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综合类电视财经节目的现状与前景

  • 投稿变美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565次
  • 评分4
  • 98
  • 0

李杨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主动寻求财经信息,也刺激了综合类财经电视节目的成长。顺应趋势,我国各电视台也推出了一些新的综合类财经节目,抓住了不少观众的眼球,比如凤凰卫视的《金石财经》、广东卫视的《财经郎眼》、第一财经的《头脑风暴》等等。这些财经节目为适应新环境和新需求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但同时也显露了一些新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财经节目 现状 前景

近年来,我国各电视台也推出了一些新的综合类财经节目,抓住了不少观众的眼球,使节目价值提高,收视率也有所上升,比如凤凰卫视的《金石财经》、广东卫视的《财经郎眼》等等。这些财经节目为适应新环境和新需求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但同时也显露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从选题、节目形式、经营模式和受众定位出发来分析我国综合类财经电视节目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发展前景。

一、综合类财经电视节目的现状分析

1、选题上扩大“财经”视野

近年来,我国的综合类财经新闻节目的选题一直努力地在专业化和大众化的中寻求平衡,并把泛财经新闻作为核心选题。泛财经新闻,覆盖全部社会经济生活和与经济有关的领域,包括从生产到消费,从城市到农村,从宏观到微观,从安全生产到服务质量,从经济工作到政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领域。①当前我国有几档比较成功的综合类财经节目,其选题基本都是囊括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大财经”,并不专注于“财经”本身。

一方面,选题的泛财经化使财经节目的受众群扩大,节目的收视率也能明显提升。专业的财经报道往往充斥着大量的数据、图表,对普通观众来说晦涩难懂,很难抓住他们的眼球,所以其收视率长期以来都远远低于其它类型的电视节目。而一些综合类的财经节目选择很多社会大众关心的热点进行分析,吸引了受众关注。虽然我国电视观众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但国内的投资教育、投资环境都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规制,所以,综合类财经节目选题范围的扩大是必然之举。

另一方面,选题范围的扩大也要注意度。诚然,让综合类财经节目融入一些娱乐性的选题会让节目更易被接受,但大众化并不意味着完全娱乐化,更不是庸俗化。娱乐性强的选题虽然容易受到观众的喜爱,但是财经节目仍应保持其一定的严肃性,才能树立权威获得观众的信任。当前有个别综合类的财经节目也走起了“炒作”的路子,挑选社会上争议很大的新闻,然后让正反双方在节目上辩论,甚至争吵,以此来提高收视率。要知道,财经节目受众真正需要的不是看完电视后的哈哈一笑,而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权威的、指点迷津式的报道分析和具有高附加价值的经济信息。

2、节目制作上多元化

在新媒体形式不断更新的今天,电视节目该怎么制作,是电视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前的财经类电视节目,多是主持人抱着一大堆数据对着观众娓娓道来,结果却是观众在一阵云里雾里之后拿起遥控器换了频道。近几年,一些综合类财经节目的出现与成功让财经节目制作者开始探索新的模式。比如《头脑风暴》就是一个演播室内的谈话节目,每期会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企业高管、媒体评论员、文化名人等作为嘉宾。通过主持人与嘉宾交流,观众与嘉宾的现场碰撞等,使原本生涩的财经主题变得可理解、易理解。这个节目的目标受众虽然是经济领域的社会精英人士,但其轻松又不失权威的节目形式,然吸引了大量观众。

除了谈话式,脱口秀也被引入了财经节目。以广东卫视的《财经郎眼》为例,在2013 年节目改版后,在节目开头加入了一个环节“笛声”,即由微博红人“琢磨先生”策划、由主持人王牧笛演说的、大约10 分钟的脱口秀。轻松幽默的脱口秀加上当期的时事热点,让人们甚至忘记了这是一个财经节目,就可以非常放松地聆听接下来郎咸平教授的讲解。这样的脱口秀让财经节目不再“板着面孔”,变得更加的“平易近人”。

3、经营模式上整合产业链

指导人们赚钱理财的节目,自己却不赚钱,这是财经节目的症结所在,也是全球不少财经传媒巨头们都面临的问题。且不说早期因大量亏损而一度关门的路透社、就是在美国居主流的财经频道CNBC(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Nf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财经频道),其经营也不容乐观。在我国,各电视台的财经节目往往是通过提高节目收视率,以“二次销售”来争取广告商,维持运营。这种“二次销售”理论,在媒体的经营运作中已经成为共识,但就效果而言,却不是最适合财经电视节目的经营模式。因为这样的经营模式很容易导致两种极端的结果:一是导致节目因收视率惨淡而退出电视荧幕;二是指导电视节目为追求高收视率而做出与财经节目专业性相背离的节目编排和内容。

在这方面,上海的“第一财经”(CBN)成功地实践了经营模式的转变。“第一财经”集团是中国目前最有影响力、也是种类最完整的财经媒体集团。它通过搭建较完整的传媒产业链,把日报、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集结在一起,并提出了“进入到财经资讯的产品服务提供商这个行当中去,然后通过一些B2B 的产品,能够获取产业价值的高端的盈利”的经营模式。

4、观众定位上“大众”与“窄众”并举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电视的特性决定了它对于受众的广覆盖性,认为通俗的、娱乐性的电视节目理应是面向全体社会大众的。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被不少学者批判,认为“娱乐至死”的电视节目最终会给社会带来文化灾难。财经节目的目标观众是游离于“专业”与“去专业”、“娱乐”与“严肃”之间的。

究竟综合类的财经节目的目标观众是含金量高的投资者,还是对经济和理财有兴趣的普通大众?是面向经济专业人士,还是无相关知识背景的观众?这些问题是综合类财经电视节目所必须面对的。我们需要把大众传播与分众传播结合起来,在大众传播环境下对受众进行适当“分流”。没有相对精准的观众定位,节目就会在制作过程中偏离轨道,得不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我国综合类财经电视节目发展前景

1、找准优势,重视与其它媒体的合作

首先要明确,当前我国的财经类报纸发展的势头良好,其覆盖面、接受度都要好于一些财经电视节目。我国财经类纸媒在培养受众方面的时间较长,公信力也较强,但与电视节目相比,它的形象性、可感性和连续性较差。电视的声像并用有助于集中受众注意力,尤其是财经类信息,纸上单一的文本容易让人阅读疲劳,产生厌烦心理。应对财经类报纸的压力,财经电视节目一方面要找准自身优势,加强节目的互动性、生动性,另一方面要重视与报纸的合作,搭建多方面的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

另外,当前我国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普及并被大众广泛接受,人们可以同步接受信息,甚至成为信息的提供者。这就决定了需要一定制作周期的电视节目在传播速度上的劣势。但网络中的信息容易虚假泛滥、滋生谣言、以讹传讹,这其中也有不少经济信息,这些错误的经济信息一旦被人们当作真实信息,其后果也是很严重的。而这些则凸显了电视节目的优势。在谣言乱飞时,电视节目应该运用自己强大的信息采集网络去核实和确定事实,然后深入地挖掘事实。

2、摆脱对专家话语的过分依赖

综合类财经节目的一个主要节目形式就是专家访谈,节目话语权集中在个别专家的身上,易造成观点的片面化。这就需要节目避免专家“独当一面”的谈话模式。当前网络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话语权的解放。媒介技术的发展让话语由“集权”走向了“分权”。对于综合性财经节目来说,应把握好逐渐分散的“权力”来调动人们对财经节目的关注,培养人们的“经济素养”。今后的综合类财经节目,更多的应该是观众与专家的讨论,甚至观众个人见解的陈述,专家与观众一起,作为意见的一方,与观众平等地分享话语权。

3、搭建全媒体信息平台,树立品牌价值

媒介在不断的进化,但新旧媒介之间并不是前者取代后者的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平行的关系。媒体的融合已成趋势,但这种融合并不单单是信息的共享与合作,更重要的是树立媒体品牌。对于综合类财经节目来说,品牌树立更为重要。财经节目追求价值与品质,而品牌本身就是价值。平面媒体、财经电视、财经电台、财经网络的机械联合,并不能完全实现资源的价值最大化。这种联合应该是内化的,深度的联合,共同形成一个可靠的传媒产业链,形成权威的传媒品牌。

4、“广告+终端系统使用费”的盈利模式

近年来,许多付费电视频道开通,电视节目开始探寻新的生存之路。付费电视频道的发展和运营在一些发达国家比较成熟,但在我国仍旧处于萌芽期。综合类财经电视节目这一相对特殊的节目类型,应该逐渐将盈利重心从广告转移到终端使用费上,以保证节目的质量和生存。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完全放弃广告盈利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可以采用双盈利模式来维持节目,并且实现节目的价值。

综合类财经电视节目既没有专业性财经节目的“一板一眼”,也没有大众娱乐性节目的“流于俗套”,其对于严肃主题的轻松解读和普适解读,让它成为我国当前最适合社会受众的财经电视节目类型,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综合类财经节目在提升大众经济素养,理财意识方面意义重大,我们要认清其当前发展的情况及诸多问题,有针对性的结合社会和媒介发展规律,来探寻其未来的道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吴玉兰:《经济新闻报道》[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