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关系研究

  • 投稿喝红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711次
  • 评分4
  • 56
  • 0

文/李雪梅

【摘要】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新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构建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对二者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发现,1995~2010 年新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综合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指数总体均呈现上升态势,但二者的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协同效应较弱,相互促进作用不强;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城市化率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因果关系。最后基于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内涵,提出了新疆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城市化;工业化;互动发展

【作者简介】李雪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

一、引言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与重点(卢思佳、张小雷、雷军,2009)。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依赖于二者的互动发展,即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动力共同发展,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专业化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存在(汪长柳,2008)。由于区域资源禀赋、体制背景、社会经济环境及历史基础的不同,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时空规律,并且学术界普遍认为目前中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表现出一种非协调耦合的发展方式(袁海,2008)。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阐述、发展战略和相关统计分析,国家层面整体现象和整体趋势描述较多,对分区域或者特征区的研究较少(姜爱林,2002;刘玉、冯健,2008;李国平,2008)。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前进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在工业化中期,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性加强;在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因此,各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也存在差异。新疆属于资源型地区,大部分城镇属于绿洲城镇,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关系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在资源型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初期(工业化—城市化),以资源型产业为主是工业化的最主要特征,重工业比重偏高,资源型产业链条一般都比较短,深加工所占比重较小。在这个时期,资源型产业发展推动了劳动力与人口在空间的聚集,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形成组团式的企业空间集聚。人口与企业的集聚推动了商业、金融业、社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这个时期的工业化是资源型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发展中期,由于资源型产业往往都是耗能高、耗水量大的产业,其产品大量输往区外,因而对水电供应、交通运输的依赖性比较大,水电供应业与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仓储等) 发展相对较快。由于“大企业、小社会”的特点使得城市功能不完善,其他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依赖于大型资源型企业,因此,对其他类型企业的集聚推动较弱。在这个时期,由于资源型产业的嵌入式发展及企业组织特点,产业之间的联系、空间经济活动的联系及供求市场的联系非常松散,乘数效应的作用无法发挥,聚集经济效益也无法形成,工业化无法推动城市化发展(景普秋、张复明,2005)。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协调新疆城市化与工业化问题,必须提高工业化效益,寻求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于目前的新疆尤为迫切。

本文根据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相互作用的相关理论,尝试从耦合协调理论与因果关系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新疆工业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及因果关系进行客观评价,定量揭示新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互动发展的实际状态,从而为相关决策部门制定合理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发展政策,提供实用的定量方法和科学的决策支持。

二、新疆城市化与工业化特征

(一) 城市化发展特征

我国现行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是以非农业人口规模为主要依据,共分为特大城市(大于1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20~50万人) 和小城市(20万人以下) 四个等级。2012年,新疆的特大城市为乌鲁木齐,大城市为石河子,另有中等城市9个、小城市10个、68座县级小城镇。可见,新疆大城市偏少,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偏多。

新疆城镇体系结构相对松散,人口分布差异程度相对较大,乌鲁木齐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垄断性较强。而各城镇相距较远,城镇密度低,2012年全疆城市和建制镇总数287个,城镇密度1.7个/万平方公里,远低于全国水平21个/万平方公里。城镇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主要表现为城镇密集带、大分散、小集聚的团簇状和串珠状分布。如北疆铁路沿线为城镇的密集带,伊宁、喀什、库尔勒等呈团簇状的空间分布形态,其余城镇则沿交通线呈线性串珠状分布。城镇集中分布在人居环境较为适宜的绿洲区域或其边缘交通干线上,仅有少量矿产资源城镇、山区城镇、边境城镇呈散点式分布在绿洲区域之外。

由于新疆的大多数城市都是依托农业发展,工业发展落后,各个城镇职能部门的主要功能就是为本地辖区的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没有形成针对区外的服务,各城市之间没有市场交换的需求,城市之间缺乏分工协作和联系,长期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这些城市职能的单一性和同质性。

一般采用人口城市化率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或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用城镇人口计算,2009年新疆城市化率为39.85%,与全国城市化率平均水平(46.59%)相比低6.74个百分点,排全国第24位;用非农业人口计算,新疆城市化率也仅为43.03%。可见,新疆城市化率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统计口径的原因,用城镇人口计算的1995~2012年新疆城市化率变动较大,因此,本文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代表城市化率,见图1。新疆城市化进程一直稳步推进,城市化率由1995 年的34.56%增长到2012年的44%。根据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轨迹判断,目前的新疆城市化水平应该是进入到了加速发展阶段。但新疆城市化有其特殊性,城镇发展受到气候以及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城镇沿水、交通线以及资源产地分布,缺少中心型大城市,具有城镇规模小、职能单一等特点。因此,目前新疆城市化发展基本接近稳定发展阶段。

(二) 新疆工业化进程特征

新疆经历了20 世纪80年代的资源基地建设、90年代初期的优势资源转换、90年代后期的突出重点壮大优势产业和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资源型产业向新型工业化转型的这4个战略转型阶段。相关年份《新疆统计年鉴》资料(资料来源下同) 表明,从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来看,新疆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正逐渐向高级化演进,但总体上演进速度较慢。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已由1990 年的39.8∶31.8∶28.4 演变为2010 年的19.8∶47.7∶32.5 (图2)。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2%),且在西北地区高居首位(陕西9.9%, 甘肃14.5%, 青海10%,宁夏9.4%)。

在工业构成中,重工业占GDP 比重达到了65.13%,轻工业仅为4.21%,工业发展明显呈“重型化”趋势,形成了以资源依赖型为特征的重型工业结构。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比重与产值比重相比,下降较慢;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加较快,但就业比重变化不大,甚至在1990~2004 年期间还呈下降趋势,近几年基本上处于14%左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处于波动状态,但其就业比重上升较为明显(图3)。总体来看,就业结构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化,工业产值增长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没有相应带动就业结构变化,进而影响人口向城市转移。

参考国内外工业化进程测度方法,本文选择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两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总量指标是依据H.钱纳里等学者对工业化程度的实证研究,即根据人均GDP 的变化来判定工业化进程。2010 年,新疆人均GDP为25057元,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3702 美元,折算成1970年美元为661美元,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结构指标是从以下四个分项进行判定:从产业结构变动来分析,第一产业比重为19.8%,新疆正处于接近工业化中期阶段;从劳动力就业结构角度来分析,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为48.97%,新疆仍处于工业化初期;从生产结构角度来分析,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为15.7%,具有明显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特征;从城市化水平来分析,2010年新疆城市化率为43.03%,也能判定新疆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综上所述,新疆工业化进程从总体上看,具有较为明显的中期阶段特征,但在收入水平、产业结构、信息化程度、科技创新能力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还较落后,因此,新疆还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表1)。

三、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协调度测度

(一) 指标体系

对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用法。在论述城市化计算方法时已经说明,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有以下四个:一是工业产值(增加值) 比重;二是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三是工业就业比重;四是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前两者是从产值结构来衡量工业化,后两者是从就业结构来衡量工业化。另外,如果用单一指标概括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特点和内涵就显得单薄,因此,本文建立了新疆城市化与工业化综合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表2)。

(二) 评价方法

式(3) 中, X´ij 表示第i年份第j项评价指标的数值,min{ Xj }和max{ Xj }分别为所有指标中第i年份评价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其中m为年份,n为指标数。

4.耦合度指数。耦合原本是物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2005)。它侧重于现象或系统间的良性相互关系(杨士弘,1994),耦合系统之间的彼此影响有可能导致它们之间相互促进或互相破坏。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建立多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王永明、马耀峰,2011)。

式(5) 中, C ∈(0,1] 为城市系统耦合指数,S´

l 为工业化水平综合发展值, S´

C 为城市发展水平

综合发展值。

5.耦合协调指数(表3)。

式(6)、(7) 中,TC表示系统耦合协调度,C表示系统耦合度,T表示系统协调度; α 、β 为待定系数,由于城市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具有同等重要性,这里α 、β 均取0.5。

(三) 实证结论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1995~2010年新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综合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指数总体均呈现上升态势(表4)。从两者之间耦合度看,除了2006年、2007年、2010年达到最高值0.5,处于勉强协调外,其余年份的耦合度系数均较低,小于0.5,处于失调状态。从耦合协调度看,2004 年前的耦合协调度系数较低,小于0.5,处于失调状态,其他年份的耦合协调度都大于0.5,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特别是2007年以后耦合协调度达0.6以上,处于初级协调。从整体上看,新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走向耦合协调发展,但二者的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协同效应较弱,彼此间促进作用不强,城市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促进系统耦合协调度由初级协调向良好协调甚至优质协调发展。1999年前,新疆工业化综合水平高于同期城市化综合水平,城市化水平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因果关系

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代表城市化率,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代表工业化,时间年限为1949~2009 年,根据两个变量数据的变化情况,新疆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可以分两个阶段,1949~1977 年为第一阶段, 城市化率高于工业化率;1978~2009年为第二阶段,城市化率低于工业化率(图4)。采用ADF 检验法对两个变量进行检验,根据ADF检验结论,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I(1),它们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对新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增加回归的解释能力。两个序列的格兰杰检验结果,除了滞后期为2时,X不是Y的因果关系,其余滞后期为3~10的情况下,城市化与Y的互为因果关系。这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这两个变量之间有着很强的因果关系,即新疆城市化是工业化水平提高的直接推动力,工业化也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直接推动力(表5)。

五、结论

根据上述定量分析结果,新疆城市化与工业化都处于发展的中期的初级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具有相互推动的因果关系。但新疆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一是中心城市建设滞后,辐射和带动能力弱,经济效益低;二是城市规模小,大城市少,小城市多,由于小城市比重偏大,使得第三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市场空间,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新疆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原因主要是制度性障碍,但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是工业化偏差,一是工业产值比重片面上升,超过了人均收入水平所引致的消费需求的改变;二是工业化过程中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了非农产业就业的增长,这些偏差导致工业化不能有效地带动就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转变。从新疆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校正传统工业化模式下的城市化战略,准确把握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走出一条以新型工业化支撑城市化、城市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之路。

(一) 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新型城市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市化,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特色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路子。

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张新增商品和劳务市场,将为新型工业化时期产业升级提供相应的市场结构,建立现代经济运行秩序的空间依托(周毅,2010)。应以乌昌都市区为核心,以南、北疆铁路及其邻近主要公路干线为发展轴,着力构建“一核两轴多组群”的城镇发展格局,积极推进乌鲁木齐、昌吉、阜康、五家渠四市同城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构建天山北坡城市群,有序推进城市之间产业分工与协助,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应着力培育库尔勒—轮台、阿克苏—阿拉尔—库车、喀什—阿图什等各具特色的城镇组群,增强其对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中心城市,努力把伊宁、石河子、库尔勒、喀什、阿克苏、哈密建成50万人口以上的区域中心城市,在中心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吸引工业向中心城市聚集,通过乡镇合并,将周围乡镇人口、要素向中心城市转移,是强化城市产业集聚发展以及实现城市规模扩大、实力增强的主要途径。应加快一批中小城镇建设,让农民工在户籍所在地县城镇市民化,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也将加快网络化生产服务体系的完善,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变。此外,改革创新干部考核机制,应将城镇化率以及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改变地方领导干部过于注重发展工业项目的激励机制,鼓励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镇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支撑能力。

(二) 加快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城市化集约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涵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注重创新和效益,实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工业化和城市化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发展(刘亭,2006)。突出就业和绿色的新型工业化,将大大有助于城市化的和谐发展。应加快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带动社会就业。新型工业化应关注“绿色产业”,坚持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并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形成高端化、集群化、集约化和生态化为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新型工业化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繁荣和发展小城镇;培育产业集群,使相关配套的生产型服务业迅速发展,将使得城市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优化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要素的配置。此外,在地区布局上则要突出乌鲁木齐—昌吉为重点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提升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卢思佳,张小雷,雷军.新疆铁路沿线城市与工业和谐度及其时空分异[J].地理学报,2009,64(8):911-923.

[2]汪长柳.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外部表现[J].商场现代化,2008 ,(11):241.

[3]袁海.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分析[J].经济纵横,2008,(20):122-124.

[4]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J].城市规划汇刊,2002,(5):32-37.

[5]刘玉,冯健.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态势及战略选择[J].地理研究,2008,27(1):45-54.

[6]李国平.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5):6-16.

[7]景普秋,张复明.资源型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与整合[J].人文地理,2005,20(6):38-41.

[8]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05-112.

[9]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 1994,14(2):136-143.

[10]王永明,马耀峰.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1):86-90.

[11]周毅.建立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2010,(3):160.

[12]刘亭.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J].今日浙江,2006,(17):8-10.

(责任编辑:夏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