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新闻报道的“片面性”——从“扶老人”事件的污名化现象谈起

  • 投稿零号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678次
  • 评分4
  • 80
  • 0

明珊

【摘要】本文以污名化和标签理论为研究视角,发现媒体在对“扶老人”事件的报道中,通过戏剧化的处理报道情节,热衷描绘故事,夸大卖点噱头等方式,给“扶老人”事件贴上了“被讹”、“炫富”等标签,以此形成了对“扶老人”以及老年群体的污名化建构。本文解析新闻报道对这一媒介话语的原初意涵和演变过程,管窥媒介话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并提出去污名化的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扶老人 污名化 标签化 道德恐慌

现在,如果遇到老人倒地,公众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应不应该扶?你会不会扶?从2006 年南京的“彭宇案”、2008 年郑州的“李凯强”案到2011 年天津的“许云鹤”案,这几起因扶老人而引来官司的新闻报道在全国引起轰动,并且类似的事件在近几年的媒体报道中常常可以看到。渐渐的,每一次媒体报道中提到“扶老人”,受众立马想到“被讹”二字,但“扶老人”被讹毕竟只是极端的个案,而新闻媒体通过长期以往的负面报道,为“扶老人”事件贴上了具有偏见性的标签,构建出了一个污名化的扶老人事件形象。

一、污名化与标签理论视角

社会群体形象的建构是国内外传播建构主义研究的重点,其中污名化和标签理论是常用的两种理论工具。首先提出“污名化”概念的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埃利亚斯,即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污名化反映了两个社会群体之间一种单向“命名”的权利关系,它体现为群体特征与另一群体加诸于该群体之上的刻板印象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即具污名的一方(身负污名的属性)和不具污名的一方(对具污名一方有着刻板印象)之间的互动,而污名化就是这一互动关系不断发展以致最后成为凝固现实的过程。

二、污名化和标签化过程

那么新闻报道是如何完成这个污名化的过程呢?笔者从2006 年新闻报道开始抽取报道样本,整理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报道,以定量分析并结合样本内容,从新闻报道的手法、报道框架、主题等出发,以考察其污名化和标签化过程。

(一)污名化的形成过程:新闻报道的偏见

新闻报道中的“偏见”,是相对其是否做到“真实”、“公正”、“客观”以及“中立”而言的。事实上,“在媒体与受众关系当中,媒体仍然扮演着宰制者和掌握者的角色”。因此,媒体并不能总是做到客观和公正的——这便是“扶老人”被污名化的主要原因。那么这个污名化的过程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以“新闻标题”为对象,在网上搜索了大量以“搀扶被讹”为核心词的报道,从中抽取了最近的50 篇报道作为本文的分析样本。

1、新闻媒体对扶老人事件报道的主观性手法

在相关的新闻报道中,主观性的报道手法并不少见。这些人为的渲染烘托,让新闻报道呈现出了非常态的现状。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来了解新闻媒体是如何报道的。

(1)浓郁的小说气息,热衷描绘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

经过对50 篇样本的文本内容分析后发现,94.3%的报道焦点都在“扶老人被讹”上,并且大部分的内容都在挖掘报道被讹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如:《扶老人被指撞人,女子微博寻证人》(新京报,2013)的报道,主要分析了该女子扶老人的经过以及她的心理活动,报道均以该女子的角度出发去描绘事件的发展。再如《两少年扶起老人被讹,热心莫成寒心》、《三幼童扶起老人被讹,别让孩子如此“不解”》等,这些报道都对扶老人却最终被讹的过程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描写,但是忽略了对引发此类现象原因的深刻剖析,以及缺少遇到此类事件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的方法引导。

(2)惯用感情词汇,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此处仍以《扶老人被讹,以死证清白》作为分析案例。记者大量的渲染了跳塘者家属的痛心疾首和当时的见证者的愧疚之情。文中这样描述到:“吴某妻子万万没有想到丈夫在对方要求天价赔偿后,会因此觉得冤枉而跳塘自杀,说着说着眼眶又红了。”这种情绪化的描述,非全面性的描写,会激发受众在潜意识里的同情之心。然而事实的真相如何?警方的调查结果如何?摔倒老人目前的情况怎样?记者都在报道中一笔带过。这样的局部描写直接影响了公众对整个事件全面认识,有失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3)“标题党”制造噱头,形成刻板成见为了达到新闻的轰动效果,新闻媒体

往往在新闻标题中制造卖点。2006 年南京小伙儿彭宇搀扶摔倒老人被讹后,尽管多年过去,但以“彭宇案”冠名的报道却没有停止。这些媒体报道此类事件的叙事框架几乎均为:“好心人扶摔倒老人——施救者反被诬陷——好心人喊冤”。由于媒体的偏见和使用习惯套用的叙述格式,重视价值判断忽略事实判断,为了打造卖点,常常以“XX 地方再现彭宇案”为标题制造噱头吸引大众眼球。当媒体对此类事件频频报道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在不断蔓延。公众在这样的舆论氛围里会受到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对“扶老人”产生一种刻板印象:“老人摔倒不能扶,好人好心没好报。”

2、新闻媒体对扶老人事件报道的标签化处理

污名化的呈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将群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当某些污名化的特征指向个体时,该污名就极容易过渡到群体身上,成为群体的本质特征。贴标签是污名化中的一种重要策略。

(二)污名化产生的后果

1、摔倒老人的社会身份受损、扶老人无人愿做

从新闻媒体的片面报道到负面标签被贴,“扶老人”的污名化过程便形成。首先是这些极端的个案使得摔倒的老人的身份受损。扶老人本来是一件助人为乐,关爱老人彰显社会道德的事情。经过多次媒体的大肆报道,似乎摔倒的老人都是想找一个人为自己的摔倒买单,十足的讹诈者的嘴脸。这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网对139010 人进行了一项调查:如果遇到老人倒地,你会怎么做?结果显示,55.6% 的人选择直接走开,23.4%的人选择留下证据或找到证人后再扶,12.6%的人选择拨打110 并等待,仅有5.4%的人选择毫不犹豫的主动扶起老人。

2、社会良好风气受损,社会道德滑坡

2014 年1 月7 日,微博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学生间兴起炫富新形势:比比谁敢扶老人》“近来在浙江某中学,初三的一学生在一月内连扶18 位老人,赔款173 万,公认为全校首富,众多女生疯狂追逐。”“扶老人”成为新一代炫富杀手锏,“我有钱,我敢扶”已成为公认的“土豪”标签。这样一种受青少年追捧的现象无疑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道德的滑坡。从学生到社会成年人扶老人等于被讹已经成为了刻板印象,如何转变这一刻板印象,成为了当前的首要问题。

(三)污名化如何解除:寻找新闻媒体的公正之路

在当前并不乐观的舆论氛围下,媒体报道对“扶老人”的污名化已经在大部分受众心中产生了负面的刻板印象。污名化给我们社会以及老人带来的危害是不可小视的,新闻媒体必须重新审视一直以来对“扶老人”事件的报道。从而给该事件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给摔倒老人一次阐明原因的机会。在此,笔者针对如何解除污名化有以下几点建议:

1、客观报道,让受众判断是非

“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是一种专业理念的体现。记者在采写新闻时,不论所发生的事情是令人愉悦的,还是令人愤慨的,都应该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秉承新闻专业主义原则。为了强调故事,在有关“扶老人”的报道中,记者常常由于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习惯套用固定的叙事格式,这些都是有违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性原则的。

事实上,在报道“扶老人”事件时,记者应该选择中立的词语描写所谈事实。不要刻意用夸张标题来制造噱头,更不可以把价值判断凌驾于事实判断之上。虽然完全地客观公正是不太可能的,但就算要表露情感也应该通过正常的话语去表达事情真相,让受众去自己判断是非。

2、给老人更多的话语权

对于“扶老人”报道中,有关于老人的形象我们通常都是通过故事描绘后由受众自己去建构的。

在抽样的50 份样本中,我们统计出只有16 篇新闻报道里有让老人在报道中说话,而每篇报道中几乎都出现了“搀扶者”的话语。我们不难发现,新闻报道对于老人的形象塑造,大部分都是通过老人家属、被讹者、警察等的叙述来进行建构的。这样一种旁人转述话语的形式是不利于受众了解事实真相的。所以,在报道此类事件时,记者应该有意识的让老人在文中有说话的机会来平衡报道的情感倾向。

3、注意报道的方式和报道倾向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尤其要注意选择报道案例,注意报道的方式和报道倾向,增加好人好事的报道比例,向人们普及正确的价值观。

12 月19 日,沈阳网友在微博中晒出温暖的一幕,一位老人在被电动车撞倒后,对撞人者说:“孩子,我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上班去吧。”这条微博立马引起了各大媒体的转发和关注。媒体就应该对积极的社会实践进行正确的道德引导,释放正能量,逐渐构建起“好人好报”的现实语境。当我们在社会中建立了一个好的舆论氛围,社会个体在接受这些道德文化后,会对“扶老人”产生的污名效果有一定的消解作用。

结语

媒体的偏见、报道的武断让受众对本是一件助人为乐的事产生了“好人没好报”的刻板印象。尽管老人以摔倒讹诈,但导致其这样做的原因才是我们应该去深入挖掘的,究竟是家庭给予的关心不够,还是社会的关怀缺位。新闻需要人文关怀,但新闻人真正的使命是做一个历史忠实的记录者和守望者。新闻报道只有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理性态度,才能避免“扶老人”被污名化,从而还原老年群体的真实形象,构建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李红涛、乔同舟,《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J]《. 二十一世纪》,2005(40)

②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新华出版社,2004

(作者:四川大学文新学院2013 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