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文,人力资源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工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 投稿盖伦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717次
  • 评分4
  • 43
  • 0

潘新兴 西安邮电大学

项目基金: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践行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 13BZ42);西安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从当前工科大学本科生培养的困境出发,分析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中存在问题,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工科人才的内涵进行了相关思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工科教育 应用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

当前,一般的工科大学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往往对“应用型”这个词很纠结。因为在大家的感觉中,“应用型”应该是专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本科院校应该更高一层。所以在表述培养目标的时候,有的学校有意回避了“应用型”这个词,有的学校则给“应用型”加上一些诸如“高素质”、“复合性”、“创新性”等修饰语,从而显示与专科学校的不同。

其实,“应用型”这个词并没有统一、明确、公认的内涵,纠结于这个词本身也没有很大意义。而本科工学院与专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到底有何不同,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必须想清楚。

关于这个问题,梅贻琦在1943年《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很精辟、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是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他说,“专科学校是专门为训练技术而设立的,自应力求切实,于手脑并用之中,要求手的运用娴熟。”人才培养不能好高骛远,不着边际。一方面,要避免空泛的理论,空泛到与实际技术不相干的程度。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始终甘于用手,避免“白领”心里,只想指挥别人,自己却不动手。可见,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是专科学校的主要任务。当前,国内很多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其实是本科的“压缩版”,这种培养定位有很大问题。

大学工学院与其他程度的学校教育不同,其人才培养的最大目的是培养“通才”。文、理、法、工、农等学院要培养的是这几个方面的通才,甚至于两个方面以上的综合的通才,不是培养限于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或高等匠人。他说,“工学院毕业的人才,对于此一工程与彼一工程之间,对于工的理论与工的技术之间,对于物的道理与人的道理之间,都应当充分了解。”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国家迫切需要的工业建设的领袖,培养这样的人才是大学工学院的任务。

如何培养“通才”?梅贻琦认为,工学院必须增设有关通识课程,减少专攻技术的课程。这是因为,工业建设不能单靠技术与机器。没有财力,机器是徒然的,工程人才需要对经济地理、经济地质,以及一般的经济科学要有充分的认识。没有人事上的适当配备与协调,机器就不会有效运行,所以,“真正工业的组织人才,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至于一切的人文科学、文化背景,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从某种程度上讲,“自然科学的认识倒是比较次要的”。大学工学教育除了交给学生所需的自然科学之外,应该旁及一大部分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旁及越多,受教育的人愈博洽。梅贻琦认为,大学工科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与适度的技术化之外,要取得充分的社会化与人文化”。看来,大学的工科教育不是专科的“训练”,而是一种贯通自然与人文,技术与理论,此领域与彼领域的“修炼”。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由“训练”而得的操作型人才、由“修炼”而得的组织型人才都是需要的,但两者需求的数量结构完全不同。梅贻琦认为,工业人才的需求好比一座“金字塔”,越向上越不能太多,越向下便越多越好。因此,工学院不宜无限制的添设,无限制的扩展。

当前,国内有1000多所高校开设了工科专业,工科教育从规模上已是全球第一,但教育水平与质量不高。本科高校、专科高校培养的学生很多是既没有接受严格的“训练”,也没有达成充分的“修炼”,高不成,低不就,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从我国工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来看,当前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工业组织领袖”型人才,而需要更多的“操作技术”型人才。可是人才培养的供给却正好相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其实显示了这样的需求结构性失衡。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的工科教育将会产生分化,一部分培养经过“修炼”的工业组织人才,另一部分则培养经过“训练”的技术操作人才。

当前,很多大学都不愿意将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于“操作技术”人才。这主要是观念问题,从事技术的人被看成“小道”,“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文化传统在我们的内心根深蒂固。但是,当前的大学工科教育不具有可持续性,必将改革与分化。因此,设立工科教育的大学需要做出选择。

今天,在我们思考工科人才培养如何准确定位,明确目标,如何提高工程教育质量这些问题时,认真领会70年前梅贻琦的见解,会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梅贻琦.中国的大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