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 投稿瘦子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373次
  • 评分4
  • 88
  • 0

赵云海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人事管理是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的生存和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职院校传统的人事制度由于过于笼统,对学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性不强,未能真正促进学校人事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从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入手,对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策略;人事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93—02

收稿日期:2014—03—10

作者简介:赵云海(1982— ),男,陕西潼关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迅速发展,在招生人数及办学规模上都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而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作为其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其所面临的形势也日趋复杂,传统的人事制度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无法满足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各项需求,不利于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难以真正提高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水平。对此,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深化其人事制度改革,突破传统人事制度的束缚。

一、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用人机制无法突破现有机制的限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现有的人事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灵活性不强,而用人机制则很难突破现有机制的限制,导致在人事管理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如人才资源得不到充足的供给,聘用合同制无法真正落实到人事管理中,甚至淘汰机制也无法得到良好的运转。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高职院校用人制度没被灵活运用,也没有进行彻头彻尾的变革,人事管理出现混乱的局面,部分教职员工无法突破自己的身份界限,未能很好地参与到各项人事工作中来。

(二)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欠缺

在整个人事制度改革施行中,无论是机构设置问题,还是岗位应负的职责问题,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机构设置还遵循传统的模式,未能将精简原则贯穿其中;岗位设置缺乏相应的配备,聘任流程也时常出现交错等现象。此外,部分管理部门人员对于自己的外延职能及责任把握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其工作质量,运转效率因此大大降低。现在,很多高校在聘用员工时,没有很好地实施聘任制,聘前草率,导致员工的质量跟不上;聘后管理不到位,约束力量薄弱,考核也无法真正传达出高职院校的理念。

(三)改革工作无法深入细致

如何进行岗位设置,如何界定岗位职责,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并把它当成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中流砥柱。各大高职院校在纷繁复杂的岗位设置工作中,应瞻前顾后,兼顾好各项工作的密切联系,把工作流程分布好,还要考虑边界工作如何管理,机构间如何恰当分配任务等问题。而在岗位设置改革工作中,部分高职院校仅仅停留在表面阶段,没有深入细致,也没能将其提到理论指导的水平上来。[1]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忽视了学校的后勤工作,进而也在另一层面上影响了改革的深入进程。

(四)配套措施未能跟上改革的脚步

尽管在高职院校的各项改革中,人事制度被当成了核心和基础,但其人事制度中相应的配套措施仍未能跟上改革的步伐。原本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考核、奖惩以及不容忽视的教学和后勤等配套措施,要有相应的规定和政策支持,但很多高职学校因为自身的原因,办学经验欠缺,不仅没将其供应上,还使之出现矛盾和排斥的现象。[2]

二、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策略思考

(一)去除繁冗机构,精简编制管理

繁冗的机构,无法让高职院校进行结构化的管理。为了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精简和高效应成为首选的原则。按照该原则,对员工进行编制定位和岗位、职责等的界定,去除冗长累赘的职位空缺,有重点地去培养急需人才,发挥好学校党政机构的职能,并对其进行责任的合理划分,对于职能雷同的,可采用合并的方法进行机构重复的精简。[3]选用具有专业才能的教师进行任教,还可以将其与兼职教师联合起来,实现专职与兼职相统一的教学模式,达到学校编制完善、体制健全的目标追求。

(二)设置适合各类人才的岗位

岗位是员工进行工作的职业代码,高职院校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时候,应该科学地设置各类岗位,并通过该设置使员工们进行身份的转变,使之更加清楚自己岗位的职责所在,从而坚守岗位,履行应负的责任。学院在进行任务的分配和核定时,务必要求各单位要按依据进行,不能擅自主张,要以教学科研为重,根据工作强度和岗位的轻重进行管理和任务划分,并将这种划分形成纸质说明,让各岗位的教职员工做到在岗、任岗、爱岗,将人事管理向岗位职责管理提升的任务进行到底。[4]

(三)完善岗位津贴,调整薪酬划分

1.薪酬分配要有自己的内部依据,定位好岗位的价值、员工的技术能力和所取得的业务成绩,从而进行分配。在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当中,众多国有单位的工资均来源于国家财政,这给国家财政带来许多负担,也给制度改革莫大的束缚。而应该给予教师的岗位和价值什么样的评价,工资总额如何突破财政拨付的总额瓶颈,不同岗位的员工薪资又该如何确立等问题层出不穷,这给高校的财政工资改革带来很大的阻力。[5]鉴于此,高职院校要打破原有的分配制度,按岗分配,根据岗位职责的大小轻重、员工的工作量多少等结构制度,进行计量报酬,鼓励员工智者多劳,要求工作数量和质量相统一,有效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

2.动态调整薪酬标准,保证工资改革的相对公平性。实行业绩考核制度,难免会出现工资阶层,因此,要对薪酬差距进行调整,但在调整的时候不可千篇一律,对待不同阶层、不同岗位的不同人员,应予以不同的调整。对具有专业技术的技术人员,可进行专业技术的岗位培训,但教师和实验员、图书管理员的薪酬应当有差异,而其他职能管理人员,可设立其他的薪酬提升的方法,可以按职称和业绩,以及工龄等进行薪酬考核,取得业绩的要进行嘉奖,违反规定的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四)积极设立人事代理,规范人才流动

1.留住教师,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当前,教师职位流动人数越来越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高职院校本身,要树立起让教师留下来的恒心,培养他们立足教师岗位的自豪感,对于特别优秀的教师人才,要积极引进,鼓励他们做好学科领军人,起到引领的作用。

2.构建教师职业生涯,形成浓厚学术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人才开发呈现出浮躁的状态,转变这种浮躁的教风对高职院校来说十分必要,对此,高职院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在组织上和人事调动上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好薪酬划分工作,组织好定期培训,同时还可设立工作轮岗实践规划,设立研究会,鼓励教师潜心钻研学术,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保障教师队伍的成长,促进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推动高职院校各项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可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促进高职院校各项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高职院校整体的办学能力,增强其综合实力。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策略不仅仅有以上几点,还需要我们在财务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小琴.积极探索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邓富贵,邓国胜,郑晓明等.多视角下的公立大学人事制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22).

[3]张志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沈萍,葛峰.对高职院校多元化技能竞赛机制的思考——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2).

[5]刁雪强.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实施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