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认知视角下英汉“耳”的词义对比研究

  • 投稿FLax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488次
  • 评分4
  • 65
  • 0

摘 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以词典和语料库为依据,考察英汉“耳”的多义性,力图对此作出认知方面的阐释。研究发现,英汉“耳”的本义和引申义大同小异。相同点:有相同原型词义,词义引申到个人域、事物域、社会域,包括喻形状、教训、听力灵敏度、注意力、刺探消息的人、关系、好的事物、态度、行为、情感状态。不同点:英语“耳”喻小栏目、电台、不好的事物、缺乏经验、程度深;汉语“耳”喻年龄、环境、熟悉度、影响。英汉“耳”多义性主要由隐喻投射形成,小部分为转喻和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原则性多义网络图更好地展示了英汉“耳”的多义性,将拓展英汉民族对“耳”的认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认知 “耳” 词义 对比

一、引言

古今中外,人们本着“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则,以自身的经验为基础来认识客观世界。“耳”是人体重要的听觉器官,其重要性和凸显性不容忽视。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词典和语料库为依据,考察英汉“耳”的多义性,阐释造成英汉“耳”多义性的认知动因,并绘出“耳”的原则性多义网络模型,这将拓展英汉民族对“耳”的本义和引申义的认识。

二、理论回顾

隐喻和转喻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认知方式。Lakoff &Johnson(1980:5)认为:“隐喻的本质是指借它类事物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从始源域向目标域投射。”王文斌(2007:229)认为,隐喻是人类运用联想或想象,依据心理空间之间的相似性,将彼心理空间映射到此心理空间。赵艳芳(2000:115~116)认为,转喻是一个凸显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Ungerer & Schmid(2008:129~131)认为转喻是利用事物之间的邻近性,是同一认知模式中的投射,用一个范畴来代替另一个范畴。Lakoff(1987)开创了认知词义学,提出了辐射型范畴理论,即范畴的成员是一组相互关联并具有典型效应的词义,这些词义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辐射型结构,而中心是原型词义。Tyler&Evans(2001、2003)提出了原则性多义网络模型。贾冬梅、蓝纯(2010)对“water”与“水”的认知词义进行了对比,绘出了英汉“水”的词义拓展网络。

鉴于此,本文考察英汉“耳”的本义和引申义,并绘出“耳”的多义网络模型。语料来自以下六部词典:《英汉大词典》(1989)、《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1998)、《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010)、《辞海》(2000)、《现代汉语词典》(2002)、《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2002)。例句来自以上六大词典、COHA、BNC、CCL。

三、英汉“耳”的原型词义

人类相同的身体结构决定英汉语言中有相同或相似的表达。英语“ear”和汉语“耳”在词典中有相同的原型词义,都表示听觉器官。如:

(1)a.“Please go with me,”he said into her ear.

b.耳闻目睹

四、英汉“耳”的词义对比

(一)词义相同之处

第一,喻形状相似之物。英汉语言中“耳”都可喻形似耳朵之物。英语中的“ear”可喻穗、耳子,如例(2)a,汉语中有银耳、耳杯,如例(2)b。

(2)a.The ears of corn would then mature at approximately the same time.

b.在北魏的墓葬里边发现有这种银的耳杯。

第二,喻教训。“耳”是身体的一部分,当发生冲突时,耳成了发泄对象,英语中常用“get a thick ear”,表示“打耳光”,如例(3)a。汉语中有“耳光”,如例(3)b。

(3)a.I’ll give you a thick ear if you pull the dog’s tail again!

b.车长一怒之下,狠狠打了他一记耳光。

第三,耳是重要的听觉器官,喻指听力的灵敏度、辨音能力。英语有“have good ears”,如例(4)a。汉语中有“耳聪目明”,如例(4)b;表示听力不好有“耳背”,如例(4)c。

(4)a.There is no need to shout;we have good ears.

b.今年76岁的李庄,身体还好,耳聪目明,能写能看。

c.我大概耳背了,实在听不明白。

第四,人们如果想要了解外界的事物,就会用“耳”去听,可喻指注意力集中程度。

人们感兴趣时,喻指注意力集中地听,英语中有“be all ears”,如(5)a。汉语中有“洗耳恭听”等,如(5)b。

(5)a.Tell us what happened;we are all ears!

b.他的报告令外国人洗耳恭听,佩服万分。

当注意力分散,缺乏兴趣时,英语中有“turn a deaf ear”,如(6)a。汉语中,喻指注意力不集中,有“耳旁风”等,如(6)b。

(6)a.Turn a deaf ear,look the other way.

b.可菲利普只是把他的话当作耳旁风。

第五,喻指刺探消息的人。用“耳”探寻消息、情报,产生转喻,用“耳”代“人”,部分代替整体。英语中有“eyes and ears”,如(7)a。汉语中有“耳目”,如(7)b。

(7)a.Shoppers are urged today to act as the´ eyes and ears’of the police.

b.但因近旁耳目众多,不便再细问。

第六,比喻关系密切。“耳”的主要功能是听,可指朋友、爱人的甜蜜诉说。英语中有“have a word in sb’s ear”,如(8)a。关系密切,一方对另一方所说的话会产生效果,隐喻进一步投射,有“have sb’s ear”,如(8)b。英语中,喻指关系密切时,有时含贬义,“tickle sb’s ears”,还可指阿谀某人。汉语中,用“耳”比喻亲密无间,如“耳鬓厮磨”形容亲密相处,如(8)c。

(8)a.I just might have a word in her ear.

b.He had the ear of the monarch.

c.两小无猜,一定是“耳鬓厮磨”,亲密无间。

第七,“耳”可听见好的音乐、消息。英语中有“easy on the ear”,如(9)a。汉语中用“耳福”指听到美好音乐等的福分,如(9)b。

(9)a.The soft voice was easy on the ear.

b.歌曲悦耳动听,让我们大饱了耳福。

第八,喻态度。人们用“耳”听了之后,会发表看法,英语中有“fall on deaf ears”,如(10)a。汉语中用“耳朵软”喻没有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用“耳食”喻指听到传闻不加审察就信以为真,如(10)b。

(10)a.The proposal appears to have fallen on deaf ears.

b.我们这些当领导的决不能够耳朵软,听到风,就是雨。

第九,喻行为。听了之后,会采取不同的行动,“play it by ear”表“即时应付”,如(11)a。用“up to one’s ears in”,喻陷入麻烦,如(11)b。还可喻偷听,如“walls have ears”,用“耳”代“人”,用了转喻,整体通过隐喻投射,喻指偷听这一行为。汉语中有“隔墙有耳”,如(11)c。

(11)a.All I could do was play it by ear.

b.I’m up to my ears in work.

c.我知道你是个很谨慎的人,也知道隔墙有耳,不该说的话,你也不会说的。

第十,喻情绪状态。人们用“耳朵”听,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指生气的情绪,有“on one’s ears”,如(12)a。汉语中有“耳目一新”,喻指新鲜感,如(12)b。

(12)a.His insults put me on my ear.

b.巴西舞者在桑巴音乐中跳起芭蕾,更让在场的观众耳目一新。

(二)词义不同之处

英汉民族因生活习惯、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看待事物角度的不同,基于自身“耳”而产生的概念隐喻具有差异性,便使英汉语“耳”具有不同的词义。

1. 英语“ear”

第一,英美国家的报纸两端有一些小栏目,“ear”由于分布于两端而喻指在报纸左右侧刊登天气预报或广告的小栏目。

第二,人们喜欢听广播电台,“ear”隐喻成美国俚语中的民用频道电台。

第三,比喻不受欢迎的事物。汉语中的“猪”容易使人联想到“贪婪、肮脏”等,“ear”与其连用,就有消极之意。英语中的“a sow’s ear”指劣质的东西,如:

(13)Mr Patten will do his best to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

第四,喻缺乏经验。胎生动物刚出生时,浑身是湿的,等干了之后,耳朵背后还是湿的。英语中常用“wet behind the ears”比喻人缺乏经验。如:

(14)I was,to put it mildly,wet behind the ears,politically.

第五,比喻程度深。用“to the ears”喻指极度深,如:

(15)He was stuffed to the ears and needed nothing so much as a nap.

2. 汉语“耳”

第一,喻年龄。汉语中常用“耳顺”喻六十岁。

(16)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二,喻环境。环境安静,“耳”边不会嘈杂,常用“耳根清净”喻指环境安静。

(17)老夫人从此退场,我们也就可以耳根清净。

第三,喻影响。听到的事情能改变人的看法,对人具有影响,常用“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18)雷蕾从小耳濡目染,萦绕在她生活空间的全是世界名曲的旋律。

第四,喻熟悉度。用“耳生”喻指生疏,如(19)a,“耳熟能详”喻指熟悉,如(19)a。

(19)a.这个声音耳生得很,又好象是个日本人在笨笨呵呵地说中国话。

b.“五年计划”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政治经济名词。

五、讨论和认知阐释

第一,隐喻和转喻是认识英汉“耳”多义性的重要方式。隐喻是基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转喻是利用事物之间的邻近性。Goossens(1990)提出了“隐转喻”这一概念,并分为两类,一是“来自转喻的隐喻”,二是“含转喻的隐喻/含隐喻的转喻”。Radden(2000)认为存在“隐转喻”连续体,属于转喻与隐喻的互动现象。Barnden(2010)认为隐喻和转喻相互作用,存在接口。英汉“耳”词义变化及拓展以隐喻为主,转喻为辅。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耳”的原型义中,英语“ear”偶具转喻功能;第二,某些隐喻投射,以转喻为基础,如“偷听”这一行为,首先用“耳”指代“人”,用了转喻,整体通过隐喻投射,喻指“偷听”这一行为。

英汉“耳”多义性原因以隐喻为主,其投射分为事物域、社会域、个人域。事物域共7个:喻形状相似之物,好事物,在报纸左右小栏目,电台,不好的事物,程度深,环境;社会域2个:喻教训,关系;个人域共10个:喻听力的灵敏度,注意力集中度,刺探消息的人,态度,行为,情感状态,缺乏经验,年龄,熟悉度,影响。形成如下级阶:个人域>事物域>社会域。这是因为由于“耳”是人类重要的听觉器官,人们先从个人出发,强调“耳”的功能,再由“耳”的形状认知其他事物,最后才投射到复杂的社会关系。

第二,在隐喻和转喻认知方式下,英汉“耳”的词义异同并存。共性:第一,英汉“耳”有相同的原型词义,反映了英汉民族生理构造的趋同性。第二,英汉“耳”的引申义有共性:喻形状相似之物,喻教训,喻听力的灵敏度、辨音能力、欣赏音乐的能力,喻注意力集中程度,喻指刺探消息的人,喻关系密切(不和),喻好事物,喻态度,喻行为,喻情感状态。基于不同的文化地理及观察事物的角度,英汉“耳”的引申义有差异:英语“耳”喻报纸左右小栏目,喻电台,喻不好的事物,喻缺乏经验,喻程度深;汉语“耳”喻年龄,喻环境,喻熟悉度,喻影响。

第三,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英汉“耳”的多义性,绘出了英汉“耳”的原则性多义网络图,如图2。实线箭头(细)、虚线箭头、粗线箭头分别指英语、汉语及英汉共有的“耳”的词义引申。图2显示,英汉“耳”每个引申义的产生都与其原型词义相关,说明英汉“耳”的认知出发点相同。同样,英汉“耳”都可投射到个人域、事物域和社会域。从图2可以看出,粗线最多,说明英汉“耳”的引申,共性多于个性。第一,英语“耳”的引申义演变趋势为:从“耳”本义出发,投射到个人域、事物域和社会域。个人域中,由于“耳”的听觉功能,通过联想,“耳”喻指听力的灵敏度、辨音能力、欣赏音乐的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此外,根据人一出生耳背后就有水的现象,词义引申为“没有经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可影响人的行为。事物域中,以“耳”这一实物为基础,联想到相似事物,如“器物两旁的耳子”,再引申为报纸左右小栏目;水漫到耳朵极度危险,有了“程度深”这一引申义;“耳”可听到不同的声音,还可指“耳”边没有声音的环境,以及联想到播放声音的工具,即电台,如图2所示。社会域中,打某人“耳朵”想到“揍人”的引申义;“耳边私语”是甜蜜诉说,也可指讥讽,引申为关系密切。第二,汉语“耳”的词义引申趋势和英语一样,首先从“耳”的本义出发,分别投射到个人域、事物域和社会域。个人域中,由“耳”的功能投射到注意力、灵敏度,以及人在六十岁时,不会受轻易身边之事干扰,喻指年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对人影响不同,进一步投射到情感状态、态度、行为、熟悉度。事物域中,“耳”的形状联想到银耳;“耳”听到好的声音,以及人们总是需要安静的环境进行思考、休息,产生了一系列引申义。社会域中,“打耳光”喻“教训”,“耳鬓厮磨”喻关系密切。由此可见,运用多义词的词义网络、词义的分解和表征更接近于人类的言语行为,能更有效地触发语言学习者对词汇概念的认知图式,进而能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和使用多义词。

六、结语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以词典和语料库为依据,考察英汉“耳”的多义性,力图对此作出认知上的阐释。研究发现,英汉“耳”本义和引申义大同小异。共性:有相同原型词义,词义引申到个人域、事物域、社会域,包括喻形状、教训、听力灵敏度等、注意力、刺探消息的人、关系、好的事物、态度、行为、情感状态。个性:英语“耳”喻小栏目、电台、不好的事物、缺乏经验、程度深;汉语“耳”喻年龄、环境、熟悉度、影响。英汉“耳”多义性主要由隐喻投射形成,小部分为转喻和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原则性多义网络图更好地展示了英汉“耳”的多义性,将拓展英汉民族对“耳”的认识。限于篇幅,其他内容将另文详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Barnden,J.Metaphor and metonymy:Making their connections more slippery[J].CognitiveLinguistics,2010,(1):1~34.

[2]Goossens,L.Metaphtonymy:The interaction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expressions for linguistic ac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0,(1):323~340.

[3]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Lakoff,G. 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5]Radden,G.How metonymic are metaphors[A].A.Barcelona.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C].Berlin/New York: Moulton de Gruyter,2000:93~108.

[6]Tyler,A.&V.Evans.The Semantic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Spatial Scenes,Embodied Meaning and Cogn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7]艾迪生·维斯里·朗文出版公司辞典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Z].朱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8]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9]霍恩比,李北达.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贾冬梅,蓝纯.“Water”与“水”的认知词义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3):28~35.

[11]陆谷孙.英汉大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12]吕叔湘.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3]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4]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1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姜祝青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