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滇东南薄竹山花岗岩体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 投稿狗子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167次
  • 评分4
  • 61
  • 0

谢兆元,张世涛,张光政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摘要]云南南部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区域,以钨矿、锡矿为主。主要的大中型矿床有个旧锡矿、白牛厂银多金属矿、都龙锡矿、南秧田锡矿。这些大中型矿床分别围绕在个旧花岗岩体、薄竹山花岗岩体及老君山花岗岩体的周围。薄竹山花岗岩体发现的矿床及矿点相对较少,而其成矿的区域环境与发现个旧锡矿的个旧花岗岩体与发现都龙锡矿的老君山花岗岩体基本类似。并且,该区内有形成价值较大的矿区的花岗岩体。研究其已发现矿床的成矿模式,有助于对隐伏矿的预测和指导以后的找矿工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簿竹山;花岗岩体;成矿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214

1区域概况

薄竹山地区位于华南地槽褶皱系之西南缘滇东南台褶带文山—富宁断褶束薄竹山穹窿构造区域,该区西北接扬子准地台,南连越北古陆,为三大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板块构造环境为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一澳大利亚板块的接合部位。以薄竹山为中心,研究区及外围南部主要出露寒武系和奥陶系,岩性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在薄竹山花岗岩体周围发生明显的热变质作用形成的角岩及矽卡岩带是本区的主要含矿地带。西北部白牛场地区寒武系出露也相对集中;古生界多分布于矿区西部和北部地区;中生界集中分布在东北外围冬瓜林一带;新近系仅见于老君山附近,第四系分布于沟谷间。矿区内没有出露中奥陶统、上奥陶统、志留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地层。薄竹山地区断层及褶皱构造等地质现象较为发育。区内主体构造线方向为NW向,其次为NE向构造。白牛厂—乐诗冲断裂及薄竹山穹窿构造为区内NW向构造线方向的主要代表。在薄竹山穹窿构造的周围发育有一系列的环形断层及放射状的次级断层,这些断层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NW向构造主要发育有陈家寨断层、腰店断层及菖蒲塘断层。这些断层多为成矿后断层,起到破矿的作用,虽然对成矿没有贡献,但对后期推测隐伏矿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区岩浆活动强烈,主要出露燕山期薄竹山酸性花岗岩体。花岗岩体沿NW向与NE向构造交汇部位底劈上侵于寒武系与奥陶系地层中。岩体出露形状成圆锥,长轴方向为295°~315°,长超过20km,最宽约10km,面积约130km2。钨、锡多金属矿床多产于花岗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构造中,岩体对矿体的空间分布起到控制作用。

2各类矿床分布特点

在薄竹山地区主要分布有钨、锡、铅、银等矿床,集中分布在薄竹山花岗岩体的周围及白牛厂矿区,其成因与花岗岩体有着密切的联系。据统计的10个矿床(点)来看(见下表),除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达到大型以外,其他均为中小型矿体;矿种在薄竹山接触带周围已钨锡矿床为主,距离岩体较远的白牛厂矿区则是银多金属矿床,最远的茅山洞矿体则为锑矿床;矿体多产于围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部位及围岩的层间裂隙,含矿岩体主要是矽卡岩体,其次为白云岩;矿体形态已似层状居多,最后为脉状、透镜状矿体。

3成矿模式

通过对薄竹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构造地质因素等方面的分析,以及对现有已发现矿床(点)的研究,可将薄竹山地区的成矿模式概述如下几个阶段:①含矿围岩的形成阶段:薄竹山地区在震旦系—寒武系结晶基地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其Ag、Pb、Zn、Cu、Sn、Sb等元素的丰度高,为形成大型的金属矿床提供了有利的地质环境。②薄竹山花岗岩体的形成阶段:在燕山晚期,薄竹山花岗岩体通过低劈作用沿NE向及NW向构造体系的结合部位入侵,在薄竹山地区形成薄竹山花岗岩体,为主要的含矿物质的提供源。③含矿构造形成阶段:由于薄竹山花岗岩体的持续低劈上侵,造成整个薄竹山地区产生NE向的伸展作用,形成了白牛厂剥离断层构造体系及薄竹山穹窿构造于其周围的放射状断层。这些构造主要担负了运矿及成矿的角色。④热液蚀变及成矿阶段:岩浆活动晚期,由于岩浆分异作用,岩浆内所富含的Sn、W、H2O、S等多种成矿元素或成矿溶剂不断从岩浆熔体中分离出来,形成含矿流体。岩浆侵位后,岩浆热量的不断释放和流体的作用下,使花岗岩顶部、形态聚变部位及上部围岩发生不同程度的接触变质作用。蚀变类型由花岗岩向外依次为云英岩化带—矽卡岩化、角岩化带—大理岩化带。其中W、Sn矿床集中于矽卡岩化带中,在有力部位形成矽卡岩型W、Sn矿体,矿体与矽卡岩体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岩浆活动末期,岩浆冷凝固化,使NW向的剥离构造再次活化,其中一些断裂扩大与岩浆体连通,岩浆内聚集的含矿流体沿断裂及裂隙上升进入围岩,并与围岩内的大气降水一起反复对地层中的铅、锌、铜、银等成矿元素进行活化、萃取,在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时在断裂、裂隙灯有利部位形成Zn-Cu矿体。含矿流体继续上升,温度继续下降形成Zn-Pb-Ag矿体。在矿化的晚期,含矿流体在近地表处,富含锑等元素的残余流体与大气降水进一步混合形成低温锑矿床。

4结论

首先,薄竹山花岗岩体为主要的矿源体,其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及热源。其次,主要的含矿层位为寒武系的碳酸盐岩地层及碳酸盐岩地层与花岗岩体进行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体。该区域内的剥离构造、层间裂隙及接触带构造为主要含矿构造。其中以接触带构造含矿性最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亚辉.云南文山官房钨矿床团山矿段围岩蚀变与矿化规律研究[J].现代地质,2011,25(4):740-749.

[2]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四分队.1∶50000老街子幅地质图说明书[Z].1994.

[基金项目]本文系滇东南薄竹山钨铅锌银多金属矿整装勘查(项目编号:20120000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