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漳浦县为典型研究区域

  • 投稿Kenn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664次
  • 评分4
  • 33
  • 0

郑晓婷,朱朝枝,陈贵庆,涂舒云,蔡哲毅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

农业技术推广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了解农民对农技推广的需求意愿是国家开展农技推广的基础。通过对福建省漳浦县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调查,分析官方资料和调查数据,得出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现代化、科技化、专业化、多元化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的发展漳浦县特色农业,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民的收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技推广;需求意愿;影响因素;漳浦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0.

1漳浦县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1.1漳浦县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2011年漳浦县农业总产值为9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45元,已形成水果、水产、花卉、蔬菜、畜牧、食用菌六大农业支柱产业。其享有“中国龙眼之乡”、“福建省科教兴海示范县”等美誉;已建成福建省最大的花博园和花卉市场,并被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肉牛生产出口成为漳浦县农村一大新的产业,是全国秸杆氨化养牛示范县。

1.2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发挥巨大作用

目前,全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水产专业合作社、花卉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80家,带动当地非成员农户的经济发展。尽管在开展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合作组织资源有效性低,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合作组织的技术创新合作能力尚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1.2.2.农业技术手段陈旧、落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未能完全到位

当前,漳浦县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为55%,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单位结构较单一,知识面较窄,大多数农民仍从事着传统艰辛的劳作,机械化水平和良种普及率很低。调研表明,农户在采用农业技术时,普遍感到困难,农户在采用一项农业新技术时,认为技术本身难,不容易掌握,占21.30%。

1.2.3.行政机制不灵活,改革和创新进展缓慢

随着漳浦经济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但是进展较慢,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在推广和服务覆盖面上,服务没有深入到各村各户,只停留在乡镇一级的老问题,至今没有打通;在推广组织和队伍实际弱化的前提下,农民特别是大户需要的各类技术、信息很难获取。

2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需求意愿的调查

2.1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程度和特点

2.1.1.需求程度

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程度往往反映出农民的需求意愿强烈程度和对科技的信任程度,需求程度越高说明其需求意愿越强烈,对农业科技的信任程度越高[1]。在400名被调查对象中对农业技术有需求的有295人,占样本比例的73.75%,不需要的仅为34人,另外,不太需要的占样本比例的10.75%,不清楚的仅占样本比例的7.00%。从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农民对农业技术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且对农业技术的需求程度较高,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意愿相对比较明显。

2.1.2.需求特点

(1)农民对高产农业技术的需求程度最高

在调查中发现,在省力的、省钱的、高产的和优质的四种农业技术推广中,人们更偏向于选择高产的,因为高产的农业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用最少的力和最小的成本生产高产的农产品,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其次是省力的、省钱的农业技术,对于优质农业技术,需求程度最低。

(2)农民偏向对产中环节技术的需求

农业生产过程基本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环节。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对产中环节技术的需求相对于其他两个环节更为强烈。其中,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是农民最希望得到的农业技术服务。其次是栽培(养殖)管理新技术指导等产中环节技术,占18.00%。

(3)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趋向现代化

随着福建省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当地农民的技术需求取向也逐渐由常规技术转向高附加值技术,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2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需求

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政府自上而下的宏观调控。调查结果显示,有99.5%的农民希望农技人员能多到现场指导,面对面地向农民讲解技术要领,手把手地进行示范、教导,促使农民更好地掌握新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可见,农民更加倾向于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直接的、实践性强的、高效的推广方式。

3影响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需求的因素分析

3.1农民整体素质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向农民提供生产所需的先进物资装备和技术手段的过程,但农民能否有效掌握并应用这些新成果的必要条件是具备与之相应的文化水平。随着农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对传统经验的依赖程度呈递减的趋势,对农业技术的信任度越高,学习、接受和运用的能力也越强。且年轻群体的见识、承受风险的能力、文化水平和接收能力等相对年老者更强,其中18—40岁的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最为强烈。可见,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年龄对于农民农业技术的需求具有有一定影响,呈年轻化的趋势。

3.2风险约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主体是农民,是农业生产直接的受益者和风险承担者,他们对具体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必然考虑其经营风险。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和需求的双重约束,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非人为风险又大量存在,导致农民的选择倾向于保守,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不高。

3.3农业发展项目和收益情况

据调查,目前有发展项目的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要比没有发展项目的农民来得强烈,没有发展项目的农则对农业生产技术不太关心,而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有相当部分的收入是靠外出打工或经商等途径获得,因此他们对学习农业技术没有很高的热情!《农民日报》也曾经报道过,由于市场的变化,有些农民收益下降甚至赔了钱,也表现出对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的疏远!

3.4农业推广技术的信息来源

信息是影响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2]。农业技术信息的来源对农民接受农技推广的需求意愿有着正反方向的影响。相比“村里黑板报发布的信息”“科技博览会及技术推荐会”这类专业性,文字性强的信息来源,农民更倾向于“科技人员田间指导”“电视、报纸和书刊杂志”“跟周围农户看样学习”这样类似于模仿式的信息来源。

4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4.1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加强信息技术沟通和应用

信息是连接市场与农户的桥梁,多大的需求决定多大的市场。不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多农户生产规模超前于消费需求,结果丰收在望,农户却眉头紧锁。原因在于供过于求导致市场很快饱和,产品卖不出去,少部分卖出去的价格却非常低,沉重打击了农户的信心,导致很多农户处于迷茫状态。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让信息飞起来,让技术流动起来,渐渐农户也会笑起来。

4.2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业技术的需求总体

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其最终所产生的效益高低,需要农民总体素质的与之相适应。通过典型示范、加大宣传等方法,加强对农民的引导,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和认知水平,完善其知识结构,提升农民的素质,是增加农民对农业技术需求的有效途径,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和产业的调整升级。

4.3拓宽农业技术推广渠道,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让知识跳出课本,走进生产实践,将知识转化实际生产力。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农业技术,让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拓宽推广渠道,丰富推广形式,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形成多效度、有维度、综合效益高的推广体系。

4.4推进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学习先进农技推广体系

台湾农业科技发展迅速,农业实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应充分发挥海峡两岸“五缘”的优势,加强闽台农业科技、信息、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台农业合作项目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大力引进、消化、推广台湾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和组织管理模式;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到台考察、学习或邀请台湾农业专家、教授和企业家授课、指导,提升农技推广的层次和科技水平。

4.5加强高校与农村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涉农高校是农业技术的重要创新源,而农村则是最新农业科技的最终实施对象。因此,涉农高校应和农村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可以实现双方共赢。农村可以成为高校最新研究成果的“实验室”,而高校则能为解决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出谋划策,使高校的科技研究成果切切实实地在农村开花结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瑞林.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的需求意愿分析——基于溆浦县龙庄湾乡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5).

[2]王玄文.中国农民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意愿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

作者简介:

郑晓婷(1991—),女,汉族,福建泉州人,农业推广硕士,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研究方向:农村发展规划与社区管理;朱朝枝(1963—),男,汉族,福建云霄人,教授,农学博士,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农村区域发展;陈贵庆(1990—),男,汉族,福建泉州人,农业推广硕士,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研究方向:县域经济与产业培育;涂舒云(1991—),女,汉族,福建漳州人,农业推广硕士,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研究方向:农村发展规划与社区管理;蔡哲毅(1990—),男,汉族,福建漳州人,农业推广硕士,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研究方向:农村发展规划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