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 投稿粉红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683次
  • 评分4
  • 34
  • 0

文/张驰

【摘要】近年来,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在非能源领域的投资已经成为中哈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的现状和问题,有助于中国政府制定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的政策,从而促进中哈在非能源领域投资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哈经贸合作战略升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国;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 年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驰,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疆外经贸。

一、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的现状

(一)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规模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中哈双边贸易额为257亿美元,中方出口110亿美元,进口147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哈第一大贸易伙伴。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对哈非能源领域投资已经超过20.42亿美元,哈已成为中国在海外第三大投资目的国,中国对哈各类形式的金融信贷超过300亿美元,在哈注册的各类企业达3000家。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始于1993年,从总体上看,20年来,中国对哈非能源领域投资稳步增长,投资规模由1993年的0.05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0.42亿美元。1993年之后投资额逐年下降,一直在低处徘徊。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使哈萨克斯坦情况恶化,影响到了中国对哈非能源领域投资的规模,直到2000年中国对哈非能源投资额才缓慢增长(见图1)。

2012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额为11.6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7%,占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累计投资总额的20.2%,占哈萨克斯坦2012 年全年引进外国非能源领域投资总额的5.8%。2011年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非能源领域投资198.5 亿美元,约占2012年GDP的10.7%,比上一年(181.44亿美元)上升9.4%。2012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为20.4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75.78%,占哈萨克斯坦2012年全年引进外国非能源领域投资总额的8.7%。

(二)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产业结构

目前在哈注册的各类中资企业1063家,实际运营730 家(其注册资金额为406.227 亿美元,其中,87%中资企业是5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6%是50到250人以上之间的中型企业,7%是25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具体说,投资第二产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加工业、建筑业。2012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建筑业的投资额为682.0百万美元,占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总额的39%。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采矿工业的投资额为2839.9百万美元。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商务服务业,占第三产业中国投资总额的48%(见表1)。商务行业投资的企业有3个(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根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提供的资料,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业、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和餐饮业等投资相对较少。这说明两国在很多领域有广泛的合作前景。

(三)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的区域分布

根据传统的区划方法,哈萨克斯坦被划分为东、西、南、北部四大区块,全国设有2个直辖市和14个州。从产业来看,中国非能源领域投资涉及最多的是采矿行业。采矿冶金企业分布于哈萨克斯坦的西北部、中部和东西部。油气行业主要企业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北部和克孜罗尔达州,其次是配置矿物原料基地及采油气的地区。除此之外,阿特劳州建立了国家工业石化科技园特殊经济区,尤其是阿特劳州中国投资企业数量和注册资金额最多。目前,中国投资企业主要分布在消费水平较高的阿斯塔纳市,阿拉木图市以及有地缘优势的阿拉木图州、东南和南哈萨克斯坦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投资以科技较发达的阿拉木图市为主。批发和零售业主要分布在阿斯塔纳市、阿拉木图市、东南和南哈萨克斯坦洲。

中国的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的南部、东南部,包括阿拉木图市、阿斯塔纳市、卡拉干达州。东南部地区与中国毗邻,历史上与哈萨克斯坦联系紧密,经济互补性强。农业将在哈萨克斯坦的中部、北部和东部发展。农工综合体和渔业企业的分布将针对既有原料来源,也有大量销售市场,重点是在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城周围形成食品区。农工综合体针对粮食和肉类深加工的基本生产多分布于北部地区。畜牧业是哈萨克斯坦经济的主要行业之一,其丰富的草原和有利的气候条件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据国家政策实现的结果可看到,畜牧和家禽数量和畜牧产品生产稳定增长。哈萨克斯坦是世界十大粮食出口国之一,哈萨克斯坦向世界70多个国家供粮食。哈萨克斯坦粮食的主要进口商是独联体、中东、北非和欧盟国家,这就说明中国有效率优势。

(四)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方式

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建立途径来看,由于哈萨克斯坦对某些企业或产业投资领域的限制,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主要通过收购哈萨克斯坦本土企业的方式组织经营。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股份比重来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方式包括合资、合作、独资方式和租赁。

二、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

1.政府腐败,工作效率低下。政府腐败、收受贿赂是影响一个国家投资环境最重要的负面因素之一。根据透明国际组织对全世界163个国家的调查,哈萨克斯坦在收受贿赂方面排名第111位,这是导致哈萨克斯坦“灰色清关”的最重要原因,影响了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非能源领域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2.利用政府强权干预市场。目前,影响哈萨克斯坦投资环境的还有强力攫取。其做法通常是由哈萨克斯坦合作方挑起商业冲突,借助政府强权部门的介入,攫取公司或企业的控制权或支配权。目前,哈萨克斯坦有关部门对此极为关注,因为这种行为对吸引外资的冲击力极大,破坏了国家经济,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二) 企业层面存在的问题

1.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尽管哈萨克斯坦在纺织领域有原材料比较优势,如棉花、羊毛等,但是在人口数量不足3000 万,其经济主要依靠石油、天然气的背景下,纺织业发展的先天土壤不足。加之哈萨克斯坦纺织等轻工企业80%以上为中小企业,企业小、散、弱现象普遍,缺乏像在石油、天然气、核工业等领域拥有政府强力支持的龙头企业。纺织业不大不强,带动能力差,历史包袱沉重,产品升级换代慢,主要生产坯布产品,印染等后续加工能力差,长期在困境中徘徊,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较强的经济实力,这些都制约着哈萨克斯坦棉纺织企业的发展。

2.投入不足,产业发展缺乏后劲。哈萨克斯坦轻工业基础较差,企业自筹资金的能力有限,全国75%的轻工企业资金紧张,82%的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紧张。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繁重的税赋是哈萨克斯坦纺织等轻工业发展的主要羁绊。受资金困扰,一些企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对技术改造、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究投入少,发展更无从谈起。尽管哈萨克斯坦政府出台了一些金融政策支持轻工业的发展,但是对轻工企业的贷款非常有限,好的项目也因资金问题而无法实现。多年来,哈萨克斯坦轻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偏少,而重工业和能源产业占工业投资的94.15%,轻工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4.26%。资金不足特别是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哈萨克斯坦轻工业的生产与经营,是哈萨克斯坦轻工业缺乏发展后劲的重要原因。

3.纺织等轻工业经济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弱。哈萨克斯坦纺织企业自苏联解体后迅速崩溃,原有的所有制体系和管理运营体系受到冲击。在哈萨克斯坦私有化改革的浪潮中,大量纺织企业因缺乏竞争力,产品、设备老化、工艺落后而走向破产。据统计,目前哈萨克斯坦轻纺企业设备老化程度高达80%,大部分设备为20世纪80年代末的产品,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由于设备陈旧,又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现代化的管理人才,哈萨克斯坦生产的纺织产品无论在品种种类、工艺技术还是在价格方面都无法与进口商品竞争。加之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需求急速下降。同时哈萨克斯坦货币坚戈贬值,纺织等轻工业受冲击巨大,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

4.受进口商品的冲击严重。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服装、鞋等轻纺产品的购买力不断上涨。哈萨克斯坦纺织和成衣市场年消费量达8~10亿美元,大量国外产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其中大部分纺织商品从周边国家如中国、土耳其、俄罗斯等流入,且这些进口商品无论在价格上还是款式方面都优于哈萨克斯坦国产的商品,使得哈萨克斯坦本国的纺织业受到严重的冲击。

(三) 社会问题

1.民族矛盾。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目前有131个民族,包括哈萨克族(占53%)、俄罗斯族(占30%)、乌克兰族、乌兹别克族、日耳曼族和鞋鞍族等。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近年来,少数民族分裂分子所制造的民族间的摩擦接连不断。

2.仇富心理。2011年,哈萨克斯坦人均GDP已达到1.1万美元,但贫富悬殊,目前仍有3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企业在哈获得了十分丰厚的利润,引起一部分人或团体的排斥和仇视情绪,导致华商在哈商业活动及日常生活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

3.贸易投资风险。如前所述,哈在贸易投资领域的一些法律规定,对外形成了贸易投资壁垒,对中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从石油天然气和矿藏的投资壁垒来看,投资回收期满后哈所占利润过高,导致中方的投资成本加大和利润偏低。从土地投资壁垒来看,过短的土地租期往往使中方投资者难以放心投入,影响长期合作发展。从人力资源壁垒来看,哈对外国劳务人员实行严格限制,中国劳务人员在哈获得劳动就业许可较困难。从关税及通关管理的措施来看,哈对部分进口产品所征收的关税远远高于国际标准,加之通关环节的特别检测,必然加重中方企业的负担。

4.银行问题。哈萨克斯坦的银行体系不健全。现有银行体系不能经受自由市场经济的考验,哈银行信誉不高,信贷能力较低。会计、保险、审计和信息等服务领域发展滞后,不能为外商提供高质量服务。哈对外资银行的进入设有限制性规定。如规定外资银行的资本份额不得超过国内所有银行资本的25%;外资银行的监事会中至少有一名具备3年以上银行工作经验的哈公民,至少70%以上的外资银行员工必须为哈公民。所有这一切严重影响了外资银行在哈金融市场的发展。

5.信誉问题。目前, 哈商家企业如雨后春笋,但参差不齐。哈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监督机制不规范,诱发了哈部分经营者非法经营的侥幸心理,随意更改和撕毁合同,使中国企业在合作中困难重重,造成大量投资无法回收,甚至项目完全搁浅。

6.信息问题。哈电子信息建设比较滞后,其民间口碑相传的贸易投资信息准确度很低,贸易投资领域的潜规则盛行,贸易投资信息盲点很多,都给中国政府及企业在哈的贸易投资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及风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梁超.中亚博弈新视角[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秦放鸣.中亚市场新视角[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赵华胜.中国的中亚外交[M].北京: 时事出版社,2008.

[4]郭亚静,徐晓莉.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互补性分析[J]. 新疆金融,2008,(11) .

[5]阿丽娅.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经贸关系研究[D].北京: 首都经贸大学,2012.

[6]闫亚娟. 中哈双边贸易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9,(9) .

(责任编辑: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