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出师表》的研究综述与教学建议

  • 投稿离歌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1045次
  • 评分4
  • 49
  • 0

李 怡

摘 要:《出师表》的主题思想有以下说法:忠贞之情,忧国之心;报恩之义,伤时之情;修身养性,体现儒家思想;排除异己,成为又一个“曹操”;穷兵黩武,宣传愚忠的思想。它的艺术特色有:以情感人,不假修饰;直陈事理,语气委婉;整散错落,重章迭句;政治美文,启发今人。教学建议有:了解表文特点,掌握表达方式;讨论重点问题,适当创设情境;注重授导型教学,努力拓展思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出师表》 综述 主题 艺术 教学建议

诸葛亮是汉末三国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辅佐过刘备、刘禅两代君王。公元227年,刘备已逝,诸葛亮统帅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兴复汉室。但他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诫。所上之书正是著名的奏章《出师表》。奏章不但表现了蜀汉丞相拳拳的忠臣之心,也体现了他高超的写作技巧。《出师表》一直被初中语文教材收录,苏教版的语文书中《出师表》在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教版的语文书中《出师表》在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一、《出师表》主题思想的研究

诸葛亮的《出师表》内容丰富,言辞恳切动人,研究这篇奏章的学者很多,说法也不一,总体来看,对这篇散文主题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忠贞之情,忧国之心

很多人认为,《出师表》体现了诸葛亮对汉室与君王的耿耿忠心,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可贵思想。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多。

夏海在《为国尽忠 鞠躬尽力》一文中讲到:“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坚定地表达了为国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决心和情怀。”“《出师表》的核心是为国尽忠,忠心报国。”[1]《出师表》全文都在劝告刘禅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从而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其忠贞之情令人过目不忘。清代的金圣叹有批语曰:“看先生自云:‘临表涕泣’,夫伐魏即伐魏耳,何用涕泣为哉?正唯此日国事,实当危急存亡之际,而此日嗣主,方在醉生梦死之中。”因而,出师前就要“切切开导,勤勤叮咛,一回如严父,一回如慈妪。”[2]《出师表》的字里行间,处处可见贤相盼望后主发愤图强的忧国之心,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二)报恩之义,伤时之情

纪联昕老师在有关文章中提到,在《出师表》里,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的“三顾”之恩,怀念先帝,笔尖注满真情,“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诸葛亮对刘禅亦满腔忠诚,思想根基同样来自对刘备的感恩之情。”[3]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傅刚教授认为,课文有作者的伤时之情,与蜀汉所处的特殊时期有关,“此正诸葛亮所谓‘危急存亡之秋’之意。此绝非危言耸听,故于建兴三年南征毕,五年即谋北伐。或讥其无岁不征,不能闭关守险,君臣无事,是不知诸葛也,亦不知天下形势也。”[4]诸葛亮时年47岁,“内心非常焦虑,所以他明知益州疲弊,却又坚持北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5]纵观全文,的确真实体现了他对国事的忧虑勤勉之心。

(三)修身养性,体现儒家思想

有的学者主要是从儒家思想这方面来探究《出师表》主题的,认为它宣传了儒家的道德标准,即所谓的“俭以养德”“淡泊明志”,通过修身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出师表》所饱含的儒家思想是它成为‘至文’的最重要的原因。”[6]诸葛亮一生恪守臣礼,尽职尽责,忧国为君,说本文有儒家思想,不无道理。

(四)排除异己,成为又一个“曹操”

李君惠的文章《从<出师表>解读诸葛亮》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说法,认为丞相“不交权于刘禅;排除异己,建立自己掌控一切的势力范围,或许都是为了在北伐成功后来一番‘十命可受’,成为三国时期的又一个曹操(曹丕)、司马懿(司马炎)。”“诸葛亮的这些话,更像是一个上司在教训属下,哪里是一个臣子对皇帝说的话?”[7]这种观点虽然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但至多可备一说,似不符合作品原意,因为奏表的忠臣之心是明确的。

(五)穷兵黩武,宣传愚忠的思想

中国历史学教授胡觉照曾经上书教育部,要求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课本,主张以华歆的《止战疏》代之。他认为《出师表》透露出了一种不健康的“愚忠”思想以及“不科学的军事思想”,对没有完全辨别能力的初中生来讲,是有弊无利的,而《止战疏》正可弥补其缺陷。在胡教授看来,不宜提倡战争,而应当多讲“止战”;诸葛亮要求发动北伐战争,出自报恩心理,是与“愚忠”有关。

二、《出师表》艺术特色的研究

作为奏章,文字既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既非训斥的话语,又无卑下的语气,语言率真质朴,确是表文中的上品。艺术方面的研究观点分歧不大,可分成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以情感人,不假修饰

诸葛亮是法家,注重实事求是,所作文章与文人有别,诚如苏轼所说:“至《出师表》简而尽,直而不肆,大哉言乎!”[8]清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二人编选的《古文观止》也收录了此文:“篇中十三引先帝,勤勤恳恳,皆根极至诚之言,自是至文。”[9]现当代的文学家对《出师表》也不吝赞赏之词:“前后《出师表》,高瞻远瞩,文词质朴,情真意诚,丁宁周至,感动百代,成为名文。”[10]全文古朴真率,不假修饰,字字精当,而阐述也明白晓畅,文字简要,有古韵古风,可以说是章表中的一篇杰作。

(二)直陈事理,语气委婉

陈寿《蜀书·诸葛亮传论》中说:“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及得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11]有的教师也注意到了本文使用了多种论辩艺术,“作为一名忠臣,诸葛亮不仅直言敢谏,而且善于劝谏。《出师表》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除了‘亲贤远佞’的深刻内容外,还巧妙地将‘理、势、利、激、讽’等多种论辩手法融为一体,收到了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的双重艺术效果,成为章表写作的典范。”[12]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

(三)整散错落,重章迭句

骆秀文在《<出师表>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中讲道,此文“自始自终都是整句与散句结合使用,章节和谐,错落有致。”“其中‘诚宜开张圣听’与‘不宜妄自菲薄’从两个不同角度表明一个旨意。”“这样从两个方面阐明一个观点而句型结构有所不同,读来抑扬顿挫,有音乐之美感。”“表中还用重章迭句的表现手法。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与‘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等反复振荡,像警钟敲响,启人心智,睿人耳目,都能造成回环往复,余音绕梁的修辞效果。”[13]

整句和散句是中国文学中的两种句式,交替使用,能够韵律和谐,使文章起伏跌宕,达到紧缓自然、文气流畅的效果;而重章迭句的手法能够使文章如音乐乐章中不断出现的主旋律一样,抒情充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政治美文,启发今人

还有的学者从政治角度赏析《出师表》,认为无论从思想与艺术还是从资政实用的角度看这篇表文,都有很多值得为政者学习和借鉴的东西。李向林在《<出师表>的政治赏析》一文中提到:“诸葛亮在穷困时不怨天尤人,而是踏踏实实苦练内功。有了机会就珍惜机会,认真用好机会,所以好地解决了‘三穷’难题。这对我们为政者和即将从政的人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14]这种研究的角度能够做到古为今用,挖掘古代散文对我们今人的启示作用,思路是可取的。

三、《出师表》的教法建议

《出师表》被很多老师教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色。笔者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活动提出如下的建议:

(一)了解表文特点,掌握表达方式

作为九年级的学生,有必要了解古文中“表”这一文体的特点,“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学生知道这一点后就会懂得作者用情至深的原因。此外,要掌握本文以议论为主、兼以叙事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全文紧紧扣住“出师”二字,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具体内容是:文章第一部分(一至五段)重在议论,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六、七段),着重叙事,寓情于事;第三部分(八、九段)继续结合抒情展开。最后教师总结:本文以议论为主,抒情和叙事都因“议”而发,又反过来加强了“议”的份量。

(二)讨论重点问题,适当创设情境

通过读、背、悟、思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和他以身许国的赤胆忠心。教师除了进行古文的翻译讲解外,应以讨论为主,可提出与文章主旨有关的问题,如:亮“夙夜忧叹”的原因,“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作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如何理解诸葛亮的“忠”等。老师先明确三条建议分别为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其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再围绕这点,展开讨论。老师只是提出问题,从旁指点,学生通过讨论来解答问题,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更深刻。

运用创设情景法,通过对文本写作背景的梳理,尽可能地为学生还原作者当时的心境,让他们从对作者思想和创作背景的理解出发,来解读课文,体悟文中所展现出的爱国情怀,并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理解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和爱国之情,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志士仁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承担责任,完成使命。因此,这也是一堂人生价值教育课。

(三)注重授导型教学,努力拓展思维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下语文学习的一大特色,应该有机渗透于阅读教学过程之中。在学习本课时,应该结合文章信息丰富、思想深邃的特点,组织相关综合性的学习,合理地将语文学习发散到课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可联系大家熟悉的《隆中对》,在了解了三国历史和诸葛亮为人的前提下,建议比较两篇课文的内涵,拓展知识内涵。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有所感悟与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与作品鉴赏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出师表》是古代散文中表文的代表作,文字简要,情词恳切,感人至深,历来好评如潮。南宋大诗人陆游曾经在诗歌《感状》中赞叹“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所以清人吴楚才他们才将其收入《古文观止》。俗话说文如其人,《出师表》中表现的诸葛亮“自任以天下之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的爱国情怀的确让我们敬佩,同时,其高超的写作技巧也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论文指导教师:王菊艳)

注释:

[1]夏海:《为国尽忠 鞠躬尽力》,党建研究,2013年,第1期。

[2]张国光:《金圣叹批才子古文》,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2页。

[3]纪联昕:《就一个情字了得——谈<出师表>的品读教学》,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6期。

[4]傅刚:《古朴真率,忠义在肺腑流出——读诸葛亮<出师表>》,文史知识,2011年,第4期。

[5]张老师:《亦臣亦父 丹心一片照千古》,初中生世界,2014年,第3期。

[6]扬开飞:《<出师表>中的儒家思想探析》,作家杂志,2009年,第8期。

[7]李君惠:《从<出师表>解读诸葛亮》,文史杂志,2008年,第2期。

[8]王运熙:《苏轼散文精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272页。

[9]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10]孙犁:《秀露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191页。

[11]陈寿:《蜀书·诸葛亮传论》,太原: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30页。

[12]朱庆和:《从<出师表>看诸葛亮的论辩艺术》,教材初中刊,2004年,第12期。

[13]骆秀文:《<出师表>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2卷,第4期。

[14]李向林:《<出师表>的政治赏析》,松州学刊,2013年,第5期。

(李怡 江苏常熟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