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谈小学数学练习课的“三转”

  • 投稿新塘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29次
  • 评分4
  • 69
  • 0

文/张海英

【摘 要】 如何把握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教学的个人实践研究经验,练习形式、练习内容、执教教师理念三个方面存在的某些不良现状,总结出三组对比的练习课模式,为实现“三有”即有趣、有序、有效的练习课堂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练习课”;“形式”;“内容”;“理念”;三转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者们的目光逐渐聚焦到练习课的教学,从练习课的教材选取和教学流程等方面都有所涉略,鉴于此本人尝试在练习课形式和内容以及教师对练习课地位的定位等方面作以下研究。

一、从“无奈畏惧”到“欣然担当”的教师心态转化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做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即教师能否首先从思想上意识到位,后付诸于行动,实现高效课堂

首先,要转化教师对于练习课的畏难情绪,通过学习专家的指导理论和他人的实践经验、通过形成研究小组凝聚力量等多种途径,逐渐培养教师研究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兴趣,带着课题深入到数学练习课教学的中去尝试探索。研究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教师对于执教练习课的畏惧程度、将练习课作为公开课的选择率、听课教师点评为优秀课的优秀率三个分析量。实验对象为数学一线教师10名,其中有教学骨干3名、教龄5年以上的5名、新教师2名。第一项对比量选择中:实验前只有一名骨干和一名新教师选择了不是很畏惧练习课,这两位教师正是师徒结对,并且已经提前作了练习课教学的一些研究。在第二项中,也是这两位老师选择了愿意。第三项对比项中,虽然这两位教师已经付诸了很多的思考和行动,但是,给听课的老师的感觉还是不如新授教学来的有效,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只有2位老师认为是优秀课。

二、从“枯燥无味”到“持久弥香”的练习形式转变

在研究各类练习课中,偶尔还见到了以下两种练习课的模式:(1)“一言堂”式的练习课。也可以说成是教师独立讲解式教学,教师用书上及练习册上的习题来填充完一堂课,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跟着老师走,老师讲完一题,学生就练习一题,然后老师再适当的做些要点点评。

(2)“给点阳光”式的练习课。也可以说成是改良式的教学,教师有所选择的出题、学生练习、教师讲评、继续练习讲解。

以上第二种练习课,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练习课教学的窘状,但仍旧没有完全尊重孩子们的真实学习。所以,本人初步尝试了“你我同行”式的练习课。

“你我同行”式的练习课。即是师与生的互动式练习课教学。课始,老师给练习课题,让学生自主复习,随后师生互相交流学习,其中可以是一个知识要点的把握疑惑,也可以是对一道习题的不同解法探讨,甚至也可以是学习心态的不同等等,接着再由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学习困惑、学有所得、平时作业反馈情况,迅速的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中自主完成习题,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走近学生,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最后,老师根据课堂练习反馈及时有效作出点评,课堂效率研究主要涉及填空、判断、连线、实际问题、计算题。

分析量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学生上述三种练习课中的学习成效。⑴学生的学习兴趣,三个数据的统计中,也能够比较明显的看出学生们对于第三种练习课的喜欢程度;⑵从完成题量来进行对比,发现即使是给学生多一些独立学习空间,他们完成的题量也是让人放心的,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第三种课型的可实施性;最后的⑶、⑷两项是关于学生反馈情况的分析量,既关注学生的当堂及时反馈情况,也关注学生练习课后续的功效。

由表观之,我们可以分析得到第三种练习课型成功的原因:⑴教师对练习课重要性的体悟;⑵教师充分意识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⑶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不断提升。只有这三者的有效结合,才有可能将学生心目中的“枯燥无味”的练习课蜕变成“持久迷香”的乐学课。

三、从“杂乱无章”到“错落有致”的练习内容转换

实际教学中,就练习内容的处理上,谓之:“天马行空”式练习课。具体表现为:(1)课前准备的草率简单。(2)课堂教学的粗线条处理。(3)课后反馈浮于表面。老师也没有因为学生的错误而进行有效的反思,有时仅仅是抓药治病,学生哪一题完成的不是很好,就集训某一题,盲目的进行“天马行空”式的教学,更多的视角关注学生浮于表面的错误,没有挖掘学生错误的深层原因。

深思之后形成了练习内容的有序转换。谓之:“未雨绸缪”式练习课。具体表现为:(1)课前准备的精心策划。(2)课堂教学中的换位思考。(3)课后反馈的及时有效。老师一刻都没有停下行进的脚步,及时针对课中学生的练习情况,在独立思考中获得练习设计的新灵感、在和同事合作交流中汲取宝贵经验、在查阅书籍资料中积累练习课教学经验,“未雨绸缪”快速的作好下堂练习课中的练习方案。

根据练习内容的转换形成了不同的练习课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内容可以是计算题组、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聚焦学生思维拓展方面等等。例如:解决实际问题,那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学习实情,中年级一般设计6—8题的有层次的实际问题,高年级一般设计8—10道的题量来进行。学生能否口述练习内容也是老师实践中关注的一个重点,从知到行,是一个提炼知识形成的提炼过程,适度的帮助学生梳理出知识脉络,将隐性的要素明晰化,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有力途径之一。

从知识本位出发,从学生学情出发,双向考虑练习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从“杂乱无章”的练习课走出来,走进一个 “错落有致”的练习画卷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9

[2]沈重予.用好教科书里的练习[J].教育研究与评论,2009年第8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