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学低年级课堂问题行为研究

  • 投稿杨纳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331次
  • 评分4
  • 76
  • 0

谢利利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小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以前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随之而来的多样化课堂问题行为便成为一线教师面临的难题。它的出现不仅影响教学进展和教学效率,而且阻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尤其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本文依据教学实践经验,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小学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课堂问题行为;多样化;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107—02

一、小学低年级课堂问题行为

(一)课堂问题行为

课堂是教师施教和学生接受系统学习的主要场所,良好的课堂秩序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最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完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课堂问题行为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我国学者张彩云从不同角度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研究,包括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觉研究、提高教师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能力研究等。同时指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中,违反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影响正常课堂的教学秩序、教师教学、自身以及他人学习,并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消极影响的课堂行为。[1]

常见的课堂问题行为种类很多,本研究重点从学生本身角度出发,将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向性问题行为,如上课嘲笑他人、说悄悄话、玩弄东西等;一种是内向性问题行为,如走神儿、沉默寡言等。[2]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引起师生之间的关系冲突和课堂纪律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人格发展。

(二)小学低年级课堂问题行为特点

小学低年级,指六年制小学中一年级至三年级。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他们会巧妙地处理这些问题,既不影响正常教学,也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课堂问题行为则是工作中难以驾驭的难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处理小学低年级课堂问题行为,首先应该对其特点进行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首先,不可预测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6~8岁,他们生性活泼爱动,难于控制,大都会因为所处周围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教学环节等出现课堂问题行为。

其次,无指向性。课堂问题行为不是学生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目的的行为,也不是指向教师或同学的行为。它是学生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的动作。

最后,多样性。学生成长环境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出现问题行为的方式也就各不相同。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问题行为主要表现在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性格外向的学生,则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

还有相关研究指出小学课堂问题行为具有出现的频率高、强度低、受环境影响大等特点。[3]

二、引起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主体不仅包括后进生、问题学生,还包括优秀生。[4]所以,没有无问题行为的课堂,也没有无问题行为的学生。

(一)学生因素

1.认知特点。根据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划分,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借助于直观、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所以,在实际教学设计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行为。

2.性别差异。男孩与女孩脑部构造不同,不仅体现为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且还体现在个体日常行为表现中。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听课过程中,男孩比女孩表现更加活跃,更喜欢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就造成了男孩问题行为发生频率比女孩高的结果。

除此之外,学生年龄特点和性格差异也是影响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因素。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接受启蒙教育的开端,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5]其中,家庭结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途径等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产生影响。不同家庭教育成长下的孩子,其个人行为规范有很大不同。另外,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而对孩子真正的关心却很少;学生得到的表扬少,而惩罚和批评多,这些现状都会导致学生在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其目的在于引起老师和他人更多的关注。

(三)教师因素

1.教师教学因素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教师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草草了事;有些教师预设一套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案;有些教师只关注表现好的学生等,他们忽略了因材施教,结果导致教学既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又阻碍了教师的个人成长。

2.教师课堂控管因素

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学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彰显出一个教师的课堂控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利用自己储备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应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紧急状况。具备较长教龄的教师能够很好地运用教育机智管理课堂问题行为,一方面不影响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对于新手或者经验较少的教师来说,课堂问题行为则是很棘手的事情。教师课堂控管能力虽然不能完全避免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很好地处理已经发生的问题行为。

(四)班级同辈群体影响

有学者指出,同辈群体可以是超越班级以外的自由组成,他们大都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相互之间感情较好,这里,我们将同辈群体限制在班级范围之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旦同辈群体中的某一成员有课堂问题行为,不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会受到影响,而且该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会试探性地做出相应的“配合”,导致课堂问题行为多种多样,难于控制。

三、小学低年级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首先,明确学生的行为标准并时刻监督行为标准的执行力度。新学期开学,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讨论、确定本班的课堂行为准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思维方式,要清楚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不准怎么做”;在行为标准执行的过程中,要对表现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和奖励,对出现的新问题更要及时纠正,营造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

其次,定期的沟通和反馈。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沟通对象不仅包括学生本人,还包括学生家长。这不但能增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相互配合,而且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为解决课堂问题行为提供帮助。

最后,合理设计教学环节。首先应该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安排教学内容;其次考虑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既然有课堂的地方就有课堂问题行为,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使其对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对学生的身心伤害降到最小。作为教师,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应该认真钻研课堂教学管理理论知识,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彩云.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觉[J].中国特殊教育,2007(8).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严丽萍,张忆湄.低年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3(10).

[4]李莹,彭秀芳.课堂问题行为研究述评[J].中小学管理,2005(10).

[5]吕惠成.试论小学班级中的同辈群体及其引导[J].江苏教育研究,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