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语言类外国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 投稿吴域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031次
  • 评分4
  • 81
  • 0

李宇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科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420)

摘要:本文深入剖析了语言类外国留学生的特点,重点阐述针对此类留学生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留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教学方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言类;留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077—02

基金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青年项目(GWJYQN1101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科研青年项目。

收稿日期:2014—03—21

作者简介:李宇耀(1978— ),男,广东梅县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科信息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计算机教育,计算机网络。

大学计算机基础(以下简称“大基”)是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本科生必修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普及、提高其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多年来,我们在面对普通国内本科学生(以下简称“普本”)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理论教育为主线,以案例实验为导向,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

作为一所外国语言文化氛围浓郁的院校,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活跃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校园中。这些来自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大部分都是出于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爱而在广外大的校园相聚。迥异的教育、文化及成长背景,导致面向外国留学生群体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国内普本学生群体相比,有其天然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表现为教学开展更为复杂、教学交流有更大难度、课堂形式有待创新等多个方面。

一、语言类留学生特点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日常沟通平顺,深入交流困难

虽然班里的同学来自多个国家,但由于来华之前已经接受中文基础教育或本身对汉语有强烈兴趣,所以,他们都已经具备较好的中文交流能力,对于日常的事物和概念,基本上都能正确理解。教学中很有趣的是,来自同一国家的学生相互之间用母语讨论,而一旦不同国籍的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则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因此,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时,堪比联合国开会。另一方面,虽然日常沟通没有问题,但在教学中经常发现,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或理念,留学生们的理解并不深入或者与原义大相径庭,还是需要深入细致的解释。

(二)社会知识丰富,形象思维活跃

国外教育体系通常比大陆教育体系更注重实践性和基础能力培养。因此,由于成长环境和教育经历的差异,留学生们的社会知识相对丰富,对于课程目的和内容的理解也更深入,也更容易理解教师的引导讲解。另外,与大部分文科生一样,语言类留学生也是以形象思维见长,对于逻辑较为严谨的计算机或数学理论知识,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恰当地把握理论知识和案例知识的比例。经过多次尝试和总结,我们认为采用以实际或模拟案例为主导,并在适当时候归纳、总结对应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较能适应形象思维活跃的留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教育体制的差异和多样性,导致留学生群体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以2013级商务汉语专业为例,就教学内容而言,极少数学生能在学习和生活中熟练应用一些工具软件,也存在极少数学生几乎没有使用过相应工具软件的情况。

(四)乐于分享,善于协调

留学生群体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成长;但也许正因为跨文化交流扩宽了眼界,所以,大部分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积极、友善和乐于分享的特点。留学生的这个特点一方面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但另一方面,过分活跃的气氛有时候对于课堂组织及教学内容的正常进行却是个麻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留学生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这一方面跟学生们开朗的个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留学生所处的基础教育环境更重视社团活动有关。

(五)目的性强,自控力差

在学习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甚而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不同,而一般情况下,留学生有较强的学习目的,所以,如果教学内容或实验案例没能引发其学习兴趣,那么课堂就自由“成灾”。这也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更明确的要求: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以及更重要的,如何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完成教学目标?

二、解决问题——课程内容安排及特色

Kaplan曾总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特点,[1]其中提到:

(一)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对他们最直接有效的帮助就是告诉他们如何表示和操作诸如信号、图像、方程系统和数据表格等实体,因为他们通常与那些实体打交道。

(二)计算机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普通工具,计算机方法不是他们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所在。

(三)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是多样的,所以,课堂上引用的例子最好是他们可通过直觉所能接受的、与他们专业或工作相关的。

针对语言类留学生的特点,我们充分考虑了Kaplan的建议,并基于多年普本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经验,提出并实施了优化的课程教学方案:

1.案例教学引发兴趣,实训练习巩固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针对语言类留学生形象思维活跃的特点,我们选取了内容丰富的实验案例,即采用与中国文化、校园生活、社会热点及常见工作环境密切相关的教学案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Word排版案例中的中国古装戏剧介绍,巧妙地把多种表格和图文混排的基本编辑技巧糅合在精美的效果图中,让留学生爱不释手,自然有兴趣完成对应的练习;Excel数据处理案例中不同地区、性别、职业的歌手的多种评价主体评分数据处理,往往让人联想到这两年流行的真人选秀比赛,将相对枯燥的数据统计处理在会心一笑中轻松搞定。

2.课时安排有偏重,实训练习多讨论

针对留学生的特点,我们将课时安排调整为理论教学<50和实验教学>50。这样的安排一方面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练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在与教师或同学的讨论中解决问题,理解并接受相应的理论和操作知识。

3.教材内容丰富,实验手册细致

教学中,我们没有盲目引入国外教材,而是采用自编教材和实验操作手册。这些教材和实验手册避免了教学中“削足适履”的尴尬和不便,有利于细化案例讲解及知识归纳,从而为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学以致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教学讨论激发兴趣,分组演绎头脑风暴

针对语言类留学生社会知识丰富、乐于分享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在Word插入SmartArt图形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每人挑一个图形来举例说明该图形的作用与效果,并“顺便”让他/她讲解该图形的设计方法。类似这样的讨论,留学生能充分发挥他们乐于分享的特点,不仅更深入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相互之间的理解。

三、结语

由于语言类留学生自身的特点,课程教学的开展与普本学生相比,有其特有的难点。我们在课程方案设计和实际教学当中,注重发挥学生所长,关注学生兴趣,以案例为导向,以提高技能为重点,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最终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的研究和经验也还有局限性和不足,还需要继续探索更好的模式和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Kaplan D T.Teaching computation to undergraduate scientists[J].SIGCSE Bull,2004(1).

[2]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11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林龙新,杜宝荣,范荣强.非计算机专业留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0).

[5]李波,王剑,于克倩.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方法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