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让数学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 投稿狂奔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73次
  • 评分4
  • 86
  • 0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清面小学(542800) 张益结

现代教育正在走向科学化与多元化,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学是新时期课堂教学完善的必然方向。小学数学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具有理解能力不足、课堂控制力差等特点,信息技术工具能起到简化理解、带动兴趣的作用。

一、教学形象化,开启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的兴趣要从源头开启,年龄越小优势越大。在这过程中,信息技术工具的声光影像等效果能够带给学生形象化的教学课堂,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其轻松投入对数学的认识和探索。

1.创设情境,提升学习欲望

情境法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能让学生形成课堂参与感,与课堂融为一体,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体验学科乐趣。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物们的一天”进行了情境导入:从钟表指向早上七点的动物早餐时间开始,可喜的画面,滴答的钟声让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通过动物们一天的作息时间展示,学生对时针、分针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并能够形象直观地体验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样贴近学生心理认知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觉得眼前一亮,很自然地避开了厌学情绪。

2.善用影音,活跃课堂氛围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师主要利用的就是它的影音效果能够为课堂带来活跃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在笔者的教学经验中,有这样印象较深的一课——长度单位。为了让学生轻松了解厘米和米的具体概念和意义,笔者制作了一段小动画,由各种动物的自我介绍组成。比如长颈鹿出场的时候说:“我是动物王国最高的动物,我的身高可是能达到足足5米哟。”而最小的鸟类蜂鸟则带给学生身长0.5厘米的信息。有学生说:“5米不是有两层楼那么高吗?”也有学生感叹:“0.5厘米还没有指甲长呢。”信息技术工具让课堂教学不再沉闷,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

二、概念立体化,突破学习难点

数学学科充斥着难以消化的单调概念,它们成为学生跨进数学大门的第一个路障。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灵活掌握数学概念的起点上走稳脚步,突破难点?仍然得靠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让死记硬背变成立体记忆。“角的初步认识”是比较典型的应用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流行的触摸设备来完成多种图形,比如长方形、圆形等。教师在触摸设备上手绘图形讲解概念,并且请学生将不同的形状区分填色表示出角的区域,这样学生由单纯地听概念转变到亲手参与展示概念,不但能够有一个可对比的视觉效果,还能立体实践,将思维从模糊的文字概念中跳脱出来。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折一折的巩固训练,在清晰、直观的动手练习引导下,学生能赶走畏难情绪,成功简化学习难点。

三、实践新颖化,锻炼创新思维

数学的学习需要实践与思维的完善。以往教学中的枯燥习题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创新,更达不到知识巩固的课堂基本要求,而信息技术手段是变被动为主动,是为学生创造新鲜感的有利工具。

1.图文互动,引导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数学创新思维的翅膀,图文结合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释放出自己潜在的想象力,确立正确的思考方向。例如,在“观察物体”一课中,笔者选择在电脑教室完成教学,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借助信息技术来学习,而且互联网的环境能让学生更自由地互动。以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得到的视觉效果不一样为重点,笔者将多媒体课件联网到每位学生的电脑,展示出平放和竖立的饼干盒,打开与合上的镜子等几组图片。配合文字学生可以更具体地观察图片,融汇知识,比如“它的形状完全改变了”、“你还能想象它的其他角度吗?”图文互动能帮助学生串联知识点,联网操作让学生的实践过程变得更迅捷。

2.信息收集,培养探究意识

任何学科的实践都要从收集信息开始,对于提倡培养探究意识的现代数学教育来说,信息能够简化概念,提炼思维,引导探究。网络资源搜索是完成信息收集的最便利途径。比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小数的图片来引入概念,学生能了解到生活周边各种类型的小数呈现状态,比如超市的货品价格、车站的儿童身高刻度标示等。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收集信息,同时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比如:“小数应该怎样读?”“小数常用什么单位?”每个问题都是关联递进的,结合收集到的有效信息,学生的思维也形成清晰的层次,这就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探究意识。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教育亦是如此,小学数学担负着基础教育改革探路人的重任。对学生来说,兴趣是基础,信心是条件,思维是动力,将它们整合到一起,需要的不只是经验与方法,更需要在教学手段上灵活创新。信息技术是现代数学教育走向科学化、效率化的助燃剂,只有充分加以利用才能应对改革,培养出具有学科素养和时代特征的高水平人才。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