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物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物业管理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物业管理的原因及措施实践与思考论文(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31
  • 阅读量254次
  • 评分0
  • 0
  • 0

  随着现在我国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物业管理也成为了业主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一些关系也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物业管理主体关系也变得具体化、规范化。本文就整理了关于物业管理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物业管理专业多元化实习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薛文静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工学交替”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已经成为诸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科学构建系统的实习模式是有效推进“工学交替”的重要保证。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多年来积极探索多元化、分层次、渐进式的实习模式,系统设计认识实习、专项实训、跟岗实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等环节,注重跟踪指导与反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关键词:高职教育;物业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习模式


  一、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目标岗位分析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物业管理行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实现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


  2015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发布的《全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物业管理面积约为164.5亿平方米,相比2012年的145.3亿平方米增长了约13.5%,在管规模持续扩大;全国物业服务企业约10.5万家,较2012年调查的企业数量7.1万家增长了约48%;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约为711.2万人,较2012年的612.3万增长了约16.2%,人员数量增长速度较快。


  物业管理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人才储备不足,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远远滞后于行业的发展。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职层次应用型物业管理人员就业容量大,高职院校必须针对行业特点培养物业管理专业人才。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精准的市场调研,将学生的主要目标岗位定位为客服专员、行政人事专员、品质专员、项目经理助理。目标岗位及描述如表1所示。


  二、“工学交替”模式下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科学构建实习模式是有效推进“工学交替”的重要保证。有重点、有步骤、有层次地设计实践性环节,能够有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立足首岗适应,多岗迁移的目标,将多元化实习环节有机地嵌入其中,形成复合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表1物业管理专业目标岗位及描述


  图1复合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三、物业管理专业主要实习模式的内容及关注点


  设计物业管理专业的实习模式时,横向上要考虑每个实践性环节与相关课程的有机衔接;纵向上应考虑各实习环节对职业技能的阶梯式提升、职业素养的持续内化。最终确定的专业实习有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从而构成渐进式、多元化的专业实习模式。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知识结构、能力特点,每个实践性环节应有各自的侧重点、实习内容和关注点。


  (一)认识实习——增加感性认识


  认识实习是物业管理专业的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增加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开阔专业视野,培养专业意识,激发专业兴趣,树立职业理想,明确专业学习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认识实习的两周内,分别安排专业录像、企业家讲座、优秀毕业生分享、参观优秀小区、参观城市综合体等形式多样的实习活动。邀请的行业企业专家可以有多种风格,如创新型企业家、学者型企业家等,让学生们多角度汲取专业营养。


  (二)专项实训——参与前期物业管理


  通过专项实训理解新建物业承接查验、入住、装修管理、接待等具体业务的工作规程,同时锤炼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专项实训的一个月,通常安排在12月份,此时集中交付的住宅小区也较多,企业刚好需要短期人力资源,学生在承接查验、办理入住的关键业务节点得到了锻炼机会,为接下来的跟岗实习做好“热身”。


  (三)跟岗实习——体验客服专员工作


  第六学期的跟岗实习,学生们在校内学完《物业管理实操》《物业管理法规》《物业服务礼仪》《楼宇设备维护与管理》等课程,安排学生到物业服务企业的客服岗位实习,按规定工作规程参与客户服务、物业管理现场服务,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内化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素养,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后续提高模块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由于跟岗实习时间为一学期,所以需要提前和物业服务企业多次接洽,确认学生实习物业项目和岗位。因为学生在实习时尚处于三年级,还需寄望于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


  (四)轮岗实习——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轮岗实习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不同部门轮岗。第九学期的轮岗实习,学生们已经完成了《物业服务品质》《物业财务处理》《分类物业管理》等提高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客服专员、行政专员、品质专员三个目标岗位中进行轮岗实践,全面拓展专业技能,更加人性化地考查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理性分析。二是不同业态轮岗。随着物业管理的发展,住宅、非住宅等各种业态的物业管理项目也越来越多。例如一些大型城市综合体,其包含了住宅、星级酒店、写字楼、商业等多种业态,各种业态的物业管理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侧重点,给学生提供不同业态轮岗的机会,锻炼职业迁移能力。学生通过轮岗能够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全面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积累职场经验,为早日成长为部门经理或项目经理提供条件。


  (五)顶岗实习——成为优秀员工


  到了第十学期的顶岗实习,学生已经完全具备物业管理综合职业能力,能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学生很快成为企业的骨干员工。也有猎头公司锁定笔者所在学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为学校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建立信息库,视为日后物业管理精英库的猎头人选。


  四、物业管理专业多元化实习环节的管理


  (一)实习前期充分准备


  1.精选校企合作企业


  推行“工学交替”模式,合作企业的选择至关重要,学校教师一定要严加把关。学校可以依托校外实习基地优选规模较大、业务规范的企业共同培养。条件成熟时,可以选择优秀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培养具有以下特征:校企合作的规范性、人才培养的协作性、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教学模式的职业性。


  为了严格管理,除了顶岗实习是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其余的专业实习都是由学校统一安排。这要求物业管理教研室主任在行业中有较强的人脉关系和实习资源配置能力,在实习前就进行反复沟通。根据每次实习的内容和目标,学校优选万科、龙湖等知名物业企业和优秀物业项目,精准地落实实习岗位。


  2.匹配学生特点合理分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好的教师如同一名好的导演,给学生提供绽放能力的舞台,帮助学生成长,做到人尽其才。教师应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工作能力、团队协作等细微差异,对应地匹配实习企业和物业项目。如将英语好的学生安排在涉外的物业小区实习,让其发挥专长等。实习之前进行统筹分组,每个物业项目实习人数通常在3人以上,并任命1名学生为组长。


  3.重视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


  学生到岗之前,必须进行认真细致全方位的实习动员,动员时除了需要强调实习纪律、实习成果、四勤(眼勤、嘴勤、手勤、脑勤)、待人接物、自尊自重等事项,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安全教育通常强调实习场所安全、暂住地安全、上下班交通安全、财物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心理安全教育就是使初涉职场的学生学会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增强耐挫力,减少不良情绪和过激行为的发生。


  (二)实习过程跟踪指导


  走访与巡查。在校外实习期间,要求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教师定期到每个实习地点检查。走访企业指导教师填写检查记录、批改实习周记等,定期汇总学生的情况,及时诊断、沟通和改进。


  指引与鼓励。校内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和引导学生,对学生的工作表现及时关注。学生在实习的不同时期会碰到各种状况,教师应该在学生迷茫时给予指引,得意时给予提醒,困难时给予帮助,挫折时给予鼓励,成功时给予欣赏。


  汇报与分享。校外实习学生每月返校进行实习总结、实习汇报、专题调研、心得分享。通过每个月的实习汇报,学生不仅总结了自己的实习岗位工作,还共享了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知晓不同岗位、不同项目、不同业态的管理模式的差异,丰富职场经历。学生的汇报分享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了团队意识,提高了梳理知识和总结能力。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指导中明显进步。


  (三)实习结束注重反馈


  实习资料归档。每一个实习环节结束,校企双方结合学生表现,给予学生客观的成绩评价。将实习任务书、指导书、实习日志、实习报告、企业鉴定、实习成绩等资料进行装袋归档。


  及时总结反思。实习结束后,对每一次实习的策划、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反思,进行理论总结和专业研讨,也为后期指导实践性环节积累更多经验。


  五、物业管理专业多元化实习模式的成效


  一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多元化、渐进式的实习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提升岗位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培养职业气质。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环境有全真的体验,在工作中培育了敬业精神,渗透了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是推进了专业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更多的教学方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如翻转课堂、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团队合作等。这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都需要学生的积极互动。有过实习积累的学生,继续学习提高模块的课程时,对理论知识的领悟更快、更透彻,对课程改革内容的响应度明显提高,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是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职业能力的增强带动了学生整体培养规格的提高,最终体现在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上。连续多年招聘会上物业管理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都被知名物业公司抢先录用。学生2016年准就业信息统计显示,60%的学生都进入了万科物业、龙湖物业等公司。


  四是实现了校企共赢。多元化实习模式给学生提供了边学习边实践的平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同时,此模式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提升了学校形象,工学交替模式一经推出,数家媒体以整版报道此事。多元化实习同样深受企业的欢迎,企业可以把自己的企业文化提前渗透给学生,有了对学生的跟进和培养,缩短新员工的培训期和考察期;同时可以增加企业的人才储备,减少用人风险,还可以树立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总之,物业管理专业多元化实习模式给学生提供了边学习边实践的平台,只有认真策划、系统安排、有序组织、严格管理好每一个实践性环节,才能彰显专业特色,深耕学生未来,达到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共赢。


  第2篇:物业管理纠纷原因及措施


  文/李旭海、阿海罗志、李欣、曾宪、方毅、黎瑞超指导老师


  摘要:近年来物业管理的纠纷事件逐年递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氛围与社会和谐。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法律制度作为参考依据,综合性分析物业管理的纠纷原因,进而提出纠纷处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物业管理;纠纷原因;处理措施


  1.物业管理的纠纷原因


  1.1法律法规不健全


  结合立法角度进行分析,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目前并没有制定和颁布相关的物业法律。现有的《物权法》针对物业管理工作所提出的各种原则性规定严重缺乏可行性与操作性;《物业管理条例》内容不够健全,使得具体事务的处理上没有统一标准,非常容易发生意见分歧,造成纠纷。


  1.2物业服务公司与开发商关系混乱


  前期的物业服务合同主体主要包括物业服务公司与开发商,并且两者应该是委托法律的关系。可是,实际生活的物业服务公司却通常属于开发商子公司或下属公司,而这种子母关系更是加剧了开发商忽视管理、重视销售和建设的现象。部分开发商片面追求短期销售业绩,进行促销活动环节作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承诺,比如各类购买优惠、绿化建设等,可是在完成销售之后却没有履行承诺,为后续物业管理工作带来极大隐患。


  1.3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物业管理条例》虽然明确提出物业公司属于物业服务公司,并且强调服务观念。可是实际工作环节,一些物业公司并没有找准自身定位,存在着自身是管理者、不是服务者的错误认知。因为观念错误,使得物业公司更加重视收费却不负责服务,没有及时树立起服务业主的理念。此外,因为物业服务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并没有组成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工作团队。多数以上的工作人员均通过临时招聘而来,上岗前没有给予专门培训,缺少必要职业道德与技能,再加上服务意识过于薄弱,无法高质量的完成合同义务。


  2.物业管理纠纷的处理措施


  2.1加大物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力度


  想要有效避免和预防物业管理的各种纠纷,需要以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模式提供法律保障,保障物业管理的各项工作均有法可循,进一步提高物业管理运作的规范程度。物业公司应该重视从业人员资质的审查,引导和鼓励物业管理招标投标,降低物业服务公司和建设企业间的关联。此外,积极引进竞争机制,排除各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使得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费用与质量相匹配。


  2.2改善物业服务公司与业主的关系


  高度重视物业服务的合同,正确认识到普通以及前期的物业服务合同均是物业管理环节服务公司与业主间义务权利的核心法律依据。结合合同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其效力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司法解释明确提出物业服务公司所公开作出地服务承诺与服务细则是服务合同组成内容。因此,有效控制和降低纠纷的有效方法是最大程度上细化服务合同的内容,针对服务质量、服务内容、合同终止、收费标准以及违约责任的事物给出明确约定,保护缔约双方利益。同时,引导业主树立契约意识,对业主详细讲解合同签订会发生何种法律后果,增强业主法律素养,进而针对合同缔约阶段更加重视。物业服务公司应该严格且有效的履行合同,培养诚信意识,获得业主的信任与尊重,从本质上改善和业主间的关系。


  2.3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纽带作用


  《物业管理条例》虽然有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关系角度界定业务委员会性质,但是没有准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资格,针对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的资格规定不够清晰,而这种不明确地法律地位造成业主委员会难以在实际生活内得到作用发挥。无法及时和物业服务公司进行沟通、反馈业主需求以及保护业主合格权益,同时,不明确的法律地位也影响了业主委员会参与民事活动以及能否代表业主提起诉讼等问题。因此,业主委员会需要最大程度上协调工作,主动承担起业主与物业服务公司的纽带作用,将各类纠纷进行预防与控制。


  3.物业管理纠纷的救济


  3.1民事方面


  首先,协商。发生物业纠纷之后,首先采用相对缓和地协商方法进行处理,通过两者直接对话分清责任,最后达成纠纷和解协议。协商可以有效和及时的解决纠纷,并且节省资金和时间。其次,调节。通过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对纠纷双方进行劝说,按照当事人诉讼请求作为依据,针对物业管理纠纷展开庭内调解。再次,仲裁。采用独立性、灵活性以及专业性中彩方法来处理纠纷,显现裁决效率的强制性。这一方法应该以纠纷当事人自愿选择为前提,在服务合同内约定相关的仲裁条款。最后,诉讼。纠纷双方向带有管辖权地人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这也是定纷止争的最终手段。


  3.2行政方面


  想要实现物业管理纠纷的预防,应该由相关行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共同监督与协调。现实生活中的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数量有限,而面对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会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使得纠纷处理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行政部门需要将工作重点放于市场机制的完善方面,针对可通过民事责任解决以及不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不干预,真正意义上落实自身职责。


  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业服务公司需要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内容、提升员工素质以及严格履行自身职责。业主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纠纷处理措施,正确定位自身权利义务,通过正当方式保护自身权益。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普法力度,完善和健全物业管理机制与模式,从各方面缓解物业管理双方的矛盾。


  第3篇:物业管理系统的智能化


  文/车洪民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服务品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区物业管理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行业,在智能化趋势奔涌而来的今天,必须学会跟随时代发展潮流,以服务品质的提升换取业主的满意,因此,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也面临着提高智能化技术应用水平,在社区安防、物业管理等方面提高业主获得感的迫切需求。但需要认识到的是:智能化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不是简单的智能化技术的拼凑组合,而是通过多种智能化技术的对接,以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做到物业管理的系统化、整体化。


  小区物业管理系统智能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只有清楚认识到,提高智能化技术在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中应用水平所面临的困难,才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小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智能化技术加以应用。


  物业整体管理质量较低。打造整体智能化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不仅仅需要增加智能化技术,更需要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支持与指导。众所周知的是,物业这一行业的特点是低门槛、低利润,很少有物业公司能够将资金投入管理人才的引进上,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简单,管理水平低下,加之这一行业的发展时间短,多数公司都缺少现代管理理念与经验,对智能化设备的管理不能做到常态化、科学化与周期化,因此,智能化技术的使用成本偏高。


  管理组织混乱。小区的管理不仅仅关乎物业公司,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政府部门、通信公司与银行等单位都与小区管理有交集,而在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划分与主体界定不够明确,这就容易导致物业管理上的混乱。容易产生争议的地方主要有住宅物业布线所有权、利益分配等,同时信息不能共享也会导致管理混乱。管理上的混乱,使得智能化技术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因此产生盲区。


  缺乏智能化技术维修管理能力。为了智能化而盲目上马智能化设备,这是当前开发商为了美化项目惯用的手法,但这样的行为,有可能与实际需求不相符,造成资源的浪费。我国的实际情况是,项目前期设计中,所使用的智能化设备往往不能构成系统,单独使用效果不理想,而物业公司普遍实力不足,缺乏专业的智能化设备维修管理人员,设备的维修保养又需要专业的维修公司,出现突发情况后,维修效率较低。


  智能化技术在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防盗报警系统。安全防护是物业管理系统最基础的任务。防盗报警系统主要由各种探测器、控制器与控制中心组成。探测器是整个系统的底层部分,它们承担着监测所在区域状态的任务,一旦发现非法入侵等警情,会将信息通过信号传输线路发送到区域控制器,控制器将报警信息发送到控制中心计算机上,最后以声光形式实现报警,接警后则需要对警情加以处理,复核是否误报,确认真实性后出境。探测器的主要类型有红外探测器、红外对射栅栏、红外围墙对射、门窗探测器与煤气探测器等。


  电梯监控技术。当前建筑发展趋势是高层化,这样的趋势下,电梯几乎已经成为高层业主进出住宅的唯一方式,因此,对电梯的安全性要求必须严格。电梯监控技术主要是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将报警信号发送给物业管理系统,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电梯监控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预先设定运行状态、起停时间、紧急事故状态报警;动态显示各个电梯运行情况,并将电梯启停状态、所处位置、运行方向等信息上传物业管理系统;对拽引电机、制动器等部件在安全机构故障后的自动报警功能进行检测,包括故障原因、地点、时间与故障状态等;对大型小区还能做到多梯并控,根据人流高峰期的客流方向与轿厢所在位置,有选择的制定运行程序,如“上行客流模式”“下行客流模式”等。


  给排水监控技术。生活用水的保障是居民生活的基础。智能化的给排水监控技术,通过计算机的计算来进行对给排水系统的调整,监测排水泵等相关部件的运行情况,在用水量与供水量之间做到动态平衡,确保整个给排水系统尽可能运行在高效状态,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的目标。其实现原理主要是通过对水泵、水池与水箱等主要部件的监测与控制,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在某一部件某一具体动作发生时,通过相关程序反应,做到对给排水量的优化调整。


  当前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能够满足业主在物业管理方面的绝大部分需求,但在应用中,我们必须结合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现有的技术设备以及小区实际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智能化技术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注意避免因追求物业管理系统的智能化而盲目引入智能化技术,从而造成设备的空闲浪费,影响物业管理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