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法律毕业论文范文,法律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骗子刀下的“鱼肉”

  • 投稿宝江
  • 更新时间2015-10-11
  • 阅读量717次
  • 评分4
  • 73
  • 0

美国电影《美国骗局》里有句经典台词,“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想相信的”。骗子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施以诈骗的。

文/江鹏程

最近,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些诈骗案件。透过案件背后的骗局,可以了解骗子是如何俘获受害者的。

为情所困:军人成为受害者

小李是北京市怀柔区某军校的在校研究生,军人身份。一个偶然的机会,小李认识了漂亮的刘欣。两人交往一星期后,刘欣突然消失。小李希望自己的游戏伙伴张岳能帮助寻找,并将刘欣留给自己的QQ号码和密码告诉了张岳。有一天,小李在网上忽然发现刘欣的QQ上线,便与她交谈起来。交谈中,小李感觉刘欣比以前更善解人意,对自己也特别关心。在此后的网络交往中,刘欣以出国、父母病重、自己前往边远山区支教需要资助等理由向小李借款近10万元。双方感情急剧升温,很快进入谈婚论嫁阶段。小李的父亲听说此事后,感觉事情蹊跷并报警。案件侦破后,小李才得知网上的“刘欣”竟是小李的网友张岳。

法庭上,张岳说出自己的疑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和他聊天,我第一次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天真的人。”本案中的张岳也并非惯犯,通过聊天记录,法官发现了张岳编造谎言的诸多漏洞:不愿见面、打钱都是第三方账户、隔三岔五地发生戏剧性变化或惨剧、话题最终聊到钱等。然而,小李对此却深信不疑,多年的军校封闭式管理让他已经钝化了起码的社会辨别力。他总是以“我是个男人,这笔钱就应该我负责”的心态满足网络上臆想的伴侣的要求,最终落入陷阱而不知。他将QQ号码和密码提供给自己素未谋面的张岳,可以看出小李的辨别能力比一般人弱。要不是小李的父亲及时发现端倪,可能小李还将继续深陷“甜蜜”陷阱中。

相信亲情:遭儿媳妇“杀熟”

邓某和金某是一对婆媳。在房地产中介工作的金某告诉婆婆邓某,有一套原价200万元左右的房子,房主仅以90万元急售。两人看房后,邓某对该套房屋相当满意。为了凑齐款项,邓某将自己的两套房产卖出,将钱交给金某,并给予金某8.5万元房产证过户费。半年后,金某将办好的“房产证”交给了邓某。后来东窗事发,邓某才了解,该房首付了80万元、月供1.38万元。并且,房子的户主根本就不是邓某,而是金某的一位远方亲戚,金某交给她的房产证是假的。

案发后,邓某痛心疾首。据她回忆,金某向她介绍这套房子时,她也曾怀疑过真伪。但她觉得金某是自家儿媳妇,“自己的钱迟早要交给他们”。后来,金某对此套房产故作神秘的忽悠解除了邓某的心理戒备,认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没想到却给了金某诈骗的机会。“想不到,真想不到……”面对公安机关的询问,邓某反复念叨着这句话。面对至亲,有一定防骗意识的邓某最终还是相信了“天下掉馅饼”的好事。看来,贪念是一切上当受骗者迈不过去的一道心理门槛。

网上买卡:想洗黑钱遭骗

王某是一名无正当职业的社会游民。他用自己的名字办理了多张银行卡并开通了短信提醒业务,在网上叫卖。2014年的一天,王某收到短信通知:有一笔3.3万元的款项已经汇入他刚刚卖出的一张银行卡里。贪心的王某采用挂失冻结的方式,将该笔款项转入自己的银行卡内,直到案发。

本案具有典型性。从表面上看,王某是用卖出自己的银行卡和到银行进行挂失提现的形式行使诈骗。可实际上,王某是笃定受害人的行为“有问题”而采取胆大妄为的行为。王某诈骗成功的原因固然是利用了银行办卡流程的漏洞,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把控了受害人的不良心理。

在现实中,非实名认证或者以他人名义认证的电话卡、银行卡很易受某些人“青睐”。有些购买者是出于保护个人信息的考量,更有甚者是出于从事某些非法行为的考虑。在庭审中,王某坦言自己敢于侵吞这笔款项,是因为他知道,购卡者肯定不是什么“好人”。自己抱着“黑吃黑”的心态,料定对方必不敢报案。这些受害人心存侥幸地使用他人的银行卡,殊不知自己已经陷入骗子的骗局。

心中有鬼:成为骗子刀下“鱼肉”

王某等8人都是河北人,他们通过网络购买了很多人的身份信息后开始练习说“东北话”,并按照购买的信息逐一拨打电话。在电话中,他们把自己伪装成对方的仇家从东北请来的“黑社会”人员,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打钱,破财免灾,否则后果自负。直至案发,他们已经成功诈骗四起。

严格来说,本案属于敲诈勒索类案件,只是带有“骗”的痕迹。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收到过诈骗电话,大多数人一笑了之。但为什么骗子们还是“乐此不疲”呢?

在法庭上,王某等人坦陈,这种敲诈方式成功率不高。但在“广撒网”的情况下,总会遇到极少数心理素质差或者心中有鬼的人。这些人听到电话那头的人满嘴“黑话”,且对自己的信息了如指掌,就会心生用钱“免灾”的想法。他们中往往很少会有人意识到被骗。

“一瞬间,自己真的吓懵了。”这是不少受骗者在事后发出的感慨。

“人被吓蒙后的行为不但不理智,反而会有些偏执。越想越觉得是真的,就会完全陷进去。”这是王某在法庭上的一段话。

作为公民,无论是否“得罪”过人或者有无做过亏心事,遇到这种威胁、敲诈的电话,一定要多长一个心眼,及时报案。

为子女消灾:被骗巨款不自知

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一直是骗子们“主攻”的对象。在实践中,骗子多喜欢组团忽悠子女不在身边的孤寡老人。在很多案件中,骗子分工明确,通过假扮热心人与老人唠家常,摸清老人的家庭底细。同时,在手机拨通状态下,骗子与老人的对话已传输给其同伙。同伙获知有价值信息后,就会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扮演“先知”的角色,告诉被骗人“摊上大事”了,并指点高人解救。然后,其他团伙成员粉墨登场,完成诈骗全过程。近期,这类诈骗案件在农村地区多有发生,受害者的年龄一般在60~ 80岁。

该类诈骗案虽属于传统骗术,但骗子们却屡屡得手,且诈骗数额巨大。究其原因,还是农村孤寡老人缺乏防范意识。遇到“热心人”,他们大有一吐为快的欲望。骗子们掌握老人的家庭信息后,展现自己的“神机妙算”,再加上“天机不可泄露”的警告,很多人被骗而不自知。甚至还有被骗老人在案发后仍然维护这些“热心人”的利益。

“迷信而又担心不在身边子女的健康与安全”是此类骗术中骗子对受害者心理的把控。不在老人身边的儿女,多抽空与老人通话聊天,多向老人灌输防骗意识,是防治此类骗局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