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安徽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 投稿沧海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986次
  • 评分4
  • 66
  • 0

孙 伟,宋晶晶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摘 要:安徽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近年全国红色旅游经济产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升级以及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转型调整.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较为集中和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根据国内其他红色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的发展模式、经验,结合安徽红色旅游资源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安徽;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旅游经济;区域联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20-04

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等同于红色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红色旅游面对旅游业对自然秉赋、社会历史遗赠的依赖以及旅游业面临的激烈竞争的新格局、新变化,如何进一步保护与开发安徽红色旅游资源,传承红色精神,创新发展安徽红色旅游业,增强其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打造“三个强省”,增强安徽核心竞争力,是当前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1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

2004年2月,中央作出“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2004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为促进全国红色旅游建设,推出了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安徽省大别山区和皖南一带及集中了安徽省半数的红色旅游资源.六安市金寨县、裕安区独山镇和宣城市泾县等地尤为突出.根据《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有两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三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黄山—婺源—上饶—弋阳—武夷山线、黄山—绩溪—旌德—泾县—宣城—芜湖线、合肥—六安—金寨—霍山—岳西—安庆),以及五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宣城市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及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双堆集烈士陵园及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大别山红色旅游系列景区、芜湖市王稼祥纪念园、滁州市藕塘烈士纪念馆及中原局旧址).近年来的不断建设发展,推动了安徽省红色旅游经济的大幅提升,但是其仍在市场占有率上处于弱势.(见图1,2)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我省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各项消费指标的数字型增长,占比在总体上有上升的趋势,但是并不稳定.

2 安徽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最具环保性的一项产业,相对于工农业来说,具有更大的发展潜能.通过该项产业的发展,革命老区的经济状况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面貌,例如泾县各红色旅游景点在2014年“五一”期间,共接待24.74万人次,同比增长23.02%,收入达到10471万元,同比增长22.39%.但是在初具规模的同时,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依然存在着战略规划定位和政策落地实施方面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落后

红色旅游作为服务型产业,完整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落后,直接导致许多游客在景区的参观和游玩中感到不便,限制旅游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例如在独山镇的苏维埃城景区入口处,道路两旁的房屋规划建设较为成型,有排列整齐的二层门面房,但多为服饰类经营场地,饮食类、住宿类和特色商品类店铺稀少,景区整体消费定位规划水平不高;其次,在城内较长的距离内,民房改造和道路修建状况和城口差距较大,有的路段车辆较难通行,当地的旅游宾馆较少,给需要留宿的游客带来不便.(见表2)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型企业,其中一个首要目的即为刺激消费,带动旅游地经济增长.一般我们认为,星级宾馆数量可作为旅游地区服务业发展情况的一项直观指标,也是反映当地服务业发展定位、水平的重要考核指标.旅行社在选择留宿地时会有所顾虑.相比于这两个县级城市,江西省井冈山市仅茨坪地区(镇级地区),截止到2012年底已经拥有24家星级宾馆,井冈山景区三星以上宾馆、酒店2010年底就已达30余家,旅游接待床位达15000床,发展程度差异可见一斑.从这个数据上可以看出,游客访问量和配套设施建设状况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游客集散中心、大型停车场数量不足、高等级星级酒店缺乏,直接导致旅游综合接待能力较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虚弱了安徽红色旅游的竞争力.

除景点内部存在的这些情况外,景区交通、线路设计也值得当地政府的关注.景区之间的道路较为曲折和颠簸,例如,天堂寨5A景区与最近的高速路口有近73公里的山路,交通时间超过2.5个小时,由金寨县城至景区,道路距离仅为143.7km,但实际交通时间约为5个小时,游客在路上耗费的时间较长,会打消游玩的兴趣,对于景点的满意程度也会有所下降.所谓“养在深闺人未识,酒香也怕巷子深”,交通是影响金寨县旅游区多点联动发展,路线成熟规划的重要制约因素.

2.2 宣传手段和品牌效应不足

一些景区在宣传上存在一定的缺乏,由于在推广上的不足,逐渐被埋没.景区入口缺乏明显的标识,简介和路线引导,尤其是景点较为分散的景区,导致游客对于景区的参观和了解不够完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经济价值上的缺失.全国闻名的井冈山和西柏坡品牌,有着全面的资源开发、精心的路线设计和严格的景区管理,在全国的红色旅游景区中具有首屈一指的竞争力,也是许多景区争相模仿的对象.然而在安徽省,很多红色景区的游客访问量低,主要还是由于在品牌和宣传上缺乏较为有效的手段,这一点从各地红色旅游成为高校教育基地的数目上也可以得到体现,安徽省内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量仅为相似省份湖北省的半数.(见表3)

品牌形象彰显旅游地的内涵和特色,当前安徽红色旅游品牌形象定位为“铁的新四军?红的皖土地”.由于安徽现有红色旅游景区大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品牌形象刚刚起步,红色品牌的宣传、保护和发展亟待加强.因此,安徽红色旅游品牌整体形象号召力处于劣势,不利于与其他红色旅游区的品牌竞争.并且由于旅游主题定位相近,发展模式基本相似,皖西南的六安、霍山、岳西与河南信阳,湖北罗田、英山均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主题形象同为“千里跃进·将军故乡”,相邻相近地区的激烈同质竞争,在没有突出的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安徽红色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缩小这种省份差异,进一步保护与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是实现红色旅游经济新跨越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2.3 受当地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在2009年安徽省61个县的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金寨县和泾县分列第54位和51位,是全国的重点扶贫县,而这两个地区也恰恰是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的高度密集区.国家的财政拨款多用于带动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保障部分,能够专项拨给红色旅游进行建设和维护的资金并不多.旅游业在产业发展中具有前期投入大,后期维护成本高的特点,但全国红色旅游景区大多地处偏僻的革命老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这也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而现实的问题,即红色旅游资源密集区本身贫困,并无雄厚的经济实力投入旅游业的前期开发和红色旅游资源的后期维护.

在这些受当地经济影响较大,主要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要谋生方式的贫困地区,想要进行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市场开发和商品设计,是具有很大难度的.如何留住这些人力资源,将当地人才当做“一潭活水”源源不断的为红色革命老区的资源保护开发输送不竭动力,创造更多优势就业岗位,摆脱完全依靠上级财政输血的开发模式,开辟更多的融资和发展渠道,摆脱当地经济贫困影响,是决定能否将就业效益和资源效益相结合的重要因素,也是革命老区依托红色旅游资源脱贫致富、循环发展的重要命题.

2.4 发展模式缺乏创新

发展模式是红色旅游建设的道路指引.产品是旅游竞争力的核心,产品的功能、开发模式、产业链都是直接影响着区域旅游竞争力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是会议旧址、战争遗迹、烈士名人纪念馆(纪念碑等)以及名人就读学校等,以静物为主,这导致景区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为参观者的考虑,多以静态陈列和展示,再附以导游讲解.多以传统观光型为主,游览、接待、教育功能强,度假、休闲、会展功能弱.实际上这种发展模式导致大多数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模型如出一辙,缺少新意,多样化的产品项目内容缺乏,体验型开发不足,使参观者在多处参观后容易产生麻木感,相对应的教育意义也就降低了很多.缺乏创新的发展模式景区建设带动能力弱,直接导致以红色旅游为主的产业化旅游业建设水平下降,产业链不完整.直观体现在游客数量不足和难以刺激游客消费,经济带动水平弱等三个方面.因此如何创新安徽红色旅游发展模式,通过当地的特色文化氛围来带动红色精神“活”起来,也是在保护与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经济过程中值得考虑的问题.

3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

3.1 基础设施和对外型经营市场优先发展策略

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提高游客对于景区的满意程度,增加了更多的消费机会,还可以提高就业率,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2008年湖南省开建了“韶山一号”工程,内容包括“一场、二馆、三路、四坪、一配套、一整治”:一场,即毛泽东广场改扩建;二馆,即新建毛泽东遗物馆和改造毛泽东纪念馆;三路,即韶山高速公路和韶山核心景区的南北两条绕行公路;四坪,即景区内4个停车坪;一配套,即供电、消防、给排水和信息监控等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一整治,即景区周边环境整治,包括毛泽东广场周边环境整治.在2013年竣工后的一年内,迎来了300多万人次的访问量,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带动性可见一斑.

而在当地的市场营销上,服务对象应该扩大范围.作为经典景区,相应的导游服务和特色化产品的销售是提升游客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这两项对外的经营类型都需要大量的就业人口.以红色旅游的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为基数,计算2010年地方就业绩效,将安徽省与其他几个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如下表(见表4)

在这样的比较下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安徽省的综合收入与就业人数与这几个省份有着较大的差距,但绩效水平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就业缺口大,市场活力明显远未饱和.通过促进本地人才培养和外地人才的引进,在提供高素质人才和节约产能与能源方面将有着非常大的贡献.

3.2 多效用统一的地方特色化建设战略

在吉安、黄冈等多个红色旅游资源集中地区,人文之红色,自然之绿色,建筑之古色的三色发展模式独树一帜.例如在独山镇,当地由于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为防止造成污染,全镇并无工业生产,主要依靠旅游和房地产进行经济开发.在红色旅游方面,独山镇的苏维埃城是当地的特色旅游路线;而在绿色旅游方面,独山镇政府借助六安市的特色茶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茶文化建设.独山镇所在的裕安区作为六安瓜片的重要产区,坚持产业发展的“四化”——基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加工清洁化,产业品牌化.2013年茶园总面积达到12.9万亩,比上一年增加9.2%,茶叶总产值3.25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7.8%,名优茶产量2260吨,占茶叶总产量的79.6%,产值2.86亿元,占总产值的88%,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600元.六安瓜片茶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在这样的品牌影响力下,用六安茶谷、六安瓜片博物馆、水上漂流、茶产业主题公园等各类特色建设来吸引参观者,借此机会来到苏维埃城参观古色古香的民居和革命旧址,让更多的人开始了解独山镇特有的红色文化.

这种多色结合的方式不仅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加优美和舒适的环境,更是为其带来广阔的旅游市场和消费增加.安徽其他的革命老区也可以参考这种模式,与自然资源、农业资源、特色产业资源等结合建设,如皖南泾县地区可以将红色旅游与徽派古建筑群、宣纸文化产业相结合,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经济开发之路.

3.3 加强跨地域合作,区域联动发展战略

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明确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将之升级为一个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使得多地区的协同发展再次成为我国多方面建设的指南针.

政府作为经济建设的领头羊,不仅是建设资金的来源者,更是规划建设上的引导者.多地联动发展,不仅可以实现资源整合,更提供了多地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为其他领域的发展建设也提供了好的坏境和机遇.例如在2008年编制的《鄂豫皖红色片区发展规划》,2010年安徽、河南和湖北三省在六安市签署的《大别山区域六市政府红色旅游合作协议》,2012年,沪苏浙皖四省合作编制长三角旅游合作发展规划,四省市旅游局和邮政公司推出“畅游长三角”的系列活动,促进了中东部地区旅游业的交流.政府领导旅游部门进行认真的合作活动,对于红色旅游投入关注能够在各方面基于建设开发保障的一双“大手”.通过实地调研,专家分析,以及民意收集采纳,在其他建设成熟的产业方面精简资金,进行多地线路连建也是一个能够达到合作共赢的方法,2012年规划进行的黄山——千岛湖公路建设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该公路全长约79公里,建成后是联通黄山风景区、千岛湖、杭州三个5A国家级风景区的一条黄金旅游线路,这不仅是为游客铺设的旅游之路,更是为产业建设铺设的一条绿色通道,为协同发展做了精彩的示范.

加大跨地域合作和区域联动发展是整个大别山地区资源开发、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天堂寨景区和黄山风景区同为5A国家级风景区,古称“吴楚东南第一关”,但两地经济效益截然不同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天堂寨景区处于皖鄂两省交界处,行政区划的分割将其一分为二,受行政、经济等多项因素限制,发展迟滞,规模化低.大别山区地跨安徽、河南、湖北三省,绵延近八百里,是一座集旅游资源、药业资源、农林业资源的巨大宝库,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区域合作、连点成片联动发展,才能使2200万大别山革命老区百姓真正走上致富之路.

3.5 现代科技和地方文化助红色旅游腾飞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绿色产业,低能环保且经济效益强;而现代科技以智力因素作为发展基础,更是为传媒和多形式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可能.当今的红色旅游由于品牌形象不出众容易受到大众的忽视,可以让游客借助互联网体验红色旅游的三维展示和智能讲解.而在景区内部,由于讲解人员的缺乏,可以利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讲解,成都市博物馆利用这样的方法节省了人力资源.另外在可以利用LED技术进行战争线路的介绍,配合光电技术让观众在高处观看整场战争的过程,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这样的介绍方式吸引了很多军事迷的驻足.而早在2007年11月,江西省井冈山市“一号工程”竣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在这次建设中,舞美、三维和声光电技术成为主打,强劲的带动了井冈山的红色旅游产业,仅2008年上半年,井冈山接待游客184.36万人次,同比增长9.19%;实现旅游收入129868万元,同比增长23.585%,而该馆自开放以来平均每天参观者达到6000人次.最多一天达3万人次,可见现代科技犹如一块磁铁,极大地吸引了游客的目光.另一方面,安徽省皖南地区具有特色的戏曲表演,政府可以组织人员参照历史和当地所具有的红色旅游景点进行节目编排,在建军节,建党节以及战争爆发日等特殊的时间组织文艺汇演,让历史和人物更加传神,使得现代科技和地方文化助力红色旅游腾飞.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关于推进发展“红色旅游”工作意见的报告.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3〕金寨县人民政府,泾县人民政府.县情简介.

〔4〕黄薇薇,沈非.安徽省红色旅游竞争力研究.

〔5〕叶俊.比较视角下大别山(黄冈)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基于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

〔6〕江西旅游网.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小村镇建设的五大特点.

〔7〕泾县新闻网.“五一”旅游交出精彩“成绩单”.

〔8〕黄薇薇.安徽红色旅游地的开发与保护.

〔9〕张晓东.安徽红色旅游业发展状况探析.

〔10〕人民网.组图:韶山“一号工程”主体项目全面竣工.

〔11〕六安新闻网.叶素情怡青山醉 茶香业旺人精——我市探索茶产业发展之道.

〔12〕中安旅游网.黄山-千岛湖将新建高速路.

〔13〕中国江西网.一号工程 磁吸万千游客.

〔14〕国务院办公厅.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