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非熟练汉维双语者维吾尔语的语义表征的实验研究

  • 投稿一朵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98次
  • 评分4
  • 68
  • 0

陈佳昕,闻素霞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具有不同的实验任务:实验一在两个阶段均进行概念判断任务,结果显示,存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实验二在两个阶段均进行词汇判定任务,结果显示,不存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跨语言重复启动范式下,非熟练汉维双语者的语义表征的特征为概念表征共享、词汇表征分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双语语义表征;概念表征;词汇表征;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

中图分类号:H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125—03

本研究得到新疆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XJNU201304)的资助。

收稿日期:2014—02—20

作者简介:陈佳昕(1986— ),女,新疆昌吉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助教,研究方向:跨文化认知与人格发展。

通讯作者:闻素霞(1965— ),女,新疆奎屯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跨文化认知与人格发展。

一、前言

目前,双语认知研究领域的热点及焦点在于:双语者的两种语言系统在大脑中的表征方式如何?大部分研究表明,双语者的双语表征并非只有一个层级,而是包括概念表征和词汇表征两个部分。概念表征是指语言的本质概念特征,是语言的本质含义。而词汇表征是指语言的表层信息特征,分为语音特征和词形特征。研究的分歧即在于这两种层级的表征是如何存贮的。一种观点认为,双语者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是独立存贮,概念表征是共同存贮。[1]另一种观点认为,双语者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属于独立存储。[2][3]

目前,我国有大量对双语者的语义表征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汉英双语者,甚少有关于少数民族语言双语者的研究。在新疆,对维吾尔语的研究也集中在母语为维吾尔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维吾尔族人身上。闻素霞、热比古丽对熟练的维汉双语者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他们的第二语言汉语的语义表征是共同存储的还是独立存储的,结果表明,被试的第二语言汉语的概念表征是同第一语言维语的概念表征共同存储的,支持了共同存储理论。[4]同时,对于维汉双语者第三语言英语的语义表征也有研究者进行考察,热比古丽·白克力等人对维汉双语者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维汉双语者来说,不仅是第二语言汉语和第一语言维语的概念表征共同存储,其第三语言英语的语义概念表征,也和维语的概念表征共同存储。[5]

然而,由于新疆的特殊环境,新疆的经济发展也迫切需要学习维语的汉族人,这部分汉族人是掌握维吾尔语的双语者。那么,对于学习维吾尔语的汉族双语者来说,是否也存在着词汇表征分开存储,概念表征共同存储的现象呢?本研究将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对汉维双语者的语义表征特征进行探讨。

二、研究方法和结果

(一)实验一

1.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被试内变量为学习条件,分为两种水平:学习过和未学过。被试间变量为语言状况,分为两种水平:同语言和跨语言。该实验一共有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在同语言水平下,汉语字词在两个阶段都出现;在跨语言水平下,维语单词出现在学习阶段,与维语相对应的汉语同等词出现在测验阶段。在测验阶段,被试对汉语字词判断的反应时间与错误率是因变量。

2.被试

新疆师范大学语言系维语专业大二、大四学生71名,所有被试母语为汉语,维语获得年龄为18~20岁(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维语),学习维语的时间为2~4年,裸眼或矫正视力正常。随机将被试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同语言和跨语言实验任务。

3.实验材料

从新疆大学出版的维语教材《维吾尔语基础》中选择词汇,之后,请36个新疆师范大学维语专业大二学生对这些词进行5分等级评定(1—非常不熟悉,5—非常熟悉),根据熟悉度的评定分数选出48对熟悉度高的词作为正式实验材料和补充材料,正式实验材料包括24对维汉翻译同等词。其中,12对生物词,12对非生物词,匹配为两组。在学习阶段,只出现第一组;在测验阶段,第一组和第二组都要出现,其中,12个为学过的,12个为没有学过的。补充实验材料包括24对维汉翻译对等词。在学习阶段,除了正式材料的第一组外,还有12对维汉翻译对等词补充材料出现,其中,6对生物词,6对非生物词。在测验阶段,除了正式材料的第一组和第二组外,还包括在学习阶段出现的12对补充材料以及未在学习阶段出现过的另12对补充材料。也就是说,在学习阶段一共出现24个字词,而在测验阶段一共出现48个字词。在同语言条件下,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的目标词和补充词均为汉语字词;而在跨语言条件下,学习阶段的目标词和补充词为维语单词,测验阶段的目标词和补充词为汉语字词,且是学习阶段维语单词的翻译同等词。汉语材料包括单字词和双字词,维语材料包括一音节和二音节,在正式材料和补充材料的分组中均进行了匹配。

4.实验仪器

计算机,实验程序采用Inquisit编制。

5.实验程序

屏幕上先出现一串“*”号,持续500ms,然后,出现单个单词,实验任务为判断出现的词是否是生物词或生物体的一部分,按“Q”键代表“是”,按“P”键代表“否”,被试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实验开始前会向被试仔细讲解实验要求,并提供一组练习让被试熟悉程序。事先告知被试,在实验过程中会记录他们的反应时间,因此,他们需要尽快做出正确判断,整个实验做完大约需要12分钟。

6.结果和分析

统计结果时,只计算正式实验材料,统计测验阶段每种条件下被试正确回答的反应时和错误率数据,而补充材料的数据不计算。首先,进行极端数据删选,删除了两名被试和2.6%的数据。然后,对剩余数据进行以被试为随机变量(F1)和以实验材料为随机变量(F2)的两种统计处理,表1为被试在不同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

对反应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条件主效应显著,没学过单词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学过单词的反应时。F1(1,67)=22.572,P=.000,F2(1,23)=13.31,P=.000。而语言状况的主效应检显著,F1(1,67)=12.248,P=.001,F2(1,23)=42.813,P=.000。学习条件与语言状况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67)=.222,P=.639,F2(1,23)=1.854,P=.187。结果表明,在语言条件的两种水平下,都存在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对错误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条件主效应显著,没学过单词的反应错误率显著高于学过单词的反应错误率。F1(1,67)=16.974,P=0.000,F2(1,23)=9.452,P=0.024。语言状况的主效应不显著,F1(1,67)=1.780,P=0.054,F2(1,23)=0.839,P=0.359。学习条件与语言状况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67)=2.378,P=0.732,F2(1,23)=1.254,P=0.262。这一结果说明,反应时方面没有出现速度准确率权衡效应。

实验一的结果说明:当学习和测验阶段均为概念任务时,既存在同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也存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这个结果表明,与目前流行的双语语义表征理论关于概念共享的观点相一致,对于非熟练汉维双语者来说,他们的两种语言(汉语和维语)的概念表征在头脑中是共同存储的。

(二)实验二

1.实验设计

同实验一。

2.被试

新疆师范大学语言系维语专业大二、大四学生56名,所有被试母语为汉语,维语获得年龄为18~20岁(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维语),学习维语的时间为2~4年,裸眼或矫正视力正常。随机将被试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同语言和跨语言实验任务。

3.实验材料

正式实验材料与实验一一致,但学习阶段的补充材料加入了12个字词和24个非字,测验阶段的补充材料加入了24个字词和48个非词。维语非词是改变现存词的一个或两个字母而成的。中文非词没有任何意义,是由一个真字和非字组成的双字词,非字不符合中文构字法规则。这些补充词在实验中只出现一次。

4.实验仪器

同实验一。

5.实验程序

同实验一,只是实验任务变为判断出现的词是否是真词。

6.结果与分析

统计结果时,同实验一。表2为被试不同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

对反应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条件主效应显著,F1(1,52)=6.723,P=0.026,F2(1,23)=9.645,P=.016,语言状况的主效应被试检验不显著,F1(1,52)=1.598,P=0.783,项目检验显著,F2(1,23)=18.946,P=0.001,学习条件与语言状况的交互作用检验显著,F1(1,52)=6.38,P=.025,F2(1,23)=6.359,P=0.029,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同语言条件下学习条件主效应显著,t1(26)=1.568,P=.013,t2(23)=5.342,P=.027,没学过字词的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学过字词的反应时间;跨语言条件下学习条件的主效应不显著,t1(26)=.369,P=.821,t2(22)=.965,P=.689。说明在同语言条件下存在长时重复启动效应,但在跨语言条件下不存在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对错误率进行两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学习条件主效应显著,F1(1,52)=4.974,P=0.043,F2(1,23)=6.029,P=0.024,语言状况的主效应不显著,F1(1,52)=1.590,P=0.064,F2(1,23)=0.873,P=0.327,学习条件与语言状况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52)=2.964,P=0.842,F2(1,23)=1.294,P=0.273。

实验二结果表明,不存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存在同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此结果说明,非熟练汉维双语者的语义表征中,词汇表征分开存储,进一步支持了双语语义表征理论中关于词汇分离表征的观点。

三、讨论

基于新疆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教育事业,汉族人掌握维语逐渐成为一个大趋势,从而对汉族人学习维语进行研究就成了必然的趋势。因此,需要对汉维双语者的双语表征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对汉族人学习维语有理论上的帮助,同时,对于维语的研究,也是对众多外语的一个补充。那么,对于学习维吾尔语的汉族双语者来说,是否跟其他外语如英语的众多研究一致,也是属于概念共同存储,词汇分开存储的呢?在实验一中,要求被试在两个阶段(学习和测验阶段)都进行生物判定任务,结果表明,当两个阶段都是概念判定任务时,同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和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都存在。该结果说明,非熟练汉维双语者,其两种语言(汉语和维语)的概念表征共享。实验二考察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是否不需要概念表征为中介,而有直接的联系,即词汇表征是否也共享。在实验二中,要求被试在两个阶段(学习和测验阶段)都进行词汇判定任务,结果表明,不存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但存在同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此结果说明,非熟练汉维双语者的语义表征中,词汇表征是分离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Smith MC.How do bilinguals access lexical information?[A].In:J F Kroll ed.Tutorials in Bilingualism:Psycholingualistics Perspectives[C].New Jersey:Lawrence Erbaum Associate,1997.

[2]Glanzer M,Duarte A.Repetition between and within languages in free recall[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71(10).

[3]Keatley CW,Spinks JA,De Grlder B.Asymmetrical cross-language priming effects[J].Memory and Cognition,1994(1).

[4]闻素霞,热比古丽·白克力.熟练维—汉双语者第二语言的概念表征的特征[J].心理学探新,2009(29).

[5]热比古丽·白克力,雷志明,闻素霞.维吾尔族三语者的非熟练第三语言的概念表征特征[J].心理学探新,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