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文,人力资源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时间管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投稿框架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601次
  • 评分4
  • 57
  • 0

宋邱惠 田宝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

莫克勒、胡格总结了前四代时间管理,在他们的《第五代时间管理》中提出了“分享-生活-平衡”的原则,帮助人们全方位平衡人生,从根本上解决对时间的困惑。结果呢?原来忙碌的人,时间依然紧缺、生活依然忙乱,时间越管越不够用。究其原因,这五代时间管理只对时间进行管理。这好像是悖论,时间管理不管理时间管理什么呢?这就是本文要谈论的问题所在。我们姑且称这五代时间管理为传统的时间管理,现在,该是反思传统的时候了:传统的对时间进行管理的时间管理应该转移到现代的对人进行管理的时间管理上来。

一、聚焦于时间的时间管理:三效

时间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三效”(如图1):效果、效率和效能。低水平的时间管理是在一定时间内把该做的事情做完,达到一定的“效果”;中等水平的时间管理是对于既定的结果用较少的时间去完成,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高水平的时间管理是用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最大化的结果,赋予时间以“效能”。时间管理的这三种境界用金字塔隐喻更易明了:效果处于塔底,意味着较容易实现或能够做到的人较多;效率处于金字塔的腰部,达成的难度加大,能够做到的人减少;效能处于金字塔的塔尖,只有极少数成功人士能够登顶。

实现“三效”,有规矩成其方圆。人们用“备忘录”和“记事簿”等方法因应“效果”、避免遗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期;用做了不如不做的8 0/2 0法则、区分轻重缓急的四象限技术强调时间的价值规划、拟定事件的ABC顺序,以追求“效率”;强调人生愿景、实现个人与组织双赢的生涯设计,旨在达致“效能”。

不能看出,实现效果、效率和效能的时间管理方法侧重于管理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事件,正如《韦氏大辞典》中所定义的那样:“时间是从过去通过现在直到将来,连续发生的各种各样事件的过程所形成的轨迹”。三效的时间管理关注的是事件,聚焦于时间的投入和产出。从绩效管理的角度来看,效果让我们看到的是合格的绩效,效率和效能追求的则是卓越绩效。

然而,对于组织中的个体而言,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果出现这样的状况,最低水平的时间管理所预期的“效果”都达不到,遑论效率和效能。总之,传统的时间管理没有考虑人的因素,总让人有舍本逐末的感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如果时间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对人的管理上,时间管理将是怎样的情境,还算时间管理吗?传统的时间管理没有考虑到人不是孤立的人,很多事情要靠团体成员的合作才能完成,考虑人际互动的因素,时间管理又会呈现哪些特点?

人是利用时间的主体,如果对人不进行时间上的锻造和修炼,时间管理难以让大多数人实现效能的目标。时间管理需要另寻它途,时间结构就是心理学家为时间管理找到的一条新路。

二、致力于人际互动的时间管理:时间结构

时间结构是指人与人相处时运用和组织时间的方式。总体来说,人们运用和组织时间的方式有六种,即有六种时间结构,它们分别是:退缩、仪式、闲谈、活动、心理游戏和亲密。在任何一个时刻,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种或多种时间结构中。

设计一项团体动力实验来说明这六种时间结构:八个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共处一室,没有确定的主题可供讨论,完全不安排团体如何进行,这是一个无领导、无主题的团体进程。观察团体中正在发生着什么?

开始时,大家默不做声,有的人也许在想自己的事,也许脑中一片空白,也许充满疑惑:“不知道我们坐在这里要干什么?也许有人会知道……”,也许有人在咀嚼着过去的痛苦,也许有人在憧憬着并不存在的未来。以上种种表现,持续时间可能只有几秒钟或数分钟,这就叫退缩。退缩是指一个人在精神上使自己与他人脱离开来,极少或完全没有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适度的退缩是健康、正常的行为。回避退缩是害怕与自己的体验独处,将自己的注意力从个人的想法和感觉上转移开来。过度退缩是在退缩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他人缺乏接触的人会失去对其幻想进行外部检验的机会,如果这些幻想得不到外部检验,它们就可能会被误当成现实。回避退缩或过度退缩都是不健康的。如下组图中1。

团体成员围坐成一圈,有人会打破沉默,对他身旁的人说:“我们可以相互认识一下,我先介绍我自己,我叫李××,很高兴认识大家。”然后与他人握手,其他人也各自介绍自己的姓名并致以问候,这就叫仪式。仪式是指人们以固定的方式交换彼此熟悉的、约定俗成的社交互动的过程。一些人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通过仪式与他人进行交流。人们会感到这样的人是彬彬有礼而又和善的,但是并没有得到真正有用的信息。如果一个人主要以仪式来组织自己的时间,那么他可能会体验到剥夺和孤独。如图2。

团体成员慢慢熟起来后,有的人凑近他人谈论以前参加团体活动的经验,有的人跟身边的人议论乌克兰东部的局势,也可能有的人在与他人谈论APEC和G20峰会,这时说话的人已经进入闲谈的状态,俗称“侃大山”。闲谈是指一种半仪式化的、固定的交流方式,人们交流的目的不是实现一个目标,而只是谈论某些事情。在闲谈中人们分享他们对某些相对安全的话题的观点、想法或感受。闲谈好像存在一个限制谈话主题的总体大纲,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填充细节。闲谈的目的是认可对方的存在,而不是解决问题。如图3。

如果有一团体成员说:“我们互相都认识了,我有个建议:大家先头脑风暴想一想我们可以做什么,然后再投票决定到底要做什么,好不好?”有人回应道:“这个主意好,大家轮流发言,我负责记录整理。”大家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提出来,这就叫活动。活动是指人们将自身的能量指向外部事物,参与其中的人共同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比如,一个销售团队在工作中相互合作,努力实现工作目标就属于活动。在工作场所,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活动上。工作狂是那种一直从事活动的人,他们不允许自己真正地体验自己的感受或者与他人分享亲密或乐趣。如图4。

头脑风暴结束后,记录员说:“现在开始投票,我念一项,大家举手表决一项。”投票结束后,记录员统计每一项活动同意的人数,说:“投票结果出来了,得票最高的活动是……”。忽然有人说:“等一下!”原来是王××,他身体前倾,肘部放在膝盖上,皱着眉头说:“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投完票,每个人都要照着做,这样合适吗?”李××:“是啊!发扬民主,少数服从多数!”王××:“我更不明白了,民主和今天的团体活动有什么关系嘛?”几个回合下来,李××感到很挫败,伤心地说:“算了吧,就当我们没投票!”王××感到自责和歉疚:“对不起,我怎么老是这样不配合,我恐怕影响了团体活动的进行,你们接着继续吧!”。王××和李××两人并力合作玩了一次“怎么会这样子呢?”的心理游戏。心理游戏是指一系列不断地重复发生的、结束在不好感觉里的交流。心理游戏者会体验到较强烈的不安全感。如图5。

赵××看到王××的表现,感到很生气,并不隐藏自己的不满,而且把情绪表达出来:“听到你刚才说的话,我觉得很生气,别人听得懂,你当然也能听得懂,我希望你能配合团体活动。”王××涨红了脸,大喊:“我也很生气,我需要时间好好想一想今天发生的事情,你犯不着冲我大喊大叫。”这时,赵××和王××都在亲密里,他们各自把自己想要的用言语和情绪表达出来,这种表达符合当时的情境,也没有谁需要为对方的情绪负责。亲密是指人们直言不讳地相互表达真正的感觉和需要的一种时间结构。亲密涉及到在开放、诚实和信任的关系中对感觉、思想或体验的分享。亲密的体验可以是生理的或情绪的,令人愉快的或不愉快的,真实的或想象的。亲密可以有多种形式,大多数情况下会产生非常愉快的感觉。如图6。

以上六种结构时间的方式,越是排在后面的,不安全感的程度越强,因为无法预测别人是接受还是排斥。

从组织心理分析的角度看,退缩、仪式、闲谈和心理游戏,是时间的破坏性因素,活动和亲密是时间的建设性因素。退缩的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失去与外界接触。仪式虽是我们生活的必不可少,却以无效的方式度过时间。心理游戏产生内耗,使我们在该做的事情上精力和时间受损。活动的直接结果是任务的完成。亲密不但能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塑造和谐健康的组织氛围,还能提高办事的效率和效能。如果这六种时间结构化方式是可以被观察、分析和干预的,那么人类为什么会形成千姿百态、形同实异的时间结构化方式呢?即使是占主导地位的时间结构化方式相同,为什么“三效”截然不同呢?甚或在有限的人生里,有的人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有的人以失败而告终?要回答类似的这些问题,时间管理还有更大的挑战要应对,那就是“时间脚本”。

三、关注人类命运的时间管理:时间脚本

有人说,潜意识理论的发现是对我们人类的第三次重大打击。第一次打击来自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人类原来是从动物那里进化而来,这种观点损害了人类的自尊。第二次打击来自哥白尼的“日心说”:我们生活的地球根本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上的人类就像一根草,春天发芽,冬天枯萎,短暂一瞬、匆匆过客,这种看法摧毁了人类的自恋。第三次打击就是潜意识的研究,揭示出我们人类根本不是自己的主人,主宰我们心理和行为的是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潜意识,这种学说让人类威名扫地。

人类的悲哀远不止于此,时间脚本的发现,揭秘了人类的宿命。人类命运不是刺激与反应的输入输出,不是电脑屏幕上脑电波的跌宕起伏,也不是自我实现的峰巅经验,更不是积极心理学的踏浪弄潮,而是潜意识在人类个体生命的早期为我们所做的如何利用时间、如何度过人生的计划安排,即时间脚本。时间脚本是一个人的生命故事,从人一出生就开始写,四岁时写好了剧情大纲,七岁时完成了主要细节,七到十二岁加以润色并添加一些情节,青少年期重新审视并予以更新确认。这个故事像一出大戏,有开场、发展、高潮,注定走向属于自己的结局——赢家、平庸或输家。

关于时间脚本的研究,一项惊人的结论:所有人的时间脚本只有六种形态:除非、之后、永不、总是、几乎和没有结果。无论是南方人和北方人,东方人和西方人,白人和黑人,男人和女人,幼童和老叟,博士和文盲,概莫能外。

心理学认为,神话是人性的展现、是通往人类心灵奥秘最直接的道路。神话让我们看到在心理深层结构之下所隐藏着的人类共同命运,神话故事里有时间脚本的原型。

希腊英雄赫丘利斯(Hercules)就有“除非”这种时间脚本,他必须等到完成一连串艰难的任务(包括把国王马厩里堆积如山的粪便弄干净)以后,才能成为神人。如果以“除非”这种方式活出人生,生活的座右铭就是:除非完成了某些特定的任务,否则不能享受生活。其信念是:除非先完成某些比较不好的事情,否则真正好的事情不会发生。相信苦尽甘来、历经风雨才有彩虹的人生大多如此。

案例:几乎所有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赢得事业辉煌的人士,都有“除非”的脚本。马克·吐温在试图成为一名商人时栽了跟头:投资开发打字机,最后赔掉了5万美元;开办出版公司很快陷入了困境,以破产告终并陷入债务危机。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断绝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名扬四海。

达莫克兹(Damocles)这个希腊君王每天吃山珍海味、喝玉液琼浆,快快乐乐地生活。可是他头上随时悬着一把剑,只用一根马毛拉着,每当他抬头看到这把剑,就快乐不起来了。有这种“之后”时间脚本的人决定,尽管事情可能会暂时进展得很好,但最终某些事件或某些时刻仍会到来,在那之后他会遇到麻烦或困难。其信念是:我现在就可以享乐,可是之后我会为此付出代价。这就像有的人所谈的恋爱一样,邂逅之初,感觉很棒,愿意花更多时间约会,沉浸在两情相悦的感受之中,等两人冲进“围城”,不觉己是“坟墓”。

案例:起初我们会觉得:“为什么我们需要忧虑尚未发生的问题?我们正在大幅成长。”过了一阵子会感到:“确实是有一些问题!”再过一段时间会惊讶:“怎么会这样!”所有由盛而衰的企业都有“之后”的时间脚本。胜家是美国首家国际性公司,以其胜家缝纫机风靡世界。1940年,世界每3部缝纫机中就有2部胜家牌。1986年,公司董事长不得不宣布:“胜家”将忍痛割爱,抛开胜家,从此再也不生产缝纫机了。

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儿子丹达罗斯(Tantalus),受到诅咒永远站在水池中间不能离开,一边是大量的食物,另一边是饮用的水,可是他两者都拿不到,又饿又渴地留在原地。“永不”时间脚本的主题是:永远得不到或拥有他最想要的。虽然只要简单地踏出一步就可以得到自己所想要的,就差这“临门一脚。”这是人生关键处一两步没把握好、功败垂成的人生缩影。

案例:1982年派克公司新任总经理彼得森一上任,把精力投放到转轨和经营每支售价3美元以下的钢笔,争夺低档钢笔市场,这正中克罗斯公司等竞争对手的下怀,他们趁机大举进军高档笔市场。结果,派克笔不仅没有顺利地打入低档笔市场,反而使高档笔市场的占有率下降到17%。彼得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拥有“总是”时间脚本的人为了生存,决定必须要很忙碌,或者总是处于不满意的状态;或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徒劳无功的事情,磋砣岁月。这种脚本可以用阿拉克尼(Arachne)的神话来说明。阿拉克尼惹怒了密涅瓦(Minerva)女神(密涅瓦是主管手工艺的女神,广受膜拜,常被等同于雅典娜,因此又被看作是战神),被迫成为一只蜘蛛度过一生,总是编一张永远不可能织完的网。“总是”时间脚本的主题是:为什么这种事儿总是发生在我身上?”

案例:约翰·法布尔把若干个毛毛虫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毛毛虫不远的地方撒上毛毛虫爱吃的东西。因为毛毛虫有“跟随着”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着前面的走,结果发现毛毛虫一连走了7天7夜,终因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其实,只要任一只毛毛虫稍作改变,群体的命运将会不同。

薛西弗斯(Sisyphus)是另一个惹众神愤怒的人物,他被诅咒要把一块巨石推到山顶,由于石头的重量使他每次快推到山顶的时候,石头都会再滚下来,西西弗斯只能不断地重复之。这是“几乎”时间脚本的第一型态:失败在快要成功之时;第二型态是指成功达到了山顶的人,却没有放下石头坐下来喘一口气,反而不觉得自己已经到了山顶,看看四周,寻找更高的山。“几乎”时间脚本的主题是:一次又一次。

案例:一名18岁的高中生给自己一个承诺,等她毕业的时候一定要去巴黎参观;结果高中毕业就忙着考大学;上了大学后,计划等找到工作再去巴黎;有了工作后,又等工作稳定再去;工作稳定后,又等恋爱结婚后再去;结婚后,又改为等有了孩子再去;等有了孩子,她又有了新的目标:等孩子长大了再去。去巴黎这个梦从高中到大学、到工作、到结婚、到生孩子、到孩子长大、到孩子结婚、到孩子也生了小孩。有一天这位白发苍苍的女人躺在病床上说了一句话:嗨,我这一辈子最渴望的就是有一天去巴黎玩!

神话中的腓利门(Philemon)和波希斯(Baucis)这对老夫妇招待假扮成旅人的众神,为了回报这份慈善,众神要延长他们的寿命,于是把他们变成两颗相邻、枝叶缠绕在一起的树,作为月桂树度过一生。这种“没有结果”的时间脚本并没有告诉人们在某个时间之后要做什么,没有给予后来的选择,它强调一个人在生命早期要做的事情。这种时间脚本的座右铭:“我迟早会达到某个目标,再来就不知道该做什么。”

案例:李总工作了四十年,刚退休,现在他在家看着公司颁给他的各种奖杯和纪念品。过去他一直期待退休后的休闲生活,可是他现在却觉得很不舒服,不知道做什么?要用什么填补每天空洞的时间,甚至有时会想:还是每天忙忙碌碌地上班工作更好!李总的妻子是全职太太,四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也长大成人了,她向离家的孩子告别,终于松了一口气,经过这么多年,不必为照顾孩子的琐事操劳了。可是没过几天,心情越来越不好,没有那么多饭菜要做,没有那么多衣服要洗,也没有了孩子们的吵吵闹闹。她不知如何打发时间,感到无比失落。

如果你目前对生活或工作不太满意,过得不舒服,你可能处于以上的某种时间脚本过程之中,可以通过自我觉察或借助专家的帮助,确定你的时间脚本属于哪种型态,表现出打断这个型态的行为就好了。所以,人类的希望在于认识必然,自由属于人类!

三效、时间结构和时间脚本就是人类关于时间这门学问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简介

宋邱惠,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研究生。通讯作者:田宝,tianbao6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