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制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 投稿老猪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151次
  • 评分4
  • 99
  • 0

白清

收稿日期:2015-02-10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互动发展研究——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视角”(2014238)

作者简介:白清(1987-),女,山西吕梁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学研究。E-mail:baiqing1391@163.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经济系,北京102488)

摘要: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驱动下,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特征,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内在机理与升级机制。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现机制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及效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协同定位促进制造业规模收益递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融合促进制造业附加值提升;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高级要素投入促使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升级;全球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4-0017-07

一、引言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化,生产跨越国际边界扩展速度加快,价值链生产和服务各环节不断以新的方式拆分和重组,价值链分离的各环节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来连接和协调,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中的作用不断凸显。生产性服务业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间投入的产品或服务,主要面向企业生产而非最终消费者。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特征,本文主要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机制。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全球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例如,上游链条的研发、设计等;中游生产链条的物流、质量控制等;下游营销链条的广告、品牌管理等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制是基于其在国际专业化分工中的两个作用:第一,生产性服务作为高效中间投入带来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和创新提升效应。第二,生产性服务在国际分散工序分工中的连接和协调作用。

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内在机理

生产性服务业代表着现代经济的一种动态创新元素。工业或企业的创新与经济业绩取决于生产性服务部门生产和传输的无形输入品的数量与质量。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升级的两个内在机理分别是:第一,将之前嵌入在全球价值链制造业内部的服务活动从制造业价值链中有效分离出去。剥离出去的生产性服务业在高效的分工机制下,通过提高专业化水平产生规模经济并提升生产效率,然后根据制造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需求,以关系型或结构型方式与制造业价值链动态匹配。这种动态匹配涉及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制造业、服务业间的互动机制,影响着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及其使用者部门的效率。第二,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融合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将知识、技术等高级要素注入制造业,通过制造业服务化丰富制造业的服务内容,提升制造业附加值。

1.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生产性服务环节与制造环节实现有效分离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由内部后勤、生产运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基本活动及辅助基本活动的基础设施、技术研发、原料供应、人力资源管理等辅助活动构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每个环节在制造业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相互联系,形成了企业完整的价值链。在工业化早期,生产性服务嵌入在企业内部,辅助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到工业化中期,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下的分工细化及多样化消费者需求要求企业采用更灵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西方工业社会发生了从福特主义大规模生产向柔性专业化生产的转变。柔性专业化生产的特点是全球价值链各生产工序发生垂直分离,企业生产过程从产品概念提出、研发和设计,到物质生产、组织、控制、营销及售后等各个价值链功能环节发生有效分离,推进了研发、工程、管理、咨询、会计和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独立的生产性服务部门。刘奕和夏杰长[1]将支持制造业价值链基本活动的生产性服务业称为功能性服务业,例如,支持内部及外部后勤的入厂和出厂物流服务、支持生产运营的维修服务、支持市场营销活动的销售代理服务及售后服务等。另一类支持制造业价值链辅助活动的生产性服务业被称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例如,支持制造业价值链辅助活动基础设施环节的基础设施服务,包括财务会计、企业咨询和管理策划等服务;支持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人力资源服务;支持技术研发环节的研发服务及采购环节的采购服务等[2]。这些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有效地分离出来,专业化促进了生产性服务效率提高和规模经济实现,从而降低了单位成本。分工细化与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制造业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竞争力,而将之前内部提供的生产性服务转向从外部购买,为外部化独立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需求。

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的动态匹配融合促进制造业服务化

制造业服务化首先由Vandermerwe和Rada[3]提出,指在制造业中服务份额占比的增加为产品带来的价值增值,实质是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价值链渗透融合的过程。宏基电脑创始人施振荣提出微笑曲线,认为研发、设计和营销是为公司创造高附加值的核心活动,这些环节主要由生产性服务来提供。Hansen[4]认为技术进步为服务专业化提供了很大潜力,服务成为产品价值增值的重要部分。电脑市场大约2/3的价值增值来自服务部门提供的软件和维修服务而非制造业部门。Gemmel和Van[5]估计服务部门产出的1/4被用作制造业中间品,如果包括企业内服务的情况下,占比会更多。瑞典的研究进一步提供了服务对制造业重要性日益增加的证据。服务业不仅为制造业提供高份额的中间投入,它们在制造业收入份额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并推动出口[6]。例如,瑞典机床制造商使用40种不同的服务以维护其交付链,以及在销售过程中为其客户出售15种不同类型的服务[7]。

经济全球化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使得服务越来越成为提升当地及一国制造业附加值及全球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中间成分。制造业和服务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之前从制造业价值链中分离出的生产性服务,在专业化水平和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根据制造业价值链各环节的需求,在市场因素和产业关联的作用下,重新嵌入到制造业相应环节,与制造业价值链动态匹配进行价值链重构。生产性服务在与制造业价值链融合的过程中,向制造业价值链注入知识、技术等高等要素,通过信息技术、模块化组织方式等,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带来了1+1>2的价值链整合效应,重构为新的更高附加值的产业价值链。

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现机制

1. 生产性服务外包促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及效率提升

制造业与服务企业之前的联系主要局限于地域且关联程度较弱。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服务外包在地域上的限制,使得全球价值链生产和服务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成为可能。当任务可以同时传输,零部件和半成品可以速度快又便宜的移动,且每一阶段需要的中间服务可以通过电子通信来传输,则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各国要素成本差异,把资源配置到成本最低的地方,从专业化生产中获得最大利益,这促进了全球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大量兴起。

生产性服务外包促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及效率提升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节约成本,转移风险,优化资本运营结构。制造业企业充分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工资成本差异优势,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到工资成本较低的地区或国家,从而将节约下来的资本及资源配置到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核心业务环节,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服务外包使得参与全球生产体系的制造业可以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服务企业,又可以帮助企业削减工作量,即通过外包缓解高峰期的工作负荷。Hanson 等[8]实证研究跨国公司垂直生产网络全球布局的决定因素,其研究集中在分析跨国公司如何以最佳方式组织庞大的生产链,其中外包正是利用了跨区域的国际成本差异。同时,在互联网技术的推进下,生产性服务业也帮助企业在外包非核心业务过程中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技术彻底改变了全球价值链上企业间的互动方式,模块化生产减少了企业间的外部协调成本。全球生产性服务帮助制造业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技术、产品和生产过程,减少生产调整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与信息障碍。第二,获取专业化服务,提升制造业生产和组织效率。获得高质量的服务对全球生产企业很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服务帮助企业设计新的市场策略或提供新的工具以更好适应市场的变化。随着生产变得更复杂和更灵活及非价格因素在企业竞争中重要性的凸显,如产品创新、设计和质量等,制造业对外部专业服务的依赖程度提升,扩大了对全球生产性服务的需求。生产性服务外包通过两种机制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第一,根据斯密的分工理论,即在服务的生产与传输中,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产生规模经济并提升制造业生产率。生产性服务具有知识密集特征,在起初学习阶段需要大量投资,但一旦形成知识,提供给其他使用者的边际成本则会大大降低。生产性服务业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提供无形的中间服务,制造业企业作为这些服务的主要使用者,从生产性服务专业化市场收益最多。第二,生产性服务内含的人力资本投入带来动态效率收益。将斯密分工理论放到动态的环境下亦可以看出,市场扩张与专业化分工程度加深通过加速引进新技术和新组织模式,也会为垂直整合制造业部门带来质变。量变和质变相互交错的过程提升了制造业生产和组织效率。生产性服务为客户公司提供不同于公司内部的新服务,为其提供外部优秀的人力资本、资源等,支持其引进新工艺技术并提高其设计、研发和市场定位等能力,为客户公司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信息和平台。例如,银行和金融服务全球化使得当地企业就全球金融方面达到跨国公司的专业水平。新技术的运用如工业设施远程监控技术、传感器和数字仪器的使用成本已大幅下降,它们越来越多地被安装在机器设备上,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协同定位促进制造业规模收益递增

(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协同定位的理论基础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定位是基于两者的投入—产出关系。Venables[9]认为在纵向联系的情况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引起了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附近集聚,达到了降低交易成本的效应。制造业受益于短距离生产性服务业的供应,服务供应商受益于短距离制造业客户的高需求。成本和需求联系使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客户—供应商关系,这种关系使两者在空间布局上相互依存。Marshall[10]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在与制造业关联的密集区域集聚,会产生三个方面的积极外部效应:第一,知识溢出。由于地理邻近、非正式接触及劳动力流动等因素,企业和员工间知识的传输容易产生知识溢出。第二,劳动力池。专业化的当地劳动力市场便于企业获得大量技术工人,避免劳动力短缺风险。第三,中间投入品共享。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强调一个行业的成功部分取决于相关和支持行业,

在地理集中的市场区域内可以共享到大量的服务和生产要素。Hansen[4]认为生产性服务和区域生产率差异间的关系与生产性服务和制造业地理上的联系紧密程度相关。Klaesson[11]认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应该邻近的原因是服务提供成本会随着服务供应商的距离不断缩小而不断提升。这些成本包括见面和频繁接触的路途时间与开支等。这些研究说明了制造业在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定位中受益很多。

Goe[12]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也从与制造业邻近中受益很多,因为制造业需求为其开辟了市场。空间集聚下高效便利的投资环境对吸引生产性服务FDI流入产生积极效应。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与特定工业相关的中间品和服务的高度供应节省了国内和外国企业客户寻找匹配供应商的时间,尤其是丰富的高技术人员供应,非正式和面对面的互动促进了隐性知识的编码与传输,知识溢出促进企业学习到新技术。如图1所示,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制造业生产需求引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吸引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进而,专业化供应的生产性服务企业降低了制造业的成本,促进了其产业升级。

(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协同定位促进制造业实现规模收益递增效应模型分析

图1概述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论基础。本文以Ethier[13]和刘明宇等[2]的价值链分工模型为基础,对模型进行改进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协同定位下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假定制造业生产函数为方程(1),生产投入仅包括劳动力和生产性服务业,且制造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运行。方程(1)中的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且由差异化的生产者服务组成[13]。如Dixit和Stiglitz[14]概述,生产性服务业被假定为在垄断竞争条件下运行。

由派生方程(4)可知,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越大,生产性服务业单位成本越低。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数量(或多样性)的增加,平均成本在降低,制造业的产出价格也在降低。

由于制造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所以产出价格降至平均成本。因此,方程(1)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收益递增指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数量的增加,与给定产出相关的最小成本在降低。另外,随着生产性服务供应数量增加,价格指数p在减少,而单个生产性服务的价格pz 保持不变。这反映了生产性服务多样性的增加对输入品平均生产率的影响。图2描述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的规模收益增长效应。随着生产性服务供应数量的增加,价格指数下降,等成本线(斜率减小)从B向外弯曲到B′,与其相切的等产量线从I上升到I′,代表一个更高的产出。

制造业单价成本随着生产性服务数量(或集)的增加而降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到何种程度会降低制造业成本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替代弹性σ和生产性服务业成本占制造业总成本的份额(1 - γ)。生产性服务业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与替代弹性σ负相关。当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互补的,可替代性弱,即σ较小时,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扩大对单位成本降低的影响较大。反之,即σ较大时,就意味着生产性服务业是相近的替代品,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扩大对单位成本降低的影响较小。生产者服务业成本占制造业总成本的份额(1-γ)的影响是直接的。生产性服务成本占制造业总成本的份额(1-γ)越小,生产性服务增加对制造业单价成本的降低影响越小。

方程(1)—方程(4)的一个缺点是,没有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数量进行限制。避免生产性服务业数量一直增加的方法是在生产性服务业内引入固定和可变的劳动力需求。这导致的结果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数量是可用性劳动和固定劳动需求的函数。尽管上面的等式没有此约束,但它合理地证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协同定位下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基于两者的投入—产出联系,生产性服务业供应数量的增加降低了制造业单位成本,为制造业带来了更高产出,实现了规模经济效应。

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融合促进制造业附加值提升

根据制造业企业的不同特征及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价值链的不同方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通过两种模式来提升制造业企业附加值:第一,互补式融合,即制造业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在提供制造产品的同时,打包提供与产品相关的生产性服务功能,从而比其他竞争者更有吸引力。这种模式下,生产性服务业以互补方式渗透到制造业价值链,使制造业产品融合成了兼具制造和服务功能的新产品。例如,IBM从出售电脑成功转型为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软件、咨询及技术等业务解决方案。第二,延伸型融合,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上下游产业的产业关联性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价值链上游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环节及下游产品广告、营销、售后等环节延伸,这种融合模式拓宽了制造业业务辐射领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增加的服务业务成为长期锁定客户的重要方式,增强了制造业企业市场竞争力。例如,汽车制造商提供金融贷款、保险、维修、租赁和售后等服务以促进其汽车销售。另一个典型的实例是复印机设备制造商——美国的克施乐公司,在出售复印机的同时提供维修、维护和租赁服务,这些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现有商品的接受度、功能、灵活性和业绩。可见,服务增值是产品差异化和提升顾客忠诚度的有效途径。

4. 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高级要素投入促使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

(1)知识密集型服务创造和扩散知识的过程与阶段

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包含密集的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其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融入企业生产过程,在经济活动中扮演信息技术的“转换器”角色,为企业知识创新学习提供平台。由于生产性服务部门存在异质性,不同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存在差异,这取决于特定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创新潜力及其所提供服务的质量与创新内容。最新文献强调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起初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指与研发、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服务,较近期的文献扩大了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的边界与功能,知识密集型服务被定义为“定位、开发、组合并结合客户的背景将各类相关技术应用到具体问题的服务”。此外,在许多情况下,知识密集服务和其客户间的互动可以更好地表示为一种“创新合作模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正在代替工业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能力集聚的引擎。有关“服务创新”的文献强调“非技术”类的技术、能力、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涉及到公司组织、市场特征、消费习惯、金融与法律等领域,这些文献的发展对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有重要意义。这种影响的评估不仅需要考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性质、规模,还需考虑制造业企业的吸收能力及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匹配与互补方式。Windrum 和Tomlinson[15]以多国为样本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所有的国家产出和劳动生产率都有积极的影响且对不同国家的影响程度不同,这不是取决于国内服务的质量,而是取决于服务业与其他经济活动的匹配程度。

知识密集型服务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源自其在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包括知识、技能的创造和扩散两个方面。知识密集型服务在创造和扩散知识过程中经历三个阶段:提取隐性或编码知识;重组知识;最终向客户企业传输或扩散知识[16]。第一个阶段中隐性或显性知识的获取发生在与客户企业的互动中。这种以互动为基础产生的知识主要包括在为客户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对获取到的知识进行重组。知识重组发生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内,包括整合外部知识、提取与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以及对应客户企业的特定需求对编码知识进行加工,从而创造新的知识。第三个阶段是对知识的应用。以提供更高效率的服务为主要形式,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将编码化的知识传输给其客户。

知识的扩散与知识的互动、知识的创造密切相关。由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空间对知识密集服务活动的限制减小,使知识在空间上实现了自由流动与分配。但另一面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越来越倾向于在核心区域集聚。这是因为在互动过程中,尤其是商议的开始阶段,以隐性内容为主要特征,需要特别的面对面接触。面对客户的特定问题,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更多需要与客户直接交流,以通过重组现有知识并输入新知识构造解决方案。除了地理上的邻近,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邻近因素都会有利于这个阶段的管理。由于隐性知识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剧了知识密集型服务的集聚。Héraud[16]认为新知识经济时代存在显著的矛盾:某种程度上,去物质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帮助创新网络摆脱了空间的限制;但同时复杂的认知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编码信息技术的流动,而且需要使用更多隐性知识和界面接口来对接这些信息。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在与客户互动过程中,通过学习扩充了其知识基础。Ancori等[17]指出原始知识在某个认知环境下的整合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输过程,而是知识重组的过程。一旦知识被编码化,便可以以模块形式出售给客户。因此,编码促进了知识体系的可分性。可见,编码扩充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基础知识库,并分配给客户企业,与客户的吸收能力结合产生了新的知识,即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

(2)知识密集型服务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机制

Kleinknecht[18]认为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包括资本缺乏、管理经验缺乏以及较难获得创新项目需要的关键技术和基础信息等三个方面。尤其是管理经验和技术、技能的缺乏体现了中小企业在信息互通和知识获取方面的局限性。Cohendet和Steinmueller[19]认为信息流动及技术获取对企业组织能力的提升很关键。企业创新失败的原因与“核心管理原则”有关,这些“核心管理原则”包括:高效的市场调研与研发;市场与研发的协同作用;知识产权保护。换句话说,只进行内部研发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是不够的,外部信息资源的整合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很关键。这类似于Cohen和 Levinthal提出的企业吸收能力概念,即企业通过吸收、整合外部资源,并结合内部资源最终转化为商业创新成果以及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知识密集型服务充当着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者。Teece[20]提出的创新资产互补概念有助于理解制造业中小企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间创新互动的特征。他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指出,价值链中下游的配套资产,例如,制造、物流、销售和售后等对价值链上游研发技术创新起互补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在其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调整的高频率互动过程中产生。购买知识密集型服务与购买一般标准产品或服务不同。因为知识的特征与其他产品不同,知识产品的交换伴随着不确定性与信息不对称。知识密集型服务为客户提供的三种系统性功能包括:检查、发现和分析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和整合Teece互补创新资产的观点:知识密集型服务在市场环境和制造业企业客户之间充当着“桥梁”或接口,是客户创新能力演进加强的催化剂。同时,知识密集型服务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只是银币的一面。事实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也在与制造业中小企业互动中受益。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知识基础的积累源自它与客户的互动,这些互动影响着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中小企业相互作用下的良性循环机制可归结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中小企业相互促进其创新能力提升,这种相互作用基于“核心顺序”以及三个“次顺序”:互动本身;知识基础的扩大;企业吸收能力提升下的持续创新。这三个因素并非以线性的顺序作用,而是在回馈效应下,以知识库不断积累扩大为基础相互作用。

创新过程需要在一个经济、社会和政治元素完好配置且良好互动的创新体系中实现。这涉及到创新友好环境、创新过程的政治支持、特定的教育和培训措施、创新相关信息的提供和创新金融等。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因此,知识密集型服务在这方面起关键作用,尤其由于知识密集型服务和中小企业互动间知识的影响,两者互动影响着创新体系内知识的创造与扩散。

四、研究结论

综上分析,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的作用下,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从制造业中有效分离,促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及生产和组织效率提升;分离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协同定位,促进制造业实现规模收益递增,并根据制造业的需求及不同制造业部门的特征,与制造业价值链动态匹配融合,促进制造业附加值提升。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提供的高级要素投入,通过知识创造和扩散机制促进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实现升级,进一步推动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两者在动态匹配的良性循环机制下互相促进并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奕,夏杰长.以功能性服务集群策动制造业集群升级的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0,(3):33-37.

[2]刘明宇,芮明杰,姚凯.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调演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8):66-75.

[3]Vandermerwe, S., Rada, J.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 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s[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89, 6(4): 314-324.

[4]Hansen, N.Do Producer Services Induce Region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90, 30(4): 465-476.

[5]Gemmel, P.,Van, L.P.Services Management: An Integrated Approach[M].San Antonio:Pearson Education, 2003.259-276.

[6]Lodefalk, M.The Role of Services for Manufacturing Firm Exports[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2014, 150(1): 59-82.

[7]Rentzhog, M.At Your Service: The Importance of Services for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and Possible Trade Policy Implications[J].Swedish Board of Trade, 2010, 5(2):53-67.

[8]Hanson, G.H., Mataloni, R.J., Slaughter, M.J.Vertical Production Networks in Multinational Firm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5, 87(4): 664-678.

[9]Venables, A.J.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6,5(2): 341-359.

[10]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M].London:Macmillan,2012.

[11]Klaesson, J.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Increasing Returns, Agglomeration and Transport Costs[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1, 35(3): 375-394.

[12]Goe, W.R.Producer Services, Trade and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ur[J].Regional Studies, 1990, 24(4): 327-342.

[13]Ethier, W.J.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2,23(2): 389-405.

[14]Dixit, A.K., Stiglitz, J.E.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21(2): 297-308.

[15]Windrum, P., Tomlinson, M.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 Four Country Comparison[J].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1999, 11(3): 391-408.

[16]Héraud, J.A.Is There a Regional Dimension of Innovation-Oriented Knowledge Networking[A].Kashikojima.Fifth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Research Symposium[C].RESTPOR,2000.5-7.

[17]Ancori, B., Bureth, A., Cohendet, P.The Economics of Knowledge: The Debate about Codification and Tacit Knowledge[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0, 9(2): 255-287.

[18]Kleinknecht, A.Firm Size and Innovation[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989, 1(3): 215-222.

[19]Cohendet, P., Steinmueller, W.E.The Codification of Knowledge: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Exploration[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0, 9(2): 195-209.

[20]Teece, D.J.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 Collaboration, 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J].Research Policy, 1986, 15(6): 285-305.

(责任编辑:徐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