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践行群众路线搭建沟通平台——浅谈“京晚众议”栏目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 投稿空一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98次
  • 评分4
  • 44
  • 0

张立华

(镇江日报社江苏212001)

2013年5月,《京江晚报》浓墨重彩地推出全新互动栏目——“京晚众议”,截至2014年3月底,“京晚众议”栏目已成功举办12期,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并业已成为《京江晚报》的品牌栏目之一。

“京晚众议”,一个全新的沟通平台。搭建这座沟通平台,是为了让广大老百姓有更多的话语权,是为了让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政务更加公开化,也是《京江晚报》一直以来秉承“开门办报”宗旨的体现。

向社会公开招募议事员

让群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

2013年5月9日,“京晚众议”栏目首度亮相,在报纸显著版面刊登招募启事,公开向全社会招募议事员。至于议事员的选拔条件,我们不以学历、职业、年龄等作为客观的硬性标准,把成为议事员的机会留给真正关心镇江这座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普通市民。

虽然首批招募的议事员人数为50名,但最终的报名人数多达500多名,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这充分说明,活动模式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他们需要这样一个沟通的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数。

如何筛选出最终的50名议事员呢?我们采用面试的方式来挑选50名“精兵强将”。面试总共进行了3场,在面试中,我们都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了一些问题,根据面试者的简短回答,评议小组给出综合得分。在保证评分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我们也考虑到了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均衡性,力求挑选出最能代表百姓利益,最能反映百姓诉求的50名议事员。

对于一些观点比较犀利、言辞比较尖锐的面试者能否入选议事员队伍,我们最终的意见是,活动既然要搞,就要“动真格”,不能“温吞水”,只要不偏激,这样的活动需要一些敢讲真话、敢讲狠话的议事员。事实证明,在其后活动开展过程中,这支50人的议事员队伍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议事员与官员面对面

让群众与政府的沟通更顺畅

2013年5月26日,“京晚众议”开出首班车,截至2014年3月,共举办了12期。议事员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就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交流和探讨,20多个部委办局的相关负责人亲临活动现场。

每期活动基本都采用了采访问答的形式,在一问一答间,百姓心中的疑惑得到了化解,政府与百姓之间的理解在逐步达成,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会透露一些新方案、新举措。可以说,“京晚众议”是一个促成沟通的平台、谅解达成的平台,以及信息发布的平台。

在2014年春节后的首期“京晚众议”中,市卫生系统的相关负责人与议事员们进行了交流。在问答环节,议事员们抛出了一系列尖锐的问题,其中的很多问题都点到了卫生事业发展的“关节要害”。市卫生系统的相关负责人并没有回避这些“发难”,反而开诚布公地“有一说——”。

活动结束后,大家都认为“类似这样的医患之间的面对面沟通、倾诉,太有必要了”。在每期活动结束之后,与会者类似这样的感慨还有很多。这充分说明,议事员与官员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让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了。

与此同时,政府各职能部门在“不经意”间透露的一些新信息,也让百姓对政府工作的走向和进程有了更多的了解。在首场“京晚众议”活动中,“一捺一撇”,我市地铁两大动脉已经敲定的信息无疑成了当天活动现场的最大“亮点”。

倾听议事员的声音

让新闻工作者距离基层更近

“京晚众议”活动在为群众和政府搭建了一个沟通平台的同时,也提供给我们新闻工作者一个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的好机会,通过这个活动的举办,新闻工作者们与基层、与群众的距离更近了。

经过公开招募和选拔后的议事员们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兼顾了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均衡性,他们关心这座城市的变化和发展,善于发现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且有自己的理解的思考。倾听他们的声音,与他们多交流,对于我们记者来说,是一个了解广大群众的“捷径”。

在议事员招募伊始,我们就建立了“京晚众议”的QQ群,群成员主要为议事员和各主要采访部门的记者。在群里,记者可以与议事员们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

议事员们有时还会主动向记者报料,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例如2013年6月3日本报报道了,京沪高铁高速行驶的列车撞上了鸽子,致使列车晚点的新闻,这条新闻线索就来自前一天一位议事员的报料,第二天报纸刊登了这一独家新闻,成为了当天报纸的卖点之一,受到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和其他媒体的转载。

因为议事员们来自基层,他们生活所在的社区有什么新鲜事、感人事,不少议事员也会第一时间联系记者,通过议事员这根“纽带”,记者对基层有了更多的了解,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普通百姓,这样一来,报纸和读者的距离在无形中拉得更近了。

联手新媒体进行直播

让互动的力量增强纸媒活力

好的活动内容需要好的包装形式与之相称。要想把“京晚众议”栏目办出新意,不仅要在活动内容上下功夫,让群众“想了解”,其次还要在活动形式上找创新,让群众“易了解”。

每期活动除了现场互动这一方面以外,我们还特别增设了场外互动环节,让更多未能亲临活动现场的市民也能参与到活动中间来。活动现场由《京江晚报》官方微博进行微博直播,同时在金山网“京晚众议”版块同步直播。每期活动由两名工作人员负责全程直播,注重图文并茂,即时展现现场议事员们的提问和相关部门的回答要点。场外市民可以通过微博、qq或电话方式发表观点或提问,与现场嘉宾交流。这样一来,通过现场直播的传播形式弥补了传统纸质媒体在新闻传播时效上一定的滞后性,使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现场的信息,同时能够有渠道自我“发声”,从而形成了与媒体的互动。

“快”并不是传统纸质媒体的优势,但“深”却是纸媒需要坚守的一根救命稻草。“京晚众议”现场直播时将重要信息在第一时间简明扼要地传递出去,形成舆论关注的态势,也可以说是一种“造势”。在活动次日的《京江晚报》上不惜版面,拿出两个整版予以跟进报道,详细解读各类重要信息,增强新闻内容的纵深性。直播报道构建骨架,版面报道丰富细节,两者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了信息的有效传递。

完善已经搭建的平台

让“京晚众议”彰显品牌力量

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的创立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品牌所产生的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对于在媒体生态大变革中的纸媒来说,如果没有品牌意识,报纸版面上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品牌栏目,无疑会落于人后。

经过近1年的运作后,“京晚众议”栏目以其沟通平台的优势,无论是在读者之中,还是在各政府职能部门间,已经积聚了一定人气,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业已具备了成为一个品牌栏目的条件。

要想让一个年轻的栏目不断走向成熟,真正成为读者叫得出、记得住、愿意看的品牌栏目,需要不断地经营和维护。在目前“京晚众议”栏目的运行模式下,我们通过初步尝试后发现,有一些完善栏目的举措可以不断引向深入。

首先完善议事员调研机制,尽可能多地为议事员们安排现场调研的机会,让活动质量有所保证。其次,跳出活动本身,后续把选题做深、做细,将“京晚众议”延伸到日常报道之中。最后就是不断凝聚议事员队伍,议事员这支队伍是“京晚众议”栏目最大的收获之一,他们不仅是《京江晚报》诸多忠实读者中的一群,还渐渐已经成为了报纸的“耳目”。此外,在报社举办的其他各类与读者的互动活动中,议事员们也成为了一支活跃的力量。所以,凝聚好这支队伍,放大“京晚众议”栏目的效应,未来还有道路可以探索。

作者简介:张立华(1979-),男;籍贯:江苏镇江:学历:在职研究生;职称:记者(中级);研究方向:新闻业务、新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