译,还是重译。鲁迅曾表示,他看的外国文学作品,除了日本作品之外,几乎全部是东欧及北欧的作品。东欧和北欧都是欧洲一些边缘国家,比如波兰、匈牙利、芬兰、保加利亚、捷克、罗马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它们都曾经拥有辉煌灿烂的文明和引以为豪的文学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而衰落,成为列强的殖民地或者亡国。鲁迅深深地同情这些国家,并且对他们有一种认同感。他想借助翻译这些弱国文学,来警醒国民:如果中国不变革,就会像这些国家一样面临亡国的命运。

对于欧美强国的文学,鲁迅是不感兴趣的,甚至是抵制的,也许是因为它们曾经侵略过中国。就时代背景来说,若想救国牧民,学习新思想、新技术,欧美国家应是最优先考虑的对象,翻译欧美文学对国人来说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鲁迅基本不译欧美文学,就算是重译,他也倾向于北、中、南欧的文学。鲁迅放弃了这种直接的“拿来”,而选择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他看重的是自救,是自我觉醒,不想借助外力,就像他之前弃医从文一样,中国人若不改变麻木的灵魂,再好再新的技术都是空谈。所以,鲁迅的翻译选材从一开始就不是纯文学地为翻译而翻译,而是有抵抗强权的意识,虽然他自己没有意识到。

二、翻译策略

异化是鲁迅极力提倡的翻译策略。虽然他也曾随晚清的大流,采用过归化的方法,但是,他成熟时期的翻译,都是摒弃归化,运用异化。鲁迅不主张对原作“削鼻剜眼”,为迎合受众而把译本变得毫无翻译的痕迹,他希望读者感受到的是异域文化。他也极力把这一方法付诸实践,比如,在翻译中对原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一律采用音译。但他的这种观点遭到了同行的猛烈抨击。鲁迅这种拒绝太“顺”的翻译,是宁愿做盗火者盗取天火牺牲自己,也要推行异化,坚持保留原文韵味。

但鲁迅的异化思想也不是一味地崇洋媚外,贬低自己的文化。看下面这段文章:

无论是战胜者战败者敌国人,都只当作人们看的时候,一定要来的。被人占领,在古代是死以上的恐怖。但被占领等于不被占领的时代一定要来的。……当这时候,战争便不必要了,征服者须向被征服者讨好的时候便来了。

这是鲁迅翻译《一个青年的梦》的译文。“征服者须向被征服者讨好”,列强应向被征服者屈服,强国须翻译文明古国,而不是文明古国一味地翻译强国的文学。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对中国文化还是引以为豪的,但是,他也不推崇狭隘的民族主义。即便有这种强烈的爱国情绪,鲁迅也反对归化,反对把原文翻译得没有一点异域情调。他是一直等着中国这头沉睡的大象醒来,醒来后复苏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地位,他只想各民族各国之间互相尊重,平等发展。

鲁迅坚持“硬译”,坚持异化,保持原语的异域性,拒绝归化,这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是一个翻译的可译性问题。从翻译的政治角度来看,鲁迅的异化思想强调平等,尊重差异,尊重原语国家文化,这何尝不是我们现在仍希望看到的呢?鲁迅的翻译思想不以西方为主,强调各民族、各宗派、各国家平等发展,强调的是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的国际关系。鲁迅在百年之前,就在潜意识中提倡这种平等的关系。这百年世界的发展,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国际平等化关系的重要性。

鲁迅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斗争,他是一个作家、翻译家,也是一个战士。在他的翻译中,我们能看到诸多翻译与现实政治的矛盾。在他短暂的一生里,他也不断受到质疑、批判和抨击,但他都一一站起来回应,从不退缩。他勇于吸收外来文化,坚持思想的独立,提倡各民族平等发展,反对霸权和侵略,这些在他的那个时代都是超前的,对我们现在的学习研究仍有指导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2]任淑坤,王慧,鲁迅与翻译的政治[J]上海翻译,2005 (4)

[3]王友贵,翻译家鲁迅[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4]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5]吴国群,中西文化碰撞中的鲁迅文化话语空间[J]鲁迅研究月刊,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