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刍议辽宁省旅游空间节点优化措施

  • 投稿穆刀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164次
  • 评分4
  • 91
  • 0

刘 静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019-02

旅游核心节点是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优化与否及优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发展。

1、旅游核心节点优化的基本要求

对旅游核心节点进行优化,要满足符合旅游核心节点吸引力定向性和空间扩散规律等内在要求,同时对旅游节点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其他产业。

首先,旅游核心节点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础,其吸引力在空间上的强弱变化,会引起旅游空间结构及空间布局的变化。由于旅游核心节点类型、性质、级别和规模等特征的自在性,决定了大多数的旅游核心节点都存在吸引力的定向性。因而辽宁省在旅游核心节点开发与建设中,根据节点的不同性质,认清不同旅游节点吸引的不同游客类型。同时,更要识别旅游节点的有效辐射范围,准确界定省内、省外甚至是海外旅游者的旅游节点。这样可以分清开发的主次,有利于构建合理的城市旅游空间布局。

其次,区域旅游发展在空间上表现为空间扩散。旅游空间扩散,是旅游发展的一种表现的形式,其决不意味着原来的旅游发达地区的旅游业萎缩,而是一种相对扩散。特别是在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要求日益强烈,这为新的旅游节点的开发创造了条件,也为区域旅游空间扩散创造了形成机制。辽宁省在构建及优化旅游空间结构中,要注重旅游空间结构的扩散规律和旅游者空间出行规律的研究,从而为区域旅游节点空间结构的构建与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旅游开发及空间结构优化过程中要统筹兼顾,打造区域内各产业的和谐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业不能一哄而上。如果区域的其他产业效益很好,旅游业发展条件有限,那么旅游业就应该让位于城市其他产业或想方设法与其融合在一起而共同成长。旅游的开发与发展与其他产业是共生关系,同时也是相冲突的关系,在旅游资源及旅游景观空间结构优化过程中要遵循统筹兼顾旅游资源开发与其他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2、旅游核心节点空间布局的优化机制与措施

(1)提升旅游核心节点构成的科学性

旅游核心节点构成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一定规模的旅游区域,必须注意建立旅游核心节点构成上的“生态观”,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要“特有种”和“优势种”,并且要构成一定规模和数量的“种群”,由此而形成规模、数量、层次上的景观“群落”。

对辽宁省核心节点的优化工作,在结合自身发展所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注意借鉴成功经验,充分认识到旅游核心节点“生态观”建立的重要性。在针对某一区域内旅游节点类型缺失的情况,可构建一些规模大、特色强、级别高的人造景观,以实现景观的多元化;同时也可与在地域上具有临近性、节点性质上具有互补性的其它旅游区联合,拓展新的旅游线路,以提高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2)打造旅游核心节点的“点――轴”组合模式

在旅游空间结构开发与发展中,由于某一区域内旅游节点具有资源和区位的双重优势,所以在区域发展初期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点汇聚,最终形成区域旅游发展的增长极。此过程旅游节点的极化效应显著,辽宁省的旅游空间结构即处于此发展阶段。随着集聚程度不断加强,又会产生扩散效应,这样沿着轴线会形成此一级的旅游中心地和轴线,最终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效果。

辽宁省旅游空间结构若要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效果,必然要重视点与点在组合上是否合理,点与点的距离是否适度。辽宁省应根据旅游核心节点吸引力的强弱、核心旅游节点之间的差异性和交通的便利程度,谨慎培育次一级的旅游核心节点。由于辽宁省的旅游空间结构仍处于较低发展阶段,旅游核心节点的辐射作用较弱,所以应选择交通便利、空间距离短、资源性质互补的旅游节点作为重点培育对象。

(3)培育旅游核心节点的层次性结构

辽宁省旅游核心节点的优化要正视核心节点的层次性。由于同质节点的竞争较为激烈,所以在此只讨论同质节点的层次组合和其关系转化。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同质节点,主要做好节点的市场定位工作,使他们由单纯的竞争关系至少向偏利共生(偏利共生是指多个旅游地在空间上紧密相连,其中有些旅游地会受益,而对其它旅游地则无利也无害,或仅有轻微损害)关系转化,各节点迎合不同的旅游细分市场,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做到各取所需。而对于级别相同或相近的同质节点,可通过规划统一主题把同质节点进行有效整合。各节点应该围绕主题形象,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来展现自己的风采。

基金项目:2013年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一县一品”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以康平县“卧龙湖”旅游文化品牌为例。

作者简介:刘静(1980-),女(满族),辽宁锦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遗产旅游研究。

(沈阳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