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外汉语语篇教学中“我”的隐现问题

  • 投稿Crus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286次
  • 评分4
  • 35
  • 0

周 月

摘 要:本文基于北大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收集到的有关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语料,对外国留学生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的语篇偏误情况及其产生语篇偏误的原因进行细致地分析,并就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使用规律作了详细梳理,希望能够对汉语代词的篇章教学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篇教学 偏误分析 代词 “我”

一、引言

鲁健骥(1992):“外国人用中文说话、写作,常给人以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虽然他说的话里、写的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也许都是合乎语法的。”这反映出留学生对汉语篇章知识掌握不够。汉语教学中篇章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有关汉语语篇教学的研究开始兴起,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篇章的衔接连贯上。

汉语中的人称代词使用频率高,是篇章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代词在篇章中的偏误主要是由隐现问题引起的,由于使用条件不得当而说出生硬的句子来。本文从HSK动态语料库中第一人称代词的相关偏误入手,通过对偏误的分类考察,对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条件进行总结,明确隐现规律,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使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

二、本文偏误分析的前提

文中对找到的第一人称代词偏误语料做了一定的修改,使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修改偏误语料的原则是:在尽量不改变原文表达的基础上做尽可能少的改动,主要修改语料中的错字、别字和词语使用不当的情况。

在进行篇章分析时,我们以小句作为最小单位。本文把用逗号、句号、分号、问号等隔开的语段都算作小句,并用小写的英文字母标记先后顺序。

由于本文所分析的都是书面语料,结论也只适用于书面语。

三、偏误分析

下面我们将根据从HSK中查找到的有关留学生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的偏误语料,从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多余和使用缺失两个方面来分析,明确第一人称代词在篇章中的隐现条件。

(一)第一人称代词多余

1.主语多余

第一,同一话题链内,分句后面的主语多余。例如:

(1)a我在大学学习时,b我拼命学广告学,c我对这方面很熟悉,d因此可以获得公费留学资格去美国。

语段中共有四个小句,b、c两个小句加上主语“我”是对a中主语的复指,虽然整个句子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但却让人觉得生硬别扭。这主要是因为bc两个小句都是对a小句话题的陈述,a~c陈述的都是同一个话题,所以bc小句中的代词应该省去,这样整个语篇衔接就变得更加自然。

由此可见,同一话题链是零形式(代词省略)出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同一话题链内部的各小句在意义上联系紧密,因此代词应该承前省略。而新的话题链开始时,第一个小句通常用代词连接。

第二,有表示递进、转折关联词的小句,分句的主语多余。例如:

(2)a我不只做事有耐心,b我也学会了怎样去爱小朋友们,c我更懂得怎样去鼓励他们热爱自己的中华文化。

b、c中的代词虽然不会妨碍整个句子意义的表达,但是加上之后语篇显得不自然。这里最好去掉b、c中的人称代词,因为这里使用了关联词“不只……也……更”来连接,整个句子表示递进意义,前后比较紧密,所以b、c两个分句前最好不用代词,这样句意会显得更加连贯。

第三,插入语或句首状语等独立成分前,分句主语多余。例如:

(3)a我的论文范围是跟妇女形象和婚姻家庭观念有关的。b我用很长的时间考虑关于论文的题目,c我借这个机会,d我就选了《小二黑结婚》这篇小说。

(4)a在毕业的时候,b我也几次带我的外国朋友去玩,c所以我可以说,d在导游工作方面,e我有一点经验。

例句(3)“借这个机会”和例句(4)“可以说”是插入语,插入成分在句法上跟前面主语没有直接关系,一般独立地放置在句中,不用加代词。

2.定语多余

第一,具有特定关系的称谓前代词定语多余。例如:

(5)a我小时候,b[我]父亲已经死去了。c所以我对父亲的记忆不多。

(6)a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b是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的]老师。

由例句(5)(6)可以看出,在记叙一个与“我”有着某种特殊关系的人物(包括亲属、老师、朋友等)时,因为与第一人称代词主语的关系十分明显,不会引起歧义,所以一般使用零形式作主语,不用代词。

第二,与主语有领属关系的代词定语多余。例如:

(7)a吃完了饭我就回[我的]房间休息一下,b然后我就去洗衣服。c因为一个星期我才洗一次,d洗完了就回[我的]房间看电视。

例句(7)中第一人称代词作定语,由于“房间”与“我”的领属关系很明显,不用说也很清楚,所以可以省略。正如赵元任先生所说,汉语有“领属性代名词省略”的特点,领属性代词更强调对比的意味。

(二)第一人称代词缺失

1.第一人称代词作主语缺失

第一,位于不同话题链的各分句,分句主语缺失。

(8)a我看到贵公司在北京日报刊登的招聘启事。b为了更好发挥自己的力量,c[0]想到贵公司就业。d因此写这封信介绍本人的情况,e请求考虑招聘。

语段(8)中a分句属于一个话题链,陈述起因。b~e属于另一个话题链,说明写信的原因和结果。a分句与b~e分句处在不同的话题链中,所以c处的主语使用代词会更合乎表达。

第二,前面句子出现的指称词不只一个,后面分句主语缺失。

(9)a我叫……,b父亲是……,c母亲是……。d在高中毕业了以后,e[0]考入了北京外语学院英语系。f在学校里学得很认真,g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

这段话中abc分句中出现了“我”“父亲”“母亲”三个主语,e之前的主语省去可能引起句子歧义。因此,这里的第一人称代词不能省略。

第三,主谓结构作分句的宾语,宾语从句的主语缺失。

(10)……a所以我觉得[0]能当一个好导游,b但因为我妈让我当一位老师,c所以我不得不去北京师范大学。

虽然根据上下文我们知道[0]是表示“我”的意思,但是省略之后却让人觉得别扭。这主要是因为句子中主谓结构作宾语时,宾语从句的主语最好用代词而不用零形式。

第四,分句主语距离太远,后面分句主语缺失。

(11)a上小学以后我家搬到中国北方一个小城市,b通过了北京大学的入学考试,c我就在北大学了四年的经济学,d获得了良好的成绩,e而且寒假的时候[0]经常去工厂搞实习。

例句(2)中谈到在关联词连接的句子中,后面的分句主语通常使用零形式。结论似乎与本例句[0]中的偏误类型矛盾,其实不然,这主要是因为关联词连接的分句主语用零形式要受到分句距离的限制。如果两个分句主语距离太远,那么就要使用代词主语,否则就会造成前后意义联系相对松散。

第五,有歧义的分句或句子,主语缺失。

(12)……他曾经和我说过:“你的丈夫比[0]自己的儿子们可爱。”

(13)如果他们家离我家太远的话,[0]会受不了。

例句(12)(13)[0]处的第一人称代词不能省略,因为一旦省略就会产生歧义,造成语义指代不明。

2.第一人称代词作定语缺失

(14)有的时候讲自己的青年时代,有的时候讲外国的习惯、风俗,他说的内容总是很有意思。特别是神奇的外国故事引起了[0]很多想象。

(15)我想如果我想上美术系的话,我舅舅非常同意[0]意见。

(16)可能我觉得[0]心理有点儿问题,可是父母的压力,学校的压力非常大。

由这三个例句我们可以看出,动宾结构中宾语前的人称代词作定语通常不能省略,一旦缺失可能造成语义的指代不明,影响句意的完整和连贯。

四、第一人称代词的隐现条件

通过对留学生第一人称代词的语料进行偏误分析,我们发现第一人称代词的篇章偏误较多并且较复杂,不过还是可以对第一人称代词的隐现条件作出大致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话题链,即由前后分句或句子话题组成的语段。前后分句或句子话题一致表明它们处于同一话题链中。如果一个语段前后句子或者分句处于同一话题链中,后面句子或分句的主语更倾向于使用零形式而不是代词,这样整个语篇会显得更加自然连贯。如果篇章前后句子或分句处于不同的话题链中,那么后面分句的主语更倾向于用代词连接。

2.指称对象,即分句或句子前面的主语。如果整个语篇前后主语不同,那么一般不能省去代词,因为省去之后可能造成句子指代不明,从而引起歧义。如果整个语篇前后主语相同则趋向于省去后面的代词主语,使句子连接更加紧凑。

3.指称距离,即“指称表达式与所指对象之间的距离”。指称距离越近,前后语意的联系越紧密,主语则倾向于使用零形式;反之,指称距离远,主语则倾向于使用代词连接。用关联词连接的分句或句子,语意上联系紧密,那么后面的主语常常省去不说。而中间有插入语或者状语等的语篇,前后句子在语义和结构上联系松散,那么后面分句的代词常常不能省略。

总之,通过对第一人称代词的偏误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篇章中代词能不能省略,主要受整个语段各分句或句子前后语意的制约。话题链、指称对象和指称距离这些都跟篇章前后语意有关,各分句语意联系紧密往往趋向于用零形式连接;反之,语义联系松散则经常用代词连接。

五、结语

代词作为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其正确使用有利于语言篇章的连贯性,使整个语段更加自然流畅。但外国留学生不明白代词的使用条件,造成代词的滥用、误用,产生大量偏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有意识的练习,培养学生语感,加强学生对代词的认识和对篇章连贯性的理解,从而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高宁慧.留学生的代词偏误与代词在篇章中的使用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1996.

[3]彭小川.关于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的新思考[J].汉语学习,2004,(2).

[4]田然.近二十年汉语语篇研究评述[J].汉语学习,2005,(2).

[5]田然.对外汉语教学语篇语法[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

(周月 湖北武汉 武汉大学文学院 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