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信息技术课堂的动力教育

  • 投稿关注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479次
  • 评分4
  • 44
  • 0

龚艳丽

(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吉林长春130041)

摘要:本文深刻阐述了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激发了内在的学习动力,分组合作,共同分享学习成果,潜能和创造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动力;潜能;动力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112—02

收稿日期:2013—10—16

作者简介:龚艳丽(1968— ),女,云南文山人。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教学与管理。

一、动力教育的课堂模式是自主化的课堂

教师上课首先布置本节课的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学生先学先做,自我探究,学习新知识。“理想社会的主要职能在于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1]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也应该让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以往微机课要讲一个新知识,肯定要由教师先来讲,学生跟着做。这种教法的弊端是:学生在对新知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听教师讲课,即使教师费尽心力导课,不断对旧知识点进行迁移,很多同学还是听不懂,上机操作时也无从下手。动力教育课堂不主张教师灌输,而是倡导学生先做先学,主要是让学生自学,教师只是引导者,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动力教育课堂上,学生是活跃的,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课堂上还可以在本小组内走动,以便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高,“人总是在创造着、追求着、为未来获得某种东西而努力”。[2]动力课堂给了学生学习的动力,给了学生学习的自由空间。学生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创造才能得以发挥,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使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真正的自主思考下的探究式学习。

二、动力教育的课堂更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精心准备

动力教育的课堂教师的工作看似轻松,其实不然,这种动力教学对教师要求极高,教师的工作量也加大了许多。学生在每节课的自我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课本的指导,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首先,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学习资料做充分准备,建立每节课的学习资料库,便于学生查找,帮助学生解决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查阅大量的资料,还要对本节课的内容做充分的分析,对学生的自学状态加以预测,以便掌控整个课堂。每节课的任务都是层层递进,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让学习好的学生吃得饱,学习差的学生也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当然,课堂也会经常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扎实的业务水平和敏捷的观察应对能力,对出现的突发事件能够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动力教育课堂上的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讲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

就拿讲flash动画制作这一节新课来说,学生之前对flash这一软件一无所知,那么,教师对这节新课的设计就要首先考虑到这一点。首先,课堂的第一个任务是启动flash软件, 这个任务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都能启动软件。第二个任务,是找到“选取工具”、“线条工具”、“椭圆工具”、“矩形工具”、“墨水工具”,一节课学的工具不能太多,由于是刚接触flash,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把flash的所有工具都学会,先熟练掌握几个常用的工具,下几节课再循序渐进地学习其他工具。第三个任务是画一个苹果,这个任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练习运用这几个常用的工具。第四个任务是把苹果这个图形转换为元件,这个任务是这节课的难点,需要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因为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元件,还有怎么转换成元件。这时学生可求助于教师准备的资料库,教师在资料库里准备了详细的学习资料:“什么是元件”,“怎么把图形转化成元件”,“元件有什么用”。这就需要教师对本节课有预见性,根据学生的水平,预测学生的学习难点,准备详细的学习资料,而且还要针对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准备一些课外的学习资料,让有能力的学生进行知识拓展。接着还有本节课的其余三个学习任务,这些任务都不太难,却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建立起知识的逻辑性,这是教师备课时需要注意的。教师只有精心备课,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助力器,达到“形具而神生”的效果,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学生在动力教育课堂中的小组合作

信息技术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它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所有的课都是在机房进行,每人一台机器。学生的学习小组一般按机房布局的A、B、C、D四个小组划分,允许学生上课随时可以来回走动,便于在学习过程中和其他学生沟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中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交流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大家取长补短,而且在互相学习中,学生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当有些学生提前找到了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其他同学就会来向他们请教,这样同学们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更加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表现欲也得到了满足。但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有时也不能控制自己,也存在不遵守纪律、玩手机、交头接耳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个课堂进行掌控,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四、教师在动力教育课堂中的指导作用

动力教育的课堂教师是引领者。在课堂中教师要随时掌握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遇到教学难点,教师会请学生通过多媒体给全体学生演示操作技巧,如果学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就会引导学生寻找解决方法。教师的指导不是讲解,而是启发学生,让学生去探究,直至解决问题,这种不断的启发正是学生克服各种学习障碍的法宝,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学习能力在点点滴滴中逐步提高。动力教育的理念是“教就是学,学就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来实现。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的任务“不只是传授一些现存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在他们走出校门以后也能自己去获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满足社会的需要”。[3]

五、动力教育课堂的评价

信息技术动力教育课堂的评价在整节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组内成员要互相评价,各个小组之间还要互相评价,最后教师还要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信息技术课堂评价还包括对各个小组学习的完成情况做评价。每位学生每节课都要通过多媒体教室提交每节课的作业,教师要对每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这样也对每名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督促的作用,也给了每一位学生展示的机会。好的作品,教师每节课都会给予展示,学生能再次体验到成功,也感受到了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关注,这种关注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对学习差但学习有进步的学生也要进行奖励,照顾到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展示、表扬、师生互评、发放文化素质评价卡,这些评价方式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

六、 动力教育课堂的反思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我们教师自身对教学方法要深入反思,要把课堂变为学生为主体的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水平,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教师专业化是时代的需求,教学技能水平标志着教师的专业化程度”。[4]动力教育课堂给予了学生一种能力,一种驾驭新知识的能力,即使教师没有告诉学生怎么操作,他们也有能力学会这种新的知识,这正是动力教育要给予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一种自我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许明.关键时刻: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27个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4]刘晓峰.初中信息技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吴文俊.信息技术课堂的评价方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