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走转改”是提升传播效果的根本路径

  • 投稿凭江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168次
  • 评分4
  • 83
  • 0

余刚

随着科技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电视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电视新闻的发展阶段看,经历了1992年以前的发展起始阶段后,上个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飞速发展,随着卫星技术、市场竞争的变化,走向了多元化竞争发展之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与竞争加剧,信息传播过程中显现的弊病阻碍了电视新闻的健康发展。这一背景下,2011年中宣部号召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电视新闻应对挑战创造了契机,开创了新局面。

一、“走转改”的标杆效应正在为行业奋起注入新动力

网络时代的显著特征,就是海量信息通过人人都是记者、人人可作评论员的全媒体格局,呈爆炸式传播。整个传媒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内容与渠道的过剩与稀缺的悖论。真伪新闻并存,情绪化极端化的评论往往盖过理性的声音。对主流媒体及其专业人士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你可能被广大受众的怀疑“咬”住不放,也可能因提供符合新闻规律的新闻产品,重新赢得信任和权威地位。

2012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共派出180余路、610多名记者、主播、主持人,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厂矿社区、深山老林、边疆海岛、大漠荒滩,展开采访、制播“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针对春节的假日特征,央视进一步开拓视野,精心组织策划了“回家的礼物”、“在岗位上”、“问暖”、“开往春天的校车”等系列主题节目。整个“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共采访播出240多篇感人的报道,展现了“走转改”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出网络时代新闻走近人民、服务社会的可行路径,为其他媒体尤其是地方主流媒体树立了鲜明的标杆。

以央视为代表的多家多种主流新闻媒体,赋予“走基层”报道以了解国情民意,沟通政府人民,关切群众疾苦,倾听百姓心声的使命与内涵。这一潮流的涌动,直接为整个新闻行业的奋起注入了强大动力。以武汉为例,2014年春节前后,多家媒体联合推出《大爱武汉》公益活动,将镜头、笔墨直接对准底层劳动者与弱势群体,在采访中体验,在体验中采访,一篇篇真实鲜活、打动人心的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比如对环卫工、法律援助对象的报道,不仅展现了改革时代基层群众生活的变化与提升,从不同角度挖掘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同时也客观反映了一些群体生活的困境,从而引起社会对他们更多的关注。通过“走基层”发现并创作的优质新闻产品,不仅使主流媒体重拾自信,也为建立健康的传媒生态,弘扬新闻社会责任,创建了一批可供全行业借鉴的现实范本。

二、“走转改”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性原则、群众路线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性原则的主要内涵,一是共产党没有任何党派私利,它的全部价值取向惟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二是党的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就是党性的立场,党性立场与人民立场的一致性,决定了党的媒体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同时,党的群众路线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关照人民群众情感及利益诉求,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解其所难,帮其所需。从根本上说,“走转改”首先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群众路线,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入脑人心,融进新闻生产的全过程。

(一)与普通人同视角。

新闻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走边疆、进哨所,访老区、赴灾区,到厂矿、入农家,把镜头话筒对准普通群众,让新闻报道聚焦平凡人物,记录城乡基层的可喜变化,展示各族人民的崭新风貌,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期盼,集中推出了一批来自一线的鲜活生动报道,引起广泛共鸣。记者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带着露珠”“冒着热气”,散发着泥土的芬芳,闻得到汗水的味道,传递出百姓的热切诉求,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这样的新闻,在广大受众的普遍关注中,呈现的不仅是新闻本身的价值,也包括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

(二)与群众共呼吸。

新闻工作者分期分批奔赴全国各地,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共度春节,深入挖掘新鲜故事、感人事迹,推出了一批来自基层、原汁原味、鲜活生动、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作品。“春运”“讨薪”“物价”“安全”……一个个贴近时代、切合民意的选题纳入“新春走基层”的报道视野。编辑、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反映基层所求所愿,把百姓呼声作为重要选题,突出报道各地惠民生、解民忧、办好事、办实事的事例。例如,100集的《边疆行》在坚持新闻纪实风格的基础上,把记者体验作为传播节目主旨的基本手段。在表现边疆民众的生活状态时,记者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表现边防战士保家卫国时,记者和他们一起在边境线上巡逻,巡视界碑:在节目中,记者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边疆生活的体验者。正是因为贴近群众,记者才有可能捕捉到最生动的场景、挖掘出最感人的故事,来提升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与百姓交心。

“走基层”是新闻工作者养成群众观点、树立党性原则、培养过硬作风的必由之路。记者身人基层,心系百姓,以一个真实体验者的身份,实时实地实景实情感受广大群众生活的喜怒哀乐和不同诉求。这样来自生活的报道,不仅增强了传播的效果,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还能促进媒体、政府与群众的互动与互信,使百姓更深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正如刘云山同志所说:“新闻媒体的工作要坚持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时刻牢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性质所在,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强化大众视野、百姓视角,直面问题、聚焦热点,更好地架起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三、“走转改”是遵循新闻规律、提升传播效果的必然要求

“走转改”与新闻规律具有内在联系。新闻规律三个层面即“真实迅速、新闻价值、客观公正”,可通过践行“走转改”获得坚实有力的支撑。走基层,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报道新闻事实;转作风,有助于深度挖掘素材,最大限度展现新闻价值;改文风,有助于革新新闻生产方式,追求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一)新闻的人本性与“走转改”的人本视角是一致的。

新闻是以人为主题的事实报道,现在所有的媒介都是以一种特殊的关照方式来表达对于新闻的尊重。电视媒介的具象化特征,使电视新闻在塑造典型新闻人物方面独具感染力,通过镜头影像展现新闻人物的具体行动、生动语言等直观表现进行叙事,从而构建一个更贴近观众的真实世界。以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蹲点日记》为例,就强化了电视媒介的这一优势,从普通人的生活切入,把教育、医疗、就业等宏观社会问题细化在具体的节目中,观众更关注,也更易接受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由己推人,透过新闻故事看到自身和社会的关系。

(二)新闻的事实性需要“走转改”采集基层鲜活素材。

新闻的来源在于事实。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新闻界一直在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而这个“三贴近”在新时期又有了新诠释。即新闻类节目尤其应该以关心群众为出发点,反映群众的意愿和呼声,以正确、健康的观点激励群众。特别是有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仅要“贴近”,还要深层次的挖掘,这样才能起到昭示世人、警醒社会的作用。

这就要求记者心里要装着老百姓,要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以平等的姿态,讲述生活中真实的故事,让新闻报道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消除观众疑惑,滋润观众的心田。要杜绝口号式的说教,将政治、道理、行为规范、道德标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让观众从节目中得到启迪和教育,从一件件普通的小事上体验深刻的哲理。

除了传统新闻媒体,新兴的网络媒体在新闻的事实性播报方面大有充当先锋之势。尤其是其草根性、反映基层人民生活真实状况的调查,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新闻力量及新闻生产方式。创办《中国舆论监督网》的李新德,被称为“民间舆论监督第一人”。李新德在他的个人网站——中国舆论监督网,所发文章大多是其亲自采访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李新德认为“网络的力量放大了舆论的监督作用”,并且坚持做严谨的舆论监督。他说:“如果一个网站能够立身严谨,同样也可以在舆论监督上做出好文章。”“下跪市长李信案”,就是他通过独立调查而获取并报道了事实信息,从而推动了山东济宁市副市长李信腐败案的查处。实际上,这是自媒体在快速发现、报道新闻方面,对传统媒体的鞭策与挑战。

(三)新闻价值的挖掘与呈现需要“走转改”创新亲民的传播模式。

新闻除了传达基本的事实信息之外,还需要有可读性和关注度,才能实现最大传播价值。电视新闻除了选题、角度外,推行“平民化”还有许多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比如,文字稿件的写作和后期图像编辑等方面都不能马虎应付,而应遵循新闻规律的要求精写精编精剪,力求最佳传播效果。这就要求稿件应尽量使用市民耳熟能详的语言,尽量口语化,尽量使用短句子,避免使用相对复杂的语句和文字,以利于观众对新闻的理解和接受。

在这方面,微博等新媒体提供了范本。凭借其即时互动传播的特性,往往比主流媒体更容易掌握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自发形成意见,并迅速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焦点。以新浪微博为例,在每天的不同时段,根据热议话题的活跃度,排列出“热门话题榜”,其中还细分为“l小时话题榜”、“今日话题榜”、“本周话题榜”等。传媒人充分利用微博进行采访、调查、找人、搜索资料等,部分地代替了搜索引擎。在实际应用中,微博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新闻源,使新闻媒体的传播形态发生变化。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撰写的《2010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显示,在2010年,微博成为继新闻、论坛之后的中国互联网第三大舆情源,征地拆迁、反腐倡廉、涉警形象位列中国网民关注的网络舆情前三甲,蒙牛“诽谤门”、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等事件,均以微博作为舆情源头率先披露。传统媒体在微博上获得信息后,积极参与报道,还原事件真相或是进一步深入调查,延长了舆论的生命周期,扩大了舆论的影响力。

(四)新闻的导向性需要“走转改”提供理性意见。

当前,纯事实性新闻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新闻消费需求。相对于新闻事实,新闻评论中的真知灼见更为大家所关注。比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等,往往将调查方法和新闻评论结合起来使用,以短、平、快的方式,实现即时的舆论监督功能。在这些节目中,调查是为评论服务的。调查只是一种采访取证的方法,也许有揭黑性和曝光性,但报道与传播不一定呈现完整的调查过程,大多数时候,只选取调查结果,作为评论的依据。作为新闻调查类节目,往往掌握了一手的评论材料,如果将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则具有了其他纯评论节目无法比拟的优势。现代电视传媒正在不经意中孕育出“娱乐至上”的大众文化消费,快节奏的生活也使不少观众失去了深度思索的兴趣。以往强调客观报道事实、避免记者主观意见介入的观点,已不符合当代受众心理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报道和评论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上的结合,将是调查性报道发展的一种趋势。客观报道与主观见解相互补充,客观报道不排斥主观的见解,主观见解也不妨碍客观的展示,两者相互交融,互相衬托。反观《60分钟》,则单独开辟出专门的评论版块,这恰恰吻合了调查性报道既重报道也重评论的内在要求。报道和评论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上的结合,不仅是电视媒体调查性报道争取受众的新模式,同时也是其他媒体、其他新闻节目增强传播力值得尝试的新路径。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