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文,人力资源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校企协同共建工程人才教学模式探索

  • 投稿葡萄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045次
  • 评分4
  • 94
  • 0

张丽杰 ZHANG Li-jie

(宁夏理工学院,石嘴山 753000)

摘要: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校企产学研用结合的多维立体化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激活教改主体,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探索与实践校企协同创新培养工程人才的长效机制和有效途径。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等社会外部资源,探索和实践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培养工程人才的新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校企共建;工程实践;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154-02

基金项目:宁夏高教改革项目;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GY2013128)。

作者简介:张丽杰(1974-),女,宁夏石嘴山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源信号融合。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任何一种创新行为,都很难靠一个单元个体来完成。对于高校而言,走协同创新之路,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必由之路。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等社会外部资源,探索和实践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培养工程人才的新模式。

以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需求和创新体系建设对工程科技人才的现实需要为逻辑起点,以创新校企协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通过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确立以“校企协同,机制创新;工学结合,强化实践”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制定多样化工程人才培养方案[1]。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校企产学研用结合的多维立体化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探索与实践校企协同创新培养工程人才的长效机制和有效途径。

1 协同共建解决的主要问题

协同共建着力解决学校面向工程实践不足致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学校与企业缺乏深度合作使得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等工程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

1.1 树立“校企协同,强化实践”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

在从事多年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与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针对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去工程化”等突出问题,把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人才培养的核心,坚持以“校企协同,机制创新;工学结合,强化实践”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

1.2 重构面向企业的教学体系

坚持面向工业界和市场需求导向,在工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创新方面突出四个关键问题。

①以专业规范为基础,以“产业需求目标”为导向,构建与产业需求相匹配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实现专业规范与产业需求协调统一。②设计弹性化、柔性化的教学计划动态调整机制,针对工业企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内容。③形成“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立一支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校外工程技术人员为辅的“双师型”高水平工程教学师资队伍。

1.3 强化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按照多样化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借鉴动态分层教学方法,实现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动态分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得到训练。开设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科技竞赛及科研项目等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的能力。

2 建立校企协同的创新机制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对工程人才的现实要求,以“多元化”与“立体交叉”视角,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2]。形成“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同步、理论学习与实践操练同步、实习实训和与企业工作流程同步、学校培养与企业培训同步”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机制,从而实现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

2.1 工程教育观念创新。面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创造性的提出“面向行业、需求导向,校企协同、机制创新,学工结合、强化实践”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

2.2 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创新。采用校企密切协同方式,设计了基于校企协同的“2+1+1”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主流工作岗位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逻辑起点”,构建符合本科工程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做到专业规范与行业需求协调统一。

2.3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机制、共建联合实验室机制、以工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校内专任教师评聘机制、专任教师企业研修机制、“专业方向”与“课程内容”动态调整机制、毕业设计校企“双导师制”等一系列“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机制支持。

宁夏理工学院现已形成的校企协同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打破了高校传统的封闭、孤立的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解决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达不到预期的培养目标问题,解决了学校“真实工程环境”不完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弱等问题;解决了教师普遍缺少工程实践经验等问题。

3 协同共建路径与方法

3.1 问计于企业,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3.1.1 校企对工程人才培养现状的共识

①国家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必然与相关产业或行业发展目标密切相关,人才培养应当随着市场需求的变换而及时调整,企业的需求决定着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就业取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3]。②工程人才培养应是金字塔结构,即小部分是工程科技人才,大部分是应用技术人才。学校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时,让企业进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将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反馈。使工程技术人才与企业需求相匹配,满足市场对人才的供需要求。③目前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工程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与行业或区域经济结构不相适应,导致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调。

3.1.2校企对工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共识

现阶段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高校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存在很大不足,仅仅依赖学校自身,无法为人才培养提供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真实案例、实用技术等。②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在讲授理论课时,未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因此,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工程人才是行不通的。必须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以学校为主体企业深度参与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3.1.3 建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①建立专业教师企业研修机制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大学授课机制,实现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在企业建立教师研修基地,选派教师参加企业的科研与工程研发工作;聘请有实际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企业人员从事部分与实际应用结合密切的课程教学。②建立动态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内容”机制。根据行业或企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对新知识的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形成“专业方向”与“课程内容”的动态调整机制。

3.2 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校企共同找出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制定“基础理论教育+校企联合专业培养+校企联合实践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3.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

目标定位: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培养具有实用性的工程型或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

规格定位:对工程型人才要求能运用科学原理进行工程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与运行决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以及设计开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应用型人才要求能够使设计、规划、决策变成物质形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处理现场问题的应变能力。

两种类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校企深度合作,通过校企互动促进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

3.2.2 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程实践体系

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4]。

①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基础工程实践能力。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营造真实的工业环境;二是形成每一个专业方向的真实工程案例库。进一步完善课程实验的教学规范与技能要求,使其内容融入来自于企业的真实项目成分;增加学年综合设计环节,横跨多门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贯彻工程化思想。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工程实施及团队协作能力。②建立校外(企业)实践教育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校外(企业)工程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学生到企业参与实际生产及项目开发,进行企业实训及毕业设计,提高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项目研究成果运用于“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自动化专业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校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建了2个自治区级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4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指导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及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取得优异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15余项。同时把企业真实的工程案例引入到校内实践环节,共同构建了开放式、立体化工程与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供了支撑。自本项目实施以来共有4个试点专业3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2.5%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目前已在本区的3个工程院校的工程人才培养中得到应用和借鉴,起到了积极的辐射与示范作用。

4 结论

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机制,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机制、共建实验室机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机制、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等一系列“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机制支持。协同创新可能会使得各种现有资源,经过协同创新,产生出难以想象的成效。通过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得相关创新各方能够有机结合和高效互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建峡,周英,赵致.校企共建地方高校专业实验室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235-236.

[2]许霆.论校企协同的机制创新.教育发展研究[J].2012(17):66.

[3]杨璐.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64-65.

[4]许素安,谢敏,黄艳岩.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校自动化专业控制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改创新,2012,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