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浏阳北乡“蕉溪话”中“唧[i33]”的用法分析

  • 投稿宇航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448次
  • 评分4
  • 58
  • 0

陈 丹

摘 要:“唧”[?i33]在浏阳方言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口语色彩很浓。本文总结了浏阳北乡蕉溪话中“唧”作为构词语素、类词缀和表达小称意义的主要用法。“唧”可以代替现代汉语中的“儿化音”还可以作为副词词尾,相当于“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唧” 小称 用法

一、引言

浏阳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赣边境,东接江西铜鼓、万载、宜春等县,西近长沙,南靠醴陵,北邻平江。浏阳境内多山,按地域划分为东部、西部、南部和北部,当地人称之为东南西北四个乡,方言分布情况比较复杂,每个乡内部之间还有“八里不同音”的说法,本文所分析的蕉溪话属于浏阳市北乡话。普通话中没有与“唧”对应的词汇,“唧”的口语色彩很浓,地方特色鲜明,在蕉溪话中的用法比较普遍。此外,“唧”在湖南的涟源方言、湘乡方言、杨家滩方言和株洲方言中的“卿”尾(或“叽”尾)中主要是作语气词,没有浏阳方言中的“唧”用法丰富。

二、“唧”的用法

目前关于浏阳方言中“唧”的用法研究不多,夏剑钦(1998)在《浏阳方言研究》中对浏阳方言里的“卿”分布有过简略的介绍①,盛新华、罗晶(2008)在《浏阳方言中“形容词+唧”的基本格式和句法语义功能》讨论了“形容词+唧”的主要用法。本文仅从结构和语义功能方面对蕉溪话中“唧”的用法进行探讨。

(一)“唧”作为构词语素

1.“亲属称谓语素+唧”

从构词成分上讲,“唧”作为构词语素和前面的亲属称谓语素一起构成称谓名词,意义相同。“唧”相当于“类后缀”,使单音节双音节化,不可去掉。如:

1)“叔唧”[??u55?i44](叔叔)“婶唧”[??n24?i44](婶婶)“姑唧”[ku33?i44](姑姑)“舅唧”[?‘iou11?i44](舅舅),其中“叔”“婶”“舅”“姑”在书面语中都可以作为称谓词单独使用,但在浏阳蕉溪话中不作为词语单独使用,只有和“唧”一起使单音节双音节化,才能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叔叔”“婶婶”“舅舅”“姑姑”,“唧”作为构词语素和亲属称谓词素意义相同,没有产生附加语法意义。

2)“姨唧”(姨妈、阿姨)“姐唧”[?ia55?i44](姐)“公唧”[k?n33?i44](爷爷)“娭唧”[?ai44?i44](奶奶)“□唧”[?ɑ?33?i44](大伯的老婆)“□唧”[bu?24?i44](二伯的老婆)。“姨”“姐”在蕉溪话中可以单独使用,用来称呼长辈和姐妹。“公”“婆”在现代汉语书面语和浏阳话中单独使用都不表示“爷爷”“奶奶”的意思,“公公”“婆婆”这类重叠词可以表示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蕉溪话中“公公”[k?n33 k?n0]“公唧”都表示称呼老年人或长辈“爷爷”,“婆婆”可以称呼奶奶却不是“婆唧”而是“娭唧”[?ai44?i44]或“□□”[ao11pu0]。现代汉语中没有“娭”“□”[?ɑ?33]“□”[bu?24],前两者都是前鼻音做声母,“□”[?ɑ?33]“□”[ b u ? 2 4 ]只有浏阳蕉溪话中存在,都不可以单独使用,“娭”不可以重叠,但是“□”[?ɑ?33]“□”[bu?24]可以重叠。如:

(1)“□□”[?ɑ?33?ɑ?0](大伯的老婆),相当于“□唧”[?ɑ?33?i44]。

(2)“□□”[bu?24bu?0](二伯的老婆),相当于“□唧”[bu?24?i44]。

3) 值得注意的是, “唧” 不可以和“ 爸”“ 妈”“哥”“弟”“妹”这4个语素搭配构成“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和“妹妹”的词义,但是可以加前缀“老”构成“老弟唧”“老妹唧”,分别表示“弟弟”“妹妹”义。“唧”类似于后缀的成分,和亲属称谓语素一起构成亲属称谓词,可以脱落。与前两类相比,“唧”的语义已经开始虚化。这两个词脱离前缀,“弟唧”不成立,“妹唧”成立且表示“女孩”义。这可能是受现代汉语的影响。蕉溪话中,“爸”“妈”“哥”可以单独成词,或着与前缀“老”一起构成派生词“老爸”“老妈”“老哥”“老弟”“老妹”。

2.“指示代词+唧”

“已[i24]唧”“咯[kuo11]唧”“□[xai11]唧”表示“这里”“那里”“哪里”,“唧”附着在指示代词后面构成表示方位的名词,相当于“里”,不可以去掉。

从构词成分上讲,蕉溪话上述两类词语中“唧”作为构词语素,单音节双音节化,满足了音节上的需要,不可去掉。“唧”的语义还没有完全虚化,或多或少还和前面的语素有一些联系。

(二)“唧”的小称形式

关于小称的含义,曹志耘(200 1)认为是汉语方言中类似北京话儿话的语言现象,小称的基本功能是“指小” , 并衍生出“ 喜爱、亲昵、戏谑” 等功能; 沈明(2003)指出,“小称简言之就是表小指爱”。苏俊波(2009)进一步指出,小称是汉语方言中运用语法手段或形式标记对相对较小或少量的事物的指称,附带有喜爱、藐视等感情色彩。下面讨论一下“唧”的小称形式。

1.“人称词+唧”

“唧”加在人称名词后面表示一类人,表达亲切、怜爱、同情的感情色彩,可去掉。如“老人唧”“病人唧”“细人唧”(小孩)、“妹子唧”(女孩)、“伢子唧”(男孩)、“老人家唧”(老人)、“婆婆唧或婆婆子唧”(老婆婆)、“老子唧”(老爷爷)。

2.“性别词汇或动物名词+崽+唧”

“唧”加在性别词汇后面表示一类人,如“细伢崽唧”(小男孩)、“细妹崽唧”(小女孩),还以加在小动物后面,如“细猪崽唧”“细羊崽唧”“细狗崽唧”“细兔崽唧”“细猫崽唧”,“唧”和“崽”用于名词后面,通常用于儿童视角,表示人或动物的幼子还表达对其的亲昵、喜爱之情。“唧”不可以单独成词,“崽”可以。“崽”和“崽唧”都可以加在名词后面,且能够互换,用来表示站在儿童的视角指认事物:“胖子崽”“桌子崽”“电视机崽唧”“苹果崽唧”等,去掉“唧”不影响原义,这个结构主要区分类别、表达小以及喜爱之情。

3.“数量词+唧”

1)“数词+量词+唧”。如“一隻唧”(一只)、“一盒唧”(一盒)、“两条唧”(两条),表短时间的数量词“几秒唧”“一时唧”“个把小时唧”等。

2)“数量词重叠+唧”。例如:

( 3) 把肉切成一片一片唧咯( 把肉切成一片一片的)。

(4)苹果两隻两隻唧装(苹果两只两只地装)。

这个结构在数词为“一”时,表示每一,可以演变为“一+量词重叠+唧”和“量词重叠+唧”的形式,“一”逐渐脱落,意义不变。如每只用“一隻一隻唧”/“一隻隻唧”/“隻隻唧”表示,这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例如:

(5)已[i24]箱苹果一扎(一)扎唧尽是红咯(这箱苹果个个都是红的)。

(6)已[i24]箱苹果扎扎唧尽是红咯(这箱苹果个个都是红的)

蕉溪话中“数量词重叠+唧”这个用法也可以和表示频率的词一起使用。如“一隻一隻唧一下[xa11]”(一次一只)、“三个三个唧一回”(一次三个)。数量词结构中的“唧”去掉并不影响词义,重叠形式本身也是一种小称手段,由“重叠量词+唧”构成的小称形式,用以标记数量相对小量或次量相对少量的事物。

3)“点[ti?n55]+唧+形容词”这个结构中的“点唧”后面加单音节形容词或部分双音节形容词,“点唧红”(一点点红)、“点唧辣人”(一点点辣)、“点唧”(一点点难受),“点唧”表示“一点点……”,表微量,小量。这个结构的“点唧”也可替换成“点诶[?ai44]唧”或“点点唧”,都表示“极少量”。“唧”可以去掉,不影响词义。

蕉溪话中没有现代汉语中的儿化音,单音节或多音节词根儿化表小称在西南各地方言中很常见(苏俊波,2 0 0 9 ) 。蕉溪话在表示小量的时候一般用“ 唧” 代替“儿”附着在词尾,表示主观上的时间短、次数少,往往带有亲昵、喜爱等感情色彩。例如“一下②[i44?i?11]唧”(一会儿)等。现代汉语中的“等一下儿”在蕉溪话中是“等(一)下唧”。例如:我还等(一)下唧就来(我还等一会儿就来)。

4.“动词+唧”

“唧”附着在动词后面,相当于动词的重叠形式。如“打唧他”(打打他)、“吃唧苹果”(吃吃苹果)等。重叠是汉语方言中一种重要的小称手段,在西部官话、北部吴语中多有体现(沈明,2003),蕉溪话中也是如此。

5.“形容词+唧”

1)“重叠形容词+唧”与“形容词偏正短语AB+唧”。如“红红唧”“胖胖唧”“酸酸唧”和“津甜唧”“墨黑唧”“雪白唧”。“唧”不能单独直接加在单音节形容词后面,如“*红唧”“*胖唧”“*酸唧”,但可以搭配副词构成“蛮(很)+形容词A或AB+唧”“几+形容词A或AB+唧”与“好+形容词A或AB+唧”。这三类都是由副词修饰单音节或双音节形容词,在浏阳方言中很普遍,通常可以互换。如“蛮红唧”(很红)、“蛮有味唧”(很有趣)、“几红唧”(很红,极红)、“几有味唧”“好红唧”“好有味唧”等,“唧”相当于结构助词“的”,表达喜爱、满意的感情色彩。副词前面还可以加“确实”“硬是(有)”,表示对所描述的情况的肯定与确认。这个结果后面能加“啊”“咯”“啦”等语气词。如:

(7)已隻苹果确实几红唧呀。(这个苹果确实很红)

(8)已隻苹果硬是有蛮红唧。(这个苹果的确很红)

(9)今日好烦躁唧咯。(今天特别烦躁)

2)“形容词ABB+唧”与“形容词AABB或ABAB或A不BC+唧”。如“硬梆梆唧”“香喷喷唧”“绿油油唧”“墨黑墨黑唧”“津甜津甜唧”“雪白雪白唧”“黑不隆冬唧”(漆黑)、“酸不溜秋唧”等。

“形容词+唧”用于“S+V”句型,补充说明主语的特征,“唧”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同时表达了喜爱、亲密等感情色彩。例如:

(10)已隻伢崽胖胖唧。(这个小男孩胖胖的。)

(11)已隻梨津甜唧。(这个梨子甜甜的。)

6.“副词+唧”

朱德熙(1961)认为,“的l”作为副词词尾,出现在部分双音节副词词干(忽然、格外、渐渐)之后构成副词,整个结构是副词性的。”③在夏剑钦《浏阳方言研究》中所收录的71个副词中,所有能加“唧”的都是双音节副词,单音节副词都不可以直接加“唧”,如“*总唧”“*莫唧”“*怕唧”的说法。通过考察,蕉溪话中没有发现单音节副词加“唧”的情况,浏阳蕉溪话的“唧”能附加在一部分副词后作结构助词,整个结构可修饰动词。如:“总是[???24?i44]唧”(总是)、“突然[t‘ou33y?n55]唧”(突然)、“偷偷[t‘ei33t‘ei33]唧”(偷偷)、“偏偏[p‘i?n33p‘i?n33]唧”(偏偏)等。

此外, “ 唧” 还能附着在时间副词后面, 如“ 已(隻)时[ i24t?a44?i55]唧”(这时候)、“咯(隻)时[kuo11t?a44?i55]唧”(那时候)、“□隻时[xai11 t?a44?i55]唧”(什么时候)、几时[?i24?i55]唧”(什么时候),还有“今年唧”“去年唧”“昨日唧”等。

三、结语

本文以浏阳北乡蕉溪话为代表,分析了“唧”的用法和语义功能。“唧”在浏阳话中是普遍的语言现象,“唧”也可以和少数构词语素一起,构成称谓词汇和几个方向名词,在这些结构中的“唧”有实际语义;也可以表示小称意义,主要是主观上的指小表爱;“唧”还可以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可以用在名词、形容词、量词、副词、代词后面构成相关格式。

注释:

?主要参考夏剑钦《浏阳南乡方言记略》,方言,1983年第1期,第48页,阴平[33]刚丁初商夫诗;阳平[55]陈寒牛文符题;上声[24]古好武老府纸;去声[11]倍妇汉试岸附;入声[44]急各木白服直。

?“一下”既表示“(一)会儿”“一下子”,还表示“一次”,根据搭配的动词或具体语境而定。

?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二卷,《说“的”》,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56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贝先明,石锋.方言的接触影响在元音格局中的表现——以长沙,萍乡,浏阳方言为例[J].南开语言学刊,2008,(1):33~37.

[2]曹志耘.南部吴语的小称[J].语言研究,2001,(3).

[3]黄莺.湖南浏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比较[J].语文学刊,2012,(12):29~30.

[4]苏俊波.丹东方言的小称[J].汉语学报,2009,(4):56~57.

[5]沈明.山西方言的小称[J].方言,2003,(4).

[6]盛新华,罗晶.浏阳方言中“形容词+唧”的基本格式及句法语义功能[ J ] .湘潭: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9~143.

[7]夏剑钦.浏阳南乡方言记略[J].方言,1983,(1):47~58.

[8]夏剑钦.浏阳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4,17,31.

[9]朱德熙.说“的”[A].朱德熙文集(第二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6.

(陈丹 广东广州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5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