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玫瑰色谣言的演化机理探究

  • 投稿我是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300次
  • 评分4
  • 53
  • 0

王敏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速度和规模都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各种谣言也随之出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关于谣言的研究在学界已有一定的积累,但是关于类别化的谣言——玫瑰色谣言的研究却很少。本文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针对玫瑰色谣言在新媒体语境下传播的推动因素、演化规律进行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媒体玫瑰色谣言演化机理

新的传播工具的出现以及不断更新,给人们带来了直接而迅速的沟通方式。人们用各种社交网络构建起一个个团体,各种信息在团体中被迅速传播。谣言在这种土壤下的成长极其迅速,并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在这些谣言中,玫瑰色谣言甚为流行。本文选择新媒体语境下出现的玫瑰色谣言,从定义出发,进而研究它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如何一步步传播、扩散,而这种扩散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玫瑰色谣言的概念界定

谣言的分类方式有很多,从感情色彩上可以把谣言划分为三类:黑色谣言、白色谣言和玫瑰色谣言(粉色谣言)。黑色谣言是指经过人为策划的、有针对性的、以恶意中伤、打击谋利为目的的谣言,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和危害性。而白色谣言,一般是中性的,以娱乐为目的,极少甚至不会对人们造成严重影响。而笔者主要研究的是玫瑰色谣言即粉色谣言。首先,与黑色谣言和白色谣言不同,玫瑰色谣言既不“黑暗”也不“平淡”。相反,它是“迷人”的,是被渴望的,符合人们的内心期待。其次,玫瑰色谣言不像黑色谣言一样会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它的影响主要是情感上的损失。最后,玫瑰色谣言并不都是人们蓄意制造的,相当一部分是由人们的内心需求自然演化而来的。总的来说,玫瑰色谣言是人们出于某种美好的期待和愿望,把内心的欲望当作现实的谣言。它的出现契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因而在传播上所受的阻力很小。2013 年末,一则关于年假将延长的信息迅速在微博上传播,后被证实为虚假消息。这则消息契合了当时人们渴望放假的心理,几乎没有被人质疑,很快登上微博热搜榜。这就是典型的玫瑰色谣言,像玫瑰一样迎合受众,让人难以拒绝。

二、玫瑰色谣言的特征

相比于其他谣言,玫瑰色谣言有它的特殊性。除了自身的特点,它的传播过程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谣言。

1、自身特征

玫瑰色谣言具有与其他谣言完全不同的特征。它不具有攻击性,也没有太强的破坏性。玫瑰色代表着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美好向往,能极大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基本上是无害的。它的流传不会给社会带来大的损失,对受众的影响也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前几年,“研究生涨补助”的谣言在高校中流传很广,但它的制造者的动机不具有攻击性,其传播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具有破坏性,最多只是人们被辟谣后产生的失望情绪。

2、产生与传播特征

首先,玫瑰色谣言是人们臆想的产物,是根据人们的需求演化出来的。人们很难拒绝自己内心的渴求,这种渴求一时间难以实现,就会逐渐演化,被人们当做现实。所以玫瑰色谣言大多不是人们怀着某种目的特意编造的,而是一种误解或认知偏差。其次,它独特的“靓丽色彩”,使人们只沉醉于它“美丽的花朵”来自我满足,而忽略了它身上的刺。这就导致人们往往怀着一种愉悦乃至兴奋的心情去传播它,再加上群体中人们之间的共性,这种愉悦很容易感染到下一位接收者,从而让其传播过程异常顺利,几乎不受阻碍的高速传播。

三、玫瑰色谣言产生与传播的原因

玫瑰色谣言的产生与传播有其特殊的影响因素,外在的环境因素、受众的心理因素等都会对其整个发展过程产生影响。

1、玫瑰色谣言的产生

玫瑰色谣言的产生一般源于人们的心理需求,有的是有意识的,而有的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情况是指某人或组织为了博取关注度等故意为迎合人们的心理而人为制造出来的谣言。如传言中的“木瓜丰胸”即是被人为传播出来的。奥尔波特等认为,“谣言是由人内心活动投射产生的,即当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反映在他对周围事物的解释中而不自知时,在他对周围事物的解释中,没有使用完全公正而客观的证据”。这指的就是无意识的制造谣言的情况。某些人本来对一些事物怀有期望,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在面对相关信息时因接近期待而过于感性,在不加判断的情况下产生错误的认识,并传播出去。玫瑰色谣言的产生大多是以上两种情况。

2、推动其传播的外在环境因素

“正如弗洛伊德在分析集体心理时所言:‘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由于受到集体的影响而在他的心理活动方面发生了往往是非常巨大的变化。他的情感倾向会变得特别强烈,而他的智力能力则显著地下降……’”。①这就说明,群体环境使人们丧失理智,容易被情绪牵引。暗示,可通过非直接的示意来让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而群体暗示有着更大的威力。它可以把群体中的受众催眠,使他们处于亢奋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正常的分析判断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在这个前提下,群体感染开始起作用,愿望达成的喜悦会迅速传播,人们沉浸在愉悦中而失去了批判的能力。

3、推动其传播的内在心理因素

谣言尤其是玫瑰色谣言的传播,很大一方面是人们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迪方佐和波迪亚总结了传播谣言的三大动机:发觉事实、发展人际交往、提升自我,这解释了传谣者的心理。‘谣言可以作为和陌生人交往的敲门砖,而通过与朋友分享有价值的谣言,人们也可以积累一定的声望。……传递‘正确’谣言惠而不费,传递‘错误’谣言则不受惩罚,难怪谣言成为联络朋友感情的纽带、拓宽人际网络的法宝。在更多时候,人们通过一起传递和讨论谣言而显示彼此的群体认同感,谣言所描述的到底是真是假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②而玫瑰色谣言的传播给传谣者带来的不仅是声望,还有群体内部的精神“狂欢”。

其次,“在接受者面对谣言时,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他的价值观和态度体系的一部分会决定哪些谣言易被接受;与接受者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接受者根据直接的经验形成的态度有相似之处的那部分谣言易被接受者接受;与个体的需要密切关联的谣言易被接受者接受。由此可见,人们内心为追逐认知平衡所做的努力是导致谣言轻易获得信任与传播的决定性力量。根据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所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为了追求认知上的和谐,我们会尽量接触那些能引起心理共鸣的信息,而尽量避免接触那些会导致心理失调的信息。谣言研究专家迪方佐总结说:‘人们相信谣言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它们与听众的感觉、想法、态度、刻板印象、偏见、观点或者行为是一致的’”。③而玫瑰色谣言正是符合人们心理需求,与他们的期待和想象一致,因而容易被接受。

四、玫瑰色谣言的传播过程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从发展路径上,谣言的演化可以分为谣言孕育、谣言扩散、谣言极化、谣言消散等四个阶段。玫瑰色谣言的演化基本上也遵循着这个规律。笔者现以“春节假期延长”谣言为案例,分析其演化规律。

1、孕育期

玫瑰色谣言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依托于最近被人关注的事实信息和人们的需求。2013 年下半年,国家假日办发出消息,称将进行假日改革。一时间,各种放假方案备受关注,舆论氛围已经形成。而此时人们的意愿是延长假期,特别是春节假期。强烈的渴望再加上一直模糊不定的信息,造就了谣言形成的完美条件。官方信息一直未发布,但人们需要一个情绪的宣泄口。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符合人们心理诉求的信息开始出现,如“春节假期将延长”这种没有经官方证实的言论。这条信息本来是和其他改革方案一样,都未经官方证实,但是因为它独特的优势,即与人们的诉求一致,因而更容易被人接受,也少有人去探究它的真假。于是,这条信息开始在网络上传播。

2、扩散期

玫瑰色谣言的扩散很迅速,特别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微博作为赋予公民接近权的新媒介话语平台,在谣言的扩散期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视。“春节假期延长”的谣言便是通过微博被大肆传播的。微博上的意见领袖转发了信息,由此辐射到数万甚至数十万、百万的粉丝。这种传播的力量是极大的,不仅受众多,而且相当迅速。谣言就此被扩散出去,关注量翻倍增长。

3、极化期

网络上的传播可以说是泛传播,受众不被选择,这是扩散期的特点。而在扩散期到极化期的转化期间,群体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春节假期延长”涉及到的是事业单位,公司等的员工,关乎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作为一个个群体,有着自己的传播网络,如qq 群等。谣言在从外界传入群体的某个人后,他会再通过群体内部的网络传播给群体的其他成员,谣言被迅速地扩展。这时候,这条谣言已经流传到饱和状态,即极化期。

4、消解期

极化期过后,谣言的传播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平静,接下来就是消解期。玫瑰色谣言的消解主要依靠官方辟谣或发布正确信息。直到官方出面,人们才能从对谣言的狂热中清醒过来,并开始进行思考。2014 年初,假期改革方案出台,春节假期安排也正式出炉。官方直接宣告了谣言的虚假性,谣言开始消散。当然,人们对官方消息的接受也需要一段时间。随着官方消息的扩散,人们的希望被打破,情绪比较低落,大多数都会接受官方说法。谣言就此开始被揭露,影响力逐渐消失,进入消解期。

结语

玫瑰色谣言虽然也是谣言的一种,但是也有它积极的作用。当今社会的快节奏与高压力,让人们身心疲惫,而玫瑰色谣言就是生活中的一支兴奋剂,让人们在欣赏这份“美丽”的同时逐渐放松自己,从而舒缓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压力,即所谓的“社会解压阀”作用。当然,消极影响也是存在的,精神及经济损失不可避免地跟随谣言而来。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并及时做好辟谣工作,就可将谣言的破坏力降到最低。□

【基金项目:2014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项目成果;编号:201410065020】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路幸福,《由非典引发的非集合行为的思考》[J]《. 黄山学院学报》,2003(4):9-12

②③施文超,《基于个体心理视角下的网络谣言规律研究》[J].《辽宁警专学报》,2015(1):54-56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