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揭露性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

  • 投稿牛正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584次
  • 评分4
  • 31
  • 0

龙珊

【摘要】自我国媒体改革以来,涌现了一大批揭露报道类新闻,在社会上造成较为强烈的影响。有许多成功的揭露性报道能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但逐渐泛滥的揭露性报道同时也对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揭露性报道 舆论监督 社会影响

一、我国揭露性报道的起源及发展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受西方新闻界改革的影响,我国媒体开始寻求多方位、多角度的发展方向。西方媒体蓬勃发展的调查性新闻对转型中的我国媒体造成了巨大影响,我国媒体的“扒粪运动”由此开始。这一改变的重要标志就是各类调查报道类栏目的争相设置。1993 年《东方时空》的问世、1994 年《焦点访谈》的推出、1996年《新闻调查》的创办,这三个里程碑式栏目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媒体的改革的迈步。《财经》、《南方周末》等刊物相关栏目的成功设置也标志着调查性新闻成为中国新闻报道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调查性报道的界定,至今都存在着争议。我国学者普遍比较认可的定义有两种:第一种从调查手段上区分:认为只要采用了深入调查的工作方法的报道就可以称为调查性报道;第二种则是西方学者的界定:认为揭露性报道题材是调查性报道的主要特征,只有披露被隐瞒的内幕消息的深度报道才可以被称之为调查性报道。而我国的新闻界更倾向于第二种界定。《新闻调查》栏目制片人张洁认为,调查性报道要满足三个要件:第一,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和事件;第二,这样的行为和事件被掩盖;第三,记者独立展开的调查,而非他人的调查行为和结果①。另外,调查性报道的核心特征有三:一是捍卫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二是揭露黑幕;三是记者独立调查。揭露性报道从而成为我国调查报道类新闻中的重头大戏。

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靠着成功的揭露性报道,《南方周末》在业内迅速崛起;《财经》在证券市场一夜走红;《焦点访谈》直接进入国家领导人的收视视野,闻名海内外……受这些成功事例影响,我国新闻媒体涌现了一大批揭露性报道,数量巨大,但其质量却参差不齐,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二、揭露性报道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在我国揭露性报道兴起、新闻媒体改革初期,揭露性报道迅速发展,成为国家从公众利益出发,实现舆论监督,用新闻报道的方式揭露社会弊病、腐败的一柄重锤。

2001 年2 月,被称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的我国著名揭黑记者的王克勤凭借一篇《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的调查性报道在全国证券市场引起轩然大波。该报道揭露了兰州证券黑市通过坑蒙拐骗等手段,狂揽数亿元,数万名不明就里的中小投资者将自己的血汗钱都投进了诈骗者的无底洞。报道一经发布就引起当地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方努力下,猖獗一时的兰州证券黑市最终被彻底取缔,为中国证券市场狠狠的抖了一抖灰。而后,王克勤相继发表《公选“劣迹”引爆堡子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等重磅作品,无一不在全国范围引起轰动。仅2001 年,因王克勤的调查报道被送进监狱吃上牢饭的人数就高达一百六十多人。

2003 年,由《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因新浪网转载而升级为全国性新闻,而后由《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介入调查报道,最后引起《中国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的高度关注的孙志刚事件,也是新闻媒体通过深度调查后公开报道,实行媒体舆论监督职责的标志性事件。

2003 年3 月17 日晚,在广州某公司打工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即无身份证、无暂居证、无用工证明的外来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次日,孙志刚被送往一家收容人员救治站,3 月20 日,孙志刚于这家救治站死亡,经调查,孙志刚的死因是受他人殴打致死。在孙志刚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许多媒体详细报道并曝光了许多同一性质的案件,使得社会各界掀起了对于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6 月22 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公布,自此,从1982 年5 月12 日发布以来,实行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这一事件的后续发展不仅对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揭露性报道对国家、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巨大影响。

事实证明,在一系列“黑幕”事件的揭露和曝光中,揭露性报道在社会责任的履行、自身职能的发挥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揭露性报道令社会丑恶现象曝光于大众,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稳定社会秩序、打击贪腐犯罪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揭露性报道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时至今日,优秀的揭露性报道作品不知凡几,从其后续影响看,揭露性报道有助于社会公共道德建设和社会文明、法制的发展是不可否认的。然而自兴起到快速发展至今日,揭露性报道同时也显露出不少弊病。

1、泛滥的揭露性报道影响媒体的公信力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与此同时,我国的媒体也与时俱进,渐渐走上商业化与市场化的道路,开始注重“经营”,以争取读者关注来维护媒体的发展与生存。而揭露性报道以其独特的特性受到广大媒体的重视。不同于一般的正面报道,揭露性报道更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往往能在众多新闻中抢先一步引起受众的关注,吸引读者眼球。这有利于媒体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建立,能帮助媒体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著名报刊《南方周末》的成功正是揭露性报道对媒体影响力的有力体现。

然而揭露性报道是一柄双刃剑。首先,由于媒体对信息的承载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一个媒体中的主流内容是办好一个主流媒体、权威媒体不可缺少的支柱。而因其独特的影响力,揭露性报道越来越多,现已经接近泛滥。揭露性报道过多,此消彼长之下就会使媒体的主流内容减少。而真正需要揭露、有揭露价值的新闻事实就那么多,为了有新闻可报,一部分媒体为“揭露”而“揭露”,使“揭露”的内容变得越来越琐碎、零散,让媒体变得偏激、浅薄、浮躁;另有一部分媒体则选择夸大新闻事实,甚至捏造新闻事实。著名的“纸馅包子”事件就是新闻从业人员为谋取业绩而捏造的虚假新闻。

2007 年7 月8 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透明度》栏目播出一期电视专题片——《纸做的包子》。该报道一经播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工商、食品安全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组织了执法人员对市场进行检查。然而事后证明,“纸馅包子”从头到尾就是一场虚假新闻引起的闹剧。2007 年7 月18 日,北京电视台承认生活频道对《纸做的包子》报道“审核把关不严,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并承认报道播出后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表示要“高度重视这一恶劣事件,深刻汲取教训,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员”。

事实上,虚假的揭露性报道层出不穷,一些影响较大的虚假性报道不仅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还使得国家相关部门疲于奔命,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不说,更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

2、揭露性报道的客观性缺失对社会矛盾的激化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最高原则和终极追求,一篇新闻报道的生命就在于其真实性,采编一则新闻时,保持客观公正是新闻工作者的首要原则。

在各类新闻报道中,揭露性报道的优势是新闻性和社会性强,容易产生轰动性效应,于是客观性成为揭露性报道写作的重中之重。放大效应是所有大众传媒共有的特性,由于这一特性,揭露性报道经过大众传媒的传播后往往被无控制的放大扩散,客观性的缺失就将造成新闻事实的失真和舆论上的导向偏离。一些新闻从业者在采编揭露性新闻时,或不自觉的将个人对新闻事件的主观态度带入到新闻中来,或为了迎合受众口味,在行文剪辑中加入一些带有鲜明感情色彩的词汇,或是有意无意的将某些信息淡化甚至删去,就造成了新闻报道的不公正、不客观。这种报道的结果往往会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并不能起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没有正确引导舆论走向,反而激化社会矛盾的揭露性报道,就背离了舆论监督的初衷。

还有一些媒体,为迎合少数人的猎奇心理,在报道刑事案件时不加以适当的遮掩省略,详细描写作案手段、侦破过程和技术,非但没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造成了诱导、误导和教唆犯罪的负面作用;或者过于热衷报道所谓的社会奇闻怪事和对犯罪案件的报道,导致新闻报道题材轻浮化、庸俗化。

另外,有偿新闻一直是新闻行业中屡禁不止的违法行为,是新闻工作者为了谋求额外的非法收入,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揭露性新闻因其特性成为了一些新闻工作者牟利的工具。这是对新闻公正性、客观性的极大破坏,更削弱新闻报道的公信力。而公信力、责任感、正义感正是媒体的内核,一经破坏,就是对媒体最沉重的打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燕帅,《张洁、柴静:〈新闻调查〉中国媒体的良心》,http://media.people.com.cn/GB/35928/55562/4410061.html.2006-05-28

②王菊红,《我国调查性报道侵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③刘念,《揭露性报道对媒体的影响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6):278-278

④刘冬冬,《浅谈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的现实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9): 294-294

⑤王芳,《浅析中国调查性记者现状——以著名揭黑记者王克勤为例》[N]《.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193-194

⑥李琰,《论我国报纸的批评性报道》[D].中央民族大学,2010

(作者单位:重庆法制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