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数字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应对

  • 投稿色系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356次
  • 评分4
  • 61
  • 0

杨 平

数字高科技时代,网络影响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以方便、快捷等诸多优势,日渐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一时间媒介,网络对于纸质传媒的挑战显而易见。近年来“互联网+”行动计划新概念的提出,必将加速推进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历史进程。

两年前,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就宣布取消摄影部,包括一位普利策奖得主在内的28位摄影记者面临失业危机。这只是一个个案,但它传递的信息是十分明显的。深圳一家报社总编辑撰写了《摄影记者之殇?——对<芝加哥太阳时报>取消摄影部的思考》一文,极力安慰摄影记者。他说:“具有专业水准的职业摄影记者是否已经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至少五年内不是。”意思是5年以后就难说。这多少有点无可奈何的意思。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型,表面看来,新闻摄影的确面临双重的挑战,一是新闻摄影已经没有门槛,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记者”;二是纸媒行业下滑,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施展空间受限。但是从深层次看来,“纸”与“网”的融合实际上为摄影记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网络媒体将是下一代的主流媒体,但纸质媒体和纸质文化一样不会消亡。纸质媒体会在“纸”与“网”之间“两手抓”。近年来,传统媒体纷纷开办新闻网,它代表了单一的传统新闻媒体寻找网络化发展进程中的途径与规律的模式。由来自传统媒体的受过专业化训练的记者编辑掌管的网络媒体会进入主流媒体,这也是无可置疑的。所以,关键在于摄影记者能否在“纸”与“网”之间华丽转身,转型为网络时代的新闻影像专家,而不是消极无奈。

追求精品

数码时代,专业摄影记者已经失去采访、拍摄和发布的垄断,和普通拍摄者同处一个发稿平台。据一家省报统计,记者与普通来稿采用比例,10年前为7:3,如今为4:6,且呈递升趋势。普通摄影爱好者人数众多、分布广,有更多亲眼目睹突发新闻事件的机遇,很多时候记者还未赶到现场,摄影爱好者的照片就发到网上或传到报社。

数码摄影太容易,也难免图像泛滥,拍好就更难。正像生产在生产对象的同时生产主体一样,图像的迅速、大量传播,也提高了公众的审美眼光和鉴别力,对于图像的新颖性、视觉冲击力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新闻图片资源的丰富,对专业摄影记者无疑是个强大的冲击,但专业和业余摄影者的拍摄和报道质量往往有较大的差距。不是拥有了第一时间,就能获得优秀的稿件。比如,目前报社来稿多,主要多在一般性的稿件上,组稿时,往往是编排完重点稿件后,再将普通类稿件填空补缺。面对铺天盖地来稿,专业摄影记者需要实现突围,跳出普通来稿的覆盖层.站在更高的层面找新闻、报新闻,更好地把握网络时代媒体的需求,扬长避短,避免简单的重复,力求表现出新、出彩。动态报道求精,静态报道求深,以质胜量。

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普通摄影者有第一时间拍摄和报道的优势,但由于摄影爱好者多数未受过新闻专业训练,不熟悉新闻摄影报道的要求和规律,有即时性的优势,却也难免表面化、随意性。其次,自由来稿多处于无序状态,由于缺乏新闻职业的道德观念,少数人员或追求上稿率,或追求娱乐、炒作和轰动的效应,客观性和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会导致少数质量低劣、失真的照片被采用。在突发性、灾难性题材的拍摄报道中,专业摄影记者无疑有更大的优势,同时也向专业摄影人提出了更好把握信息,更加机敏、勤勉的要求。

在突发新闻报道质量求新求精方面,获得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银奖的《废墟中的生活》,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在汶川地震发生后,难以数计的专业和业余摄影者通入拍摄,灾区传出成千上万张新闻图片,深圳晚报摄影记者赵青没有停留在场面的表面的记录,而是独具慧眼地摄取了一片瓦砾废墟中,一对青年男女正在生火做饭,背景中的庄稼生机勃勃,这让读者看到灾区民众坚强的生活信念,看到灾区生活新生的希望。

纵览近年来新闻摄影优秀作品不难发现,无论是全国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比赛,还是省市及各报社的年度、月度好新闻,获奖作品甚至稍有一定影响的新闻摄影报道,绝大多数出自专业摄影记者之手。但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手机摄影的普及,专业摄影记者如果仍然“按步就班”。那也就会好景不常,甚至被被淘汰出局。近年在荷赛中常有兼职、业余摄影人人围、获奖,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专业摄影记者要有紧迫感、责任感和更强的事业心,尽力不断在图像质量方面下功夫,精益求精,扬长避短,以质胜量。对于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不同要求和规律也应该积极探讨。

追求深度

专题化、系列化是专业新闻记者报道的重要优势,作为主流媒体,无论传统和网络在适应传播快捷与时效的同时,都需要在报道深度上做足文章。专题化、系列化的连续、深入报道,也是专业摄影记者应对新媒体时代发展需要的重要课题。

在稿源不断增长的情势下,一些纸媒体早就开始减少一般性的新闻报道,而腾出版面做深度报道,专业摄影记者更是要顺势而变。主动退出一般性的稿件竞争领域,不是立足于和摄影爱好者争见报率,争“工分”,而是避开“体制内”的平坦大道,沿崎岖山路,攀登高峰。腾出时间和精力搞策划、做专题,做系列、跟踪深入报导,或是精心挑选新闻选题,或是深入采访发掘新闻内容,拉开与普通稿件的竞争差距,脱颖而出。这是网络时代专业摄影记者本分,也是新媒体对摄影记者寄于的厚望。

在网络传播、大众参与的情势下,图像的传播及时、快捷,涵盖面广,但也可能大多是靠机遇,见好就拍,“信手拈来”,时过境迁。专业摄影记者应该有长远的眼光长期关注有一定时间、空间跨度拍的新闻题材,进行深入、系列的报道,使报道有深度、有厚度。在《贯通界岭》(湖北日报2014年10月15日1版)的系列报道中,笔者深有体会。界岭隧道是沪蓉高速公路最后一项未完工的工程。原以为是个普通的隧道,施工中期发现,山体岩石破碎,隧道垮塌严重,就连一些已经完成支护的隧道因垮塌再次发生扭曲变形,5000多米的隧道打了5年,是正常工期的两倍,为工程建设所罕见。记者通过3年多的跟踪,拍摄了大量的建设过程、大的垮塌和重要的节点、时间段,在不同的施工现场,先后拍下了泥泞中掘进、抢救垮塌现场一系列艰难施工场景,并有心储备一批施工过程精彩瞬间,当隧道贯通时集中推出,纵向、立体、直观地展现隧道层层推进的艰难历程,突出报道了隧道施工的难度和建设者们的艰辛,这一组稿件受到业内外普遍称赞。

图像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但由于瞬间的局限,在全过程、多方位的报道方面,除了做好“图”的文章,“文”的功底不可轻视。深度报道需要有较好的文字描写做配合,专业摄影记者还要实现“两翼齐飞”,独立完成新闻稿件的拍摄和采写,图文并茂。

追求技术

我们常说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许多图像都将是历史的见证,科学地存储影像就是存储历史。数码时代摄影艺术面临的挑战是全面的,远不只是新闻造假、图像泛滥、影德沦丧,还有更为可怕的是数字影像的风险,记忆的缺失,对此似乎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与警觉。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的世界,其实数码影像也是虚拟的。如果说银盐影像受损以后还多少留有残痕,而数字影像一旦流失就无影无踪,了无痕迹。因此,数字影像的科学存储是一个亟待重视的课题。长期从事档案工作的摄影家孟炜炜在《“记忆黑洞”——新传媒时代摄影的危言》一文中,充分地论述了数字影像的虚拟性与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数字影像从生成之时直到最终归宿,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是险象环生,遍布风险。比起传统摄影的底片、照片的保存,数码影像文件所面临的问题要复杂、严重得多,而且动辄就是批量的、毁灭性的,几率很大。”“如果我们拍摄的是难得一见、极具历史文献价值的场景,影像一旦流失,就造成‘记忆黑洞’,我们将何以面对历史,面对后人!”为了不给历史留下空白,我们要有影像获取的热情,更要有影像储存的科学知识,并对数码影像存储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有清醒的认识。

银盐胶片时代摄影记者往往是数着张数,一张一张拍摄,而数码时代的拍摄却是连续的、海量的,一次采访拍摄动辄就是若干G,乃至若干T。“重拍轻存”,这几乎是摄影人的通病,摄影记者也不例外。数字影像的获取是海量的、整体的,有许多影像的获取可能十分却艰辛,其中有许多是不可重复的,而数字影像的流失往往也是批量的。因此,对于摄影记者来讲,拍摄和科学存储同样重要。

数码影像的存储包括“存”和“编”两方面。存储是数码照片的生命所在,存储介质是数码影像的生命载体。数字影像的存储方式与传统摄影完全不同,存储量大,只有使用计算机才可以读出,市场竞争使得存储硬件、软件不到三、五年就会被淘汰。为了确保数字文献长期可存取,需要将数字文献不断地转换到新的数字平台、新的媒体与操作系统上。这就意味着存储介质要不断更新。无论采取哪种措施进行更新处理,不仅操作麻烦。其累积成本也是高额的。技术发展速率越快,维护数字文献长期存取的累积费用也会随之增高。专业摄影人在这方面应该适时掌握相关信息与操作技术,包括硬件的更新与资料的备份。

其次,有必要数字图像档案目录、索引的编纂方面多下功夫。影像档案的编篡摄影人往往拍摄时激情满怀,发稿、参赛、交流都很积极,至于编辑、存资,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就都置之脑后。年长月久,待到用时根本无法查找。数字时代专业摄影记者要在图像的编辑整理、撰写图片说明以及相关文字资料方面多做细致的工作。竭力避免一些重要的图像资料,由于我们对于数码影像的储存、管理不当而流失,或者无从查找,这样就难免给后人留下“记忆的黑洞”、“历史的空白”。

数字高科技时代,网络媒体发展迅猛,对于摄影记者是严峻的机遇也是发展的机遇,关键在于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转换、技术的更新。在这大变革年代,我们应该振奋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留下丰富、精彩的影像篇章。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