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城镇化发展中“村改社区”居民认同感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 投稿千里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518次
  • 评分4
  • 64
  • 0

文/王潇 焦爱英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村改社区”成为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推动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文以天津“村改社区”为例,探讨了“村改社区”过程中居住者的居住感受及其与新社区认同感之间的关系,发放700 份有效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验证了居住适应性、生活便利性、多元需求满意度与社区居民认同感之间的关系,对于“村改社区”中的居民安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村改社区;多元需求满意度;居住适应性;生活便利性;居民社区认同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因子生态分析的乡村空间结构理论研究”(5117828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研究”(13WJA630046);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包容性发展视域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以天津农村为例”(13ZLZLZF02600)。

【作者简介】王潇,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博士后,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城镇化建设;焦爱英,天津城建大学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城镇化建设。

一、天津“村改社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天津在成功探索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和全面实施示范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民居住社区“三区”统筹联动发展的基础上,陆续在东丽区华明镇与无暇街、武清区下朱庄街的43 个村实施了“集改股”、“农改非”、“村改居”城镇化发展战略,并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三改一化”工作部署。其中的“村改社区”进程较快,截至2011年底,已有25个试点镇村基本建成,40万农民喜迁小城镇居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农民是否充分适应了这一生活方式的变化,“村改社区”后居民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如何,当前学界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而高满意度和良好的适应性恰恰是该项工程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立足于“村改社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三个地区居民居住满意度的研究,探索农民的居住满意度和对新社区的认同感,并分析影响满意度的基本要素。

二、研究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一)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从社会学的角度,社区认同体现了居民对社区的一种特殊情感,反映了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自身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在相互沟通、相互交往、互帮互助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上的依恋和归属感。更多的学者将注意力放在了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上,而对于社区认同的研究明显不足。贺雪峰(2003) 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指出,旧有的农村社会关系的衰落和新型社会关系的缺失是造成当前农村地区社区认同度低的重要原因。董磊明(2004) 在其研究中认为,由于缺乏有力的外生组织和内生组织的整合,农村、乡镇很难实现其自身间的合作。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社区认同理论,但客观上将社区认同问题视为解决农民合作的重要手段。张桂蓉和程伟波(2006) 以长沙市社区为例,选取邻里之间的互助度、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度、居民对社区设施的评价、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和情感等要素作为衡量社区认同度的主要标准。栗志强(2006) 通过对郑州社区认同的研究,分析了流动人口对城市社区认同的影响。张良(2009) 对城市与农村地区的社区文化认同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城市社区文化认同对农村地区的借鉴意义。

“村改社区”模式中的居民社区认同感对于“村改社区”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徐勇和邓大才(2006)认为,农民的吃、穿、住各方面的开支和收入都来自于他们所处的村庄环境当中,农民生产、生活、交往都离不开他们的“村庄社会环境”,生产、生活需要的满足水平将决定他们对于自身所处环境的评价。阎云翔(2006) 通过对黑龙江下呷村的实证研究认为,集体化之后,国家作用的减少催生了农民为保证私人生活而对所在村镇的小集体的依赖性,同时也滋生出一种极端实用的个人主义。张婷婷(2009) 认为,村民的社区认同和村庄的公共性会影响农民行动逻辑,另一方面,农民的需求和自私行为又会导致对社区认同度的提升。管义伟(2012) 在其研究中指出,强化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满足村民的生活需要,能够增强农民对所在社区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一些学者通过研究也显示出居民生活的主观感受,如适应环境、居住便利对于提高员工的主观心理感受,增强认同感具有正向的因果关系(黄雪娜、崔淼,2010)。

从本质上讲,村民之所以能够产生社区认同感,主要源自于社区满足村民们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等方面。通过分析并结合对天津地区试点乡镇“村改社区”实际情况形成以下假设:H1实施“村改社区”后,居民社区认同与社区生活的便利性存在正向的因果关系。

H2实施“村改社区”后,居民社区认同与居民居住的适应性存在正向的因果关系。

H3实施“村改社区”后,居民社区认同与多元需求的满足性存在正向的因果关系。

(二) 研究设计

1.量表开发。本研究针对居民社区认同、社区生活便利性、居民居住适应性和多元需求的满意水平构建测量量表。其中, 根据Arstein (1975);Lhoman (1981) ; Marhsal (1997) ; Cooper(1988);潘炳涛(2009) 等学者的研究量表设计,结合本研究的实地考察,从接受社区服务、参与社区活动、维护社区物业劳动及居住感受等6个方面构建居民社区认同的测量题项。从服务的便捷性、准时性、配套设施的完整性等方面构建社区生活便利性量表。结合黄雪娜、崔淼(2010),Putnam(2001) 等学者的研究,从居住方式、环境、就业方式、社区组织管理、物业管理及邻里关系等方面构建量表;参考Putnam (2001) 等学者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社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就业情况、精神需求和环境友好4个方面的满足性来考察多元需求的满意水平。

2.样本收集。本研究选择天津地区的3个“村改社区”的试点地作为调研的主要对象,通过当地社区居委会协助组织发放并回收。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00份,其中,男女样本分别占52%与48%,比较均衡;年龄18~25岁、26~35岁、36~45 岁、46~55 岁、55 岁以上分别占比9.2%、17.9%、31%、27%、14.9%,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高中以下占78%,显示出社区居民接受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受访对象的政治面貌以群众为主,占71.3%。上述情况详见表1。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一) 信度与效度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18.0 进行综合信度系数值(Cronbach´s Alpha) 分析,居住感受各变量总体信度为0.924,信度非常好。各潜变量的信度结果分别是0.826 (社区生活便利性)、0.829 (居民居住适应性)、0.769(多元需求的满意度)、0.812(公民社区活动参与)。变量信度值都在0.70以上,且其中3个变量的信度值超过了0.80,说明所调查的居民感受的信度较好。

在效度分析中,本研究在各变量的量表选择上主要依托文献进行设计,具有较好的文献基础,从而确保本研究设计的内容效度。在因子分析中,各指标均落在预计的维度之上,与假设情况相同,且因子负荷明显高于0.6的最低临界水平,具有统计显著性(P<0.001)。分析结果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效度(Bagozzi et al.,1991)。

(二) 模型检验

本部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作者提出的假设模型中“村改社区”后居民的居住适应性、生活便利性、多元需求满意度与公民社区活动参与等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的假设模型如图1,通过检验,选取了CMIN/df值、RMSEA值、NFI值、CFI值、IFI值、PNFI值和PCFI值等指标作为最后的模型拟合评判指标,所获得的拟合指标如表2所示。其中CMIN/df 为2.368, 介于2.0~5.0 之间;RM?SEA 值为0.079, 介于0.05~0.1 之间; NFI 值为0.852, 大于0.8; CFI 值和IFI 值分别为0.902、0.901, 均大于0.9; PNFI 值和PCFI 值分别为0.760、0.808,均大于0.5,各项指标均证明模型拟合效果较为理想。

在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时,需要考虑假设模型的各种竞争模型(侯杰泰等,2004),以确保对模型的不断修正,获取最优模型。为此,本研究提出了3个竞争模型(图2、图3、图4),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到在各项指标上,假设模型结构较为稳定。

在初始模型的路径分析中,居民社区认同与社区生活的便利性的路径系数为0.548,证明居民社区生活便利性越强,其对社区的认同感也越强烈;居民社区认同与居民居住的适应性的路径系数为0.313,证明居民居住的适应性越好,其对于社区的认同感就越强烈;居民社区认同与多元需求的满意度间的的路径系数为0.467,表明多元需求的满足性越高,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就越强。通过分析研究发现3个假设的回归关系均得到了验证,即假设1、假设2、假设3成立。

四、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社区生活的便利性、社区居住的适应性和多元需求的满意度与公民社区认同感具有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村改社区”居民在新社区内的便利性、适应性、满足性与公民社区认同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对于当前“村改社区”建设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村改社区”建设提升了居民的社区居住满意度

从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村改社区”建设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居住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村改社区”的建设过程中,新社区的便利性和多元需求的满足将给居住者带来满足感。因此,“村改社区”的规划者与建设者应该将社区建设的重点聚焦在如何提升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需求的满足性上。研究客观上也反映了“村改社区”建设对于提升原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提升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居住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村改社区”建设加强了居民对新社区的认同感

本研究检验了社区便利性、适应性、多元需求的满足性与公民社区认同感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村改社区”建设可以提升居民的总体居住满意度,这主要体现在社区的便利性、适应性和需求的满足上,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公民社区认同感。这对于刚刚失去土地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的村民来说,有利于稳定人心,促进“三改一化”的稳步推进,减少负面群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公民的社区认同感将有助于“村改社区”的稳定发展,有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三)“村改社区”居民的居住适应性影响社区认同感

在本研究对天津下朱庄、无暇街等地的访谈中发现,村民在搬迁前对生活环境的变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迁入后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新的生活方式进行适应,适应速度的快慢将决定其对新社区的认同程度。本研究通过调研发现,社区居住适应性与社区认同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这意味着适应性强或者更快适应新环境的居民能够产生更强的社区认同感,因此这就要求“村改社区”建设要做好居民迁入后的快速适应问题。

注释

①性别:1 表示男,2 表示女;年龄:1 表示18~25 岁,2 表示26~35 岁,3 表示36~45 岁,4 表示46~55 岁,5 表示55 岁以上;文化程度:1 表示小学及以下,2 表示初中,3 表示高中(含中专),4 表示大专,5 表示本科及以上;政治面貌:1 表示共产党员,2 表示共青团员,3 表示民主党派,4 表示群众;家庭平均月收入:1 表示5000 元以下,2 表示5000~9999 元,3 表示10000~14999 元,4 表示15000 元以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Arstein, J. Understanding social change in conducting researchon adolescent[J].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2005,15,(4):395~405.

[2]Bigné, J. , Andreu, L. , and Gnoth,J. The theme park experience:An analysis of pleasure, arousal and satisfaction[J].Tourism Management,2005, 26(6): 833~844.

[3]Forkel,I.,& Silbereisen,R.K. Family economy hardship and depressedmood among young adolescents from former East and WestGermany[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1,44:1955~1971.

[4]Eisenberger R., Huntington R., and Hutehisom S. PerceivedOrganizational Support[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6,71,(2):500~507.

[5]Muller D,Judd C.M.,Yzerbyt Y.V.When moderation is mediatedand mediation is moderated[J].Joum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5,89,(6):852~863.

[6]Winnie Y.Does social capital enhance health and well being[J].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7,64:35~49.

[7]Wirtz, J. and Bateson E. G.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Halo Effects in Satisfaction Measures of Service Attributes[J].International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1999,(6):84~102.

[8]陈志霞,廖建桥. 组织支持感及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研究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6,(1):62~65.

[9]黄雪娜,崔淼. 转型期“农转居”居民社会心理处境的实证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52~157.

[10]潘炳涛.社会资本与居民社区参与——基于深圳3 个“村改社区”社区的实证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9,(6):125~131.

[11]王敬尧.探索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新路——武汉市江汉区汉兴街调查[J].民政论坛,2001,(5):133~141.

[12]徐婷婷.杭州市农转居公寓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论坛,2008,(22):33~36.

[13]杨如彦.现代化视野中的中介社区[J].甘肃社会科学,1999,(2):35~39.

(责任编辑: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