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综述

  • 投稿张赢
  • 更新时间2018-03-21
  • 阅读量511次
  • 评分4
  • 80
  • 0

  摘要:全面系统地回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关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主要从实践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实训教学改革等方面对普通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从全局掌握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设定明确的目标,将改革任务细化分类,结合实际等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4-0006-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WTO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培养一批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型外贸人才至关重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大学生具备的良好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能力是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筹码,高校扩招后就业压力趋势日益明显,企业的招聘需求和毕业生实际水平之间存在差距,人才和社会需求脱节。因此,高校改革的目标应打破传统的人才选拔,建立全新的培养模式,在21世纪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下肩负起输送合格人才的使命。回顾高校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数量快速增长,招生规模居高不下,但从质量,效益,国际化来看依然是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为形成高校,企业,个人三者之间良好的生态链,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培养外贸领域需要的国际性实用性的人才纷纷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将全面回顾国贸专业有关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相关核心文献整理归纳,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进行综述。


  一、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培养模式,抓住国贸专业实践改革建设“牛鼻子”。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在环境变化下,动态稳定性与开放性相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生态教学系统。作为培养方式在学校教学系统与社会大环境之间得到一定的重视,某些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实践、理论)教学的结合构筑了一套完整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二者交叉进行,互相兼顾,形成理论服务于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良性循环发展。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关于实践教学目标的研究


  1.强调实践教学以素质拓展为目标


  有研究观点表明,实践教学是培养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实践教学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达到理论实践一体化,可培养学生探索知识,自我教育,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创新能力(曹亮,2007)[1]。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真实社会环境,开放的,动态平台。一方面利于学生吃透理论概念能综合运用于实践,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在实验平台掌握操作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找出问题所在点针对主要矛盾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也利于在学生思维,观念上的自主创新。强调实践教学以素质拓展为目标是在动态变化发展的社会下不可忽视的一项时代主题。


  2.注重实践教学以专业素养拓展为目标


  实践教学更能体现培养专业素养能力,更能为进出口外贸企业培养胜任工作要求的专职人才。实践教学的操作性和素质教育性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学上更接近于培养社会所需求的能力这一目标,因此从满足社会角度剖析理应多加重视。有研究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为满足企业,社会所需为目的,技术应用型复合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应以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改革目标,而对实践教学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形成混合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王萍,2004[2]。国际贸易活动中一批优秀的外贸人才理应是能适应现代贸易活动的各种挑战,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必须以国际贸易所需的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国贸专业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训练效果不佳,实践项目流于表面,没有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操作性的掌握”因此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落到实处很关键。


  (二)关于实践教学改革方式的研究


  1.结构优化论


  结构优化论研究体现对“实践体系”层面的梳理和归纳,具有逻辑性格系统性,宏观知识点的教学结构构建。该模式下网状系统结构模型和线性结构模型是最典型的。


  一种是网状系统结构模型,它具有纵横二维性。纵向的教学内容以(知识能力)为一维度,横向的教学内容在教育形式(教学实践活动)方面为一维度。二者对实践教学的如何开展提出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开发方案,包括对内容,方法,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利于实现现代对外贸易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例如,有研究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即(思想道德、心理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四项素质提出要求、在创新潜能方面以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延伸为纵坐标提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创新训练体系及评价方法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显然学者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对大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建设有提升,达于此教学管理的名度化,科学性可得以显现出来。若理念不付諸行动流于表面,形式主义任然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


  另一种是线性结构模式只针对一维。有学者从线性结构上的角度出发,提出课程结构和教学形式遵循线性结构的逻辑便于实践和操作,因此,线性结构模式相比网状结构模式时间序列特性明显,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延续而设定(王萍,2004)[3]。通过研究亦有学者提出了“层进式”六个环节。六个环节依次是理论消化、课堂操作、毕业论文、学校模拟实践综合素质、实习安排和毕业论文设计(曹伟等,2007)[4]。经过比较分析线性结构体现了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衔接性强,连贯性好,更易实施。而网状结构模式变通性强,内容富有弹性,选择性强的特点。


  2.内容优化理论


  这种理论更注重课程内容的设计,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合理安排和细分,提高教学效果,激起和唤醒学生的聪明才智。从整合的角度看,内容优化理论可分为两大类:链接优化模式和创新优化模式,一种是链接优化模式,为了制定和规范科学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不打破原有教学的模式的前提下,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优化和改善是十分必要的。链接优化模式重视对原有教学体系的建设,突出各环节在教学目标中的作用。通过研究有学者认为“仿真的国际贸易”作为一种实用的培训课程,通过出口商,进口商,客户,银行等的互动关系展现了外贸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让学生真正了解国际贸易操作规则,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同时其较强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科,市场营销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的涉及,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覆盖(佟敏等,2010)[5]。这一方式的优化,在不改变原有的教学活动和秩序的前提下,优化教学方式,而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科学的教学方式,实施的效果明显。一种是创新优化模式,创新优化模式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思维理念,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造,调整。其效果明显的原因在于升级优化了传统组合方式,对其内容进行了删减和修改。从改革体系发生的变化进程来看突出体现在知识点的串联,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发展趋势。如引进国际合作、交流形式,“2年国内+2年国外”模式等,最新潮流的国贸新知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国际商务外贸管理能力。


  (三)关于实践教学发展趋势的研究


  1.教学体系设计趋向于多元性、时代性和国际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教育市场必定是多元化,多样化,灵活的体系,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研究有学者认为实践教学结合国贸实时发展情况,动态发展趋势,综合调整教学策略。外贸领域新发展,,而教学体系设计对结构的构造方面突出“国际化”“时代性”的专业特征(王亚新,2010)[6]。现代,由于经济全球化形成人才全球性竞争,在教育方面综合性,开放性,国际化是现代发展的趋势,教育也应与此形式相适应。


  2.实践教学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


  国际贸易活动复杂性、流动性、对于从事国际外贸活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在实践教学中为丰富课程体系增添新要素,个创成分可满足教育需求的多样化。通过分析有学者提出在对实践教学的成果评价中除了基本的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才是重中之重,综合素质即包含思想道德,文化科技,业务知识,身心,心理各方面,都应全面整体把握。通过开发综合素质训练内容,将形成更加科学、全面的实践课程结构,通过开发综合训练内容,将形成更加科学,良性健康的课程系统,将对培养一批外贸经济管理人才起着过渡性的作用(翁伟,2013)[7]。


  3.实践教学打造一批“双师型”师资队伍


  通过研究有学者认为实践教学是连接理论和实际的桥梁,二者是互为补充的关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之丰富理论,因此,两者综合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双师型”教师则要求具备有着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对商务环境和外贸流程非常熟悉结合中国教学实践的情况,派教师到外贸企业学习,熟悉外贸操作流程,参加企业培训,对以后积极指导学生实践学习有着重大的作用(唐卫红,2015)[8]。另一方面院校作为教师教学的支持,应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研讨会,培训会,积累教学经验,也要加强教师实物操作能力。总之,实践课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改革上,坚持教学过程中的产学结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


  总的来看,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在方式,场地,设备,实施的可能性方面更为复杂是一项系统和艰巨的工程。无论是单方面强调目标、方式的改革都不可能全面的达到教学改革的最佳效果,国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明确理论学习是手段,实践操作是目的,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科学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


  二、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高校院系、专业、课程的增加,国贸专业教学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而在实践教学框架下系统性和完整性是衡量其科学性的重要标准。在现今实践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中存在门数多泛而不精,实践课和理论课结合欠科学,课程中存在较多的累加现象,创新度不够等问题成为了高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教学效果,方式的管理成为国贸专业在当今时代下不可回避的焦点。学者们关于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未来教育要朝着面向社会,服务学生,走以特色需求的道路,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更应突出它的知识性,实用性和合理性。实务类课程对学生综合培养素质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对于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中大多学者都强调了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要与实际相结合,并从多个层面进行。有学者通过研究从科学调整实务类课程,优化课堂教学,打造师资队伍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处在当前的教学阶段,国贸专业的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实施,课程设置紧跟市场和企业变化,加强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将结合学生发展特征,市场需求,教材跟新三者有机的结合创新,这样才能够为理論和实践的结合打下坚实基础(朱桥艳,2016)[9]。


  (二)金融理财类课程教学改革


  金融理财类课程作为国贸专业,金融学专业,市场营销,等经济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时代性和专业性并重的课程特点,其主要特点在于要求学生掌握金融理论知识如何熟练运用于市场的操作。在金融理财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中,学者们将侧重点放到了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上。通过研究有学者认为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的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探索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理论高效运用于实践意义颇大。在此基础上他给出了理论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加深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建议(孙阁斐,2009)[10]。另一位学者亦给出了相似的理解和建议,她认为金融理财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在于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经典案例的课堂教学,金融类专家进行讲座关于金融知识的讲解,让课堂上学生直接与经验丰富的实际工作者交流金融问题,从而达到学生与新思维触碰的教学效果,拓展学习的目的以及强化知识吸收,金融理财类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在于先进的理论成果应用于金融实践中需要新知识,新方法,新知识的融合(陈汇才,2009)[11]。


  (三)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


  回顾高校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高等教育在某些程度上取得一定的成果,比如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数量的增加,如何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面向社会,服务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新需求,对全新课程体系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实践性专业,加强毕业生实践的任务十分紧迫,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不容回避。


  1.强调课程设置上要“精益求精”


  有学者分析了当前国贸专业在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实训教学三个方面的不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从纵向结构上将持续三大板块论:公共教育课程板块,学科基础课程板块,专业课程板块组合模式,这三种板块的组合模式更改不易,而不断调整,优化,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基于第一板块的公共教育课程,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细化和整合,可达到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基于第二板块的学科基础课程,重点突出学校及学科的优势,基于第三板块的专业课程,在全新课程体系下面向学生扩大课程选择范围,利于课程的组合弹性的安排(俞毅,2009)[12]。


  2.强调教学模式“推陈出新”


  课程教学模式可定义为一套框架下的课程安排体系,具有稳定性和程序性,灵活性,变通性稍差。改革的基本理念,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改革的目的之一突出教学模式的结构性和可塑性。以服务学生、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课堂应摆脱“填鸭式”教学,课堂活跃性和学生积极配合度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重要尺码,而提高参与度与满意度,打破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主动探究新领域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就是“推陈出新”,可以通过课程案例教学、校内实验室模拟仿真教学、校外实训体验教学等方式实现(秦声,2012)[13]。


  三、实训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国贸专业的开展已经有20多年的进程,对外贸易从数量到规模,从点到面,由浅入深,不断深化。我国高等院校在实训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院校从本专业的情况出发建立实训基地,使得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能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国际贸易实物,外贸单证业务,外贸函电知识提升谈判能力,英语运用能力,实战能力。不可否认实训教学改革的好坏是衡量高等教育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当前国际化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必须要以输送合格的适应外贸需求的人才为目标,高校输送的人才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实践,达到培养实践性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使其能够切实符合当前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针对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我国学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教学方法改革方面


  有学者研究了应用型本科技术院校国贸专业在教育管理模式,教师队伍素质,教学实训设备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科学的知识,先进的观念来武装学生,实现策略与应用服务立体化的改革等方面的建议。“创造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是应用型本科技术型大学所强调的重点。以小组为单位,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实习平台,实现课堂、网络教学一体化(黄林,2012)[14]。基于以上方面分析协调校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而教育“合力”形成的教育连续性和一致性对学生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实践教学中的课堂案例教学对教师外贸业务,外贸实践经验有着十分高的要求,教师掌握案例教学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能力尤其重要,可全方位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举行国际(商务案例、电子模拟)教学、情景沙龙实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训项目活动的讨论,活跃,严谨,敏捷,新颖的思维利于教学计划的制定,通过向行业资生人士了解专业信息可到达新思维触碰的教学效果,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中扮演者探发者,组织者和督促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在实训上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点积极做出解答,包括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进行引导,倡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在学习、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难点。灵活的教学手段,能切实保障教学效果,而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抓的好与坏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这一问题不容小觑。


  (二)教学体系改革方面


  结合我国高校国贸专业发展的历程,及市场环境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探索一条新型国贸专业改革方案势在必行。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改革方面,需要明确定位实训教学的所要达到的高度,要优化实践训练课程体系、要加强创业孵化实验、课程单元、综合模拟实训、要开展职业技能实践活动可提高实训教学的操作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刘艳,2012)[15]。另一位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国贸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改革不仅要学生的对理论概念的消化和基本技能的实操,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实训教学环强节的建设,针对在教学环节出现的软硬件跟进不足,学生吸收度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分层次合理的实训课程体系、改进实训内容,立足实训课程内涵建设、建立多样化的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议。其中,实训课程体系分成(基础、综合、职业、和现场)四个方面的实训。基础实训,着重强调理论专业基本知识的规律、流程操作和技能的培养训练,为此应开设相应的基础实训课程。综合性实训即综合运用外贸理论知识,让学生置身于仿真商务环境中,熟悉各种外贸进出口环节和程序。职业实训环节的目的在于市场激烈就业需求下处于有利地位,建立职业资格认证系统是学生毕业就职的“现场券”。现场实训可理解为实习三环节,目的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操作可熟悉一些外贸业务活动,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可彌补劳资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单胜江等,2008)[16]。


  (三)教学模式改革方面


  通过对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模式进行研究,有学者先分析了专业实训教学的难点,然后针对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指出在跨境电商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通过“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将来的成长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刘秀玲等,2008)[17]。


  所谓的任务驱动主要指在自主探讨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下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则以任务为课堂的中心,展开学习和探讨,通过真实的场景模拟以及企业项目,在实训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平时学习的专业知识不断融入到实践当中。案例教学的方法可使教学课堂生动活泼,作为任务驱动的引子,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一方面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作为引导作用的学习平台,应该大力提倡。有研究者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外贸实习难度大,企业接受实习生数量有限,外贸公司对应聘者条件严苛,而提出转变教学模式“由学生走出去”到“企业走进来”(韩常青,2011)[18]。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改革将学生“走出去”分散实习的传统模式改为企业“走进来”集中实习的新型模式,具有时代特点和实效性。而达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目的需要政府的鼓励,企业的配合,学校积极推动。


  四、总结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关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本文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归纳,分别从实践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实训教学改革三方面对普通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我国国内学者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关教学改革的研究发现,学者们针对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研究,或针对实践教学改革问题,或针对实训教学改革方面,在学者进行分析和论述的过程中大多从某一单一的角度分析特定方面的问题,在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市场下新颖,独到,有社会意义的思维研究成果却很稀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并非单一改革一方面就可以改变全局,它涉及到教学的很多方面,因此,从全局的角度掌握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设定明确的目标,将改革任务细化分类,结合实际,个个击破,是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点所在。通过系统的回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方法,本文希望能为相关学者从事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李裕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