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电气毕业论文范文,电气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速大容量存储电路板的信号性能分析研究

  • 投稿卿卿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427次
  • 评分4
  • 54
  • 0

侯斌,杨祎,巩稼民

(西安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121)

摘要:针对高速电路的PCB 设计中拓扑结构产生的信号完整性问题,以TI8168芯片与高速多片DDR3的互联为背景,通过分析高速电路板中的总线拓扑结构,研究高速电路板的布线原理和信号完整性理论,提出一种T型与Fly?by相结合的拓扑结构和信号反射控制方法,采用Cadence软件中的SigXplorer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拓扑结构既解决了Fly?by结构中接收端信号的时延和实际布线困难的问题,又优化了T型拓扑中多片DDR3接收端端接的复杂问题,有效地消除了信号的延时和反射,从而保证了信号的完整性。

关键字:信号完整性;拓扑结构;信号反射;端接;时延

中图分类号:TN80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5)13?0137?04

收稿日期:2015?01?28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项目(2013AA014504);西安邮电大学2013 年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ZL2013?22)

0 引言

由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高速电路的设计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第三代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Ⅲ,DDR3)能够支持800~1 600 Mb/s的数据传输,具有高速、高宽带的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当前的高速电路板中。

为了保证信号完整性,对主芯片与内存芯片的互联设计尤为严格。互联设计中,因为拓扑结构影响信号完整性[1?4]的因素有反射、串扰和时序等[5?7]。JESD79?3C规范建议主芯片与内存芯片DDR3 之间应采用菊花链式的拓扑结构[8],使拓扑得到简化,但是引入了时延和端接等问题。之后,采用改进的菊花链结构,即理想的Fly?by结构,仿真得到理想的信号波形,但是在实际布线中,此结构不仅有一定的时延,而且布线不易实现。而T型拓扑虽解决了时延问题,其结构过于单一,端接方式有局限性,不能有效地抑制信号的反射,影响信号完整性。

本文针对高速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设计中存在的拓扑结构的设计问题,通过研究PCB布线中的约束规则和拓扑结构,量化分析TI8168和多片DDR3的拓扑仿真参数,设计了一种T型与Fly?by相结合的拓扑结构和端接设计方法,对此结构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信号波形,进而保证信号完整性,为高速PCB电路板的布线提供了可行的设计方案。

1 高速电路板设计的理论依据

高速电路的设计理论主要表现在拓扑结构、约束条件和信号的端接等方面。

1.1 布线的约束条件与拓扑结构

高速电路PCB的布线约束条件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信号的完整性。约束规则一般包括:PCB板材料和层叠结构的选择、线宽、线距、拓扑结构的约束等,并将这些约束规则分配到各类net group上,在高速布线时,必须对这些约束规则进行参数设计,目的是消除信号的反射、串扰等影响信号完整性的因素。

影响信号完整性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拓扑结构的选择与设计。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图1(a)为T形分支拓扑结构,要求T形分支的每个臂长相等,一般用于两片DDR3 电路,端接方式为源端串联,此端接方式对于抑制接收端信号不如并联端接,且在多片电路设计时复杂,所以一般布线时不采用T型拓扑。图1(b)为Fly?by拓扑结构,一般用于一个芯片驱动多个负载时,易于实现,布线简单,可改善DDR3的地址、时钟、控制等信号的传输质量。但在实际工程中,拓扑结构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芯片的数据手册进行设计。

1.2 信号的端接

由于互联线中的阻抗发生突变,存在阻抗不连续的点,在该点处信号就会发生反射,反射问题是影响信号完整性的又一个主要因素。在工程应用中,消除反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传输线进行匹配端接,其端接的方法有:串联端接和并联端接[9]。所谓串联端接,是指使源阻抗与传输线阻抗匹配;并联端接则是指使负载阻抗与传输线阻抗匹配。为了简化电路设计并保证信号波形,一般采用接收端并联端接。并联端接的主要方式如图2所示。不同的高速电路设计根据所需要的信号波形选择不同的端接方式。

由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负载相匹配,所以对于图2(a)和图2(b),其端接电阻值满足公式[9](1):

2 高速DDR3 布线拓扑结构的设计原理根据1.1小节中提到的拓扑结构,本文基于自主设计的高速多路的图像采集处理系统,选用TI公司主频为1 GHz的8168 芯片和4 片16 位的DDR3 芯片。在高速互联中,理论上DDR3的互联应采用Fly?by拓扑结构,但是由于空间大小的限制,要达到Fly?by的拓扑结构要求不易实现,因此本文提出了将T型拓扑和Fly?by拓扑相结合的形式,拓扑的理论结构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TI8168所控制的DDR3芯片分为两组,DDR3?1和DDR3?2 组成两片的T 型结构,DDR3?1、DDR3?3 和DDR3?2、DDR3?4分别组成Fly?by的拓扑结构,DDR3?1和DDR3?2的地址线与控制线相同,DDR3?1的数据线与DDR3?3的数据线相同,为高16位,而DDR3?3与DDR3?4的地址线与控制线相同,DDR3?2的数据线与DDR3?4的数据线相同,为低16位。

3 高速DDR3 拓扑结构的参数设计与仿真由于地址线、控制线和数据线规则比较类似,在此,选择地址线的网络进行仿真。使用芯片的IBIS模型对Fly?by拓扑和T型与Fly?by结合的拓扑进行仿真,仿真参数见表1。传输线类型为微带线,板子材料为FR?4,信号的传输速率由公式(3)计算得出[9]。仿真软件采用Cadence软件中的SigXplorer软件[10]。

从图4与图5中,对比IN8和IN11可以看出,Fly?by拓扑结构的接收端的信号离主芯片越远则信号越趋于理想方波,这是由于越远则反射不明显。信号的仿真结果如表2所示,此拓扑结构的噪声容限足够大,但是信号存在时延且有信号反射问题。另外由于用户需求一种具有传输速率高、板子尺寸小、信号质量好等优点的PCB 开发板,而且TI8168 芯片管脚有1 031 个,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此种拓扑结构难以实现。

3.2 T型与Fly?by结合的拓扑结构仿真

T 型与Fly?by结合的拓扑结构的仿真如图6 所示,从总体可以看出,该结构为T型,从T型的分支来看,是Fly?by拓扑结构。其仿真的波形如图7所示。

比较图5 和图7,图7 接收端信号的时延问题得到了改善,其中IN8与IN9的接收端的信号在理论上时延相差为0,其仿真的信号曲线重合,同理IN10与IN11接收端的信号曲线也重合。信号的仿真结果如表3所示,由于信号存在反射,所以其噪声容限为负数,难以进行高低电平的判决,所以会出现判决的模糊区域,因此需要考虑信号的反射以及端接问题。

3.3 具有端接的Fly?by拓扑结构的仿真

为了改善信号的反射,根据板材和仿真参数,设置端接电阻R1 为50 Ω,根据TI8168 的数据手册要求,上拉电压为0.75 V,其仿真模型如图8 所示,仿真结果的波形如图9所示。

比较图5、图7和图9,图9信号台阶消失,并且振铃也得到了改善,由于图9的端接电阻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相匹配,信号的反射得到有效抑制。仿真数据如表4所示,由于端接电阻的关系,其负载功耗增大,拉低电平,信号的幅度也相对减少,从而导致信号的噪声容限减小,虽然通过牺牲噪声容限提高了信号的传输质量,但是在不影响信号判决门限的条件下,该结构很好地满足了信号完整性的要求,但是末端的信号延时较大。

3.4 具有端接的T型与Fly?by结合的拓扑结构仿真

设置端接电阻R1 和R2 为50 Ω,根据TI8168 的数据手册要求,上拉电压为0.75 V,其仿真模型如图10所示,仿真结果的波形如图11所示。

比较图9 和图11,图11 信号波形的时延得到了改善,仿真数据如表5所示,接收端IN9、IN10和IN11相对于表4的时延数据明显减小。比较图7和图11,图7由于端接电阻的关系,信号的高低电平差减少,噪声容限减小,但不影响信号的传输,而图11中,端接电阻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相匹配,信号的反射得到有效抑制,保证了信号完整性。

4 结语

针对目前高速电路板设计中存在的信号完整性的问题,本文以自主的高速电路板TI 8168 芯片与DDR3芯片的互联为例,进行了高速电路板的地址总线拓扑结构的设计与分析。通过研究该高速电路板中总线拓扑结构的理论,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工程应用的总线拓扑结构。基于芯片的IBIS模型,使用SigXplorer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拓扑结构既解决了Fly?by结构中接收端信号的时延和实际布线困难的问题,又优化了T型拓扑中多片DDR3接收端端接的复杂问题,有效地消除了信号的延时和反射,从而保证了信号的完整性,可以用于实际工程布线,为高速多片DDR3电路板布线提供实际的应用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ZHOU Xiquan,HUI Pengfei,MIAO Fengjuan,et al. High ?speed signal transmission on signal integrity analysis [C]// Pro?ceeding of 2010 the 3r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Bio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Qiqihar: IEEE, 2010:240?242.

[2] CHEN Xueping.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for integrity of PCBsignal [C]//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Chongqing:IEEE,2010:328?331.

[3] EUDES T,RAVELO B,LACREVAZ T,et al. Fast estimationof high ? speed signal integrity for coupled PCB interconnects[C]// 2013 the 17th IEEE Workshop on Signal and Power Integ?rity. [S.l.]:IEEE,2013:1?4.

[4] SHANG E T M,LEE S C,SEBASTIAN P. Signal integrityanalysis for high speed digital circuit [C]//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and Advanced Systems . KualaLumpur:IEEE,2010:1?6.

[5] 王娟,杨明武.传输线上反射与串扰的仿真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2):197?200.

[6] 杨华,陈少昌,朱凤波.高速数字电路PCB 中串扰问题的研究与仿真[J].电光与控制,2012,19(3):90?94.

[7] 张超,余综.基于DDR3系统互联的信号完整性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34(2):616?622.

[8] JEDEC. DDR3 SDRAM specification:JESD79?3C [S]. Arling?ton:JEDEC,2008?11?15.

[9] 于争.信号完整性揭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10] 周润景,苏良昱.Cadence高速电路板设计与仿真:信号完整性与电源完整性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侯斌(1989—),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硬件、电子技术研究。

杨祎(1970—),女,陕西西安人,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应用技术研究。

巩稼民(1962—),男,河南西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应用技术研究。