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文,人力资源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能力提升的工作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投稿Fan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563次
  • 评分4
  • 96
  • 0

刘凤霞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本文是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2014 年专业核心课程《组织与工作设计》建设项目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通过对工作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学生能力和教师能力提升为基础的具体措施,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工作分析 能力提升 教学改革

工作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在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一直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石。因此,开展工作分析不仅是企业建立现代人力资源体系的基础,同样也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开展工作分析课程教学,让学生掌握工作分析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工作分析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工作分析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工作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工作分析是企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企业对于工作分析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招聘、薪酬两个模块,甚至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做过系统的工作分析,这也导致企业在招聘时根本不会问应聘者有关工作分析的内容。这种情况自然导致学生对工作分析课程的重视程度低。

2.教与学的矛盾日益突出

学习本门课程的学生基本是大二的学生,刚刚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由于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经验,而工作分析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导致学生感觉到该课程学习枯燥,不知道怎么学,再加上教师的授课方式大多以讲授为主,这就导致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一脸茫然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和学的矛盾日益突出。

3.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对北京某应用型大学的学生调查显示,低年级学生几乎没有去企业参观的机会,学生自己偶尔打工,但大多数是在快餐行业或销售行业从事临时工作,并且是单一的工作,没有机会了解所在单位组织结构、战略等内容,并且大多数同学没有到生产型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经历。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工作分析课程时无法理解组织结构设计、工作流程、岗位设计等内容。

4.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使用不当

目前,很多教师在课程上注重案例教学的使用,但是大多数仅仅在课堂上应用案例分析,背离了案例教学的初衷。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能力的提升,而在课程上短短的30分钟案例分析是达不到案例教学效果的。

二、工作分析课程改革思路

工作分析课程改革需要以教师能力提升和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通过教师“教”的过程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通过学生“学”的过程提升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从而实现一个良性循环。

1.提升学生对工作分析课程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讲解大量企业工作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目前企业工作分析应用分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强调企业招聘、绩效、薪酬设计等工作均以工作分析为基础,以突出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请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来学校开设工作分析专题,或者请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返校传授其工作经验,提升学生对工作分析课程学习的兴趣。

2.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

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如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增加课程实践教学比例,带领学生进行企业参观实习,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落到实处,鼓励学生课余打工等措施。教师也可以通过任务形式让学生去企业观察等手段增加学生认识社会的机会。

3.建立相应措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学校要鼓励教师进行企业实践,承担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并建立相应保障措施,如相应减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等措施。教师通过企业实践或承担企业课题,将专业知识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教师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提升专业水平,而且有利于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并将经验传授给学生,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工作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目前的改革重点是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将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来。

1.运用案例教学,发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作用

根据案例教学的思想,教师需要准备典型的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案例,然后进行案例展示,让学生组成小组,课下查找相关资料,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给出小组讨论结果,并在下一次课上发言。这一过程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沟通、解决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提升了学生沟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备工作分析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企业实践经验,因此,案例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采用任务或问题导向型教学法

加拿大麦克斯马特大学医学院的Howard S Barrows教授提出的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工作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改进,即采用任务或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这种方式综合运用了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

第一步,提出任务或问题。教师根据工作分析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设计一项任务,如“应用岗位调查方法对某一岗位进行实际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或者设计一个问题,如“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当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其感兴趣的问题,然后自己寻找答案。

第二步,组成任务小组。为了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学生需要组成一个小组。学生依照自愿原则组成一个小组,但是小组人数一般由4-5人组成。小组有明确的分工,比如有的学生负责查找、整理资料;有的学生负责总体规划;有的学生负责把所有材料整合,提出小组观点;有的学生负责写研究报告;有的学生负责最后的成果展示。

第三步,小组课下活动。根据分工,小组成员根据他们要解决的问题开展各自的工作。此时,教师起到一个监督、辅导、支持的作用。如教师可以监察小组的进展情况,及时纠偏,或提醒学生是否需要调整目标。小组成员要经常进行沟通,讨论每个人的进展情况,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并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同时要评价自己的信息以及他人的信息,信息获得的途径以及来源是否可靠等,这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第四步,小组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都要通过PPT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提交一篇研究报告。在一个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疑问,汇报小组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同时,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基于任务或问题的教学方法不只是让学生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而且要让他们理解问题或任务背后的机制,从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教师点评。学生展示成果结束之后,教师要进行点评。对于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小组成果的优缺点,本次任务完成所达成的教学目标等情况进行总结,并进一步说明本次任务应用的是哪些工作分析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

综上所述,工作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同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也是课程改革的关注点。本文只是提出了一些工作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希望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 1 ] 姚利民, 段文彧.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J ] . 中国大学教学,2013(8):60-64

[2]张艳.工作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2013(10):105-106

[3]段玉英,王雅荣.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工作分析》课程教学设计[J].人力资源管理,2011(7):201-202

[ 4 ] 李理.《工作分析》课程教学探讨[ J ] . 经济研究导刊,2011,125(15):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