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繁荣大江东港口经济发挥水运综合带动作用

  • 投稿叶洛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812次
  • 评分4
  • 38
  • 0

鲍燕娜

(杭州市港航管理局萧山管理处,浙江杭州311209)

[摘要]当前港口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萧山港航水运基础设施现状尤其是港口发展状况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甚相符。基于对促进水运事业发展的使命和对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提出加快区域港口建设、促进港口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港口;航道;区域经济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012

1港口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使港口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认可,“港为城用,城以港兴”,“要开放,先建港”是人们对港口之于区域和城市发展影响的总结和评价。港口经济作为港口建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作为本地区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港口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城市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来说,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对区域经济的聚集作用。港口内联腹地,外联他港,是生产要素的最大结合点,是聚集各方资本、设备、技术等的重要渠道。围绕港口的聚集效应,形成综合性、多行业的港口产业布局,再扩散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整合和发展。二是港口对区域经济的扩散作用。港口产业涉及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代理、信息、口岸相关服务的支持,同时也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有数据显示,港口生产经营与其他相关产业及诱发的经济贡献为1∶5,提供就业比值为1∶9。三是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整合作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但资源分布又是不平衡的,这就需要通过运输来调节,港口作为水陆运输的节点,起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各种资源物流成本降低,节省区域内交易成本,加强区域间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流,形成良好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竞争优势,进而促成产业集群,促使整个区域的联系更为紧密、整体性更强、各行业协同发展。

2萧山港发展现状

反观萧山港区,境内虽江河密布,有可通航航道86条、里程796.83千米,且有码头65家(最多时达200多家),但因航道等级低,辖区除萧然钢材物流中心、萧山电厂煤炭码头、义桥钢材码头稍具规模,其他码头和泊位主要为货主专用码头,许多砂石料码头呈自然坡岸设置,布局分散,装卸设备落后,设施不配套,后方仓库、堆场不足,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作业区和吞吐能力。2012年,萧山完成水路货运量1250.53万吨、货运周转量91.49亿吨公里,仅占区域全社会运输量的16.8%,尤其在港口吞吐方面,去年完成量为1021.65万吨,其中主要为矿建材料,而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能源、钢材、化工原料等却只占20%,港口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根据《萧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萧山经济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年均递增率,萧山将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全省“统筹城乡样板区、转型升级示范区、科学发展先行区”。这之中,萧山工业将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优势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十二五”期末,区域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

面对不协调的发展窘境,我们必须正视萧山港口还存在四方面主要问题:一是建设投入少,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萧山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公路、铁路、航空建设规模和投入不断提高,但水运港口建设投入很少,多年来在交通建设大会战中未有涉及水运基础建设项目。同时随着北塘河景观整治、“三江两岸”整治与保护等工程的推进,以及临时码头整合改造、老旧码头技术评估与检测等专项工作的开展,一批砂石码头关停拆除,一批码头改造提升,码头数量大幅减少。二是缺少公共作业区。码头规模在整治改造中有一定提升,但码头整体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仍不相匹配,没有形成规模大、设备全、管理精的能为社会提供较为完善水运服务的公用型作业区,规划的七大作业区受资金、土地、前期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进展缓慢。基于此,大量适水货物只能改用其他运输方式,制约水运运量的增长和港口的规模化发展。三是港口总体竞争力低下。港区内码头整体呈现分布散、规模小、能力弱、环境差的状况,货主码头设施简陋、效率不高,临时码头专业化、机械化程度低。同时受京杭运河杭州市河段限航、船舶进出三堡船闸周期较长等因素制约,周边港区特别是海宁、桐乡的临时简易装卸泊位,凭借便捷的水运条件和低廉的装卸成本,其辐射带已覆盖萧山绝大部分区域。四是水运中转环节多。萧山绝大部分货物进出量位于东片地区,距离杭甬运河较远,且该地区与杭甬运河沟通的直线航道等级偏低,导致水路运输中转环节较多,企业运输成本增加,水运竞争力大幅削弱。

然而,在看到萧山港口发展瓶颈的同时,不可否认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截至2013年10月底,辖区共有港口企业65家、泊位105个,其中公用码头4家、企业自备码头5家、临时性码头56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萧山码头总体形象持续提升,2012年共完成进港777.93万吨、出港243.72万吨的货物吞吐量,其对地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首先,萧山发电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有限公司、金首水泥、杭州联华水泥、航民上峰水泥等较大型自备码头的存在,促进了企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同时萧然钢材物流中心、义桥金属材料市场、华能储运、江顺建材等钢材公用码头,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原材料。另外包含诸多临时码头在内的萧山港口,作为企业经营的特定形式和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节点,解决了一部分人员就业,也促进了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而令人欣喜的是,随着2009年大江东新城的建设发展及2011年杭甬运河萧绍复线一期被列入省“十二五”规划预备项目,萧山港区建设又迎来了新的契机。

3大江东港口现状及前景分析

大江东位于萧山东北部沿钱塘江区域,是杭州唯一的空港和出海口,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它由江东新城、临江新城、空港新城和江东市本级区块“三城一区”组成,总面积500平方千米,大于杭州6个主城区面积之和,也是规划中的杭州装备制造业新平台之一。该区域之于杭州城市总体发展,相当于浦东新区在上海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可见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新兴区域,目前还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区块,招商引资正积极进行中,因此区域内支柱产业仍以纺织、化纤、交通运输设备、化学、金属制品制造为主。但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批准设立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奇瑞、新青年、吉奥等一大批汽车制造产业将落户临江新城,可以预见,未来区域内钢铁材料运输量也会逐年递增。生产原料和产品的大进大出成为该地区的一大特点。另外从运输条件看,区域内交通便利,距沪杭甬和杭金衢高速萧山道口15千米,与绕城高速、机场高速互通,距上海港、宁波港各150千米。因此,目前货物运输以陆路为主,一般涉水货物也是出杭州后,从上海、宁波等地转水路运输。随着交通结构的完善,钱江大道与江东大道将在临江交汇,杭州唯一的出海码头规划在园区东侧,500吨级京杭甬大运河连接线直通临江新城,且杭州地铁7号、8号线将直达临江,规划中的铁路货运专线直通临江海运码头,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货运量将因此而大幅提升。据实地走访了解,2012年江东、临江、前进三大工业园区内主要工业企业货物年吞吐量为1200万吨左右,其中从上海、宁波等地转水路运输的约为870万吨,运量较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临江新城内的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恒逸己内酰胺有限公司。而这些企业还将于近期意向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大型产业项目,如龙山化工意向新建年产5万吨三聚氰胺项目和年产5万吨对苯二胺项目,杭州电化意向扩建年产6万吨CPVC项目并改建年产4万吨氯化石蜡项目,恒逸集团则计划新建恒逸锦纶项目和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扩产能项目。随着区域内各大产业的不断引进和发展,预计至2015年大江东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3000万吨左右。

与以上数据形成对比的是,由于区域内没有与企业规模相对称的高等级航道和规模化港口,一些适水运输企业成本相对较高,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受到影响。作为主要服务大江东新城、滨海工业区及周边的工业园区的高等级水运干线航道,杭甬运河萧绍段复线西接钱塘江可至京杭运河,东接曹娥江可达杭甬运河,穿过大江东新城,沿线途经空港新城、江东新城、前进工业园区、临江新城、绍兴县滨海新城等地区,是萧绍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支撑。其建成后,大江东园区内江东、临江综合、临江危险品、空港、钱江海运五大配套作业区将顺势上马,原材料和产成品可直接通过水路到达,省去中转环节,一大批“大进大出”企业的运输成本将大幅下降,这势必会吸引更多大型企业入驻园区,不仅带来更多就业机会,还进一步催生区域经济效应,因为运输业、加工业以及其他产业的设立和发展,将产生额外区域收入,从而扩散港口本身的经济动力,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因运输成本降低,港口对货物产生吸引中转效应,且随着港口规模的扩大、装卸效率的提高、航线的集中和货运量的增多,港口到发船密度必然增加,由此进一步加速货物周转。此外,由此产生的影响还将间接扩散到区域内土地增值能力和吸引外资能力,其巨大正面效应让人们对大江东新城发展蓝图充满希冀。而据对大江东新城中临江、江东、前进三个工业园区主要企业调查走访,了解到目前已经入驻的企业年水路货运量需求已达800万吨,但受到资源和条件限制,实际采用水运运输的货物约为600万吨,而这600万吨又基本靠上海、宁波等大型港口中转,程序杂、环节多、费用高、周期长的货运现实已让诸多企业对服务园区的规模化水运网建设满怀憧憬。

4发展大江东港口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大江东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受资金、政策及与绍兴方面对接等主客观因素制约,至今未有实质性进展。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基于对促进水运事业发展的使命和对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在此就加快该区域港口建设、促进港口经济发展、实现“港为城用,城以港兴”,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是加快港口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就大江东新城而言,目前与港口建设最相关的是杭甬运河萧绍复线航道工程。该工程于2011年1月被列入浙江省“十二五”规划预备项目和萧山区水运发展规划,后因领导调动、经费紧张及与绍兴方面对接存在分歧被暂时搁置。为此要进一步加强与区交通运输局沟通汇报,以交通主管部门名义再次提请区委区政府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并与相关方面积极协调,争取早日达成共识。同时做好相关宣传,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此外加强疏港航道建设,实现与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合理衔接,构建水运物流集疏运体系,推进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二是大力推进配套作业区建设。要发挥杭甬运河萧绍复线最大效用,必须同步推进大江东五大配套作业区建设,并逐步实现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信息畅通、优质安全、便捷高效的港口体系,发挥区域物流中心作用。可采取国际通行的“地主港”建港模式,即建设资金筹措由政府牵头,与港航管理部门共同组建港口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国有资本控股,同时引进多家战略投资者参股,或利用浙江雄厚的民间资本吸引私人资金参与港口建设。建设前期,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缩短前期工作协调和项目审批时间;建成营运期间,采取出租或整体出让等方式收回成本。这种方式既不会产生产权问题,又可以有效吸引资金,并为港口发展带来重要战略伙伴,大大加快公共码头建设速度。在大江东新城开发之际,借鉴试点“地主港”模式,将有力推动区域内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并为杭州其他港区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三是积极培育集装箱运输市场。在技术进步以及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集装箱运输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运输组织形式,代表现代运输的发展方向,对经济、就业拉动作用显著。因此杭甬运河萧绍复线一旦建成,同时出于沿线产业的强烈需求,这一运输方式势在必行。而钱江海运作业区作为杭州唯一的出海码头,规划建设集装箱泊位4个,将为此提供更专业、更便利的装卸运输条件。可喜的是,目前杭州市港航管理局已委托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对杭甬运河集装箱运输可行性展开专题调研,集装箱专业运输市场培育初见端倪。

四是加大港口企业扶持力度。港口企业发展是港口经济发展的直接反映,加快发展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和机遇,需要有关方面大力扶持。一方面,港口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推进多元化战略实施进程,引入战略投资和合作伙伴,继续实施“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战略,并通过服务远程化、网络化等战略,扩大建设规模,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港口企业的指导与管理,促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以克服个体运输户资质弱、信用度低、信息缺乏、抗风险能力不够等问题,适应行业发展形势。

五是探索发挥航运服务带动效用。在加大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动航运、金融、信息和物流等产业深度融合,整合优质资源,加快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促进船舶租赁、航运咨询、人才培养、法律服务和金融保险等业务长足发展,支持船代、货代和贸易等航运服务企业加快发展、升级做大,通过虚拟物流交易平台与实物交易市场双向互动,提供政府管理、航运服务、交易营运、信息集散、人才交流等综合服务,将港口经济发展推向更高层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雅琳.青岛港港口建设投融资模式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

[2]谢民.广西北部湾港口建设融资策略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1.

[作者简介]鲍燕娜(1981—),女,浙江宁波人,现任杭州市港航局萧山管理处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