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能源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路径探讨

  • 投稿盖伦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619次
  • 评分4
  • 84
  • 0

林珊珊

摘要本文对能源约束下的南通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进行探讨,认为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能源消耗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其必由之路,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者服务业、按限制整合与提高的原则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优化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能源约束 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服务业

长期以来,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产业结构优化,在带动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对于能源约束与产业结构优化,国外经济学家Meadows、Ayres 的研究表明,工业化之前,能源消耗相对较少;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急剧增加,在达到某个峰值时才开始下降。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重工业化过程无法逾越,能源消耗增长不可避免。但根据学者路正南的能源消费模型,认为产业结构变化直接影响能源需求和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史丹研究发现,我国的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变动是短期能源消费变动的主要因素。欧晓万基于协整理论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认为能源消费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既有长期约束也有短期制约。上述学者的观点表明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双重影响关系,结构变化影响能源消费,能源消费对结构调整也有影响作用。众多学者对二者关系运用各种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而对于如何针对目前既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又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分析较少,本文将在相关学者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就能源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路径进行探讨。

通过南通市工业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南通市处于后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能源消耗迅速增加,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产生能源约束,一方面是因为资源禀赋的天生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产业结构的低效率,即资源的结构性消耗。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能源消耗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南通市能源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经济发展中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遵循从“一二三”向“二三一”再向“三二一”转变,目前全国处于后工业化时期,正在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阶段转变,服务业的比重正逐年提高,部分省份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二产业实现了“三二一”的转型,如上海。虽然近年来南通市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目前的产业结构水平仍较低,2009 年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为8.2∶56.0∶35.8,同期江苏三大产业产值比为6.4∶54.1∶39.5,全国为10.6∶46.8∶42.6。可见南通第三产业比例较低,不仅低于江苏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与南通市在目前长三角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也与南通市整体经济发展快于江苏及全国的大背景极不协调,可以说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既严重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又极大影响了能源利用效率。因此,重点发展耗能低、排放少、就业税收贡献大的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成为能源约束下的南通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

把大力发展作为商品生产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重要抓手。要将服务业从生产型企业中剥离出来,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重点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生产和服务环节,重点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城市楼宇等产业项目,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做好文化服务、会展服务、信息服务等服务项目,大力整合物流资源,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配套的物流服务,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旅游商务接待能力,支撑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将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改造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

在发展服务业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服务业公共平台的建设,这将直接关系到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类服务业平台主要包括如大型物流园区、高级交通网络、金融服务业集聚区、科技服务公共平台等,这既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我国改革开放的经历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因此,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必须将南通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对接起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抓住全球产业转移这一契机,实行开放型调整战略,逐渐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二、按照限制、整合与提高的原则调整工业内部结构

虽然随着对能耗的重视,近年来的能耗水平不断下降,但从数据比较中可以看到,目前重工业的能耗水平远高于轻工业。2007 年轻工业能源消耗量为262万吨标煤,产值能耗为0.143 4吨标煤/万元,同期重工业的上述指标为666万吨标煤和0.302 4吨标煤/ 万元,2008 年南通市轻工业和重工业的能源消耗量分别为269 万吨标煤和696 万吨标煤,产值能耗分别为0.142 和0.301 吨标煤/万元。可见,重工业的能源消费是轻工业的一倍多,因此,进一步降低重工业的能耗状况是工业内部降低能耗的重点。

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对于南通市已有的工业项目,遵循限制与整合的原则进行调整。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于那些产能较低而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战略。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对于符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方向,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提高产业素质和整体竞争力的项目,予以鼓励和支持。对于高能耗产业应适当限制其发展,控制其产量,并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促使其适当集中。对于纺织、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应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其改造提升,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做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

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南通市沿江临海的独特地理优势,积极进行沿江沿海开发,探索太阳能、风能、热能等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产业,不断提高新兴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产业经济发展的质量。

三、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虽然目前南通市综合能耗低于江苏平均水平,但由于产业技术水平低,不仅对能源和原材料造成极大浪费,也对环境和生态构成较大破坏,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引起的贸易摩擦也不断上升,目前南通市对外贸易出口主要是欧盟、日本、美国等,要解决这种状况就必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南通市的外商投资企业大多是两种类型:一是市场占有型企业,即以开拓和占领我国市场为主要目的;二是生产基地性企业,即仅把南通作为加工基地,是一种中间在内、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根据南通市统计年鉴的资料,长期以来南通市加工贸易占南通市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0%以上,虽然近年来南通市进出口贸易的比例已由2006 年的48.28%逐步下降为2008 年的43.44%,但这一比例依然较高。大多数此类型的企业主要是看中内地的劳动力低廉而且由于其生产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不少甚至仅仅是赚取加工费,关键的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国外母公司手中。这种发展模式必然受到资源有限的极大约束。因此,为了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化解资源瓶颈,才能逐步从单纯的技术引进、加工组装向自主研发创新、自主生产转变,改变单纯依靠扩大资源、资金投入,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支撑经济发展的局面,实现产业结构由高消耗向高效率,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优化升级转变。

因此,应加强技术改造,尽快淘汰落后的工艺和技术,积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消耗,减少浪费,加大能源重复利用水平。同时还可依靠必要的法律规范,加强政策引导和执法监督力度,从法规政策上对企业采用新技术予以奖励,对采用落后的高耗能的设备进行必要的惩罚等。应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相应地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积极开发利用风电和热力等清洁高效能源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四、促进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化相结合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工业要求服务业为之提供越来越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服务数量也随之增加。同时,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生产资料等消费品基本上由工业提供,因此,促进服务业与新型工业的融合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目前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诸多行业,来自其他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来自本部门,即大多数产业的产出增长来源于本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主要原因在于各个产业之间关联度较低,导致产业之间技术外溢程度和技术有效扩散程度较低。因此,促进科技进步,通过科学技术的推广与运用促进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是南通市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

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分为实验与研发、推广与运用两大阶段。由于科学技术尤其是新技术具有较大的风险,政府必须制定各种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消除其顾虑,必要时需政府出资,政府承担研发失败的风险。政府也可通过组织实施项目申报等方法,报销部分甚至是全部的研发费用,也可聘请各地的专家组织实地考察并提供技术指导等方法帮助企业进行研发。科学技术研发成功后必须走出实验室,经过社会的推广运用才能发挥效果。主要途径是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向传统服务业比如商业餐饮交通金融保险等渗透,逐步提高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如物流、信息、会展服务等。同时必须改造公共服务系统的平台技术,不断促进先进技术成果在制造业部门的运用,借此提升制造业部门的竞争能力。在促进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信息化是提升工业科技含量、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制度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必须促进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路正南.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2).

[2]史丹.结构变动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1999,(11).

[3]史丹,张金隆.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中国能源,2003,(6).

[4]欧晓万.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与短期约束[J].统计与决策,2007,(7).

[5]林珊珊.南通市工业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13).

[6]林珊珊.南通市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工业能耗统计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9).

[7]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