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上海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投稿Jack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755次
  • 评分4
  • 45
  • 0

吴娜 栾贵勤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被学者们所重视。本文利用1998-2012年上海市旅游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数据,从旅游贡献率、拉动率和旅游收入乘数等角度分析了上海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海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较为显著但有逐渐减弱趋势。

关键字:旅游经济;经济增长;贡献率;拉动率;旅游收入乘数

旅游业有“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之誉,具有关联度广、带动性强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上海的旅游产业发展一直领先于国内其他省市,2012年上海市的旅游收入达到3650.55亿元,位居中国国内第一,旅游业在上海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上海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本文通过上海1998—2012年的相关数据主要分析旅游业对上海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从而为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一、文献综述

Wall和Mathieson(1982)最早提出了旅游乘数的概念,认为最初旅游消费和旅游乘数相乘后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总收入效应。Fletcher和Snee(1985)把旅游乘数分为产出乘数、销售乘数、收入乘数、就业乘数、政府收入乘数、进口乘数,并对这六种主要乘数进行了鉴定分析。Seong?seopKim、KayeChon 和KyuYoopChung(2003)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从收入、就业、创汇等方面研究了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Kim et al.(2006)利用台湾地区1977-1992 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旅游和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的结论。

国内在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张凌云(1998)在乘数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旅游业乘数发生作用的三个前提,认为旅游业乘数作用是有条件和范围的。何佳梅、贾跃千和周昌军(2005)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旅游收入乘数模型,并测算、比较了区域间的旅游收入乘数值。陈斐、张清正(2009)以江西省为例,从收入、创汇、就业以及产业关联等方面定量分析了旅游经济的效应。孟祥伟、金浩(2010)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对河北省的旅游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协整分析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法,进而研究旅游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旅游业在上海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改革开放后,上海旅游产业的规模有一个明显的剧增,从20世纪80年代仅能接待上万人次游客到如今的全年旅游数2亿多人次,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1997年,上海明确了都市旅游的产业发展定位,至此,上海的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图1 可知,上海旅游业增加值从1998 年的171.84 亿元,提升到了2012 年的1497.68亿元,增长了近9倍,是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的2 倍多,年均增速达16.89%,说明上海旅游经济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不过,无论是通过旅游业增加值的绝对数大小,还是旅游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大小来衡量旅游业的发展状况都较为单薄。因此,本文借助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更好地说明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水平问题。

1998—2012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快速,虽然年均增速高达12.59%,但旅游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仍在不断提高,从原本的4.52% 上升到了7.42%,平均值为6.10%,高出国内水平近3个百分点。2003年和2010年是两个特殊时期。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上海旅游产业遭受了较大打击,因此当年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5.05%,比上年减少0.6个百分点。根据《上海年鉴2004》资料显示,“非典”对上海市旅游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据估算2003年上半年的直接损失约为50亿元,影响了约10万名旅游从业人员的收入。相比之下,2010年是上海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上海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全年旅游收入及国内外旅游人数均大幅增长,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7.93%,比上年增加1.3个百分点。

三、旅游经济对上海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拉动作用

虽然旅游业占GDP的比重能反映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但无法衡量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选取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两个指标来分析旅游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程度。其中,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用旅游业增加值的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之比表示;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则用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之积表示。

如表1 所示,1998—2012 年间,上海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波动趋势,但整体有所提高,相对而言拉动率则起伏较大。1998年以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4.86%,经过4年的缓冲,2002年提高到了9.61%,翻了近一番,其增长速度相当可观。在此期间,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率除了2001年有所下降外,基本保持增长态势,2002年旅游经济拉动GDP增长近一个百分点,约为1998 年的两倍。2003 年由于遭遇“非典”,上海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跌到谷底,仅为1.51%,拉动率也降低至0.25%。2004年,上海通过加大旅游会展、旅游节庆等项目的宣传力度,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再创新高,为11.60%,比上年增长约十个百分点,带动了GDP近2.5个百分点的增长。之后的五年里,旅游业的贡献率始终在6%的水平上下浮动,而拉动率则经历了先增长后降低的过程,2007 年提高到1.54%后,2009年又跌至0.35%。2010年,上海召开“世博会”,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峰值,高达16.69%,旅游业的拉动率也相应增加至2.35%。之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下降,仅为2.49%,对GDP 的增长的拉动率也只有0.29%。2012年,旅游业的贡献率又有显著提高,为8.76%,而拉动GDP增长的效果并没有显著提升,仅有0.45%。

四、上海的旅游收入乘数效应分析

旅游业除了通过直接收入影响国民收入外,还通过由旅游直接收入产生的诱导收入和间接收入对国民收入产生隐性的影响,旅游收入与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长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被称为旅游收入乘数,该数值的大小反映了旅游收入对区域经济促进作用的强弱。

旅游业总收入与旅游业增加值(增加值法下的旅游收入),是学术界测算旅游收入乘数时采用的两种核算方法。虽然旅游业总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但由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各产业扣除了中间投入后的增加值之和,因此,本文选取同样扣除了总收入中对旅游业的中间投入的旅游业增加值来测算旅游收入乘数。

首先,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Kαβ·L的基础上,构造旅游收入生产函数Y=A·Iα,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I为旅游收入,A为常数项,代表其他投入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产出的影响。对函数进行微积分处理后,可知α为旅游收入产出弹性,又可表示为

然后,对旅游收入生产函数取对数,并引入时间趋势变量i 以消除时间趋势的影响,得到方程: 1nY =1nAα +I ?i1n 。利用Eviews7.2软件对1998-2012年的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和旅游收入进行回归,可求出旅游收入产出弹性α 的值为0.45。由于旅游收入乘数K = ΔY/ΔI,所以可以推出Kα =Y ?I ,通过计算求出,如表2所示。

从表2中的测算结果来看,2012年上海的旅游收入乘数为6.01,意味着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上海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可提高6.01元,从相当高的数值中可见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上海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深远影响。1998—2002年,上海的旅游收入乘数从9.87逐年下降至7.91;而2003年突然上升,为8.83;之后,上海旅游收入乘数的值又有两次波动,2004—2008年,先是持续下降再缓慢增长,但始终保持在6.5 以上的水平;2010 年该值仅为5.63,2011 年增加到6.07,而2012 年又略有下降,为6.01。总体来看,1998年至2012年间,上海的旅游收入乘数呈逐步减小的趋势。

由公式可知,在旅游收入产出弹性α的值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旅游收入乘数的大小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与旅游收入的比值。当旅游收入的增长率大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时,旅游收入乘数变小;反之,则变大。1998-2012 年,上海的旅游收入增长率整体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而导致旅游收入乘数整体呈减小趋势。2003年和2010年的旅游收入乘数有明显起伏也是这个原因。前者因为“非典”的影响,旅游收入仅比上年增加4.43%,而国内生产总值仍保持高速增长,旅游收入乘数因而突然变大;后者是由于“世博会”的缘故,旅游收入大幅上涨,增长率高达35.12%,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导致旅游收入乘数突然变小。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上海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上海旅游业发展速度稳定增快,产业地位稳步攀升。1998—2012年间,上海旅游业增加值的增速除了个别年份以外均高于GDP 的增速,年均增长率更是比GDP高出了4.3个百分点,与其他产业相比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潜力依然很大。2001年以来,上海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在5%以上,且该数值总体呈不断上升态势。从国际经验来看,旅游业俨然已经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第二,旅游经济对上海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较为显著,但总体呈减小趋势。剔除2003年、2010年的数据后,在过去15年里,上海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率平均为7.52%,拉动率平均为0.97%,旅游收入乘数平均为7.47,反映出上海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小觑的带动作用。但从三个指标的数值来看,旅游业对上海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拉动作用走向一致,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12年又有所回升;而旅游收入乘数则持续下降。这说明上海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正在减弱,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提高旅游业在上海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针对上述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加强旅游业与工业历史积淀的融合。上海作为一座拥有100多年悠久历史的工业城市,拥有丰富的工业资源,虽然目前上海已经开发了200多处工业旅游景点,但是工业旅游发展长期受到开放程度不够、游客认识不足、参与性不强等因素限制,对此更需进行更好的宣传包装。进而,应把宝山钢铁、嘉定汽车、闵行航天、长兴岛造船、洋山深水港等工业旅游景点打造成集文化传承、成果展示、科普教育、生产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基地。

二是加强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上海共有9个郊区县,占地约为全市总面积的93%,不仅农业旅游资源丰富,而且还拥有先进、成熟的现代农业技术,应充分发挥并结合上海自然资源和现代农业技术的优势。例如加大对崇明岛生态旅游的开发,丰富生态旅游的内涵与形式;抓住长兴岛建设一级渔港核心功能区的机遇,大力发展渔港风情旅游,与横沙岛旅游联动发展;利用现有现代农业园区的资源,开发观光旅游、科普推广、产品展示等体验活动。

三是加强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旅游业是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服务始终贯穿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因此,要将旅游业渗透入现代服务业中,与之形成互动双赢局面。要加大金融、通讯、住宿、交通、娱乐等服务性资源与景点、旅行社等旅游性资源整合力度,为游客提供高科技与高技术含量的服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叶秀霜.旅游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2.

[2]谭佩琴.澳门旅游收入乘数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66-71.

[3]师守祥.旅游业乘数研究辩证[J].旅游学刊,2007(10):30-33.

[4]何佳梅,贾跃千,周昌军.旅游收入乘数的测定和区域间比较[J].经济师,2005(05):144-145.

[5]陈斐,张清正.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9(09):1564-1579.

[6]曾国军,蔡建东.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J].旅游学刊,2012(05):23-31.

[基金项目: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WCXSL1302)]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