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内蒙古经济增长差异分析——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 投稿天蝎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536次
  • 评分4
  • 18
  • 0

文/巩红禹

【摘要】以内蒙古1999~2013 年数据为基础,应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研究内蒙古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内蒙古第二产业结构优势明显,但最近两年优势下滑;第三产业具有竞争优势,但优势增速趋缓;第一产业优势不够明显,处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后给出建议供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内蒙古;产业结构;偏离份额法

【基金项目】本文受“内蒙古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013C084) 资助。

【作者简介】巩红禹,内蒙古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计量经济与抽样调查。

一、引言

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三次产业稳步发展。内蒙古产业结构长期保持“二三一”状况,至2013年,内蒙古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9.5∶54.0∶36.5。本文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研究内蒙古产业结构变迁,这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缩小区域差距、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为确定内蒙古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提供建议及参考。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分析产业结构变动的有效工具,国内不少学者应用这种方法对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李武军、黄炳南,2010;常进雄、娄铭铭,2004; 姚芳、周密、孙林岩,2005;苏振东、金景仲、王小红,2012;吴贤彬、陈进,2012)。

二、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SSM) 是分析产业结构的一种计量方法,主要用于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它将计划期间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标准区或背景区(在比较过程中所选取的参照量) 做比较,能比较准确地研究确定区域内各部门或产业的发展状况与标准区相关部门或产业竞争力的大小,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这种方法的思想是将区域经济的增长与背景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分解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结构分量,另一个是竞争分量。其具体指标如下:

区域份额分量或区域增长分量

表示研究区域某产业部门按背景区域(全国或所在大区) 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反映了研究区域在背景区域中占的份额。结构偏离分量

表示研究区域j 按大区第i产业增长率计算的增长值与按背景区域整体经济规模增长率实现的增长值之差,排除了由于各地区同类产业竞争力不同造成的增长速度上的差异,表明各地区与大区经济规模增长速度的差异是由结构因素导致的,若该值为正且较大,则表明产业结构中优势类别的比重较大, 总体经济结构好, 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

竞争力偏离分量或者区位偏离分量

表示区域i第j部门增长速度与全国或所在大区相应部门增长速度差别引起的偏差,反映区域的j部门相对竞争能力,此值越大,则说明区域j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Nj 为区域增长分量, E 为背景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i 表示第i 产业, j 为第j 区域,0表示基年,t表示末年。

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在经济学的多个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局限性在于方法自身是静态的,无法揭示考察期每个时间分段内各种因素的具体变化对总体的影响,以及时间维度的变化趋势,故只能从整体上表示末期相对于基期各份额的变动。但研究经验表明,即使研究区域很小,时间跨度很短,偏离分量也仍然具有非常显著的动态变化,因此, 需要引入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Dynamic Shift-Share Method,DSSM) 来追踪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是对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的扩展。它遵循传统偏离份额法的思想精髓,通过时间序列将研究区域在时间维度上细化,动态地分析每个时间分段内各区域、各产业部门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发展趋势,从而修正了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缺陷。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是将研究区域分为t-1个时段,对每个时段采用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三、数据选取及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数据选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内蒙古统计年鉴2013》,2013年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内蒙古政府门户网站。以1年为时间间隔,将1999~2013年分为14个时间段,对每相邻年份的三次产业生产总值进行静态偏离份额计算,所得动态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如表1。

从区域增长分量看,2000~2012年期间内蒙古历年的实际增长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说明内蒙古分享了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实惠。但2013年内蒙古经济增速下滑,其原因可能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从结构分量来看,除2004年外,其他时期结构分量始终为负,说明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起负作用。从竞争力分量看,2000~2012年,竞争力分量为正,说明内蒙古区位竞争力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具有区位优势。值得警惕的是,2013年,竞争力分量为负值,说明内蒙古区位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位优势减弱(图1)。

从产业结构看,2003年以来(除2009年),内蒙古第一产业竞争力分量为正(图2),说明第一产业具有竞争优势,但优势不够明显。2000年至2012年,第二产业的竞争力分量为正,而且分量值逐渐增大,说明第二产业不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且竞争优势逐渐增强。但在2013年,竞争力分量出现负值,说明内蒙古竞争力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值得警惕。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分量从2000年至2011年始终为正,逐渐增长,2008年涨至最高点,此后逐渐下降,2012年和2013年,竞争力分量为负,说明内蒙古第三产业的区域竞争优势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二产业经济增速下滑,表面上是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实质上暴露出来的则是自治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素质不高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内蒙古已经进入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就难以继续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阶段。要推动自治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的不断升级、持续发展。

四、结论及建议

1.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农牧业,农牧业是内蒙古经济发展和富民增收的基础支撑。尽管内蒙古农畜产品产量规模已经很大,但在资源性约束加剧、农畜产品和农资价格急剧波动、农牧业比较效益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下,农畜产品持续增产具有很大难度,传统农牧业的增收潜力已经十分有限。若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必须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为前提,着力在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绿色农牧业、特色农牧业、设施农牧业和观光农牧业,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深度转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和有机农畜产品,加大农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积极推动农畜产品品牌化经营,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农畜产品标准体系、生产技术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2.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要推动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着力点必须是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这也是提升内蒙古工业发展的空间所在。目前内蒙古工业已形成以冶金、能源、农畜产品加工业、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地位的六大优势特色产业。要充分发挥优势,着力打造以这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构建重点产业循环经济链条,形成能源、冶金、化学、建材循环产业链,增强循环型工业基础设施功能,通过产业链带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建设与循环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才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3.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内蒙古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产业为主,商品市场还不够发达,国内大型批发零售企业有的尚未引进或刚刚登陆内蒙古,科技、教育、文化、房地产、金融、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难以起到支撑作用。为克服第三产业发展的难题,必须要把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消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特别要加快发展物流、金融、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武军,黄炳南.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J].经济经纬,2010,(6).

[2]常进雄,娄铭铭.关于我国工业部门就业潜力问题的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3).

[3]姚芳,周密,孙林岩.偏离-份额法的修正及中国工业竞争力分析[J].软科学,2005,(6).

[4]苏振东,金景仲,王小红.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中存在“结构红利”吗——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2,(2).

[5]吴贤彬,陈进.北京市服务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4).

(责任编辑:杨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