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爸爸去哪儿》引发的教育反思

  • 投稿排骨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658次
  • 评分4
  • 38
  • 0

张媛

【摘要】以父职参与为特色的亲子类节目近年来火爆荧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不在于探讨父职参与对儿童教育的积极作用,而在于通过对几档亲子节目的解读,对“儿童”、“成长”、“教育”等既有观念进行教育社会学的反思,分析以如此这般形式呈现的亲子教育,为我们理解教育提供了怎样的视角。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父职参与 教育 儿童 媒体建构

近两年,《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多档以父职参与为特色的亲子真人秀节目,通过镜头对亲子互动的还原,全方位展现了现代亲子关系,引起广泛关注。节目不仅引发观众对父亲这一家庭本位角色的思考,同时也为我们重新思考何谓“儿童”、何谓“教育”以及如何教育提供了样本。

一、何谓“儿童”

传统解释认为,儿童发育不完善,与成人相比,他们的生理结构和心智机能低下,需要特殊对待,所以我们视“儿童”为理所当然的概念,并相信“童年”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有的。然而实际上,我们所认为的“儿童”不过是近代才被发现而逐渐形成的。法国学者菲立普·埃里耶斯在他的《儿童的诞生》一书中指出,在16 世纪之前的中世纪,“儿童”这个概念并不存在,儿童只是缩小版的大人,他们和大人们一起劳动、竞争、社交、玩耍,那时没有特定的儿童服装,没有特定的儿童行为规范,也没有儿童教育,只有当近代教育制度启动的时候,儿童才与成人分离开来,“童年”才开始成为现代世界的价值观。

这几档亲子节目中的主角,毋庸置疑都是“儿童”,其中《爸爸去哪儿》5 个孩子的年龄集中在4 到7 岁,《爸爸回来了》的年龄跨度分别为1 岁半、2 岁半、3 岁半和8岁。孩子年龄越小,节目演绎、炒作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可以说,亲子节目中呈现出的是“真实的孩子”。那么让我们看看节目中孩子们的真实表现:《爸爸回来了》中,李小鹏的女儿奥利(3 岁)和小伙伴LEO在亲昵地玩耍,另一个小伙伴JADEN 也想加入,奥利很生气的说“你走”,JADEN默默地走开了,手中玩具也被奥利夺走,JADEN 很生气,奥利见状忙走过来拥抱这个小男生并送安慰“别生气……我爱你们……别气……坐下来……抱一下……”,3个孩子又其乐融融。再如节目中当李小璐因为女儿甜馨(2 岁半)不吃饭假装生气走开时,甜馨对爸爸贾乃亮说“妈妈不要爸爸了!”当看到贾乃亮垂头丧气的表情时,甜馨又一秒变身暖心萌娃“爸爸我逗你玩呢。”还有诸如“人家减肥啦”“不吐槽你,爸爸是好爸爸,我还是很幸福的”“爸爸你歇会儿吧”“一点都不帅,一点都不酷”等小大人般的语言和成熟表现,大大超出了成人对孩子的预期,当这些“能力”作为事实存在于我们的眼前时,我们吃惊的发现,“儿童”这个观念与我们观念中的弱小、无助、幼稚等概念相去甚远。

在孩子表现出类似于成人的各种“能力”后,节目常在解说词中用“成长”一词进行总结,如“在接近一年的成长中,奥利有了一些小脾气,但她有了一颗体贴的心”。可见,在传统的关于“儿童”或“孩子”的观念中,作为“真正的儿童”向“真正的成人”发生的这种线型的变化,天经地义地就叫做“成长”,促成这种“成长”的天经地义地就叫做“教育”。但很显然,节目本身让我们对这样的观念产生了质疑,因为孩子们在节目中的表现并不是设计出来的,这就表明了围绕着“成长”所展开的成人和孩子之间的“成熟—不成熟”的关系,并非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并非存在着一种叫作“真正的成人”和“真正的儿童”的两极化的东西,成人并非必然就是儿童成长的一个线型的时间端点,线型的成长仅仅是种种成长选择中的一种,而促成线形成长的教育也仅仅是种种教育中的一种而已。

二、什么是“教育”

“教育”似乎也是个不言而喻、习以为常的概念,人们关心的重点大多是教育的方式和导致的结果,但究竟什么是“教育”呢?教育一词可追溯到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宋明理学对教育的论述是在“存天理”“灭人欲”“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层面展开,对于儒家来说,“教”的意义乃为公为政治为经济。也有教育学者主张从普通民众具体行为的角度来考察教育的历史,如中内敏夫曾用“育人”一词来表述民众心目中以及日常实践着的教育:1)育人牵涉到人想活的更好的意愿;2)“好”有不同的含义;3)对于“好”,人们有不同理解、不同选择的自由;4)一旦做出选择,人要为此付出努力,这就是学习;5)为这努力提供援助的就是教育,它是一种技术或曰技术系统。贝原益轩更是提出了教育“养生论”,认为教育不是意识形态灌输,不是知识传播,也不是潜能开发,而是为了养生,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为第一要义。也就是说,教育在普通民众的行为中,被视为一种育人技术,具有让人活得更好的私用性和工具性。

显然在这几档亲子节目中,呈现的并不是道德或哲学角度的“教育”,而是普通人正在实践着的原汁原味的“教育”。节目中,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更多地展现在对孩子智力、身体、勇气、性情、理财等方面的训练,如让孩子们体验如何招呼客人以及收钱找零钱,锻炼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挣钱并学习支配财物,教孩子在“磨难”中寻找快乐,学习分享以及与同伴相处等。这种“教育”与“教化”有明显区别,教化是学校教育意义上的教育,它是社会取向的、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灌输以及与意识形态灌输密切相连的知识传授。节目中,父亲给予孩子的不是意识形态的灌输,而更多的是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同伴相处的智慧、能应付各种事情的能力等,孩子们经过父亲的“教育”后,显得更加自信、勇敢、友好、坚强。正是这种“教育”行为以及成果,激发家长们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更适合孩子,应为孩子提供怎样的教育,这也是几档亲子节目在年轻父母观众中备受关注的因素之一。

三、儿童教育:国家的介入与父母的角色转换

那么从何时开始,“教育”抛弃了以让人活得更好为目标的“养生论”,而以教化为目标的学校教育成为普遍接受的教育观念了呢?一种观点认为,“养生”不再等同于“教育”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新中产阶级的兴起,也正是在新中产阶级兴起的背景中,知识的传授而非身心的保养成为孩子获得能力的关键,人们开始习惯于把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而促进“养生论”观点退场的,是国家对于教育的介入以及妇女走上教育的前台。

与当前父职参与的家庭教育模式不同,在近代家庭中,教育的最初开拓者一直是家父长制。中内敏夫指出,无论是15世纪的南欧还是18 至19 世纪日本出现的中产阶级家庭教育,都是父亲掌控,家庭教育中以父职参与为主。但是,教育如果全交给家庭,家庭又分化为阶级,就会产生不平等,于是到了一个特定时期,国家介入了进来,成了教育的主宰。而国家介入教育后,母亲替换父亲成了教育的掌控者,并且教育子女被认为是女性的本能,但这“掌控者”却表现得“仅对学校俯首听命,送小孩去补习,让小孩更拼命”,于是随着家庭生活中的父、母亲角色转换,教育完全变成了一种知识传授的行为。

如此说来,《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亲子节目中,父亲的角色更近似于近代家庭中的家父长制。在家父长制下,“养生”和“教育”几乎是可以划等号的,而母亲们习惯以学校教育的各种指标来衡量孩子。这种教育观念的分歧和冲突,引导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正在实践和经历着的“教育”,对我们头脑中约定俗成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模式进行反观,我们会发现,那些原本自然而然、显而易见的教育观并不是不证自明、不辨自清的,教育本身是一种建构。

四、媒体的建构与反思

关于“儿童”、“教育”、“成长”等概念的建构,从未逃脱过成人社会和国家文化的形塑,其中自然也离不开媒体的参与。涉及儿童的作品中,儿童形象的打造和成年人如何理解儿童密切相关,儿童形象的塑造蕴含着成人以及时代对于儿童的期待和价值诉求。如50 年代各种画报中的儿童形象被描述为从“祖国的花朵”到“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少年儿童成长轨迹,《王二小》《刘胡兰》等影视作品刻画了被政治化、成人化的“小英雄”儿童形象,《贾里的日记》《家有儿女》等电视剧描述了从“淘气包”到“好孩子”的成长过程,在这些作品中,成绩好、学习好是好孩子的公认标准,不愿上学、成绩差、爱逃学的往往都是坏孩子,那些在学校教育中出类拔萃的孩子,都是前途光明的,儿童成长以及成功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就这样通过媒体建构并再生产,直到所有人都认为这样的观念是自然而然的、显而易见的。

在这个意义上说,《爸爸去哪儿》等亲子节目至少表明了,教育本身,原本是可以有多种形态的,教育不是一个“应该这样必须那样”的问题,而是一个“还可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媒体,我们不应简单地对某种家庭教育方式去做好或坏的价值判断,不是一味着眼于拷问某种教育方式会导致怎样的积极或负面后果,而应致力于通过家庭教育真实面目的客观呈现,引导观众对教育本身进行机理和意义的分析,来思考家庭和教育的关系。父职参与的亲子节目的热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它没有直截了当的谴责,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但通过这样的努力,让家长们获得了掌握选择和判断的力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菲立普·埃里耶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②吴凌丽,《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模式的探析》[J]《. 新闻传播》,2014(8)

③贺晓星,《作为方法的家庭:教育研究的新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2014(1)

④贺晓星、李黎,《彼得·潘写作:作为教育思想的少儿文学》[J].《教育学报》,2006-2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宣传管理部)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