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小学学生学习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 投稿艺名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317次
  • 评分4
  • 99
  • 0

柯曾鸿

(贵州省赫章县结构彝族苗族乡毛姑小学 55320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育理念,这就充分表明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对全面发展型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而且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小学生刚入学,有的还不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对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都仍处于迷茫状态,更不要说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体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就自身的教学经历谈下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生对数学自学的现状

1、对学科兴趣不高,自学人数少。

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于其它学科较抽象的学科,数学术语相对多,这就决定了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对于一些刚入学不久、学法还没掌握的小学生来说,难度系数较大,再加上小学生的学习意志不够坚强,导致他们去该学科的兴趣不大。具体表现在自学人数较少,及时有个别学生在课前有自学的习惯,也没达到预期的自学效果。

2、自学任务不明确。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学对学生的自学培养不是很关注,具体表现在没有给学生明确自学任务,没有给学生预习的题目,一般都只是在上完每一小节之后,告诉学生明天的自学任务。没有结合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自学任务。

3、题目设计过难。

自从新课改提出以后,很多教师也有开始意识到自学的必要性,但很多教师也只是走形式主义路线。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设计相应的预习题目。一般给学生预习的题目基本都是例题,这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即使想去预习,也无从下手。

4、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监督不到位。

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觉得,自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效果不大。所以对小学生的自学情况也不是很关注,很多时候布置学生回去提前预习也只是口头上布置,真正有去落实检查的教师很少。这就给学生形成一种意识:老师布置预习只是口头上说说。加上有些学生即使回去预习了,老师也没有检查和表扬过自己,自学兴趣收到打击。久而久之,也不再坚持去自主预习了。

二、针对现状提出的策略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引导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浓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新颖的导语,会引发学生“猎新”的兴趣。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圆、四边形认识”时,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我们的图形王国中,有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它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其中,要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你能把它找上来吗?”或可以选一些平时常见的红领巾、扇子、扣子等实体让学生去辨别,这样的导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良好的自学氛围。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此,首先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自主权,鼓励他们独立自主地研究学习。其次,要保证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课前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预习,课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为保证学生课后有充裕的时间自学数学课本例题。再次,要帮助学生树立大教材观。不要仅局限于数学课本。要引导他们学会运用书本中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在家买东西时,可以多让学生去实践。

3、题目设计应生活化。

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相对简单,特别低年级的数学主要是加减乘除发的运用。但很多题目过分主要语言的陈述上,忽略了题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觉得太过抽象,所以教师在分析数学问题时,应多联系生活实际,把问题简单化且生活化。例如:在学过“比多比少应用题”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目:“爸爸今年35 岁,比儿子大21岁,儿子今年几岁?”有位学生说:35+21=56 岁,教师问:你为什么这样解答?(生:因为大21 岁就加上21 岁,所以就是56 岁。)大部分学生回答:儿子怎么可能比爸爸还大呢,不切合实际。所以教师肯定大部分学生用生活验证的作法。指出要形成自觉从生活经验角度去检测数学学习的结论,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合理性。

4、多肯定学生的思维。

数学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评价,对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特别是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生的思维一般相对活跃,作为他们的引导者,应多肯定他们的思维,多鼓励他们,久而久之,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会变得更加喜欢,进而就会自主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思考。

5、教师要注重引导。

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提高自学能力,要求学生不断总结知识规律和解题规律。教师在讲完一节课,一个单元以后,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把一盘散沙知识梳理成一个知识系统。启发他们把所学的内容分为几条线索,用较为简练的语言或借助图形把它们概括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且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概括、归纳、总结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他们的认知结构,贮存于大脑。教师还应促使学生自己把每一单元知识归纳为几个主要问题,记住它的内容、方法和重要结论,特别要对教学中已经选用过的例题、习题,以整单元的知识为背景进行重新审视,总结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本单元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种由厚变薄的读书方法,本身就是一种自学能力

总之,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积极进行新时代的教学改革。采用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然而,在实现这种教学观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地坚持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