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土木工程毕业论文范文,土木工程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修建问题之渠,引来创新之水

  • 投稿cC有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862次
  • 评分4
  • 31
  • 0

文/吕微润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经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这句话正暗合了新课改的要求。在新课改推行的过程中,喊出了“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呼声,这就要求教师打破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要学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师更应该引导其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笔者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问题教学法对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一下初中历史教学如何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重点围绕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课前设问,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应的课本知识点,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过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存在错误的观念,单纯的认为学生只要把握好课堂45分钟就足够了,因此一直不重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基本不布置预习任务,即使布置也是告诉学生回家读一下课本,简单了解即可。这种目的不明、方向不明,任务不明的预习,意义不大,根本无法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学生往往也是敷衍了事,随便翻阅一下课本即宣告预习完成。笔者认为,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对问题给出一个答案,这种预习方式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提炼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的预习方式。在教学中,笔者经常结合即将所学的教材进行课前设问,要求学生回家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做出解答,锻炼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比如在学习“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前,笔者布置预习,设下疑问——“夏、商、西周的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分别是谁?每个同学回去搜集五个发生在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典故,此外,你们认为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原因有何共同点呢?”。通过课前设问,学生带着疑问去预习,通过课本、课外书籍、网络等媒介,主动的搜集素材,解答问题。在第二天的课堂上,笔者点了几名同学进行发言,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正因为通过问题启发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创新性课前预习,才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二、课中提问,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性课堂学习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直接互动的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最集中的地方,因此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初中历史本身是一门充满人文性和趣味性的学科,有很多知识点具有浓郁的历史色彩,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可以给学生以激励、启发和引导。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单纯追求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课堂变成了教师的“满堂灌”,失去了应有的艺术色彩,导致课堂沉闷无趣,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这种课堂教学从根本上与新课改的要求是相对立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进行学习,何谈自主,何谈创新。笔者认为,要想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新课改要求,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不能成为老师的“一言堂”,作为教师,在如今的初中历史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从而明晰各种知识点,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讨论或辩论首先还是要提出“问题”,比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笔者提问:“为什么西晋能最终结束三国纷争的局面?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然后主动站起来告诉我答案”学生们积极进行讨论,纷纷踊跃发言,有的说:“诸葛亮病逝,刘禅无能”,有的说:“吴蜀两国本来就弱,地域小”,还有的说“吴蜀不和,被分而击破”,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分析和把握三国的形势。在进行课堂讨论的同时,笔者还会选择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辩论。比如当今历史界对隋炀帝的功过意见不一,因此在学习完“繁荣一时的隋朝后”,笔者选取两组同学,围绕“隋炀帝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进行辩论,同学们纷纷围绕自身的论点,进行材料搜集,进行陈述,课堂氛围热烈,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后留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是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三个环节。孔子曾言:“温故而知新”,因此加强课后复习,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所以说复习这一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布置课后复习作业呢?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并不会布置复习作业,很多教师简单的让学生背诵人名、地名、事件名,学生课后的复习就是死记硬背,当然让学生记住基本的知识点是应该的,但是课后复习的形式绝不应该仅仅是死记硬背,教师应该巧妙留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比如在学习“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课时,笔者给学生留下课后作业——“同学们,明清时代奉行闭关锁国,我们现在倡导改革开放,请结合所学知识,结合现实生活,分析一下两种政策的优点和缺点,分别举例说明?并回答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实行改革开放?”,通过这个问题,既引导学生加深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同时又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当下的“改革开放”政策。围绕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主的查阅相关材料,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实现了一种自主创新性的复习。

教学的创新,学习的创新已经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原有学习模式的打破就是一种创新。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讲,要想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就必须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着手,在教学实践中采用问题教学法。只有修建起问题之渠,才能引入创新之水,灌溉出一片丰收的教学沃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谷晓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02)

[2]刘春生.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J].教师.2011(12)

(作者单位:厦门市国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