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文,人力资源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常态下区县人力资源市场政企合作模式研究

  • 投稿百科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483次
  • 评分4
  • 63
  • 0

殷杰 刘新强 安徽远景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安徽远景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就如何贯彻落实安徽省人社厅【皖人社(2014)3号】文件精神,做了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政企合作方面作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并提出新常态下的区县级人力资源市场政企合作模型的构想。以期进一步推动安徽省人社厅【皖人社(2014)3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合作 发展

安徽远景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是经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成立,具有职业介绍、劳务派遣、人事代理、就业创业培训资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安徽省人社厅【皖人社(2014)3号】文件精神,以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为重点,推动全省区县级人力资源市场管办分离、政企分开、事企分开,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鼓励民营资本和人力资源专业团队等社会组织进入区县级人力资源市场进行运营。为政企合作服务人力资源市场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基于以上形势,公司积极寻求与区县人力资源市场携手合作,以充分发挥区县人力资源市场的功能。我们社会组织融入政府服务平台,为人力资源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政企合作共同打造新常态下的区县级人力资源市场。我们公司在寻求合作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合作设想。我公司愿在区县人社局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市场各项业务活动,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保质保量完成人力资源市场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做到安全、快捷、高效,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真正的成为区县人力资源市场的好帮手。

在合作的过程中提出,公司全面接受区县人社局对相关工作进行督促、指导、检查、验收,对合格优质服务项目进行政府购买。在开展人力资源市场常规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就业创业增值服务项目,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区县人力资源市场的整体运营水平和服务水平。在合作协议中我们还提出:在甲方的领导下成立区县人力资源市场运营“专家督导委员会”,对人力资源市场整体运营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查、验收、指导、督促,并定期向区县人社局领导进行工作汇报。并提出在甲方的领导下,甲乙双方共同组织力量成立科研领导小组,对区县级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和运行进行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争取在安徽省区县级人力资源市场开发与利用科研项目的研究上有所突破。

对于新常态下的区县人力资源市场的政企合作,我们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就实践中的感受,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较深入的调研,先后与6县5区取得了联系,感觉到政企合作的主导在于区县政府的态度。在合作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地方政府对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的态度,顶层设计的能力,体制机制改革的思路,行之有效的执行力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等,都直接主宰着政企合作的成功与否。

我们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作为社会组织要想顺利进入政府的体制循环,要用我们对政策的理解和强烈的事业心来影响别人,感染别人。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别人越来越认同我们的主张,越来越激发我们双方的服务意识。这有一个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信任到信任,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不支持到支持的演变过程。从而,在多项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也锻炼了我们自己,使我们团队的能力不断的提升。我们的团队才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而打造出安徽省人力资源市场优秀团队品牌。

我们认为,政企合作一般有以下四种合作模式

第一,“紧密型”模式。亦称之为“神形兼备”的模式,这是一种神形合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粗放到细化,由量变到质变,从大循环到中循环到微循环都很顺畅的逐步从市场向市场化转变的表现形式。有优秀的顶层设计,有优良的运行机制和优质的保障措施。政企分开不分神,管办分离不离身,管方到位,办方得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有所创新,在合作互动的模式上有所建树。

第二,“半紧密型”模式。亦称之为“形似神似”的模式,有时政府主导占优势,有时企业主张占优势。有一个相互磨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过程。有良好的顶层设计,有较好的运行机制和一定的保障措施。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有一定的创新,在合作互动的平台上还留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第三,“松散型”模式。亦称之为“形神分离”的模式。政府未能有有效的合作主张,任企业自由发展,表面看起来合作很紧密,其实内涵很松塌。工作重点不突出,工作主线不明晰,政企合作各有各的目的,因此很难达到优质服务的目标。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缺乏创新,缺乏原动力。有少量的顶层设计,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缺乏稳定性。在合作互动的平台上还留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第四,“待开发”模式。政府有改革的冲动和愿望,但就目前现状,改革不知从何下手,显得有些束手无策,大多处在观望之中,处于较被动的改革局面。静观其变,等待成功经验进行复制。

波士顿模型所示,政企合作越紧密,政府和企业服务社会的功能越强大,企业表现的越有活力,越有特色。

政企合作越松散,政府和企业不能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能,企业就更难以发挥其服务社会的活力与特色。

紧密型人力资源市场的开发合作模式为区域经济特别是区县经济的发展能够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推动企业发展建立良好的运营机制;同时有效调节政企合作形态,推动政企合作发展,构建政企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长效机制。

突出表现在:一是政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方面。区别于常态的政企合作模式,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区县经济的发展往往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政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观点、立场的不同,社会服务功能等造成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分配及人员储备均存在冲突。紧密型模式的提出有效的解决了政企合作中的冲突因素,通过共同的价值驱动使得双方在规避矛盾的同时实现共赢的局面,更有助于政企双方协调合作的发展。

二是紧密型政企合作对区县经济的推动作用。紧密型模式的提出有利于加快区县经济的发展,转变政企合作在区县经济发展模式中的推动模式。在建立优质人力资源库、人力资源引进、培养、人才培养环境的完善、人力资源的激励和开发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组织行为协调控制改善人力资源的培养途径、目标和着力点,有效的控制、协调人力资源市场在区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寻求政府、企业、人才三方的利益均衡点提供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

总之,任何制度都不是静态的,不存在一经制定只需落实执行就可以万事大吉的制度。现实中会出现复杂多变的情形,由于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在制度施行过程中,各方利益相关者并不会按照政策制定者的立场和逻辑去行动,而一定会从自身目标出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方式。由于利益相关者从不同的目标函数出发,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行动,有可能出现复杂局面的情况。因此,我们认为,一个好的政策出台,政府部门要从正面进行正诱导,以将政策执行纳入健康、科学、有序的轨道。

安徽省人社厅【皖人社(2014)3号】文件精神要求,改革过程不能平面化、简单化,更不能一蹴而就、形式主义。既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又要将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分离;既要管办分离,政企分开,又要管办呼应、政企职责明晰;既要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又要科学规划设计各项服务内容和流程;既要有科学创新的服务内容,又要有方便快捷的服务形式;既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又要相互督促、相互约束;既要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统一管理,又要统一信息资源,统一运营模式和统一服务标准;既要有精神层面的支持,又要有资金配套的及时到位;既要有全面的公益性服务政策,又要推进经营性服务政策措施;既要与所办企业建立起资产内纽带的产权关系,还可产权转让后资产重组,又要以公益性服务为目标,控制好运营服务的成本和利润;既要推动经营性服务发展,又要完善法人结构治理;既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要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既要执行《人力资源许可》规范化管理,又要发挥各人力资源市场的创新模式和特色服务。

通过系列改革最后形成: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并存,使区县级人力资源市场逐步走向大众化、便利化、规范化、网络化、科学化和人文化。

综上所述,政企合作共同开发人力资源市场是一个必然趋势,各级人力资源社会组织,与政府共同合作,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创新,以改革促服务,共创人力资源市场改革的新局面,办人民满意的区县级人力资源市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伟,陈民,彭松.政企合作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本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殷杰,李平..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形态的矩阵模型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25):72-73

[3]李伟.未来城镇化发展将走“政企合作”模式[Z].中国行业研究网www.chinaipn.com,2014-01-1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殷杰,1954—,汉,江苏无锡人。安徽大学社会学研究生学历,副教授,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现任安徽远景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顾问。2009年度荣获中国第四届教育教学创新成果一等奖;2010年《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模式研究》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杂志发表10余篇教研论文。第二作者刘新强,1972—,汉,安徽合肥人。研究生学历,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现任安徽远景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合肥市工商联合会常委、安徽省民进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合肥市瑶海区法院陪审员、安徽省民主促进会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