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8-22
  • 阅读量60次
  • 评分0
  • 0
  • 0

  实验教学已经成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构建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效益性的原则,提出了“一个核心、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八个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刘战伟(1979-),男,河南许昌人,讲师,从事区域经济与技术创新研究。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经济管理类专业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专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大实验和实践环节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高校经费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索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已经成为经济管理学科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新的理念出发提出了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改革和建设的思路,构建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


  1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观念落后。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还保留着传统的教育观念,重理论、轻实践,把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从思想上不重视实验教学,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管理类专业许多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传统的依靠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另外,许多高校还存在实验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的情况,许多实验室都是从属于各个系、部、学院,导致各自为政,学校内部各实验室之间缺乏协作,导致实验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或者重复建设,部分实验课程甚至无法开展,这些弊端严重制约了高校实验教学效果,改革高校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创建一个资源共享,配置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新体制显得迫切需要。


  (2)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相对理工科专业而言,经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起步较晚,许多实验教学内容都是为了适应理论教学的需要逐步加入到教学计划中,知识点分散,彼此之间联系少,内容缺乏系统性,不同课程间的实验内容缺乏协调性,重复内容比较多,而且实验内容因循守旧,知识更新速度慢,多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内容少,这种状况造成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融为一体,经常出现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前后顺序颠倒,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理解,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3]。


  (3)实验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单一。虽然近年来许多高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也加大了经济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学建设的力度,但由于绝大多数实验课程都是由理论课程的老师兼任,受传统理论教学方法的影响,他们习惯于讲授法、问答法等传统教学方法,而没有考虑到实验教学自身的特点,所以很少进行教学方法创新,采用先进、灵活的现代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方法呆板,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4]。另外,在教学手段上单一,大多数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教学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不能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4)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薄弱。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师资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知识更新慢,队伍欠稳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软件更新速度快,很多高校很难配备专门的实验教师,很多都是由理论教学教师兼任,他们不愿意花费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验教学中,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十分重要,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和指导学生的实验,所以工作量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师驾驭实验教学能力不足,影响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效果[4-6]。


  2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原则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从学科专业的自身特点出发,遵循实验教学的客观规律。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环节应全面考虑,统一规划,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力求把“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融为一体,树立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思想,最终建立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学体系[7]。根据此目的,本文构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思想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服务”。“一条主线”是指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为主线,要不断改革和整合实验教学内容,研究各实验课程之间的关联,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多层次的实验教学结构。“两个服务”是指坚持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要面向企业和地方发展,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实验教学的中心,最终培养的人才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构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要按照“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要求,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立足于高校实际和专业培养目标,同时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自身的特点,遵循客观性、科学性[8]。因此,只有在取得专业实验课程深入调查分析的前提下,把握客观、真实的问题,找准定位,这是构建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出发点,也是评价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


  (2)系统性原则。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9]。因而,需要根据认识发展的规律,结合经济管理类各个专业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促进实验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整体统筹,合理确定两者之间的课时分配比例,同时保持各专业、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构建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的多层次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体系。


  (3)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要求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必须是对传统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依附于理论教学,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因而,高校要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拓展实验教学场所,建立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一体的实验教学运行模式,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4)效益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是指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与所付出的物质代价和精神代价的比率[11]。它是评价实验教学体系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不管构建什么样的实验教学体系,必须要达到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效应,其次是软硬件环境条件建设的经济效益,最后是对社会的示范辐射作用和引领作用,提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资源的社会效应。


  3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要坚持高起点,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总原则,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科学发展规划为依据,兼顾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以及各专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着力构建了“一个核心、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八个模块”兼顾基础技能培养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见图1)。


  图1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图1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下载原图


  (1)一个核心。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2)两个平台。(1)基础实验平台主要是针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它是整个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随时运用该平台的实验教学模块,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资源的有效利用。(2)个性发展实验平台主要是为学生开展实验创新活动服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实验条件,其特点是学生自主实验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在掌握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平台上的一些实验模块,例如社会实践和科技活动模块、科研创新模块、毕业论文设计模块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创业能力训练,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引导学生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12-14]。


  (3)三个层次。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特点,按照实验的类型和要求,将实验教学体系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1)基础性实验是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项目。目前主要包括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验证的方式来理解和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在实验中,学生通过联系各种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实战性训练,来巩固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2)综合性实验侧重训练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研究方法及工具分析、解决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综合性实验分为三个模块:课程综合实验模块、专业综合实验模块和跨专业实验模块。(3)创新性实验是在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验项目上要以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主。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尽量考虑与企业实际的结合。例如: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毕业论文的设计等都可以和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突出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提高他们把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的形式融入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4)八个模块。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体系具体可以分为八个模块的内容,即公共基础实验模块、专业基础实验模块、课程综合实验模块、专业综合实验模块、跨专业实验模块、实践科技活动模块、科研创新模块、论文设计模块。公共基础实验模块是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是共性的课程实验。例如:管理学实验、经济学实验、基础会计实验等,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实验模块重在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主要是针对于经管类专业各自的专业课程。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可以开设运用管理实验、市场调查与预测实验、商务谈判实验、广告策划实验等内容。课程综合实验模块是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基础性、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实验是根据学科、专业方向,安排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综合实验,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加系统化,目的是培养学生本专业方面综合运用能力。跨专业实验模块是打破传统的专业界限,面向整个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的实验课程,例如许多高校目前普遍开设的erp综合实训、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对抗实训等,目的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实践科技活动模块主要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例如:学科竞赛、专业实习、创业实践等。科研创新模块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包括学生科研立项、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等。论文设计模块是根据专业培养的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检验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的重要的标准,因此要鼓励学生创新实践,鼓励学生选择实践性研究论题。


  4结语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工作是一项崭新的、富于挑战性的跨知识点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其教学体系的构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实验教学体系。因此,正确认识其自身的特点,在构建时,要根据学校的定位和本专业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制度化,使实验教学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