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学生工作视角下高校舆情引导的理性思考

  • 投稿LeeJ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488次
  • 评分4
  • 14
  • 0

郭庆童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学生工作作为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同高校舆情有密切关系。只有科学地把握高校舆情特征,探寻科学舆情引导的策略,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维护高校稳定,实现科学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舆情;舆情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021—02

收稿日期:2013—10—11

作者简介:郭庆童(1982— ),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研究方向:青年发展心理学。

随着后喻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已经改变了青年的生活方式。大学生正处在青少年向青年初期过渡的重要阶段,知识体系尚未健全,社会经验少,对舆论的敏感度尤其高,舆情必然会影响到其价值观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成长。而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维持意识形态的安全,在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教育。因此,学生工作者全面、科学地了解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科学地进行舆情引导,对于预防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是十分重要的。

一、高校舆情引导工作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主体的群体性、多元性与主动性

大学生作为社会舆情的主体,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空间上的集中性,即群体性的特征,这使得社会舆情能够在高校集中地、高密度地发生、发展与变化。

多元性是大学生作为舆情主体的另一特征。高校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差异,导致了他们对社会舆情客体选择以及对客体反应是多元的,即不同的学生对中介性事件的关注点是各异的,利益诉求与价值导向是多元的。作为舆情主体的大学生也体现了明显的主动性特征。社会舆情的其他群体对舆情的关注较为被动,只有与自身利益产生直接关联时才能引起其“反应”。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的被动性而言,大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主动性。

(二)客体的广泛性和纵深性

所谓的广泛性是指高校学生关注的舆情客体分布较为广泛,一般主体关注的仅仅是贴近自身生活,与自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或现象,具有明显的阈限性,较为狭窄。但大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其关注点也包括诸如国际关系、国家政权、民生等国内外重大事件,对于热点话题,大学生更是主要的参与群体,他们在网络社交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情绪和观点。另外一个特点是纵深性。关注的舆情客体不仅仅包括国家、社会等宏观问题,也关注基层民众生活、个人发展等微观问题;不仅仅关注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问题,也愿意参与具体性、现实性的问题,与其他舆情主体关注的事件和现象有着明显的区别。

(三)主客体交互作用的突发性和交互导向性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各种舆论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布,更新周期也大大缩短。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扩大了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使大学生能够随时在网络上表达自己对某些事件或现象的看法、情绪,加之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更直接促进了某些想法、情绪在高校中的传播,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并不断引发讨论,使得高效舆情突发性大大提高。所谓的交互导向性是指高校舆情主客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客体会对主体产生刺激,这种刺激所带来的反应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但主体的这种积极或者消极的反应会反过来对客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高校舆情的客体不断地发生变化,最终达到一种物质和能量的均衡。这就是高校舆情主体与客体之间明显的交互导向性。

(四)组织结构的耗散性

高校舆情是一个开放性、动态性的非平衡结构。高校舆情内部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或事件,并非所有的现象或事件都能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也并非所有的现象或事件产生的影响力是一样的。由中介性事件引起的大学生这一主体的情绪、意愿和态度之间此消彼长,相互影响,相互交错,使得高校舆情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另外,高校舆情的主体、客体、表现形式之间不断相互作用,形成非线性的动态结构,共同影响着舆情在高校场域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而这一非平衡的动态系统经过不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能够实现有序的、符合人们预期的结构系统。因此,学生工作部门舆情引导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便是探索促进其向有序变化的“物质和能量”,促使这种“物质和能量”对原有系统的影响符合预期。

二、基于学生工作视角的高校舆情引导对策

(一)加强信息传播的心理机制研究,明确舆情引导工作的着力点

高校舆情作为一种信息表达与传递,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体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对其产生影响的过程实质就是大学生对舆情信息的学习过程,即对高校舆情获取、感知、加工、内化的过程。但高校舆情常常处于“隐性”存在状态,不易被察觉,但当遇到外界相关刺激时能够迅速被激活、爆发。因此,学生工作者只有做好对高校舆情“敏感点”的发现、“热点焦点”的预警、“爆发点”的掌控工作,才能真正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二)加强舆情引导培训,提升学生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学生工作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其政治素养、舆情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实践经验等日益受到重视,高校应该建立长效、系统的培训体系,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舆情引导的基本素养、舆情监测中遇到的专业性和学科性比较强的事件、社会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促使学生工作者具备多学科的背景,既有一定的大众传播学理论的舆论学知识,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又可以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懂得一些计算机和统计学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诉求的表达渠道,有效地进行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研判、信息反馈、信息决策,检测与分析其中的舆情信息,避免错误信息的二次传播、任意解读和错误解读,提高舆情监测的准确度和客观性,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软实力。

(三)加强对“学生舆论领袖”的引导与培养,创设积极的高校舆论环境

舆情信息并非直接到达所有学生,通常情况下是由大学生群体中的活跃者凭借自身素质成为舆情传播过程中的主导者,并传播给其他学生,这些起着主导作用的大学生即是舆论领袖。学生工作者一方面要善于发现群体里的舆论领袖,密切关注那些积极参与讨论、愿意发表看法、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受到学生拥戴的活跃个体,跟踪了解其言论,并适时给予正向的引导;一方面还应主动培养舆论领袖,选拔一批政治上可靠、思想上坚定、分析问题深刻、有独特见解、能引领主流思想的学生骨干来担当舆情领袖,以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式影响、引导、带动其他参与者,控制话题和舆论的方向,创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四)加强对新媒体的有效运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与科学性

新媒体成为高校舆情信息传播的重要场域,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在现实生活中和学校权力场域影响之外发表言论的能力和条件,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经常在网络上了解资讯并发表自己的言论。因此,要求学生工作者一方面通过调研和访谈,掌握和关注学生获取信息和经常关注的平台,观察舆情,确保直接、迅速地了解第一手资料,对舆情导向有无偏差、学生态度是否正确加以判断;另一方面,有效利用平台和学生实现交流互动,融入学生频繁使用的QQ、微信、人人网等网络社交平台,通过状态、朋友圈、日志等状态了解学生的情绪、言论,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中,鼓励学生表达内心想法,抒发个人情感,形成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舆论导向。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念——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Walter Lippmann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张向葵,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5]任娟玲,王志泉.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