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提升和发展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尝试

  • 投稿张十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67次
  • 评分4
  • 26
  • 0

江苏泰州市刁铺中心小学(225300) 周 丹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在诸多能力中,思维能力是核心。抽象概括能力构成了数学思维能力的第一要素,除此之外,还有推理能力、判断选择能力和探索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相对比较欠缺,也不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其思维一般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升和发展其思维能力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自主操作,激活思维促进提升

动手操作有助于开发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动手操作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学生借助操作这一思维的“脚手架”,有助于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激活思维,使认识从形象上升到抽象,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课,在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之后,教材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把下面每个图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几个?

教师先与学生一起将平行四边形按要求分成2个三角形,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将五边形、六边形分一分。学生提出了下面两种不同的分法:

显然,这两种分法都具有普遍意义,并且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第一种分法是从一个顶点出发,依次连接其余各顶点;第二种分法则考虑到“最少分几个”,尽量多地利用了已知图形的边。本来教师预设学生只会采用第一种方法,但由于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操作的机会,学生的数学思维被充分激活,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提升。

二、活用教材,满足思维不同需求

教材是具体的教学材料。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创造性地重组教材、运用教材。

例如,教学“10的分与合”一课,因为前面已学习过2~9的分与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能进行有序地思考。因此在揭示课题时,就有部分学生将10的分与合脱口而出。鉴于此,教师在新授时提出了下面的教学要求:

(1)如果能直接写出有关10的分与合式子,可直接在书本上填写,并想办法检验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2)如果不能直接写出10的分与合的式子,可以先将教材例题中的珠子图进行涂色,再写出相应的分与合式子。

(3)完成后,与同桌相互检查,想想怎样写才能不重不漏。

受呈现方式的局限,教材设计的学习活动是单一的,且只能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先要求学生按次序将10颗珠子涂色,然后有序地写出10的分与合的式子。但基于对学生学习基础和现实需求的理性分析,教师提出了弹性的教学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开展活动。有的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经验直接进行有序的推理,有的学生仍然可以借助直观进行思考。这样设计,满足了思维水平发展的实际需求,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三、随机调控,引领思维自由驰骋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具有各自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思维水平和个性特征,这决定了课堂教学必然有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教师很多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随机生成新的教学环节,给学生的思维创设自由的空间。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物体”一课时,原先我的教学预设是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依次参与搭一搭、分一分、认一认、摸一摸的实践活动。可是,在搭一搭的活动中,我发现学生对乒乓球非常感兴趣。因为乒乓球放在平滑的桌面上不停地滚动,几次掉到了地上,所以好几个“不听话”的学生都致力于研究如何让乒乓球变得“老实”起来,他们把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积木围成一圈,把调皮的乒乓球放在里面。看到这一情景,我突发灵感,何不利用这个实验,让学生感受这四种形体的不同特征呢?于是,我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对学生进行了采访。

师:为什么要把乒乓球围起来呢?

生1:因为它会滚。

生2:因为它到处都是弯曲的,不平。

师:为什么要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围在外面呢?

生3:因为它们不会滚。

师:它们与球比,有什么不同呢?

生4:它们到处都是平平的。

师:那么,圆柱形的积木你们认为放在里面好呢?

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意见,通过操作演示、说理辩论,最后得出圆柱有两个平平的面,也有一个会滚的面。

在这个随机生成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进而在生动的情境中感受到不同形状物体面的特点,这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自由驰骋的舞台。

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待开发”阶段,教师应精心选择学习素材,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将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上。实际上,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智慧也必将得到提升。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