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三重境界

  • 投稿张永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50次
  • 评分4
  • 23
  • 0

编者按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都较强的学科,它基于计算,又归于计算,并借由计算实现学生的归纳、对比、联想等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从学生初学数学便应注重对其计算能力的培养。但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还有较大的差距,对此,教师应注重从改善自身的教学语言入手,通过具有趣味性、科学性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找准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启之有方,算之有法”。

本期以小学数学学科的计算教学为引,从教与学两方面,通过案例研究、实践调查及理论论述等方式,探究计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最终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共赢——教学效果的事半而功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刘 丹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小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特征,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提出了相应策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05-02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若能运用数学课堂语言艺术,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学习意义的认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不仅可以启发学生想象、联想、对比、分析、归纳、演绎,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自己的语言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如果教师缺乏教学语言艺术,将会导致小学生认知困难,使其学习兴趣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不仅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长远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富于启发、引导的语言是一节教学环节条理紧凑、引人入胜的好课的关键。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同时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重视课堂教学中语言的特点及应用。课堂教学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除了具备一般语言的共同性质外,还显示出与其它语言的明显区别,有其自身的特征。

一、科学性:教学语言艺术的基础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精炼、逻辑性以及专业性上,要求在语法上用词恰当、简洁明快、干净利索。”

1.用语准确。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是教学过程的关键,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准确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那些充当佐证的教材和数据,而这些是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小学课堂教学中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教师不仅要注意引用生活事例的准确性,而且要注意生活经验运用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准确性。

有些教师在讲解题目时,如果发现学生没有完全理解自己的话或是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就会这样启发学生:“只要同学们稍微深思一下,就会明白题目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在这句话中,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因为“稍微”和“深思”是相互矛盾的,而如果把“深思”改为“想”就准确了。

2.表达规范。教师课堂教学的规范,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要符合科学和事实。《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其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关于数字的讲解要符合事实,不能随便编造,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就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一些有意义的日子(“神舟六号”发射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北京申奥成功),都是一些实际生活中感性的认识和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及有重大意义的日子时,一定要规范,不能任意编造,脱离事实,否则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他们产生错误的时间观念。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而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如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等等。

3.语言精炼。教师教学中语言精炼,是指教师的语言表达要言简意赅。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是开放性的,面对性格、经历各不相同的学生及其随时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想法,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用语言表达的艺术去引导、点拨学生并调控课堂?这时,教师的真正挑战和考验来了,语言的表达必须简洁、准确、练达、睿智,要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最深刻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言不及义的废话和不必要的重复,不说不着边际的空话,不讲套话,不说半截子话。比如,有些学生把在教学中常用“这个”、“那个”、“也就是说”、“嗯”、“啊”、“是不是”等多余字词的教师称为“哼哈先生”,也反映出了学生对教学语言的要求。

4.符合逻辑系统。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要求推理富于逻辑性,论述问题要富有系统性,教学语言给学生的逻辑感受有两大范畴:一是语言本身要准确,不能含糊其辞;二是语言链条要清晰,不能前言不搭后语、模棱两可。系统性要求教学语言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抓住精华,突出重点,取舍有致,而不是挂一漏万,以点带面。由此可以看出逻辑系统性是教学语言的深层结构力量,好比是一座大厦的内部支柱,如果教学语言富有逻辑系统性,那么,它对学生的力量往往是巨大的;如果教学语言不讲究内在逻辑,颠三倒四,那就像一盘散沙,不仅不足取,还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甚至干扰学生的思维,使之陷入思维错误。

例如,教师在教授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混合运算”时,要特别注重逻辑系统性在课堂教学语言中的应用,“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本身的逻辑性就很强,再包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就更为复杂了,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因此,教师在教授这一课程时,要特别注意教学语言的逻辑系统性,要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使学生既快又准地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如,为了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混合运算3×5+2×15中的逻辑性和运算顺序,教师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事例:“一个笔记本5元钱,一个书包15元,我要买3个笔记本和1个书包,你们能帮我计算出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吗?”这样学生既可以很快地列出算式,又轻松地掌握了混合运算的法则。

5.专业术语要准确。语言所传递的是每个学科的教学信息,因此,必须运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和专业用语进行表达。专业术语是在学科范围内的共同用语,运用它进行教学,能使学生一说就懂,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所以,运用学科的专业术语是教学语言科学性的最基本特点之一,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如果不使用特定的专业术语,不但教学语言不严密,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误解。每一门学科都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素材,并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出自己的理论体系,最终,数学学科的客观规律被这些组合而成的理论体系揭示出来。

例如,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分类”中,教师在教授中会运用到“锐角”、“钝角”、“直角”、“平角”等词,要特别强调把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而不能说成“大角”,把小于90°叫做“锐角”而不能说成“小角”,这也是数学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所在。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科学的语言去启发、感染、影响学生的心灵世界,用科学的语言和专业术语去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使之形成正确的学科认知,这是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最基本要求。

二、趣味性:教学语言艺术的活力

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理趣、情趣,像磁石吸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代心理学认为,上课开始时,学生比较容易集中精力,这种最佳状态一般能维持15~25分钟,时间一长,注意力便会分散。有人曾做过更确切的统计实验,认为听课开始之初,15分钟能记住所讲内容的41%,听课30分钟以后,则只能记住所讲内容的23%。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艺术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听课上面。

据说胡适先生曾有过这样一堂生动、幽默的讲课:他在讲述某个哲学问题时,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孔说”,接着讲述了孔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观点。然后在“孔说”下面又写了两个字:“孟说”,接着又讲述了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观点。然后,在“孟说”下面又写了两个字:“孙说”,接着又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观点。最后,他在“孙说”下面又写了两个字“胡说”,立即调动了全体学生的情绪,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他开始讲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在此堂课中,他利用自己姓氏“胡”字的多种含义,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真可谓大家风范,诙谐至致,趣味无穷。

1.力求生动、形象。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就是以生动的表述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为了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大众化的谚语、歇后语、习惯用语;有时还会用比喻性词语和摹状词语,甚至还用摹声和儿化音等,以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功能,如胡适先生之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描述事物时,要做到具体、逼真,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语境,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引导他们顺利地掌握知识。

2.语言幽默、风趣。课堂中,教师应尽量使语言幽默、风趣,这样能使课堂上思维处于紧张状态的学生的神经得以松弛,还可以适当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情绪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中去。例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新课导入部分就以接受招待为话题,通过谈话法进行,显示出其语言风趣、幽默的特点。

三、启发性:教学语言艺术的升华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就是教师在教学时“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教师的教学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相应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能起到调动积极性和自觉性的作用,其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他的语言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是否对学生产生了激励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富有问题性,要给学生留下具有创设性的问题,让他们有自己的想象空间,能够由“表”及“里”,由“因”到“果”,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使教学语言富有弹性和张力。同时,教师教学语言的启发性还应注意把握火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应在恰当的时机施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语言的启发作用。正如有些教师所总结的那样,“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例如,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师在讲解“间隔规律”时,可以采用生活中的事例:种树间隔规律问题,商店开业门前挂的彩旗颜色规律等,以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这样学生不仅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把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启发性至少包含三重意义:一是启发学生对学习目和学习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望;二是启发学生掌握想象、联想、分析、对比、归纳演绎等学习方法;三是启发学生的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教学的高标准要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重视。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也是教师使用最基本、最广泛的信息载体。课堂教学过程就是知识不断传递的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就更能说明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如果教师不注意自身教学语言的修炼和研究,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更需要系统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59.

[2]孙菊如,陈春荣,谢云,邹花香.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6—38.

[3](俄)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78.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