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述析

  • 投稿梁千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664次
  • 评分4
  • 65
  • 0

孙晓明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学术界争论较多的核心问题。本文简要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背景,梳理了目前关于此类问题的主要学术观点,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构;教育领域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5—0030—02

收稿日期:2013—11—15

作者简介:孙晓明(1988— ),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问题缘起

主体间性问题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新视角,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内部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哲学主体间性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问题研究提供了外部条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及理论也为主体间性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提供了内部条件。

(一)哲学视域

自17世纪笛卡尔开始,西方哲学鲜明地提出了人的主体性问题,[1]后经康德、黑格尔、胡塞尔得以推进。从历史层面审视,我们可以发现,主体间性一词由哈贝马斯在“交往理论”中提出,他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以个人主体性作为基础的。[2]到了20世纪80年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研究转向主体间性研究。而我国在主体性哲学刚刚兴起时,开始对两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是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超越与转向;二是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交往理论谈主体间性问题。从现实层面审视,主体间性开始吸引不少学者从不同维度对此进行展开式研究,并对主体间性的内涵、关系、特征等方面加以界定,20世纪90年代,主体间性思想开始走入教育领域。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

2002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始探讨主体间性问题,从师生孰为主体开始转向师生共为主体。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看,一方面,借鉴现代西方哲学关于主体间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研究;另一方面,结合学科特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理论、人与人交往关系的理论的指导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

二、现状分析

首次从主体间性角度谈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问题的人是田九霞,她认为“主体间性是新兴的哲学命题,强调平等主体在理解基础上的交往、对话与和谐共存,它更新了传统教育理念,为交往教育观的提出做了很好的铺垫”。[3]笔者查阅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以“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主体间性”为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截至2013年11月1日,全库检索到一本专著:马万宾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研究》(2009);在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为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进行精确提名,搜索到230篇文献,其中,硕博论文37篇,期刊论文193篇;在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和中国学术会议网,共搜索到中国重要会议论文11篇,国际会议论文9篇;在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共检索到文献21篇;在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中共检索到文献8篇。从2007年到2013年,共查找到教育部科研项目2009年一项,2010年两项,2012年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仅查找到2007年一项。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概况

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探讨,主要围绕内涵、特征、模式、规律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内涵研究。张耀灿认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有机联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积极扬弃。”[4]萧红梅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5]在主体的交互性中关注认知的主体位势与思想、理解的双向性、复合性。只有增强交互主体意识,主体间的交往行为才能由互为对象关系转向互为主体关系。其次是特征研究。主要代表观点是四性说、五性说。张耀灿等学者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双向的交往活动,认为特征应包括主体性、多向性、平等性、活动性。冯建军等人则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构成的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反映的是主体与主体间相互尊重、理解、融合的关系”,[6]认为特征包括交互性、平等性、宽容性、合作性、约束性。再次是模式研究。主要代表观点是“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比较认同坚持遵循双向互动、回报平衡、和而不同、互利共赢的原则。闫燕等人认为用交往关系来观照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我—他”型转向“我—你”型,由“独白—哑语”转向“对话—沟通”的关系模式。最后是关于规律的研究。张耀灿教授进行了原创性的探索,总结出了“主体间多项互动规律”,该规律的深刻性、科学性主要在于强调主体性、多向性、平等性和活动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树立活动意识,开发活动资源;二是发展主体间的平等交往;三是建构主体性德育模式。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呈现的特点

1.研究成果呈稳增状态。2002年,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成果仅有一篇论文,而且并未直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仅从道德教育问题视角,谈及人的主体性;2003年,研究成果增加至3篇,从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德育视角谈及主体间性问题;2008年,研究成果有显著增加,其中包括一篇博士论文,7篇硕士论文。从研究内容上看,除了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外,开始涉及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与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理论课模式建构等研究;2009~2013年,研究成果稳步上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并且有了很大进展。

2.研究处于起步状态,成果尚未达成共识。学术界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方面,借鉴哲学主体间性理论,通过探讨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关系问题,即“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超越”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内涵、特征、规律、转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纵观研究成果,仍存在争议,未达到共识。王升臻对该问题提出质疑,并认为该问题的提出并没有得到任何对传统、旧的知识的超越,反而使问题复杂化了。祖嘉合也认为双主体说的提出有泛主体化的倾向。

三、发展趋势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问题在内涵、特征、规律、转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建构与实践都起到重要作用和指导意义。纵观学科发展和研究整体,我们不难发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将呈现以下趋势: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将得到深刻的探讨。从目前成果来看,一方面,该问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借鉴哲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方法,而任何一个学科只有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法,才能够保证学科的稳定发展,因此,该问题的研究要注重对自身理论的建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内容逐渐从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超越转入到应用、影响等深层次的问题。其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彰显作用和功能将成为重要探讨的问题。提出理论不是目的,更关键的是这种理论对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探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该理论的研究将不断深入探讨应用与实现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2]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田九霞.试论主体间性诠释下的交往式思政教育[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

[5]萧红梅.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间性[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2).

[6]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